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历史上的几次兴衰【一】
太原古称晋阳。许多地下出土文物表明,早在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华夏的祖先就在太原这块土地上生育繁衍,并且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大约在公元前497年前,古晋阳城问世,历经春秋、战国、秦、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等十数个朝代,太原一直是中国北方的一个军事重镇。公元979年,赵宋毁太原,新兴的太原又先后在宋、金、元、明、清等数朝中崛起,不仅是军事重镇,而且发展成为著名的文化古城和商业都会。 在太原历史上有许多值得记载的传说和大事:“台骀降龙”变龙山,夏禹治水改龙头山为系舟山;公元前11世纪周成王封其弟叔虞于唐,改唐为晋;公元前497年赵简子的家臣董安创建晋阳城;公元前453年赵、韩、魏“三分其晋”,晋阳成为赵国都城;公元前180年刘恒在晋阳“龙潜”16年后即位汉文帝;公元304年东晋并州刺史刘琨为抵御匈奴入侵9年喋血保卫晋阳;公元550年北魏高欢、高洋父子定晋阳为“霸府”、“别都”;公元617年李渊、李世民父子起兴晋阳夺取天下,称晋阳为“龙兴”之地,把晋阳定为“北都”、“北京”;公元923年——960年石敬搪、刘知远和刘崇兄弟凭借晋阳争夺天下,走马称帝建立后唐、后晋、后汉、北汉,称晋阳为“龙城”;公元979年攻下晋阳,为“钉”、破“龙脉”,火烧水灌,彻底摧毁晋阳;公元982年赵宋派潘美在唐明镇重建太原城;经金元狼烟后,明清扩建太原,商业兴起,后又遭天灾人祸,日渐萧条。古城太原,历经沧桑。 春秋战国时代,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手工业和农业逐渐有了分工,形成了城镇和农村。统治阶级为了维护他们的统治,陆续在各地修筑城池。最初建筑晋阳城的是晋国公卿赵简子的家臣董安予。董安予创建晋阳古城时间大约在公元前497年以前,故趾在今晋源古城营一带,因城池建在晋水之阳(古以北为阳)而得名晋阳。古晋阳城西依悬瓮山、东临汾河水,地势十分险要,城堡十分坚固。据说,董安予在修筑晋阳城时,集中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用板夹夯土成墙,修治城廓。用高丈余的草木做宫舍的围墙,冶炼青铜铸成宫殿大柱,使晋阳成为城高池深、宫苑壮丽的赵国初期的都城。 公元前246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分天下为36部,初置太原郡,郡置设在晋阳。这时的晋阳也就叫太原了。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刘邦为抵御匈奴,选派韩王信坐镇北方,改太原郡为韩国,都城设在晋阳,从此晋阳成为北方的边防重镇之一。公元前196年,汉高祖把雁北和太原郡划在一起,称为代国,封他的儿子刘恒为代王。晋阳又成为代国的都城。公元前180年,吕后死,周勃等人拥戴刘恒继位,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汉文帝。刘恒即位后,由于他念念不忘他与其母出宫后生活了16年的晋阳城,称晋阳为“龙潜”之地,对晋阳十分重视。 当时,晋阳不仅是军事重镇,商业、农业都很发达,手工业已发展到相当水平,能造出雪白明亮,耀人眼目的钢镜、铁镜等物,被称为“东带名关,北逼强胡,年谷独熟,人庶多资,斯四战之地,攻守之场”。