受持不杀生戒的社会意义
我们受持不杀生戒的社会意义也是非常广大的,不要认为学五戒只是我们佛弟子的事情,其实五戒推广开来,对于社会的稳定,对于世界的和平,对于人类的发展都有极大的利益。为什么呢?
一、受持不杀生戒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如果整个社会人人都能够受持不杀生戒,都能够懂得尊重生命,都能够提倡众生平等,社会才会有安定和繁荣,社会才能稳定,才能和谐。
二、受持不杀生戒也是世界和平的基石。我们打开电视看新闻,基本上都是说大大小小的冲突、战争。要么就是美国打伊拉克,要么就是印度跟巴基斯坦打仗,要么就是以色列跟巴勒斯坦打起来了……全世界不是这里,就是那里,到处都在冲突。
可见如果都能够守持不杀生戒,世界产生整个和平。并不是好像美国那个方法说,去攻打伊拉克就可以以暴制暴。其实是不可以的,以战争绝对不能够制止战争。从根本上来说,我们根除战争的方法就是都能够守持不杀生戒。
并且从因果上来说,祖师大德有一个偈颂:
千百年来碗里羹,冤深似海恨难平,
欲知世上刀兵劫,请听屠门夜半声。
众生在生死流转之中,不能够守持不杀生戒,就冤冤相报何时了。
佛陀住世的时候,曾经叫大家要受持不杀生戒,处理过一些种族的冲突。比方说,释迦牟尼佛的父族是释迦族,母族是拘利族,两个族是亲族,但是也经常因为水源的问题发生冲突。有一条河叫做庐奚多河,这条河是流经释迦族和拘利族两个族土地中间的一条河。因为都是农耕社会,争水源就最重要,经常因为水源而爆发一些冲突。
根据《法句经注疏》上面的记载,曾经有一次,连续很久都没下雨了,干旱,这条河里面水很少了,所以两个族就争夺水源,都各自准备了兵马,准备打起来。这时候释迦牟尼佛就以神通力坐在河的中央,跟两个族说:“你们两个族都是我的亲族,一个是父族,一个是母族,我会在一个公平的立场来劝说。水对于我们都很重要,因为有了水源,我们人才能生存,但是不能够因为争夺水而去伤害生命,如果你为了争夺水先去伤害生命,然后留下很多的孤儿寡母就很不值得了。到底是血珍贵,还是水珍贵呢?”这样子劝说以后两个族就言归于好,然后大家共同商量比较合理的办法。所以我们要能够受持不杀生戒。
三、受持不杀生戒也是社会繁荣发展的基石。人类就是因为不能完全受持不杀生戒,所以让自己生存的环境也越来越恶化,无论怎么说环保,也很难做得成功。因为没有好好地受持不杀生戒,所以无数的动物都遭到捕杀,很多珍稀的物种都濒临灭绝,大量的森林都遭到砍伐。整个生态平衡受到破坏以后,反过来也就给人类自身的生存带来危机。所以我们要做好环保,首先一定要做好心灵环保,息心就是息灾,心不息的话,贪、嗔、痴欲望很重,要息灾是很难的。然后大家都来共同守持不杀生戒,尊重生命,慈悲不杀。
这是受持不杀生戒的社会意义。
【余上七种杀,说犯与不犯,同如上火坑。】
这个与前面的那个无烟火坑的详细说明一样。
【若人,作人想,杀,是罪不可悔。人,作非人想,杀;人中生疑,杀,皆犯不可悔。非人,人想,杀;非人中生疑,杀,是中罪可悔。】
蕅益智旭法师认为应该按照六句来结罪。两句是结重罪,不可悔罪;四句是结中可悔罪。
两句结重罪,是人,人想,不可悔。也就是说,你伤害的对象,对境是人;人想,就是说你明确判断他是人,然后你伤害他,这样子是犯不可悔罪。
人,人疑,不可悔。对境,伤害的是人;人疑,就是说你怀疑你伤害的对象是人,虽然有一点疑惑,但是你还是想着可能是人,这样子你还是去伤害了的话,也是犯不可悔罪。
