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梵文网

学佛之道

发布时间:2023-03-01 15:08:33作者:金刚经梵文网

学佛之道

  学佛应有的几点认识

  恒久不变的尊敬心,才是发自内心的虔诚。有些人,在初信佛教皈依三宝后,处处显得真实和热忱,的确做到了虔诚的尊敬心;然而,日子久了,出家人见的多了,佛门中日常的敲打唱诵也学会了,如是,心底里慢慢地升起一种「不过如此!」的观念,加以僧伽中的份子,学识修养很好的本来就不多,以至那股真实和热忱的意流,便像旱季中的溪圳,一天天减少了,到后来,变成彻底的枯竭。

  这是为什么呢?依笔者五十年来僧伽生活中所见所闻,大部份是这样的:当一个信仰者(几乎是任何一种宗教的信仰者。)最初接近教界,皈依三宝,一切以佛陀的言语为皈依,以佛陀的行为作轨范;二十四小时中,心是虔诚的,意是虔诚的,识是虔诚的,自然,在如此虔诚的情形下,三宝的慈力(感应力)无疑地加被着他(她)们。可是,这种功德的力量不能消除一个人毕生(过去、现在、未来)的业障,所能做到(庇佑或加被)的只是把严重的减轻;譬如:前世造下了杀人的业因,由于皈依三宝,而虔诚地严持戒律,发露忏悔,久之,三宝的慈力得到了感应,把那杀人偿命的必然事实,予以耗费一些财物,或者是患一场病,便算是偿还了。可是,多世来的生命,究竟曾经造下了多少业因呢?

  「有多少业因,便有多少果报。」

  所以,皈依了三宝,并不是再也不会发生不愉快的事了;如果,一个学佛的人,事先没有这种认识,那末,学佛的信心,便将退失同时,佛陀所说的「因果」教化,也就成为无稽的论说了。

  是以,我们皈依三宝的目的,是在祈求无始以来,所造下的一切恶业,由于无知的贪、瞋、痴三种原因所成就;而今,在虔诚的真实与热忱的祈求下,仰仗三宝的慈力,减轻毕生的重业,于这难得的佛子身的境域中,陆续地发掘出来,使得业识清净,以免那不可知的来生(未来世)承受循环的报应,而至无有了期。

  一般学佛的人(尤其是初信的人)发心做功德,都是非常虔诚的,因为常听法师们说:

  「六波罗蜜,布施功德第一。」

  「广种福田,功德无量。」

  「………。」

  可是,有许多比较急性的人,往往做完了某一些功德之后,紧接着就想得到好的果报(报应)像以钱购物一样;其实,因果循环报应的规律,是有一定顺序的,像农家种植果木或庄稼,必须依照性质,种别,时空,环境等等的先后顺序而发出来。

  (做功德,得果报,亦复如是。)

  (人们的业力造成,是由于生生世世的为恶为善,先后种植在业识田中;而后,依照先后顺序发出来,这就是业力报应。)

  所以,做功德的时候,必须像种植果木庄稼一样,不可以「揠苗助长」的想法去祈求果报,应该像经里所说的:

  「能施所施及施物,于三世中无所得。

  我今安住最胜心,供养一切十方佛。」

  做一个佛子(普通做人应该相同。)无论做什么功德,都应该以「做了功德却不作功德想」,这样的功德会更大些;当然,那些意想不到的果报,必定会意外地在你更为惊奇的,不可思议的环境中出现。

  佛陀曾经对文殊菩萨说:

  「吾灭度后,末法年中,多有钝根劣智众生,心迷意乱,智暗情昏;虽有斋戒,并无智慧,愚心高慢,邪见自专,不背下心,参求名师。」

  伟大的先知先觉者--释迦牟尼佛,早在两千五百多年以前,就看透了众生的根智,一个世纪不如一个世纪,虽然时下的工业发达,科学昌明,已是所谓的太空时代了;可是,人类中的一份「光辉人性」!却日渐沉沦于晦暗的境地了。

  这种沦于晦暗的人性,当然不是原始的现象,而是无始以来,生生世世所造下的一切善善恶恶,把清净的识田(真如元性),填塞得满满的,使其失去了本来的真实面目;而形成现在末法(与末世纪有相同义)时期的悲哀人生,代而替之的是:

  「迷惘的环境。

  茫茫的前程。

  梦幻的方向。

  固执的感情。

  脆弱的理智。

  消沉的意念。

  愤怒的作为。

  空浮的思维。

  绮妙的遐想。

  ……………。」

  这就是迷失了的这一代!不敢面对现实却又为现实所左右着的这一代!像是为流沙淤塞了的河道,划游于河上的舟航;如是障碍重重,欲行艰难,进退不得。

  如是……

  处在这样的情形下,人类便显得根钝智劣了,心迷意乱了,智暗情昏了;所表现的是愚心高慢,邪见自专。

  如是,警觉的善德,发现了人类的危机,便扬拳举臂的疾呼着:

  「觉醒啊!被迷失了的这一代!」

  「奋起啊!小心驾驶你的舟航!」

  这就是人性的呼喊,发自善德的觉醒的心深处;像警世的木铎,撞击着人类的迷梦,像熊熊的圣火,点着人性的智灯。

  这就是善德的可敬处,所以,我们不能远离他,必须亲近他!

  现前的神棍(乩童)如雨后春笋,到处打着佛教的旗帜,假藉佛菩萨的名义,大展骗人敛财的勾当,以至使正大光明的佛教,蒙受着污秽的羞辱。过去,那些左道旁门,妖魔小丑,与佛教攀亲戚,论渊源,借机招摇撞骗;有的身披袈裟,冒充出家人沿门托钵,利用「慈善」二字,大饱私囊,更有以符箓(内写佛教密宗中的真言)乩卜,为人改运治 ,殊不知佛教中从无此般手段。结果,骗财骗色的是歹徒,迷惑众生的也是歹徒,而遭受损失的却是佛教,想想:能不叫人痛心疾首么!

  近年来,乩童的发展趋势,已达无孔不入的阶段;乩童们以毁损父母的遗体(色身)为能事,以出卖血汗为号召,舞刀弄剑,赤膊跣足,口宣神鬼意旨(其实是无稽的连篇鬼话),手画神鬼箓(应该说是鬼画符),颤抖喊叫,涕唾横飞;一会儿三太子降世,一会儿某仙姑下凡,最令人啼笑不得是:什么观世音菩萨的大姐二妹也来了,济公活佛也来了,唐僧(玄奘大师)领着齐天大圣(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也来了。这种神佛不分的场面,有的是神棍装扮,有的是无业游民登坛,更令人不敢领教的是,竟然有五六十岁的老阿婆,三四十岁的少妇,以及花样年华的少女们,居然也短裤赤臂,奇装异服,一并喊叫着登上神坛。

  起初,这些发展情势,仅限于道坛神殿,渐渐地,径然藉进香团的名义闯进了佛教,在庄严肃穆的佛殿中,鬼喊鬼跳起来;刀光剑影,血汗与唾沫齐飞!唏嘘!痛哉!佛门蒙羞,三宝受辱。如是,迷信与害人的帽子,一顶继一顶地加戴于佛教的头上。

  其实,佛教的真实面目是清净的,论仪式,是庄严的梵呗。论供奉,是洁净的香,花,水,果。论礼节,是五体投地的膜拜。论威仪,是衣履整洁,行止端庄。论祈祷,是发露忏悔,坦述愿心,祈求三宝的加被,亦如面对父母,诉说衷肠;怎么也不会有那些叫嚣,凶残,怒骂,污垢等等的紊乱场面。

  除此以外,做一个佛弟子步上正信的道路,最要紧的是:发挥自己的智慧,了解佛陀的教化,依佛陀的言说而言说,照佛陀的行为而行为,这样就是「正信」,否则,便不是佛子,不是学佛,自然就不能成佛。

  甚么叫做菩提心呢?就是普遍地为众生的疾苦烦恼,而生起帮助救度的慈悲心意,把大乘教下的佛陀教化普施于众生。

  这种心意的发露,不分时间和空间,不分种族与肤色,不分地域及国界,不分异类和生化,三界(欲,色,无色)一切众生的生死苦恼,都能以永恒的悲愿,虔诚的慈心,去完成「他痛即是己痛,他苦即是己苦」的度脱心意,这样就是发菩提心了。

  不过,发菩提心必须依序渐进,不是一蹴而成的事业。首先自己要在修学(学佛)上下工夫,有了菩提心愿践履的基础(救度众生的条件),才能从事菩提心愿的事业;同时,在实施的时候,先不必去计较成果(功德),由小而大,由窄而广,慢慢地阔而远之,所谓积液成流,积沙成塔,那样的精神才是最伟大的,也才能持久不变!