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汉代太原郡“属并州,户十六万九千八百六十三,口六十八万四千八十八,县二十一”。当时,在今天的山西境内有252万余人,可见其中有近30%的人口生活在太原境内。从晋阳城创建,经秦到两汉时代,可以说是太原历史的第一个兴旺时期。 东汉末年,国力暗弱,匈奴贵族势力逐渐南移,到晋朝初,并州的大部分地区被匈奴占据,仅剩晋阳附近的一些属县。尤其是到公元304年,匈奴首领刘渊在左国城(今离石市)建都,自称汉王。他分别占据高平、屯留、平遥、介休等地,矛盾指向晋阳。晋阳人民在并州刺使刘琨领导下,抵御匈奴入侵,坚持长达9年的喋血保卫战。当时的太原一带,逃亡剩下的户不满2万,人民饥荒,寇贼纵横,道路断塞,一片荒凉。刘琨失败后,在公元316年至396年的80年间,太原地区曾被当时称为“五胡”的匈奴、羯、鲜卑、氏、羌等少数民族创建的后赵、前燕、前秦、西燕、后燕交替攻占。太原人民长期处于兵荒马乱之中,遭受了数不清的灾难。 太原历史上的几次兴衰【二】 公元396年,北魏王拓拔攻占晋阳,置并州。公元523年,高欢(又名贺六浑)掌握了北魏政权,他依据晋阳地形险要,城池坚固的优势,建立了大丞相府,有力地控制了北魏实权,称晋阳为“霸府”。公元550年高欢的儿子高洋夺取了东魏政权,自立为帝,历史上称北齐,都城虽然设在邺(今河南安阳),但仍以晋阳为基地,亦称为“别都”。由于高氏父子对晋阳有感情,十分重视对晋阳的修建。公元545年,高欢在晋阳修了晋阳宫;576年后主高纬修建了大明殿;577年幼主高恒修建了晋阳十二院,其壮观程度超过了邺城的皇宫。北齐统治为了游览还在晋祠修筑了读书台、望川亭、鱼沼、飞梁及“善利”、“难老”两个泉亭。与此同时,还在晋阳西山的天龙山和龙山修建了天龙寺、童子寺和法华寺,依山凿岩,雕刻石佛。这就是保存至今的天龙山石窟艺术的最早开凿。这个时期,太原市的农业、商业也得到恢复发展。晋阳城内商业兴盛、市面繁荣,成了北齐的主要商埠。 公元581年隋朝建立。由于当时突厥称雄北方,为了抵御少数民族的侵扰,晋阳城成为北方军事重镇。隋文帝封他的次子杨广为晋王,驻守晋阳。公元605年杨广即位,史称隋炀帝。他把晋阳作为他的“龙兴”之地,在北齐晋阳宫外,又筑起了高13公尺,周围3.5公里的城墙,叫做新城,在城边修筑了高13公尺,周围4公里的“仓城”,并且又修建了一座晋阳宫。由于隋炀帝荒无道,大兴土木,爆发了各地农民大起义。 公元617年太原留守李渊及其子李世民,从晋阳起兵,攻入长安,夺取了隋朝政权,于618年建立了唐朝。由于李唐王朝对他们起兵的发祥地十分重视,对晋阳城不断扩建,原来的晋阳城主要在汾河西岸,称为“都城”或“西城”,城中有大明城、晋阳宫和仓城,唐太宗李世民又派人在汾河东岸筑起了东城。武则天在位时,并州刺史崔神庆又在东城、西城之间修建起了中城,正好跨在汾河之上。当时的都城与东、中城相连,称为太原三城。规模宏伟的晋阳——太原之城,成为唐朝的北方屏障。因为东城内井水苦涩难饮,还修筑了从西城把晋水架过汾河引到东城的引水工程,叫晋渠。其后,河东节度使马燧又修建了想东城引晋水工程,还潴成隍塘蓄水,又把汾水分出许多小流环城流绕,两旁都载上杨柳,进一步绿化、美化了城市。与此同时,还在晋阳修筑了许多厅、堂、寺庙,这些建筑围绕晋阳宫、大明宫、坐落在清水绿树之间,使晋阳城更为堂皇清雅。唐代宏伟的晋阳三城,共有24道城门,晋水擦西城而过,汾河穿中城南流,晋渠穿西城、过中城,跨汾河达东城,使之流水哗哗,杨柳飘絮,楼台相望,宫阙巍峨,蔚为壮观。当时的晋阳交通四通八达,经济富庶,手工业、商业十分发达,是全国主要货币的中心。铁制武器日臻完美,并州剪刀锋利无比,铁镜、铜镜、盛誉全国。