另外的四句是中可悔:
第一个是人,作非人想。你所伤害的对境是人,但是你当时或者因为天黑,或者因为其它缘故,你没有看清楚,认为那是非人,所以你是想伤害非人,最后的结果是伤害了这个人,那么犯的是中可悔。
第二是非人,作人想。伤害的是天龙鬼神,但是你作人想,是中可悔。
第三是非人,非人疑。你所伤害的是非人,但是你自己心里面也怀疑是非人,这样子犯的是中可悔。
非人,非人想,也是中可悔。伤害的对境是非人,天龙鬼神,然后你心里面也确认那些都是非人,这样子犯的话是中可悔罪。
所以这是六句来结罪。
【又一人被截手足置著城堑中,又众女人来入城中,闻是啼哭声便往就观,共相谓言:“若有能与是人药浆饮,使得时死,则不久受苦。”中有愚直女人,便与药浆,即死,诸女言:“汝犯戒不可悔。”即白佛,佛言:“汝与药浆时死者,犯戒不可悔。”】
这一段是说,有一个人因为犯了罪的缘故,就被执刑,把他的手脚都砍断了。“城堑”,堑就是护城河,抛在那个护城河。
有一些女人到城里面来,听到那个人在啼哭,就去看。看了以后,有人就说:“你看这个人这么痛苦,手脚都砍断了,在这里生不如死,如果有个人能够给他一点药浆,就是给一点毒药他喝,让他早一点死了,就可以不用很长时间受苦了。”她们中间有一个女人,“愚直”,比较直接,她不够智慧,所以马上给一些毒药那个人吃,那个人吃了以后就死了。其她女人跟她说:“哎呀,你犯戒了,不通忏悔的罪。”
就去问佛陀,佛陀说:“汝与药浆时死者,犯戒不可悔。”
这里面其实有几重意思要说,经文比较略。
第一重,那一群女人都在作议论的时候,大家每一个人都犯了一个小可悔罪。
第二重,大家讨论以后,如果都是同一个心思,希望有一个人能够找出一点毒药来,吃下毒药那个人因此而死掉,这一群女人每一个人都犯了不可悔罪。
第三重,在没有给他之前,已经找到毒药了,知道了就应该要阻止,不要给那个人喝这个毒药。否则知道不去阻止的话,也是犯中可悔罪。
所以自作教他安乐死,都是犯不可悔罪。因为这个人他业报没有受尽,你现在给他作安乐死,下辈子还是要再受业报,而且还会增加。
佛陀在经上打了一个比方,好像一头驴子驮着很重的货物,在悬崖边上走很辛苦。这个驴子就想着:“我只要把货物倒掉,就不用再受苦,拉得这么辛苦了。”它就故意往悬崖边上跑,把一车货物都甩下去了。这个驴子的主人就很生气,拿皮鞭来抽打驴子,并且继续把它拉下去,装上更重的货物,让驴子去拉。
这个比方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的业报没有尽,你用安乐死,后生的苦报更重。
【若居士作方便欲杀母,而杀非母,是中罪可悔。】
为什么是中罪可悔呢?就是说起了一个造五逆罪的恶念,想杀自己的母亲,但是所杀的是“非母”,所杀的人不是自己的母亲,那么是中罪可悔。因为他的动机是杀自己的母亲,所以他是在母亲这边得到方便罪,不是在“非母”那边结罪。
【若居士欲杀非母而自杀母,是犯中罪可悔,非逆。】
如果他不是要杀自己的母亲,但是误杀了自己的母亲,也是犯中罪,可以忏悔,不是犯五逆罪。看他的动机。
【若居士方便欲杀人,而杀非人,是中罪可悔。】
是在人这边结得方便罪。
【若居士作方便欲杀非人,而杀人者,犯小可悔罪。】
为什么是小可悔罪,不是中罪呢?因为他的动机是杀非人,所以是在非人那边结罪,虽然误杀了人,但是在非人那边结罪,所以是小可悔罪。.