  梵网经云:

  「忏悔即安乐,不忏悔罪益深。」

  常行忏悔,并不只限于做错了甚么的时候,因为已经知道错了的去忏悔是较为容易做的,惟有那无始以来多少错了的,而不知道为什么做错?错在那里的过往,如果不虔诚地去忏悔,我们的识田是不会得到清净的。

  为了使识田清净,所以,我们应该时常检讨可知的过去和现在,提高警觉,莫要再犯;同时,以比量的方法,推想那些不复记忆的,以及根本就无法回想的过去,惟恐像眼前一样犯下可怕的错误。

  忏悔的方法很简单,只要微目端身,发露错误的事实,加以检讨(客观的),从今以后立愿不再去犯,这样就是忏悔。切不可痛哭流涕,毁损身心,只要做到「虔诚」二字,忏悔的目的便达到了,即能得到适意的安乐。

  慈悲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慈悲二字,原出于四无量之二无量(按慈悲喜舍四无量),慈是与乐,悲是拔苦;涅槃经及智度论中说慈悲有三种:

  一是--众生缘慈悲。

  二是--法缘慈悲。

  三是--无缘慈悲。

  可见慈悲的精神,是以一切众生的平等观念为出发点,绝不局限于自我或者是狭隘的他(她)为中心目标(因为尚有更多的它与它);远超过异教的博爱。

  (因为博爱仅仅限于人类,对其他的有情众生,仍施以杀烹来满足自己的口腹。)

  般若经中说:

  「向诸生物,恒起悲心,拔其苦,恒起慈心,与其乐。」

  向诸生物四字,不正是反应了慈悲心的无量境地么!以物质论,说明一切众生与我同体,以精神论,一切众生与我共心意识。在这样同体而且共心意识的情形下,所生起的慈悲心,自然是没有「分别,偏执,能所,计着。」的弊端。

  其次是慈悲的利益,依法句经中载:计有十二种利益。

  一、福常随身。

  二、卧安。

  三、觉安。

  四、不见恶梦。

  五、天护。

  六、人爱。

  七、不毒。

  八、不兵。

  九、水不丧。

  十、火不丧。

  十一、在所得利。

  十二、死升梵天。

  慈悲二字的解说,如要作个详细的分析,不是少数言句所能做到的;尤其是引经据典的话,可以单独写成一本书。在此,仅作概略的说明,尚祈见谅。

  为什么要学佛

  一、甚么是我?

  这一问题在非佛教徒来说,是个非常玄妙的问题。两千多年前,东方人还不知道上帝创造「人类」之时,我教主释迦牟尼佛,就清晰的告诉了我们,他老人家说:

  「地、水、火、风四大元素是人身组织的根本,加以六根八识的配合,以及意识,思想诸般活动的本能,于是完成了人的格局,生命的形成。」

  可是「人」的一切虽说是空,究竟包含了些甚么的现象?是不是永恒不变的?除了不可避免的「生」与「死」以外,还有些甚么?在这里作一概略的说明,以使每一人对自己(我)有一个真实的认识。

  一、无常--涅槃经里说:

  一切诸世间,生者皆归死,

  寿命虽无量,要之必有尽。

  夫盛者必衰,合会者别离,

  壮年久不停,盛色病所侵。

  众苦轮无际,流转无休息,

  三界皆无常,诸有无有乐。

  从上面的文字里,可以清晰的了解,人世间的「无常八苦」是多么的可怖可畏!

  什么是无常八苦?五王经里说:

  1生--人生了以后,精神飘惚于空间,仿徨不知所措,在中阴三七的时间里,得父母之精血,交合而成为胎;头七天其形状像稀薄的乳酪,第二个七天,像稠胶似的乳酪,第三个七天,便像凝结了的乳酪,第四个七天,才成为一个肉团,到第五个七天,便渐渐形成为胎胞了。然后渐渐地六精初开;母亲饮杯热汤,胎儿像跌进了滚水,母亲喝杯冷饮,胎儿像进入了冰窖,等到月满时,胎儿头向母亲的产门,如处身在两岩狭壁中,待到离胎坠下,身触外物,像刀剑伤身,终于不禁地「哇」然一声大哭。

  2老--由于父母的养育,年纪渐渐地长大,身体也一天天的健壮起来;然后在时流的折磨中,生理上渐次生起变化,首先是头发由花而白而脱落,牙齿跟着松动而至完全脱落,然后眼光由迷茫而不清,甚至完全失明。两耳由失聪而至全聋,皮肤松弛而起皱纹,骨节神经开始退化,起初是微感不俐落,渐次感到痛疼,于是步履失去正常,起坐间艰苦不能自主,烦恼与忧郁像秋去冬来,识神慢慢转向钝灭。

  3病--人的身体由地、水、火、风四大元素组合而成,假使其中有一大不得调和,那么就有一百零一种病发生(四大计四百零四种病),而四大不调和是一些甚么样苦痛和现象呢?如果是地大不调和,身体就会感到非常的沉重,如果是水大不调和,身体就会发生膨肿,如果是火大不调和,身体就会像蒸气般燥热,如果是风大不调和,身体就会发生屈张,于是便生起百节不自在,气力虚竭,口燥筋僵,耳目不聪,所排泄出来的污秽奇臭,心情苦恼,声音悲怆,意识消沉,纵然有甘饴美味,也引不起欢喜的食欲来;同时,更连累亲眷们在旁侍候,昼夜都得不到休息。

  4死--人在临死的时候,四百零四种病同时发出来,地水火风四大元素开始分散,精神与意识惴惴不安,像遭受刀剑伤害身体一样,痛苦有增无减,也像百骸为群虫蛀食,其苦痛有口也说不出来,直到风的元素离开了身体,气息断绝了,随着火的元素也离去了,剩下一具冷冰冰的臭皮囊。

  5恩爱别离--一个圆满的家庭,不外是上有父母,中有妻室,下有儿女,彼此长相共守,恩爱慕恋,其乐融融;可是,有朝一日灾祸来临时,便成了家破人亡,各自东西,再想团聚在一起,是非常的不容易,就是想见上一面,也祇有到梦里去寻求机会了。

  6所求不得--没有钱想钱,有了钱希望更多,没有做官想做官,做了官希望做得更大;为了这钱与官,不惜绞尽脑汁,甚至铤而走险,结果欲求仍然不得。短暂的一生,把希望寄托在钱与官的欲念上,等到死神伸出了魔掌,欲攫走生命的时候,在这个充满了希望而一直所求不得的世界上,想想,钱与官的价值,能替换那行将结束的生命吗?

