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梵文网

人间天:观世音菩萨有求必应,今天我们向菩萨求了什么?

发布时间:2023-11-22 01:34:41作者:金刚经梵文网
人间天:观世音菩萨有求必应,今天我们向菩萨求了什么?

普门品云:“是故汝等,应当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是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于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号之为施无畏者”。

因为这样的缘故,所以你们应该至诚的发心供养观世音菩萨。这位观世音菩萨是菩萨中的大菩萨,能够在恐惧、担忧、急切、危难的情况下,以无畏布施大众,因为这样的缘故,娑婆世界都称呼他为能施无畏的圣者。

“供养”直白翻译过来可以理解为是提供生存的给养。所以供养的本意还是在于提供生活资料供给他人以活其身命。供养和布施是很类似,布施和供养是一对上下关系,从上向下叫做布施,从下到上叫做供养。供养出现的目的在《佛说内藏百宝经》里有所提及,并非是因为佛陀色身饥饿口渴需要饮食;也并非是佛菩萨冷了、热了、累了、病了,需要衣服、卧具、医药,而是因为要给众生一个培植福德的机缘条件,所以顺应方俗如此而示现。为什么要以供养或布施的方式和众生接洽缘分呢?因为这样会形成善缘关系。

相比之下恶缘众生比善缘众生更难救度,与其化解的难度、后续延伸出的恶意有可能更难更多。善缘是所有缘分里较好的,最好的缘分就是法缘了,也可以叫做金刚眷属或者法伴侣。

1.学佛路上的法伴侣

就像我们都是学佛的,就算没有见过,也不熟识,知道对方是学佛的,就会略有亲近感。但是接触后就出现新的情况了,也就是道同不同的问题,古人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在很多大乘经典里也提到,大乘人应该做到:不喜小乘法、不喜听闻小乘经典、不喜和小乘人共坐,就不要说和小乘人谈论了,就算坐在一块都不应该。所以当和其他学佛人接触下,就会出现道同不同的问题。儒家讲君子和小人在和与同的处理上是截然相反的,同样都是学佛的人,也因为学佛的路径不同,所谓的道不同,要对应的法也是不同的,对应的行持标准、戒律高低等等也都有不同。如果这样的两个人在一起谈论,自然也会出现矛盾。

现在很多学佛人发现:同其他学佛人很难讲话!为什么呢?其实就是道不同的问题,因为走的路子是不同的,所需要的条件不同,在谈论过程中就会出现非常多的矛盾。就像净土说“可以带业往生”,但是禅宗就说“带业是不行的,不能出轮回的。”就像净土说“可以持最低的五戒”,而修禅就必须要持更高的戒律,这样两个人还怎么愉快的玩耍啊?所以当我们发现和其他学佛人产生矛盾的时候,不要急于反问自己:我是否走错路了,我是否认识错了,我是否学错了;也不要急于否定对方:你就是学错了,你学偏了,你学差了!这都不合适,而是应该换个思维,想一想:我和他是否学相同的路子,按相同的法门走?如果这个都不同,产生各种矛盾不同就是可以存在的;如果路子相同,法门一致,在各个角度产生很多矛盾,那必然有做得不如法的地方了。

净土法门,若往生一路,那就必然是信愿持名;而如果是净土法门实修一路,那就必然是督摄六根、净念相继。虽然法门相同,但路子不同,行持标准也不同。如果要把往生的标准改为实修的标准(以实修标准求往生),就是恨自己不死,恨自己活得太好了!往生的标准可以是门槛(很低),但实修的标准对往生而言就相当于门楣(很高),把门槛自我提升到门楣了,这还有路走吗?这就意味着:自己要撞墙而死、不打算出轮回了。

因为路不同可以有不同,这个我们要学会包容。而法伴侣一定是相同路子才行了,不然走走就会分道扬镳的。学习佛法要把目标梳理清晰,才能有金刚法侣出现的。

2.供养观世音菩萨

这段经文佛陀直接提醒无尽意菩萨说:汝等应该供养观世音菩萨!各位注意这是随后发生那么一段推三阻四的原因,佛陀提醒无尽意菩萨应该供养,这时说的是“汝等”,那就不是专门指无尽意菩萨一个了,而是与会听法的所有大众,都应该发心供养观世音菩萨,可是这个时候没人接话(如《地藏经》佛陀赞叹地藏菩萨就很难,常常有大菩萨打断,就是因为听到了马上做)。就算佛陀把这句段说完,大众也没领会佛陀的意图,于是无尽意菩萨站出来了,他来做供养。他第一次供养观音菩萨没受,虽然他暗里说了“这不是财的供养,而是法施供养!”但是观音菩萨依然没受。

为什么是法施?就是因为无尽意菩萨在代表一切大众供养观世音菩萨,这时对观音菩萨而言,是无尽意菩萨在供养;但对无尽意菩萨而言,是在做法施。施舍谁啊?是对与会大众的施舍。也就是说这位无尽意菩萨在做一个表演,给我们演了一场供养观世音菩萨的戏,如果我们理解无尽意菩萨的经历,就知道这大菩萨了不得啊,他都要对观世音菩萨做供养,何况你我?

