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伟大的赚钱秘密是什么呢?
我想这是几乎每一位现代人最想知道答案的问题。
当然,对于这一问题,一千个人会有一千个答案。有人会说是天命,有人会说是机遇,也有人会说是眼光,还有人说是经商的技巧……
但是畅销全球的《历史上最伟大的赚钱秘密》一书的作者、美国最顶尖的五位市场营销专家之一的乔·维特尔(JoeVitale)却发现了一条惊人法则。
他断定:世界上最富有的一群人已经或是正在实践着这条法则。
他断定这条法则传承于人类的史前文明并仍旧发挥作用。这条法则将赐予所有的信奉者以财富;然而,多数人对此忧心忡忡,提心吊胆。
约翰·D·洛克菲勒先生从孩提时代就奉行这条法则,结果他成为亿万富翁。安德鲁·卡内基先生也同样奉行这一法则,结果他成为工商巨子。
历史上最伟大的赚钱秘密究竟是什么?乔·维特尔给世人做出了惊人的答案:
“给予”!是的,是“给予”,千真万确!
给予,当然不是因为期望从受益者身上获得什么回报,可是,请相信,因为你的给予之心,你能够获得更多的回报,或许是以另外的什么形式。
1924年,在给儿子的信中,约翰·D·洛克菲勒先生解释了他的“给予”法则。他说,“很久以前,还在我青年时代,当我开始赚钱的时候,我就开始奉行给予法则,并且,付出越多同时收入也越多。”
确实,付出越多同时收入也越多。他一生中,总共捐献了5亿5千万美元。
一些人认为,洛克菲勤的慷慨乐施纯粹是为了塑造他自己良好的公众形象。其实并不正确。
洛克菲勒的公关顾问,艾文李先生在他的个人传记《大众的信使》中提到,“雷埃尔登·哈伯特先生证明洛克菲勒先生几十年如一日地如此慷慨。”艾文李所做的就是告诉公众真实的情况。
Pt·巴纳姆也同样深信这一法则。在乔·维特尔写的另一本书《每秒都有一个顾客产生》中,曾经提到,巴纳姆相信他所谓的“有收益的慈善”的说法。他深信,付出将带来回报,果然,他也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
安德鲁·卡内基同样的乐善好施,结果,他是美国历史上最富有的人之一。
布鲁斯·巴顿是著名的BBDO广告公司的创始人之一,乔·维特尔在他的另一本书《成功的七个鲜为人知的秘密》中曾提到,布鲁斯·巴顿也信奉“给予”法则。1927年,布鲁斯·巴顿写道:如果一个人试着为别人做一点事情,直至变成一种下意识的习惯,不用他刻意地去追逐,他的人生将因此而好运相随。
布鲁斯·巴顿成为一名畅销书作家、工商名流、著名慈善家,当然,他非常非常富有。
一些人会说,这些早期的工商巨子们有钱去做这些事情,对他们来说这纯粹是举手之劳。对此,乔·维特尔的看法是,恰恰是因为他们对“给予”法则的奉行,他们才能创造出如此斐然的财富。可以说,是对“给予”法则的信守和秉承,才成就了他们的事业。
现在,热心于公益事业已经成为工商界的一种时尚。这当然可以帮助那些真正有需要的人,而那些信守这一法则的工商人士则事业发达,前程似锦。AnitaRoddick的书店,安妮·罗迪克的内衣,本科汉和杰丽·格林费尔德的冰激凌……许许多多现实的例子都证实了“给予”法则对他们的生意有多么大的帮助。
但是,乔·维特尔所说的给予,是慷慨地给予。他认为只要慷慨地给予,将带给你带来更多的财富。
不能吝啬,有些人在实践“给予”法则时,总是犹犹豫豫、小心翼翼地付出,你的给予之所以几乎没有什么回报,原因很可能是你给予的太少。给予,多多益善。
乔·维特尔记得,第一次听到“给予”这个词语时,他自己还以为只是向他推销这主意的人一种骗取钱财的伎俩而已。
所以,起初乔·维特尔就像守财奴一样,并不慷慨,付出不多,自然,他得到的回报也很少。
然而有一天,他突然决定测试一下“给予”法则的效力。
乔·维特尔喜爱励志故事,他看这样的故事,他听这样的故事,与别人分享这些故事。麦克多利先生经常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与乔·维特尔分享他的励志故事。乔·维特尔决定好好谢谢他。
乔·维特尔决定给他些钱。要是以往,他或许只会付出5美元,那是因为他那时并不富裕,而且他对“给予”法则心存疑虑。可是,这一回有所不同,乔·维特尔拿出支票簿后签了一张1000美元的支票给麦克多利。
在那时,这是乔·维特尔有史以来最大的—笔捐赠!