  7怨憎会合--人生在贪恋的欲望中,往往会为了一些小事,也会争得面红耳赤,甚至互相残害,结下怨仇,到那时任你尽量远离躲避,但仍不免狭路相逢,于是刀枪相见,血肉搏斗,一直争夺到你死我活为止。

  8忧悲苦恼--人生在世,寿命再长也不过百岁,命短的在母胎中即便死亡;以百岁高寿的人来说吧!百年中几乎有五十年是在睡眠,或醉酒,或因病昏迷,年少不知世事,待到年过八十岁,耳聋目冥,思想迟钝,精神散痪,所剩下来的岁月百分不及二十,纵或三十、四十年清醒硬朗,而生活中的种种,多数时间是令人忧悲苦恼的,譬如说天下紊乱,天旱缺水,风雨成灾,五谷虫害,家人疾病,儿女前程,财物照管,亲族牢狱,兄弟妻儿远行等。一生中就在这些忧悲苦恼中打发时日,直到离开了这个世界为止。(本节或曰五阴炽盛苦)

  无常的生命,像赶牛走向屠场,牛移动一步,即接近死亡一步;所以,寺院中每天晚课时要唱:「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这是牛曜经里的一首警策偈子,告诉我们生命是在一天天的减少,像鱼儿生存在水池里,而水正在一天天的减少,表面看起来似乎是「悠哉游哉」的安乐日子,事实上像是赶牛向屠场一样。

  二、苦恼--以前有一位得到五种神通的比丘,名字叫做精进力,他在山林里的树下修道时,有鸽子、乌鸦、毒蛇、鹿四种禽兽依附在他的身边;一天夜晚,四种禽兽相互讨论着世界上以什么最为苦恼?

  乌鸦说:口渴腹饥最苦恼,饥渴的时候,感到烦恼不安,往往为了饮食,冒险投身罗网,忘记刀枪箭矢,终至丧失身命。

  鸽子说:淫欲最为苦恼,往往为了色欲之火的燃烧,无分亲疏,不顾一切,甚至危害身体与生命,也会毫不思虑的去追求色欲的满足。

  毒蛇说:瞋恨与愤怒最为苦恼,往往亲疏不避,甚至杀人,以及于自杀。

  鹿说:惊惶与恐怖最为苦恼,为了觅食,活跃林间,心里常生起一阵阵怵惕之情,畏惧着猎人与豺狼的袭击,时刻感到外来的威胁,稍微听到点声音,便惊惶得狂奔疾走,往往为了维护生命而逃避,结果跌进了人们的陷阱,或者是被迫得走头无路,只有畏葸的任听命运的安排。

  精进力比丘听到了这些议论以后,于是告诉它们说:你们所议论的苦恼,不过是一些枝节问题,真正的苦恼,追究起来,都只为有个色身的缘故,因为色身是苦恼的根本,倘使每一个「我」,没有色身的话,你们所议论的问题,就没有需要了。

  其次, 譬喻经里有段故事,内容是这样:以前有一位年老的人,他的儿子娶了个太太,彼此非常敬重,有一天做丈夫的要妻子到厨房里拿酒来共饮,当她走进厨房,掀开酒缸的盖子,见自己的影子投射在酒缸里,却以为是丈夫藏起来的另外一个女人;当即愤怒到了极点,向丈夫责问道:

  「在酒缸里早就藏一个女人,为甚么还要迎娶我呢?」

  丈夫听了这话,跑到厨房里往酒缸里一看,见酒缸里投射着自己的影子,以为是另外一个男人,禁不住怒火中烧,愤恨地反问妻子道:

  「明明你偷藏着一个男人在酒缸里,反说我藏了个女人!哼!」

  二人争吵不息,各自认定对方偷藏一个人在酒缸里;没有多久,有一比丘来到,询问二人争吵的原因,然后到厨房里察看实际情形,知道二人执影为实,愚痴的行为,令人可怜可叹;于是用块大石头打破了酒缸,等酒缸里的酒流完了,然后向二人解说酒与影子的实情,各人才惭愧无语。

  三、造业--心是恶念的源头,身是犯罪的根本,心念的转动,是难以捉摸,难以调伏的;奔腾着,驰骋着,像发狂了的恶象一样。当每一个意念的发生,几乎像电光火石般迅捷生起,所谓「一念三千」正是心意转动最恰当的说法。

  华严经里说:人们贪恋的欲念,实在是由于愚痴而迷惑,往往为了女色,一颗善良的心,昏昏然像是酒醉了一般;也像一袭素净的衣裳,极容易被染上别的颜色。沉溺的意识,如同粪便中的蛆,贪乐于粪中的秽臭。像犯了罪的囚犯,身体被枷锁绳索捆缚住,而不能享有可贵的自由。像瞎了眼睛的人行路,时刻都有坠堕深坑的危险。可怜复可悲的行为,反而认为那是「乐趣」、「风流」,殊不知自己正在「造业」的日子里过活。为甚么呢?我们知道「色胆包天」这句成语,多少人为了欲达到目的,想尽方法,不顾道德,甚而至不惜生命,甘犯国法而造成滔天罪业。

  其次是贪求财物,世上有多少杀人放火,诈骗窃盗,诱陷贪污的事件,没有不是为了财物而去造业的,「人为财死」!这是多么愚痴的邪见啊!难道短暂的一生中,再没有比这个「财」字更可贵的牺牲吗?古人「立言、立德、立功」三大不朽的事业,莫非全都不值得一顾么!

  其次是虚假的名位,名位像一顶饰满了珠宝的皇冠,谁都渴望着属于自己;如果看到别人已经戴上了这样的皇冠,心里起初是酸溜溜的,然后动脑筋打主意,竭尽所有的「智慧」与「能力」,非要达到目的不肯罢休,不然的话,衣食住行育乐等的正常生活,便一概投掷于冒险、捣乱、毁损,陷害而至可怕的疯狂。

  其次是吃与睡的贪求,真正会吃的人,对饮食只求营养的需要,从来就没有挑剔,厌腻的行为,当然对于某些奇馔异馐,更不会劳财伤命,而达到满足自己口腹为目的。至于睡的问题,下面有两个故事,一个是:

  从前有一个富翁,家中的钱财无法统计,一生中,从来是想怎样就能怎样,要什么就有甚么,有一天晚上由于心情不好,便躺在床上想早点睡个痛快,可是,躺上床,感觉软绵绵的被褥太暖,于是吩咐下人更换较薄的被褥,心想,这样该可好好的睡会儿了,结果正欲入睡的时候,翻个身,腰也酸了,背也痛了,原来是被褥太单薄,床铺太硬,气的瞌睡也醒了,大呼大叫的把下人喊来,换上厚厚的褥子,不薄不厚的被盖,然后一个「大」姿势,闭目享「睡」起来。谁知睡梦欲临,半夜一阵鸡啼,又引起了他的烦恼,睁开眼来,室内灯火通明,还以为是天色大亮了,仔细一看,原来是灯火未曾熄灭,只好坐起身,把灯火熄了,室内顿然一片黑暗,他想这可以睡个舒服觉了吧!然而,事实上三折腾,两起床,瞌睡早已不知去向,躺在床上便翻来覆去,一会儿听听壁钟的声音,一会儿数数顺逆数目字,可是费尽心思,仍然不能入睡,就这样一夜乱到天亮,客厅里早坐满了相约和求见的客人。

  另一则是:

  从前有个贪睡的人,一生中只要有机会便呼呼大睡,有了睡便什么也不管了,那怕天打雷劈,也吵不醒他,偶尔有什么意外的声音震惊了他,也不过是睁睁朦胧的睡眼,然后一转侧,依旧呼然入睡;直到有一个晚上,他睡得最为香甜的时候,忽然嗅到了一股焦烟味道,朦胧中瞥了室内一眼,不见有什么异状,便泰然入睡,过了一会儿,浓烟漫室,把他从睡梦中喘醒,此时,他还以为是邻居生火冒出来的烟雾,极不爽快的骂了两句,仍然埋头大睡,待到左邻右舍叫喊着「失火啦!」「救命啊!」他才极不甘愿的坐起来,打算去看看是谁家失火了。然而,此刻烟火炽烈,已经是无有出路了,终于为了贪睡而活生生地葬身在火窟里。