此外,晋阳硝石、葡萄酒都是当时的贡品。唐代的晋阳不仅城市繁华,而且文化荟萃,人才辈出。诗人白居易、文学家王翰、工部尚书乔琳、宰相狄仁杰都是太原出生的唐代名人。诗人礼李白、杜甫也都来过晋阳。李白还留下了“晋祠流水如碧玉,百尺清潭泻翠娥”的诗剧,杜甫也曾写下“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凇半江水”。 公元690年(唐代武则天天授元年)定太原为北都,742年(唐玄宗天宝元年)以北都为北京,与首都长安以及南京(成都府)、西京(凤翔府)、东京(河南府)合称五京。据记载,当时的太原府“领县十三,户十二万八千九百五,口七十七万八千二百七十八”,太原进入了历史上的鼎盛时期。 由于晋阳城城池坚固,唐以后的五代,这里几度被一些野心军阀作为割据称雄的堡垒,称王称霸,自立为帝。从公元907年到979年七十多年间,太原经历了后唐、后晋、后汉、北汉等几个王朝,你争我夺,轮番占领,使晋阳古城惨遭摧残,太原人民苦不堪言。最惨痛的是公元979年(宋太平兴过四年)宋太宗赵光义经19年“三下河东”,终于灭了北汉,下令焚毁晋阳,次年又引晋水、汾水倒灌晋阳废墟,毁城灭迹,使这座经营近1500年的名城,随着五代的结束而彻底毁灭。 太原历史上的几次兴衰【三】 赵光义毁灭晋阳城后,为了炫耀他平北汉,毁晋阳的功绩,把他指挥作战是驻扎过的崇圣寺改为统平寺(在今后林),修筑了平晋城,但晋阳人民都不敢去那里居住。许多无家可归的老百姓,流离失所,逃到唐明镇和三交村落户,唐明镇当时是一条仅有一条街的小村庄,在现西羊市大关帝庙附近,三交村在太原城北古城村。 由于太原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公元982年(宋太平兴国七年),宋太宗赵光义派三交都部署潘美在唐明镇的基础上,扩大范围,修筑城墙,兴建太原城。宋初修建的太原城是一座土城,城池周长5.28公里。筑四门:“东曰朝曦,南曰开远;西曰金肃;北曰怀德。城西南至现迎泽大街的北边,西至现新建路的东边,后小河、东后小河是当时北面东边的城壕。据说当时认为晋阳出过好几个皇帝,是个‘龙城”,赵宋毁掉晋阳新修太原城街道时,都筑成丁字街,是为钉破“龙脉”,使太原不再出现“真龙天子”,危及赵宋天下。并忌讳使用“晋阳”、“太原”名称,而设为紧州军事,派潘美、杨业把守。公元1023年宋仁宗即位后,对太原又进行了修建,1025年太原和州陈尧佐为了防阻汾水泛滥,在汾河东岸筑了长堤,并引水潴成湖泊,湖堤畔栽种了许多柳树,名曰“柳溪”,东山上长满遒劲葱茏的古柏苍槐,称为锦绣岭。公元1059年赵宗又以并州为太原府,府治设在太原城。公元1060年又修建了著名的晋祠圣母殿。1069年在东山根的马庄修筑了一座大庙芳林寺,两座寺庙东西映辉,游人香客络绎不绝。 随着社会的发展,宋代太原的工商业也逐步繁荣起来,太原城区西南的米市街、南市街、柴市巷、菜市街、麻市街是当时的米、柴、菜和日用品市场;帽儿巷、靴巷、剪子巷、帘子巷、毡房巷、酱园巷等是工商业集中的地方。手工业、陶瓷、冶炼业尤其发达,制造的铜镜作为贡品上贡。设在孟家井、冶峪的官窑生产的“木理纹瓷”,当时在全国颇负盛名。 经过宋代七八十年的发展,当时太原又焕发出勃勃生机,有“花花正定府,锦绣太原城”赞语。据《宋史.地理志》记载:到宋崇宁年间(1102-1106年),太原建制为大督府,辖十县,有“户十五万五千五百八十三,口一百二十四万一千七百六十八”。这个时期,可以说历史太原新城建成后,经北宋一百多年稳定发展达到的又一个兴旺期。 北宋末年,封建统治阶级残酷奴役和剥削劳动人民,阶级矛盾日益激化,农民起义此起彼伏,赵宋统治摇摇欲坠。这一时期,散居在长白山、松花江一带的女真族逐渐强盛起来,公元1115年女真族首领阿骨打称帝,国号曰金。