于是我们在这个表演里升起稀有心、难得心、难逢心:

对此菩萨能如此供养观世音菩萨难得稀有;

对此菩萨能听闻佛陀教诲马上以身表法,其善根智慧难得稀有;

对此菩萨为一切大众起身,以慈悲心涵养大众而行法施难得稀有。

3.闻佛所言,既当信受

这一起身供养,完全表达出一个真正佛弟子的行持标准。佛说你们应该供养观世音菩萨,我们听完了任何念头都没起;而无尽意菩萨做了!想一想这个差距?这就是大菩萨和凡夫的差距,凡夫就是这样,表演都落幕了,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而大菩萨听到佛陀这样说了,就算不理解,我也马上如说奉行。亦如《地藏经》开篇文殊菩萨说:世尊啊,我因为久远劫来广泛的修行善根,证得了无碍的辩才智慧,所以我听闻到佛陀如此宣讲,我马上就应该相信;但是那些小乘人啊,其他众生啊,他们是没办法相信的。所以我请求佛陀为我们开示,这是为什么呢?

《地藏经》里的文殊菩萨,和《普门品》里的无尽意菩萨都做出了一个相同的举动——闻佛所言,既当信受!这就是久修善根的证明了,所以当我们听闻经法,不生欢喜,听不出来门道,在那一顿妄想纷纷,佛的话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这不能算是一个真正佛弟子的行持。奈何我们根性鲁钝,没有大菩萨那样的智慧善根,所以佛菩萨才慈悲我们,给我们演戏。给我们演完了,还要加上旁白,加上对话,加上总结,可就这样,我们还是看不明白。这个根性各位就自己品,不需要找人看你根性好不好,经文拿来一对照就知道了。

亦如《佛说阿弥陀经》佛陀三次直白又直白的说:是故你应该发愿往生极乐世界!我们发了吗?我们真的跟着发了吗?如果跟得上佛陀讲经的节奏,一部《阿弥陀经》念完最少发了三次往生愿;可是我们真的读完一遍就发了往生愿吗?往往真的没有。我是读了很多遍都快要背下来了,后来在发现原来佛陀这样说了三次,可见自己的根性真的也不怎么样。

施舍和供养是相对的关系,比如某人的状态很好,他分享东西给不如他的人,这个分享就可以叫做布施;如果相反,这个分享就可以叫做供养。只是供养略多一义,就是资助道业。我们供养出家僧人,不仅是因为他是出家人,更是希望支持他修行,令他不为生计忧愁,能专心办道。所以这个供养里就因此多了一层维护三宝的意思了。我们也听过那样的一句话: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僧人接受了大众的供养以此在支持自己的修行,如果这样大的支撑都没有修出结果来,那就欠债了,辜负了大众支持他修行的希望,以后就要做牛做马的偿还了。也正因为如此,《地藏经》里提到“毁坏寺院常住的财物”这是极大的罪过。

4.来自观世音菩萨的救度

观世音菩萨因为能够救苦救难,在这样的情形下能够帮助众生、安稳众生、救度众生、利乐众生,所以受到他帮助的众生都称呼他为——施无畏者!各位注意这里隐藏了一个“此娑婆皆号”,这句展开来说就是:这个娑婆世界的众生,都是受过观世音菩萨救度、施舍、安稳、利乐的。这就应了佛陀说“你和这娑婆有大因缘”。观世音菩萨和娑婆的大因缘在哪里啊?就表现在观世音菩萨宿世里救度娑婆众生。佛说“此娑婆皆号”,那就必然是在娑婆世界的所有的各形各样众生,全部都接受过观世音菩萨的帮助;如果有众生不在其中,佛陀就不应该用皆。

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回头审视一下了:我过去接受过菩萨的帮助,但是我为什么想不起来了?为什么不记得了

?再向上看,此句紧紧衔接在三十二应身之后,哦哦哦,原来佛陀是这个意思:我们所有的众生都接受过观世音菩萨的帮助,只是我们不知道罢了,观世音菩萨以三十二应身的状态出现着,他不计较名相样子,他不会计较贪吝于我就叫观世音、我就是大菩萨、我就应该显示个菩萨的样子!这才是大菩萨的样子,因为完全没我相了。以无我相,随众生求愿而示现对应的相,再适宜地帮助教化,这就是观世音菩萨帮助众生是真实写照了。