  以上这两个故事的真实性如何?暂且搁置一旁不去管它,而故事的含义和结果,却是我们可以用为警惕的。

  四、轮回--楞伽经说:楞伽王问释迦牟尼佛:

  「世尊,众生死了以后,还没有投生以前,这中间,他(它)们的神识在什么地方?」

  「王啊!譬如种子发芽,你说是种子先灭而后发芽呢?还是先生芽而后种子灭?还是种子灭接着就生芽呢?」

  「当然是种子灭接着就生芽啊!」

  「你知道种子生与灭的情形,应该没有前后之分,那么神识的情形也是如此。」

  上面这段问答,便是生死轮回的注脚。其次是十二因缘论中所说的:

  所谓生死因缘的法则,就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忧悲苦恼不可计,如是成就五阴身,兹说明如后:

  无明--不知道苦的因,不知道累世所集而变成的果,不知道如何去灭除这种果,当然也就不知道如何去修行解脱根本的道理,这样便叫做无明。

  行--是指身行、口言、意念三种行为。

  识--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意念(思想)六种神识。

  名色--思想所分别的叫做名,地水火风四大元素所组成而现出来的体态叫做色,二者各不相同。

  六处--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根本对外物的认识名叫六处。

  触--识的作用是由于环境的反应和合而生感触的,所以名叫触。

  受--对环境所感到的痛苦或快乐,便叫做受。

  爱--发生欲望,而生有无的爱意,而贪着其身叫做爱。

  取--深深地贪恋着不到达目的不舍,即叫做取。

  有--由于欲念的境界,色法的境界,以及无色法的境界而生出叫做有。

  生--业报的感应而成为色受想行识五阴之身叫做生。

  老--色身起变化,如牙齿脱落,须发变白,精神衰弱,寿命减少,都叫做老。

  死--地水火风四大分散,色受想行识五阴断灭,叫做死。

  上面十二因缘法,便是众生自生而死,死而又生的过程情形,但是怎样轮回呢?轮回的道路有多少条呢?在什么样的情形下,轮回到什么样的道路上去呢?

  通常轮回就像是个无比大的车轮子,车轮里共有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等六条轨道,六轨道的中央,便是能发生万法的心,这颗心并不是车轮的轴心,而是依照心地里所制造的各种业力,由于业力的感应,便极其自然的走上六条道路中的任何一条,通常具有「十不善业」的行为,便会堕转到畜生、饿鬼、地狱的三种恶劣的道路上去,相反,就会转生到天或人道上去。

  综上所述,究竟什么是我?当可得到一个圆满的结论;在这里,笔者不揣冒昧,为「什么是我?」作个注脚,这一注脚,并不是盖棺论定的定义,只是一点心得报告罢了。

  什么是我--一具随时都会发生问题的躯体,包裹着一颗永远也不能满足,而长期挨受着苦恼的心。以及蕴藏着一种自以为是对的,而事实上一直在造作罪业的意念;于是,一会儿上天,一会儿做人,一会儿变成禽兽,一会儿沦为鬼趣,一会儿堕进地狱,恒久地受着生死死生轮转不息的哀愁生活。

  二、甚么是佛?

  多少人不能了解甚么是佛,往往迷信将一种近乎玄妙的「神祇」成为佛的替代者;其实,这是一种完全错误的观念,依照佛经里的解释,所谓佛,就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人!但是,究竟自觉些什么?又如何去觉他?怎样算是觉行圆满呢?兹分述于后:

  一、慈悲--观无量寿经说:佛陀的心意与愿力,是大慈大悲的,经常以不分善恶因缘的慈悲心,而去从事救度众生的工作;然而,佛陀为了什么而生起这样的慈悲心呢?

  1为了众生迷失在邪恶的道路上,却没有去指示和引导的慈悲者。

  2为了众生贪恋财色名食睡的五种欲念,不但不能舍离,相反地乐此不疲。

  3为了众生的身、口、意三者不断地在造着恶业,不知将来会遭受苦果的报应。

  4为了众生迷信邪恶的人,而不知去求教大善知识。

  5为了众生沉沦于根尘的空假爱恋中,而不知人生苦恼忧愁的真象;所以伟大的佛陀,以大慈大悲,济世济人的心意,而拔度其出离茫茫的苦海。

  二、智慧--佛陀的心意识像虚空一样,是所有众生所依止的荫庇;其绝世的智慧,是清净法界里一切声闻,缘觉,菩萨们修持解脱的依皈。佛陀所成就了的,无量法界的智慧之轮,经常放射出无碍的智慧光明,依其皈投的远近,先从菩萨,而后缘觉,而后声闻而后具有决定性的善根众生(不一定是行善者),随着不同的心性和根基,示现出广大的智慧,然后普照一切众生,甚至一般邪恶的,没有不普及到的。

  佛陀的智慧光明,像太阳普照世间,纵然天生是个瞎眼的盲者,看不见阳光的明亮,但是,仍然可得到阳光普照的利益;往往那些不信任佛陀的,不了解佛陀的,毁犯戒律的,邪知邪见的众生,佛陀都会毫不吝惜,没有分别的心意,以智慧的光明,去普遍的照耀着,使所有的众生,现今遭受苦痛的烦恼,以及未来可能造作的苦因,都能得到消灭,而培植善良的根基。

  三、济世--佛陀的济世精神,一直是帮助他人以觉悟除去迷茫;就像从事修定而得到定的情形,同样也帮助人获得,而且,佛陀自从成道以后,直到进入涅槃的境界,从来就没有忘记悲哀苦恼的众生,一直是竭尽智慧,以大慈大悲的精神,在为众生得到解脱而同样进入涅槃的境界。

  佛陀济世的方法是什么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很广很大,当佛陀在世普度众生的时候,一贯是随机说法,应境摄众,从来不使用同一个方法,去教化各种根器不相同的众生;不过有一个基本原则是不变更的,兹以法句譬喻经的一段经文引证一下:

  有一天佛问象师调伏象的方法有几种?象师回答说有三种:一种是以钢钩控制象的口鼻。一种是减少象的食物,使其饥饿。一种是杖或鞭捶打;这三种方法的目的控制象的庞大的身体和顽强的口鼻,以及调伏狂野的心情。佛陀听了这些话以后,当即告诉象师说:我也有三种方法调伏一切众生,同时也用这三种方法调伏自己,是那三种方法呢?一种是以「至诚」的方法,调伏人们的口患,一种是以「慈悲与贞洁」的方法,调伏人们身体的顽强,一种是以「智慧」的方法,调伏人们的愚痴;因为修持了这三种方法,便可以济助世人,摆脱堕落三恶道的危险,而走上「无为」的圣智境地。

  其次是佛陀一生说法的方法,大致有如下的五种,为了容易明白起见,兹分条说明:

  1言说--以言语说明过去、现世、未来,以及世间和出世间的情形。并且说明有罪和无罪,有漏和无漏,有为和无为等相对的事实。

  2随宜--如果说明清净便例举污垢的事,如说明污垢便例举清净的事,如说明虚妄就例举诚实的事,如说明颠倒烦恼,便说明有涅槃,如说明诸法不生,无相亦无灭相,便说无涅槃;对世俗的法门言说有众生,对第一义谛出世法门,言说无有众生。

  3方便--言说布施的人可以得到大福,持戒的人可以生天,忍辱的人可以得到端正的果报,精进的人能获得功德,禅定的人常享受法喜,有智慧的人才能舍弃烦恼,多闻的人可以增长智慧,行十善的即得人天福报,慈悲喜舍的可以升上梵天等,从来没有一切定相说法,这主要的原因,便是为众生方便说法。

  4法门--以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对色、声、香、味、触、法六境,都是可以得到解脱的法门;其实根境都是空幻的,甚至我、我所、想、作、生灭、来去等都是没有的,因为法性一直是清净的哩!