公元1125年,金兵分两路大举南侵,西路由粘罕率军于12月抵达太原城下,河东宣抚使童贯逃跑,太原知府张孝纯率众奋力抵抗,誓死保卫,被围困250多天,终于粮绝人亡而失败。公元1126年(端康元年)2月14日,宋钦宗赵恒下诏将中山、河间、太原三镇交金人。从此,太原人民在战乱摧残,异族压榨下,度过了80多年。据记载,太原路(后改为冀宁路)辖区的人口减为“户七万五千四百四十,口十五万五千三百二十一”。 太原历史上的几次兴衰【四】 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把太原定为“九边”重镇之一。明太祖朱元璋封他的三儿子为晋王,驻守太原,并在太原设置了“山西中书行省”后改为“承宣布政司”,掌管全省行政事务。晋王让他的岳父谢成对太原城进行了扩建。向东、南、北面扩展,建成了周围14公里,高约18米的城墙,外用砖砌,开8个门:东为宜春(大东门)、迎辉(小东门)、南为迎泽(大南门)、承恩(首义门)、西为振武(水西门)、埠城(旱西门),北为镇远(大北门)、拱拯(小北门),城外城壕深10米,城头四角建角楼4座,小楼92座,敌台32座,使之成为“坚逾铁瓮‘的城堡。晋王还在城内修建了宫城,富丽堂皇的王府宫殿,有三个大门:“东华门”、“西华门”、“南华门”。宫城的外城墙叫东肖墙、西肖墙、南肖墙、北肖墙。肖墙内还修建了为晋王服务的各种设施,为举行祭祀的天地坛,管理膳食的典膳所,供游乐的花园杏花岭、松花坡等。晋王的王室分封为王,纷纷占地建造王府,为宁化府、临泉府、方山府、大小濮府等,还有钟楼、鼓楼、庙宇。到清带,太原城规划基本与明代差不多。统治者为防备人民反抗,在晋王府的废墟上修建了4000余间营房,驻扎精骑营,后叫精营街,以上许多地名仍保留至今。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军事的需要,明代太原的兵器创造更为发达,城内奶生堂与半坡街的“镔铁坑”相传是明初锻铜作坊的遗迹。从宋代开始的烧陶器”官窑“,更为普遍。清朝中叶手工业有了较大发展,炼铁和硫磺生产也很发达。商业方面出现了封建性的同行会,形成了粮行、油面行、绸缎行等十大行业。许多街道以行业命名,如东米市、西米市、东、西羊市、估衣市、棉花巷等。与商业资本紧密相关的银钱业也曾兴隆一时。太原是明清两代的边防重镇,又逐渐成为北方的主要工商业都会。 《明史.地理志》和《清史稿.地理志》对太原府人口未作记载。据明《太原府志》统计:明万历(公元1573至1620年)年间,太原府辖25县,有121043户,990450人,其中:太原县有9827户,73438人。但是由于受了几次天灾的劫难,太原城再次凋衰。公元1646年(清顺治三年)晋王府失火,从内城烧到宫门,燃烧数月,所有宫殿和各种建筑化为灰烬:公元1815年(嘉庆20年)东山洪水爆发,浪高丈余,冲没了东关,大南关,受灾十分严重,使太原城失去了往日的繁荣。公元1877年光绪三年,连年大旱,颗粒无收,同时瘟疫流行,人民不是饿死,就是逃亡。公元1886年(光绪12年)汾河决堤,水势凶猛,半壁西城顿成泽园,满洲城、学台衙门、太原府文庙、阳曲县文庙及许多民房荡然无存。经历几次大劫,据地方志记载:公元1900年(光绪26年)太原一城四关,仅有人口3万人。 1911年辛亥革命后,虽然创建了一些军火工业为主的现代工矿业,修建了简易机场和南、北同蒲铁路,城区内也陆续出现了商店、饭店和公用设施,但城市和经济发展极为缓慢。尤其是当时正是烽火连天、战祸不断的战争年代,古城太原经济凋蔽,民不聊生,一片萧条景象。版权所有:金刚经梵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