【若人怀畜生胎,堕此胎者,犯小可悔罪。若畜生怀人胎者,堕此胎死者,犯不可悔。】
比方说我们讲过的那个鹿女,这个母鹿怀上一个人胎,那个就是畜生怀人胎,如果堕这个胎死,就是犯不可悔。
【若居士作杀人方便,居士先死,后若有死者,是罪犯可悔。】
为什么是可悔罪呢?因为造杀业的这个人他先死掉了,死掉以后,他这个尽形寿的戒体就没有了。他前面曾经有兴杀方便,有伤害过人,那个人当时没有死亡,等到这个杀人的人先死了以后,那个被杀的人才死,所以后面死亡的这个人相对于前面动手杀人的那个人来说,前面的那个人就没有犯破根本戒的罪,没有犯重罪,而是可悔罪,犯支分罪。
【若居士欲杀父母,心生疑:“是父母非耶?”若定知是父母,杀者,是逆罪,不可悔。】
这一句我们也要六句来分别。
对境来说,首先对境是父母,这个造恶业的人他的想法是什么?
第一种,是作父母想,被他伤害的是父母,然后他自己伤害,动手的时候也想着,也知道这个是他的父母。这样子是犯不通忏悔的五逆罪。
第二种,对境是父母,然后父母疑。也就是说去伤害父母的那个人,他就不能肯定,但是怀疑是他的父母,然后也去杀害了父母,这个也是五逆罪,五无间罪,也是不通忏悔的。
第三种,对境是父母,但是这个人想着:“可能不是我的父母吧。”非父母想,非父母想就是想着不是他的父母,然后他所犯的是不可悔罪,但是非逆罪,不是五无间罪。为什么?虽然被他伤害的是父母,但是他当时杀的时候,不是要杀他的父母,想着那个不是他的父母,所以他得到的是杀人这个不可悔罪,但是没有犯五逆罪。
第四类的分别就是非父母,父母想。意思就是说对境,被他伤害的人不是他的父母,但是他杀的时候,当时以为是他的父母。他的动机是要伤害他的父母,但是他的父母没有被伤害,所以在父母这边结罪,因为没有被他伤害,就没有结这个五逆罪,而是不可悔罪,并且他已经伤害了其他人。
第五类是非父母,非父母想。对境不是他的父母,他自己也认定不是他的父母,然后伤害对方,是不可悔罪。
第六类是非父母,非父母疑。不是他的父母,他心里也就有一个怀疑,不敢肯定,到底是不是他的父母呢?这样子犯的也是不可悔罪。
所以这一句应该是有六句的分别,我们才能够明白这个戒相的不同。
五逆罪和不可悔罪有哪些差别呢?
应该说五逆罪的罪是最重最重,不可悔罪要轻一些。五逆罪是完全违逆人的天性,所以完全违逆自性,完全的一片黑暗,所以他就堕得很深,堕到无间地狱里面去,罪大恶极,并且是佛法、国法都不容的。
不可悔罪,是受戒以后破戒了,破四重的根本戒。杀生,人,人想,杀心,兴方便和前人命断,这个五缘成犯。还有就是犯盗戒的,乃至于犯邪淫戒,犯妄语戒,这样子犯根本罪的话,破戒了,是不可悔罪。
另一个方面,在小乘和大乘的显宗来说,犯五逆罪是不通忏悔的。犯不可悔罪,在小乘里面说,你要作法忏是没有办法忏悔清净的,但是大乘的取相忏,拜佛菩萨,至诚忏悔,得到瑞相,这样子能够成就的话,也是可以通忏悔,但是要见到好相。
还有一重是犯五逆罪障出家,犯五逆罪的人是不能出家的。犯不可悔罪不障,好好忏悔,修这个取相忏。
【若居士生疑,是人、非人?若心定知是人,杀者犯不可悔罪。】
这里面也是有六句的分别,其中有两种是上品不可悔,有四种是中品可悔。
第一,对境是人,这个造业的人也作人想,确定对方是人,伤害对方,对方命断,也是犯上品的不可悔罪。
第二,对境是人,造业的人也是作人疑,怀疑也是人,这样伤害对方,也是上品不可悔。
第三,是人,非人想。虽然所伤害的对境是人,但是当时造业的人认为是非人而去伤害,这样子是中品可悔。
第四,对境是非人,造业的人作人想,中品可悔罪。
第五,对境是非人,造业的人非人疑,他怀疑那个也是非人,中品可悔罪。
第六,对境是非人,造业的人也是作非人想,也是中品可悔罪。
所以这个戒相不同,那么种种的差别,我们就可以知道这个罪的轻重各个不同。这个对境可能是人,可能是非人,可能是畜生。想就是心中的想法,比方说人,人想,就是说外境是人,心中间也认定他就是人,如果伤害这个人,并且前人命断,还是犯不可悔。