  5大悲--佛陀以三十二种大悲救护众生,这三十二种大悲的内容,因为文字太多,不便抄录下来,请参阅:梵天思益所问经,便可以得到全部内容。

  总之,佛陀济世的大慈悲精神,像太阳悬挂在天上,天空无丝丝云翳,光明普照十方,使哀愁苦恼的众生,都能获得所需要的好处。

  四、解脱--解脱道论里说:戒定慧三学,即获得解脱的道路,为什么?因为戒是「威仪」成就的方法,定是「不乱」成就的方法,慧是「知觉」成就的方法;同时,修持戒学,能够除去污秽的恶业,修持定学,能够解脱烦恼的缠缚,修持慧学,能够澄清迷惑的思想。

  其他修持十二因缘生灭观方便法,也是进入解脱道路的门径,其内容是这样的;当春天到来,大地的草木青翠欲滴,鸟语花香,蜂忙蝶舞等,见到这外界欣欣向荣的景物,应当发生「物生」的观察,当行进市镇,见到男欢女艳,歌舞嬉笑,应该发生「人生」的观察,可是待到秋天时,但见草木枯黄,鸟绝花谢,蜂蝶也失去了踪迹,这时应该发生「物灭」的观察,当行进市镇,但见男女死亡的啼哭,一片凄切哀苦的情景,应该发生「人灭」的观察,修行的人,依据这些生灭的事实,想想自己的色身,无常空幻,自会追求解脱痛苦的方法,而步入常乐我净的涅槃境界。

  通常净修上品十善,不曾聆受他人的教导,而自己得到觉悟;但是大悲方便的菩萨行为没有具备,由于只了解深奥的因缘法,所以只能进入「缘觉」的境地。如果净修上品十善,心量广大,意念慈悲,以方便的大愿力,不舍弃众生,追求佛陀的大智精神,经过菩萨的十种阶次,而修行各种波罗蜜的方法,方算是成就了菩萨的行为,而获得无上正等正觉的至高境地。

  综上所述,究竟什么是佛?应该得到一个圆满的答案;接着,笔者仍然像前章一样,为「什么是佛?」作个注脚,同样,这一注脚只是个人的心得报告,并不是绝对的定义,尚请高明不吝指教。

  什么是佛--坦露着一颗仁慈悲悯的心,运用至高无上的智慧,去行道于救人济世的神圣工作,其目的在使有情众生了解人天福报是暂短的,畜生鬼趣是可悲复可悯的,地狱里的痛苦,更是不可尝试的;深深地希望有情众生脱离生死死生轮转不息的痛苦生涯,而达到永恒不堕,常乐我净的涅槃境地,共享与佛陀相同的岁月。

  学佛的目的是在追求菩提道果,度化众生觉悟,所谓利益的所在,并不是现世空幻的名位和虚假的利禄,而是智慧的选择,与慈悲的作为,也就是「自利利他」的佛陀思想;为了说明方便起见,兹分别条述于后:

  一、自利--就是追求菩提道果,什么是菩提道果呢?

  1清净正意--不毁损他人,不参与是非,一切恶事不做,一切善事多行。

  2观察自己--错误不正确的言语,盲从放纵的行为,随时观察,随时检讨,并随时改正。

  3惭愧自处--大般涅槃经里说:有惭心就不会去犯罪,有愧意就不会教别人去犯罪,惭心是发自内在的羞耻,愧意是由内向外的表露;通常有惭心的人是不愿为「人」所羞耻,有愧意的人,是不愿为「天」所羞耻。

  4克制自己--罪恶的行为,是最容易危害身命的,要避免这种行为,最好的方法是「当感情冲动时,用理智去克制自己」。

  5摄持六根--贪于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的引诱,最容易丧失一个人的气质和品德,要不为这些外物所诱惑,必须摄持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

  6八风不动--世俗的空假,莫过于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八种障道邪法;为了见道修道,不依止于利衰等事,对毁誉的境域不生欣感之心,不为称讥的语言而生忧喜,生活的苦乐,不分高下,不贪不厌;这样称讥的语言而生忧喜,生活的苦乐,不分高下,不贪不厌;这样便可以成就道果。

  7节制欲念--少欲的人苦恼也少,而且能发生许多意想不到的好处;一个修道的人,如何才能做到少欲呢?根本的方法是不贪于淫欲,舍弃瞋怒之心,不行愚痴的作为。

  8奉持皈戒--皈依三宝,奉持五戒,是追求菩提道果的捷径。

  二、利他--就是度化众生觉悟,怎么样去度化众生觉悟呢?

  1慈悲喜舍--为造恶的众生,起怜悯心,成就仁慈的因缘。为受苦的众生,予以救助,成就悲悯的因缘。为师长父母和有德行的人,心生愉悦,成就欢喜的因缘。为仇恶的众生,从不生起愤怒的意念,成就舍怨的因缘。

  2布施供养--以财物济助贫困、病苦,灾祸的人,以衣服、饮食、卧具、汤药供养三宝。

  3教化众生--教化众生的方法很多,譬如看见有人作恶就去谏阻他,告诉他作恶的害处,将来会遭受苦痛的后果。譬如有人无一技之长,就去帮助他学习一门专长,以得衣食的温饱。总之,以慈悲的心意,运用我们的智慧,去教化人们去恶向善,正知正见,由作人的基本,而至学佛;因此而获得救度的,都称之为教化众生的功德。

  4劝发菩提心--什么叫做菩提心呢?菩提心分事理二种,属于事方面的,是以四弘誓愿为体,所谓四弘誓愿即是: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属于理的方面,是以一切诸法,本来寂灭,安住于此中道实相,而完成上求下化的愿行,就是至高无上的菩提心;依照这样的内容,宣说其中的利益,使其发心行道。这种作为,不但对人类如此,以至对牛马猪羊一切畜牲,也应该心念口言:

  「汝是畜牲,应发菩提心,使得来生为人,而学佛成道,不再遭受如此痛苦的果报!」

  四、结论

  当大家看完上面的内容,想必对「为什么要学佛?」会有一个明确的观念。

  在这个茫茫的人海里,人命不过是沧海中的一丝浮沤;由于因缘的撮合,显出一丁点形态,忽然因离缘散,那一渺小得可怜的「丁点」就是用科学昌明的今天,所发明的无量倍数的显微镜,也无从去寻觅它的影子了。

  .佛弟子应有的认识

  皈依三宝,弃发染衣,承当出世法事业,行自度以度人,是为佛陀儿孙,瞿昙子弟;不是一般小根小智所能成办的。故古德说是为大丈夫事业,非将相所能为!

  然而,身为佛子,行出世法,有甚么标准?有什么规范?应如何行道?

  诚然,时下佛子其量不少,其质也佳,却不承当出世法事业;既不自度,也不度人者,敢说大有人在!

  为甚么?

  没有立场!

  没有观念!

  没有……。

  一个佛弟子应有的认识,也就是一个传道者必备的条件;因佛弟子具有传道的必然使命,任谁也不能否认!否则,非是佛子!

  甚么是佛弟子的立场?