所以他到底这样帮助了多少众生?这一个皆字就把观音菩萨的底给交了,其他世界我们不知道,但这娑婆世界的众生观世音菩萨都救度过。只是我们傻乎乎地求其他的事情:我求健康、我求福报、我求财富、我求婚姻、我求长寿、我求子女、我求有个好工作等等等等;反正就没求出轮回、证菩提、入涅槃!如果我们求这些,观世音菩萨也会圆满我们,对不对?我们没得到啊,那就是我们没求,或者就没会求。所以经文抠到这里了,是否应该惭愧一下我们自己呢?我们过去应该无数次的在娑婆遇到观世音菩萨的帮助,可是没一次求出轮回的,没一次求我要彻底的证菩提的,没一次求靠谱的事情;都在求不靠谱的事情,对不对?这就应了《无量寿》的“世人共争不急之务”了,都是不急的事情,反而在那抢个你死我活的。

5.今天我们向菩萨求了什么?

经文进行到此,我们如果略有善根,是否应该想一想:我要求菩萨做点什么呢?如果你还求什么健康、财富、长寿、子女、工作等等,也没什么不对;但是这就可能还要继续轮回,还要再次受菩萨的帮助而没有实际成效。菩萨千辛万苦地来到我们面前,我们求了一个芝麻绿豆的事情,多浪费菩萨的辛劳?这就如佛陀常常在经文里说“恣汝所问”,你随便问吧,我回答你。

这就是心量决定一切了,如果遇到菩萨的那一瞬求的是“我要救度众生”,菩萨就会教导我们契入菩提,对不对?如果我们当时在想着“如何把佛法发扬光大”,菩萨就会教导我们如何成为佛教的中流砥柱,呈龙象之祥,对不对?如果我们求菩萨说:哎呀这个娑婆我不要再待了,我要往生极乐世界!这对观世音菩萨而言又有什么难度?

所以为什么持念观世音菩萨圣号等于尽形寿四时供养称念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我们可以用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来做解释,可以用超高的华严境界来做解释。也可以这样思维,因为在娑婆救度众生的还有其他的大菩萨,如地藏菩萨那样“十方菩萨共皈依”,观世音菩萨也是这样的大菩萨,也是无量无边的菩萨都皈依于他,这就完全解释了三十二应身的救度效果,哦,哦,哦,原来只是我们没会求;而会求的,早已经成了菩萨了。所以我们才是那个真正的傻子,如果不想再继续当傻子了,不想再继续轮回了,不想再没完没了地承受生死苦难和烦恼,我们就要会求观世音菩萨啊。这个“皆号”证明观世音菩萨的工作能力是完全没问题的,只是我们有问题,我们的求愿有问题,我们的心念、心态、心量有问题,所以我们现在还在轮回里。

话说到这个份上了,再深刨一句就觉得很没意思了。各位如果听明白上面的内容了,我们要如何发愿啊?我们要如何行走以后的生命历程啊?真的还在为吃喝拉撒这些事情要劳烦菩萨帮助吗?生活遇到困难求菩萨帮助,这是我们在想着菩萨,菩萨当然也乐意奉上;可在轮回里,我们这样接纳着菩萨的帮助,却迟迟不肯出轮回,打算如此消耗菩萨的能力到什么时候?最后菩萨也不帮我们了,我们也没福报听闻菩萨圣号了,再遇到多艰难恶浊的事情,一经流转生死,都不知道要求菩萨帮助了,那个时候我们也就同深处边地、被佛法流放没任何区别了,不要等到那个时候才后悔。

我们以《普门品》观音系列做第二段功课,其中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借用菩萨的广大德能的深心慈力和救苦救难的宿愿悲心,我们会求,知道要如何求,能求到菩萨帮助,自然会在随后的修行中有更深刻的体验和感受,从而增加信力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如果我们连菩萨都不会求、不懂求、不肯求,真的就会求佛陀接引往生吗?所以在观音菩萨处,我们就是要去验证自己学到的佛法是否真正的能做到改变生命历程!如果在如此大力的菩萨帮助下,我们都得不到改变,我们真的能往生极乐吗?我们学的那个佛法真的是对路的吗?

如果我们学的各种所谓的佛法,但是连解决自己困境的能力都没有,何谈扭转生命走向?何谈把握生命目标?那都是废话,一文不名的废话啊。所以在观音菩萨处,我们要验证自己学到的佛法是否是对路的?是真是不虚的?是简单有效的?这才是增信的关键。而很多人学了一大堆,好辛苦,越学越疑惑,越学感觉离佛越远,你没学会,所以你才远离啊。没学会持续增加你的信力,出生带的那点信力也就只有坐吃山空的份了。

今天的部分就到这里,阿弥陀佛!

摘自人间天新浪博客《普门品析79》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金刚经梵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