也是有六句的分别,其中有两种是上品。
还有一种是人,人疑,外境是人,心中怀疑到底是人还是非人,杀者也是犯不可悔。
【若人捉贼,欲将杀,贼得走去,若以官力,若聚落力,追逐是贼。若居士逆道来,】
就是说有个贼逃跑了,政府或者整个的聚落,这个村庄的人都来追赶,要捉拿这个贼,这个居士刚刚迎面走过来就看到了。
【追者问居士言:“汝见贼不?”是居士先于贼有恶心瞋恨,语言:“我见在是处。”以是因缘,令贼失命者,犯不可悔。】
然后追的人来问他:“刚刚有一个贼,你看到他没有?”这个居士对这个贼生起一个嗔恨心来,就说:“我看到,在什么什么地方。”然后那些人就把贼抓住了,贼就失去性命了
。这样子这个居士也是犯不可悔罪。为什么?教他杀,随喜杀。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如果有个坏人跑到我们寺院里面来,我们是报警还是不报警啊?我们报警会不会犯这个戒?如果报警,坏人给打死了,我们是不是犯了不通忏悔的根本罪?
还有我们看到那个坏人在逃跑,躲到山里面去,我知道他在哪里了,警方在通缉他,我明明知道,他问我,我是不是告诉他?我不告诉,好像我也违法;我要告诉的话,如果那个人死掉了,好像我也有罪,那怎么办?
其实很简单的,戒相一定要学通。如果看到坏人到寺院里面躲藏起来,应该要报警。为什么要报警呢?但是你的发心,这个动机就很重要。你不要以一个嗔恨心,“哎呀!那个破坏三宝,这个怎么行!马上报警。”不要是那样子的动机,就是说你的想法应该不要让这个人来三宝面前造更大的恶业,这样子的动机就是很好了。你的动机一个是护持好三宝,再一个也护持了那个人,免得他进一步地造恶业。这样子的心就是学习释迦牟尼佛因地的菩萨行为,这样子想就对了。
还有那个坏人在逃跑的过程之中,你知道他躲藏在哪里,应不应该报警呢?也要看你什么心态。要注意,可能会有几种想法,哪一种想法会最好呢?
第一种想法是希望这个坏人不要继续造恶了,得到这么好的人身,千万不要再造恶了,也希望保护社会大众的安全,不然的话,让他到处流窜会伤害很多人。基于这样子的慈悲心来报警,这个是非常好的。
还有一种是基于一种嗔恨心,想着:“哎呀!这个家伙罪有应得,活该。”这样子想你还是有过失的,要以贤善的心。
第三种是贪心。哎呀!那里悬赏,电视里面已经打了一个广告,通缉某某罪犯,如果是有谁提供线索,奖励三万元,我能够得三万元,赶快去报。这个是因为贪心,如果是这样子的话,肯定是有过失,而且还是比较重。所以任何时候都要有一个贤善的发心,所以我们学《五戒相经》也要会学。
【若人将众多贼欲杀,是贼得走去,若以官力,若聚落力,追逐。是居士逆道来,追者问居士言:“汝见贼不?”是贼中,或有一人是居士所瞋者,言:“我见在是处。”若杀非所瞋者,是罪可悔;】
为什么“是罪可悔”呢?因为他所嗔恨的人没有被杀,所杀的是“非所瞋者”,所以是在他所瞋恨的人那边结罪,得到一个方便罪,所以说是罪可悔。
【馀如上说。若居士,母想,杀非母,犯不可悔,非逆罪。】
“若居士母想,杀非母”,他当时杀的时候是想着是他的母亲,但是他所杀的非母,最后的结果没有杀到他的母亲,在他母亲那边结罪是犯不可悔罪,但不是五逆罪。
【若戏笑打他,若死者,是罪可悔。】
如果是开玩笑,在拍他一下,突然他就死掉了,这个罪是可悔。
【若狂,不自忆念,杀者,无罪。】
如果是这个造业的人,他当时是头脑不清醒,疯狂了,癫狂了,自己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这样子去伤害是无罪。
版权所有:金刚经梵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