  身为佛子,认佛为教,认佛为教主,认佛为教义,认佛为教法,认佛为师范,认佛为依皈,认佛为事业,认佛为境界。

  佛教--佛者佛陀的简称,梵语释义为觉者,或智者;觉有觉察,觉悟二义。觉察烦恼,使不为害,如世人觉知贼害,是为一切智。觉悟者,觉悟诸法之事理,了了分明,如梦寐得醒,是为一切种智,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是名为佛。教,就是宗教(专指),所谓佛教,就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大觉之教;身为教下弟子,毋容疑议的就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大觉行者。

  教主--开教之本主,大觉世尊释迦牟尼佛是也!

  教义--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为义理!

  教法--佛陀住世,四十九年间所宣说的大小二乘,三藏十二部教法也!

  师范--佛陀的心意是大慈大悲的,言语是大慈大悲的,行为是大慈大悲的。

  依皈--以佛、法、僧三宝为依皈。

  事业--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境界--如因果报应,知大觉圣境,时刻处于如此的境界。

  如是便是佛弟子的立场,舍此,便是邪魔外道。上座大德!你的时刻,你的心意识,你的行为,你的言语,是否全然如此?!有没有违背于一分一秒?有没有一心一意而坚定自己的立场?!

  身为佛子,必具正确的观念,其么是正确的观念呢?佛陀恩重,父母恩重,施主恩重,以及生死最苦,众生最苦,业障最苦等不可或忘的观念。兹分别概述于后:

  佛陀恩重--释迦牟尼佛为「我」等众生,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历经祇劫,受无量苦;终于发明吾人「生死」之一大因缘,觉悟多门解脱道路,为娑婆众生,广事宣说,以种种方便,应病与药,拔苦与乐,深深希望能得超脱三界火宅,出离苦海,同登净乐彼岸。

  父母恩重--慈父悲母,生我育我劬劳,心地观经云:「慈父之恩,高如山王,悲母之恩,深似大海。」诚然,父母的恩育慈抚,如天之护被万物,如地之扶养万物,如水之滋润万物,如火之缘助万物;然而,为人子者,供奉了多少?孝养了多少?所以身为佛弟子,必须以出世的实益,修行办道,普度众生,不仅为当生父母与乐拔苦,更应为多生父母,广供法益,以成就佛陀所宣说的大孝事业。

  施主恩重--专指出家佛子而言,因出家佛子,日用所需,二时粥饭,冬夏衣具,医药等物,无不是来自施主;试想,四事不缺,优悠环境,皆为施主们省吃节用所供养者,倘若愚闲卒岁,将来何以偿还?故古德云:「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吃了不办道,披毛戴角还!」吾辈同参道友!能不如坐针毡,心惊肉颤么?所以,惟兢兢业业,如救头燃,才是佛弟子不可或忘的观念。

  生死最苦--(请参阅拙著为甚么要学佛)

  众生最苦--我乃众生之一,知我之生死苦恼;人间天上,鬼畜轮回,呼号挣扎,宛转呻吟。有的饥渴,有的病瘟,有的遭受兵灾水火等横祸,有的承受坎坷厄运等煎熬;想想!其中有一个是你,你将会有怎么样的感觉?更何况那其中必然有你多生前的父母兄弟在内!所以,自度并不足以为道,惟度人济世,才是佛弟子的正确观念。

  业障最苦--生死之苦来自业因,不能了生脱死,是业因蔽障了「我」的灵明妙智;所谓业因,就是「贪瞋痴慢疑」所造就的业感因缘。倘使要避免这些因缘的造作,惟有勤修「戒定慧」和「正知正见」;以及常行忏悔,祈求三宝的慈力,以消减深重的罪业,获得圣智功德,力扫诸般障道因缘。

  一个佛弟子如具备了如上资粮,时刻充实于思想之中;然后化思想为行为;则凡事没有不能成办的,凡道没有不能圆满的。

  甚么叫做菩提心?概括的说,就是「传道,行道,殉道!」三大功德心!为说起来方便和明简,兹分别略述于后:

  传道--就是宣传佛道,去发扬佛陀的思想,净化世道人心;实现佛陀的言行,成就人间净土。佛教在我国,宣导上的工作并不差,只是成绩欠理想;所说工作上的成就,早已是家家弥陀,户户观音。所说成绩上的缺憾,在实质上不太正信,也就是说多少供奉弥陀观音的信众,骨子里「神佛」不分,点燃了线香,长跪恭敬,菩萨佛祖,隍爷天公祖,真不知拜些甚么?求些甚么?最可怜的是,尚有少数出家弟子,居然也一样愚痴去求神问卜,仰赖乩童;似是早已不知身披何衣,所食何食,将来以何者报佛恩,报父母恩,报施主恩,救众生苦,救生死苦(走笔至此,山僧不禁心碎泪血。)啊!自尚不度,遑论度他!所以,传道的工作,不仅仅要对教外,更要先施之于教内;因为,有了健全的工作者,才会产生健全的工作成绩!

  行道--就是实行佛道,去施为拔苦与乐,济世度人的工作,般若经云:「向诸生物,恒起悲心,拔其苦;恒起慈心,与其乐。」然而,如何拔其苦?与其乐?大丈夫论云:「财施为众生所爱,法施常为世间所敬重;财施为愚人所爱,法施为智者所爱。财施坏财之贫穷,法施坏功德之贫穷;此二种施,谁不敬重?财施能与现乐,法施能与天道涅槃乐。」又说:「乐爱悲者,能爱一切众生,爱一切众生者,即是爱己。」事实上行道就是「自度度人」的工作,般若经上说:「誓度众生,誓断烦恼,誓学法门,誓成佛道。」为众生而行悲愿,而成就智力,其最后,度脱众生不也同时就度脱了自己么!

  殉道--就是为道牺牲!这其中不仅包含了为度人,为宣道,不辞劳苦,不惜身命;更有着「降魔卫道」的牺牲精神!笔者以五十年僧伽生涯之心得,以为传道不难,行道不难,惟殉道最难!为甚么?因为传道和行道的标准有大有小,有深有浅,有多有少,只可以说是能做多少,尽力以赴,就有了「如是」的样子;而殉道呢?它的标准就不同了;譬如委屈求全,任劳任怨,八风不动,最后命也付诸一掷!这样,您说不难么?自古至今,传道的很多,行道的也很多,而殉道的又有几人呢?

  所以,笔者在这里强调一句:「身为佛子,是一个传道者,同时也是一个行道者,尤其是一个殉道者!」舍此,便不算是一个完善的真佛子!

  心地观经上说:「假令寿满一百岁,七宝具足,受诸快乐,阎魔使至,无常难免!」世间荣华富贵,有如过眼烟云,没有绝对的长久,贫穷苦厄,尤若迎风沐雨,也不过是暂时的遭遇,都不是吾人于此世间的究竟生涯,惟有求得永恒的极乐,才是智者不为「贫富苦乐」所缠缚的事业。

  所以,佛告弟子,过去诸佛有偈云: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

  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吾人欲得寂灭的究竟常乐,惟有做一个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大觉行者!