是的,乔·维特尔承认这令自己有些紧张,但更多的还是兴奋。他想与以往有所不同,也想报答麦克,当然,他也希望知道这以后会发生什么。
麦克收到支票后相当吃惊,当他从邮局拿到支票开车回家时,险些驶出路面。他简直无法相信,他给乔·维特尔来电话并再三道谢。乔·维特尔十分惬意分享他的惊喜,这让乔·维特尔感觉自己是一个百万富翁(其实他当时不是)。
能给对方带来快乐,乔·维特尔很开心。同时,他也为自己的行为而欣喜。不论麦克拿这笔钱来作什么,他都很开心。
随后,意料不到的好运来临啦!
乔·维特尔意外的接到一个电话,有人邀请他一道写一本书,结果是,他由此获得的报酬远远高于他给麦克的1000美金。
接着,有日本出版商联系上他,打算购买他的畅销书《精神营销》的版权。自然,乔·维特尔收益丰厚,超过了他给麦克的好几倍。
你可能会说,这些事情不一定有关联。或许,对怀疑者而言,它们毫不相关,纯属偶然,可乔·维特尔相信这是“给予”法则的作用。
乔·维特尔坚信:当自己捐钱给麦克的时候,他就树立了一条神秘的财富法则“有给予必有收获”,这一法则使他收益日丰。
给予时间,你将收获时间;给予物质,你将收获物质;给予爱,你将收获爱;给予金钱,你将收获金钱。
这一法则足以给你带来财富。想想在过去一周内哪些人鼓励过你,想想又是哪些人使你对你自己、对自己的生活和梦想目标依然抱有美好的期望?
那就为他们付出一些吧,发自内心地为他们付出,慷慨地为他们付出,不要吝啬。不要期望能从他们那里直接获得什么回报。但请相信,你的付出一定会有回报!
当你奉行“给予”法则时,你的生活必将越来越甜美,你的事业必将越来越兴旺。这就是历史上最伟大的赚钱秘密。
“如果你看见它,请触摸它;
如果你触摸它,请感觉它,
如果你感觉它,请热爱它,
如果你热爱它,请给予它。”
对照自已的内心世界,热情地大声地朗诵吧!
美国有一首短韵诗这样写道:
“有一个男人,人们称他为疯子;
他给予越多,他拥有的也越多。”
其实,给予,用佛家的话说就是“布施”,佛家的“六波罗蜜”中,有一度就是“布施波罗蜜”,即“施度”。
《摄大乘论》卷二说:“又能破裂悭吝贫穷及能引得广大财位福德资粮故名曰施。”布施,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施舍、给予。有财富的施舍,财施;知识技术的施舍,法施;以及给人勇气胆量的施舍,无畏施。
《六度集经》的解释布施说:“慈育人物,悲愍群邪,喜贤成度,护济众生,跨天逾地,润弘河海。”把布施的对象遍及一切众生。
布施虽然是为了别人,但自己却能得大利益。一能破除自己的悭吝:我们因为对财富的贪著,当需要对别人给予施舍时往往会表现出悭吝、舍不得,就象生活中我们有时觉得很多东西都是多余了,可一旦要送给人家时,才发现什么都很重要,这就是悭吝的表现,施舍能破除悭吝;二能破除贪穷及能引得广大财位:有人一生贫穷为什么?是因为不肯布施,佛教称布施是种福田,种了福田,人生始有福德,因此布施能破除贫穷,能使我们人生拥有财富。
布施破悭吝,乃六度菩萨行之首。布施有种种利益,诸大小经典广赞布施功德开示人天之善道,布施为福业善人之相,破贫穷断三恶道,能全获幸福快乐之果,并为涅槃之初缘。
据《大智度论》记载:古代大月氏国弗迦罗城中,有一寒微的画师,名叫千那,到东方多利陀罗国作画十二年,得到了三十两金的报酬,回到本国,到达弗迦罗城,恰闻击鼓作法会的声音,便循声前往观看,见到众僧法相庄严,生起清净信心,即问维那师:“给大众僧作一日食需要多少金?”维那师回答:“有三十两金,足够得一日食。”画师听后,即以身上携带的三十两金全数交付给维那说:“为我作一日食供僧,我明天再来。”这样便空手回到家。其妻问:“你在外面作画十二年,得了多少报酬?”答言:“我得了三十两金。”妻又问:“三十两金在何处
版权所有:金刚经梵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