  .菩提大道

  一、前言

  学佛,对国家的利益来说,可以辅助法律的不足,防范人们内在犯罪(造业)的心理,以及犯罪后未为法律所惩罚,而使其产生不安的追思,发露出善良的心性而觉悟,而悔改,而寻找机会去行善,去补偿已往的过失。

  对社会的福利来说,能促使发掘人性的善良,使每一个人养成仁慈悲悯的心性,真切的生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至情的爱心,摒弃可耻的罪恶,而自救救人,自度度人:共同为这个不安的社会,谋求大众的福利,促进这个社会步向和蔼、宁静、平和、安详的境界,而成为「法喜充满,心净土净」的净乐人间。

  对个人的利害来说,可以深入体认人生的喜、怒、哀、乐、甘、苦的形成,生、老、病、死,爱、欲的因果;不至斤斤较量而感情用事;这样,便可以减少许多无谓的争夺,无谓的烦恼,知道怎样去处理自己的情感和理智,为自己有生之年作有意义的安排,获得「常乐我净」的禅悦之喜。

  学佛,能在空虚的时候得到慰藉,失望的时候得到希望,是一种可靠的精神寄托,是一种有效的创伤治疗,是一处无上的心灵安稳之所;告诉您如何走向善良的道路,不但能满足自己人生的理想安排,同时,也告诉您如何去帮助别人。

  亲爱的善信大德!当您阅读时或者是阅读后,如果您的心意有所启示,发生了信仰的感触时,请您快乐地走向佛教的寺院,莲社,念佛会,那里有法师们在向您伸出欢迎的手,在亲切的等待您的光临。他们的欢迎词是:「欢迎您!皈依伟大的佛陀!可以离苦得乐,弃烦恼而得菩提,使您的心灵得到永恒的快乐,平安地过着无比自在的日子!」

  最后,谨以虔诚的心,赤忱的意告诉您:只要您皈依佛陀,去信仰,去学习,将来一定能成为佛,和我们的教主释迦牟尼佛一样;那时候,不但可以与诸佛携手共行,并肩来去,而且,您也是另一位不折不扣的释迦牟尼佛。来吧!皈依佛陀,为了您自己,也为了别人,让我们在佛陀的座前,为那些沉沦于人生苦海的有情众生,共同献出无上大慈大悲的心意,而光灿人生,安定社会,壮大国家!

  二、学佛程序

  一、起信:

  生起信心,深信自己具有佛陀所说的「佛性」,也就是成佛的本质,依照佛陀的道理与方法,迈向成佛的道路。

  二、皈戒:

  1皈--皈依三宝,做个堂堂正正的佛弟子。

  2戒--受持戒律,健全个人做事的德性,树立步向成佛的基础。

  三、愿心:

  愿心就是志愿的心意,也可以说是理想,我们生在这个世界上,无论是干什么,都得有个志愿,一个合乎理想的志愿,不管将来如何?只要朝着志愿的道路行去,总有一天会达成您的理想;亦如耕种庄稼,只要您肯撒下志愿的种籽,小心而勤劳的去工作,将来便可得到理想的收获。

  四、行持:

  依照佛陀的道理与方法去实践即是行持。不过,佛陀的道理很繁,方法也很多;那里面有针对着众生的,各种不同善根与智慧的种种道理与方法。所以,您必须去选择一项适应自己而且合乎理想的道理与方法;选择以前,先考虑一下您的时间,您的环境,以及一些可能发生的因素,是否会有所抵触。

  五、证道:

  有了信仰,受持皈戒,许下愿心,便算是入了学佛的道路了,其次,依法行持,正勤精进,那么,便算是步上了学佛的旅程。这样,在时间的锻炼下,在空间的考验下,便算是一位虔诚的学佛修行者;但是,在修行的过程中,您到达了一种甚么样的境界?自然,那是必须经过有道德的高僧大德(有形的),或者是已经成就了佛菩萨(无形的),为您给予正确无误的证明;因为「道」与「魔」的差别不太明显,不是普通人所能分辨得出来的,也就是说,唯有身经体验的过来人,纔能为您证实修行的诸乘境界。

  三、皈依三宝

  一、  释义:

  1 皈依:

  A 皈--皈投,含有追随的意思。

  B 依--依靠,含有亲近的意思。

  2 三宝:

  A 佛--佛陀(梵语)的简称,这里所说的佛陀,是专指本师释迦牟尼佛而言。

  B 法--达摩(梵语)的译义,概括了佛陀住世说法,于四十九年间的微妙道理和方法,而搜集成册的八千余卷法典。

  C 僧--僧伽(梵语)的简称,凡是具有庄严戒行,精研佛理,正勤修持,超群智慧,崇高品德的出家男女,都是属于僧伽中的一员;其一言一行皆代表着伟大的佛陀,所以赞颂僧伽是人天的师范。

  二、  原因:

  1 皈依佛--佛陀释迦牟尼是佛教的教主,学佛的人当然应该追随佛陀,亲近教主;但是,自从教主涅槃以后,眼前所能见到的只有那些泥塑木雕纸制的形像,假如您发生了人生的疑问,为解脱生死的根本,便不知如何是好了?告诉您吧!您欲想得到圆满的解答,请向佛陀所遗留给我们的法典中去寻求。

  2 皈依法--法典中所记载的,在在都是无上甚深微妙法,计有经、律、论三藏,一十二个部别,八千四百多卷,真是浩如瀚海,多似恒沙,假若您要想很快的获得问题的答案,事实上以您的工作环境与时间,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好像到大海里去捞针一样的困难:在这样的情形下,那末!我们该怎么办呢?!

  3 皈依僧--僧伽是精研法典的专家,举凡佛陀所宣说的道理与方法,以及历代高僧大德(祖师)所研究的心得,僧伽(法师)们都具深入的认识;所以,您为了迅速而可靠的获得问题的答案,就应该向僧伽中的任何一位提出要求,因为僧伽中的任何一位,都代表着伟大的佛陀!

  三、  目的:

  1 认清人生的真谛。

  2 解脱人生的桎梏。

  3 发掘人生的奥秘。

  4 圆满人生的旅程。

  5 寻觅人生的归宿。

  四、  利益:

  1 皈依三宝以后,不堕地狱,不转畜生,不投鬼趣。

  2 是学佛的入门步骤,好像进入学校求学一样。

  3 可以名正言顺的亲近任何法师。

  4 可以获得三宝的庇佑与加被。

  5 在时代的生活中不会迷失方向和遭受遗弃。

  四、受持五戒

  一、  释义:

  1 受持:

  受是接受,持是行持,接受一种一定的规范,循此规范去实行;在时空的迁流中,运用智慧,投以毅力,恒久地一往直前,去达成理想,圆满结果。

  2 五戒:

  A 不杀生--不杀害生命,珍惜与爱护任何类别的生命,是我们做人应有的慈悲心。

  B 不偷盗--不偷窃,不抢劫;也就是不去损害他人的财物而满足自己,所谓「不予不取」正是做人应有的道义心。

  C 不邪淫--夫妻间正常的生活,在家学佛的人是正当的行为,并不违逆佛陀的教义;除此之外,都是邪恶的淫行,凡是邪淫的人,不但破坏他人的幸福与快乐,同时也损害自己的幸福与快乐。不但伤害自己的健康,同时也伤害他(包括下一代)人的健康;事实上不邪淫,正是做人应有的礼节与德性。

  D 不妄语--凡是能够妨害或毁损他人的言语,都叫做妄语;不妄语是做人应有的信誉和品格。

  E 不饮酒--凡是能够损害神智的饮料,都属禁止之例。这里所说的「损害」,是贪馋后而失去理智,造成对个己或他人不良的后果;简单的说,就是不可酗酒,只要不在这个损害的范围以内,学佛的人是可以酌情方便的,譬如应酬,药饮等。

  二、  原因:

  1 不杀害生命是仁慈悲悯的行为,如果一个人没有仁慈悲悯的心性,无论是做人办事,不是残酷阴毒,便是自私偏见。

  2 不偷盗他人的财物,是道义的表现,磊落的德行,使人乐意的亲近和交往。

  3 无有邪恶的淫行,正表示出礼教的修养,是个崇高亮节的君子。

  4 不妄语是守信的作为,一个树立了良好的信用,在人生的旅途上,永远拥有殊胜的人缘。

  5 不饮酒是智慧的表现,有超人的智慧,纔不至沦于颓废和沮丧,永远过着惬意和安详的生活。

  三、  利益:

  1 不杀生--可以增长福寿。

  2 不偷盗--可以庄重人格。

  3 不邪淫--可以严律品德。

  4 不妄语--可以树立威信。

  5 不饮酒--可以培养智慧。

  五、几个问题

  一、  礼敬佛陀的意义:

  礼是礼貌,敬是尊敬,以礼貌的态度,去尊敬伟大的佛陀,是一种表示具有深度教养的行为;就以平常做人来说,无论是对待父母,长官,元首,以及伟人,都应该以礼貌的态度去尊敬他们,纵然,有的已经不在这个世界上了,我们仍这样去做,例如祖先,孔子,国父……等。所以说,这样的行为,不但不是礼敬偶像,而是表示出一个人的教养;我想,每一个人都愿做一个有教养的人,何况礼敬的是伟大的佛陀,佛教的教主啊!诸佛菩萨,都有着不平凡的品格、道德、愿心、作为、智慧!您如果以礼貌的态度去尊敬,那是一种必然的,有教养的行为,是百分之一百的应该行为。

  二、  布施与供养的意义:

  布施是对寺院常住的一种奉献,以及对社会贫穷者的一种济助;其目的是在修行功德,所发的心叫做大悲心。

  供养是对僧伽的一种奉献,通常分普通与单独两种供养;供养的目的是种福田,将来可以得到福报。此外是对长者的奉献,也叫做供养,但目的是孝道与尊敬。

  布施与供养虽然是一种善行,但是,应该知道量力而为,千万不可以损害多数而满足少数,尤其对那些有不良嗜好(烟酒吃药)的人,而行布施与供养,等于在帮助造业;为甚么呢?因为有不良嗜好的人,如果没有钱财的供给,很可能他们会慢慢的去改正它,如果只顾功德和福报,明知不应该去布施和供养却偏要去做,那便正是帮助去造恶业,同样要分担因果的报应。

  三、  学佛是为安排自己:

  一个人生在这个世界上,其生命是无常的,甚么时候会离开这个世界,谁也做不了主张,尤其是太多的病魔,意外的事件,无情的衰老,以及爱恨贫富等,几乎时刻都在威胁着我们,使我们的精神惊惧不安;这些令人不安的事实,并不是庸人自扰,就是佛陀于遗下的法典中,也不时指示出来,把这些事实分门别类的列为苦的、空的、无常的。不过佛陀为了这些事实,不单说出了许多的道理,而且也说出来许多的方法;只要循着那些道理和方法去修行,便可以化「苦空无常」而成为「常乐我净」,得到了这些,便再也不会为威胁而不安,为烦恼而影响您平静和安详的生活。自然,您如果能依法修行,那便叫做学佛,其目的就是安排自已。

  四、  学佛一定要素食吗?

  佛学像其他的科学道理与方法一样,不是一蹴就可以成功的,必须按部就班,循序渐进,从容地一步一步地走向目的;绝不能投机取巧,盲撞莽从,尤其是学佛,必须依照道理,循着方法,慢慢地步入圣境。

  常听人说:「我已经信佛了,我正在行持素食哩!」初听这样的话,那些学佛的居士大德们,似乎很发心,很虔诚;但是,仔细的想一想,检讨一下他们为人做事的心性,可以说是「红漆马桶」;自古以来,佛教的教义不能发扬光大,佛教的精神不能普及社会,何尝不是败坏在那些红漆马桶的手上啊!所以,学佛的人一定要认识清楚,所谓学佛并不是素食,素食更不是学佛;为甚么呢?请看那些贫穷的人,不是常常在素食么!您能说他们在学佛吗?再说那些马、牛、羊等所吃的,不全是水草杂粮么!您能说它们是在学佛吗?

  那末!学佛是不是一定要素食呢?拙衲的答复是:

  「不一定!」

  因为佛陀的法典所强调的是「不杀生」,不杀生并不是要素食;同时,法典中也明确的指出;有「三不净肉和五不净肉」的记载,这些不净肉的内容是:「不是我杀,不是为我杀,我没有看到杀和听到杀;以及为其他动物所伤残了的」,在这些范围以内,学佛的人是可以肉食的。不过,为发大慈悲心起见,在环境许可之下,如果素食的话,当可事半功倍,但是,请注意素食的方法,是可以循序渐进的,起初选择初一、十五和佛菩萨圣诞日,而后每逢三、六、九,或是八天,十天,而渐渐长期素食。本来,佛陀的法典中提示素食,只是一种希望与鼓励,并没有规定一入佛门,就必须学长期素食。

  五、  学佛不可以迷信:

  所谓迷信,就是不了解道理,不遵循方法而盲目的去信奉。凡是一种宗教,应该具有严正的道理,可靠的方法,并且能例举出可以考查的事实予以证明,这些证明不但以前的人可以做到,就是现在的人也可以做到;否则,纵然具有玄奥的理论,以及一些过去,现在,未来的任何人谁也办不到的方法,那不过是一种充满了缺陷,经不起考验,处处在蒙骗和欺诈众生的敛财集团罢了。完美而尽善的佛教,在在都是真实的,伟大的佛陀--释迦牟尼以其空前的智慧,启开了人生的奥秘,不但宣说出包罗三千大千世界的道理,而且,更指示出有若恒河中的沙粒一样繁多的方法;那些道理与方法,真切地适用于任何环境,任何智根的任何有情众生,能真正地帮助您,在人生旅程上所发生或者是可能发生的任何问题。

  所以学佛的人,不管是在家或出家,必须在佛陀的言(道理)行(方法)范畴以内去学习,去修行;否则,便是世人所说的迷信,是属于外道的,不能称为佛陀的弟子。

  六、  佛弟子彼此的礼节与称谓:

  1 佛教的礼节有好几种,兹简述于后:

  A   合十--两手合掌当胸,两目注视对方,面露微笑,表现出和蔼可亲的情绪;此种礼节通常用于晤面与道别的时候。

  B   问讯--两手合十,面朝佛像或僧伽,上体微曲而前倾,成四十五度的角度,表情与用途同于合十礼。

  C   礼拜--五体投地,五体者,即指两肘,两膝,前额五处着地跪拜,面部要庄严肃穆,两眼保持诚恳的凝视;主要用于佛菩萨的圣诞庆典,和皈依三宝,以及祈求法师的开示,恳请三宝予以发露忏悔的时候。这种礼节仅限于室内,除非特殊情形,室外是不适宜的。

  2 佛弟子彼此的称谓:

  A   在家--专指居住在自己家里学佛的弟子而言,无分男女老幼,一律通称为「居士」,称呼时,应在居士二字上加以姓氏,比如「赵居士,钱居士,孙居士,李居士」等。

  B   僧伽--就是出家学佛的男女弟子,是为三宝之一,不但行持佛陀的言行,宣扬佛陀的言行,而且,处处代表着佛陀的言行;所以,在家佛子称呼僧伽时,普通都称为「师傅」、或者是法师,禅师等也可以,但不可连带称呼法号,除非是书信上写收件人,那也应该贯以上下二字,比如「上×下×大法师」。

  C   师傅与师父--在家佛弟子称皈依法师,或非皈依法师都叫做「师傅」。「师父」的称谓是出家佛弟子所使用的,为甚么呢?因为「师傅」二字的释义是:「师长或老师」,含有「辅导与帮助」的意思,在家佛弟子对法师们的要求,本来就是辅导和帮助;事实上在家学佛,亲近法师们的关系,正是老师与学生,师长与弟子。

  六、菩萨行者应有的认识与作为

  一、大乘菩萨

  1  自了汉,不肯发菩提心,纵然依法修持,永远自封于小乘境域,至高证到罗汉果位;而今,南洋一带,如暹逻、锡兰……等国,仍然保持着这种「依律住持」的小乘精神。

  2  中国佛教溯源于印度,但「依律住持」的精神,仅作为佛果菩提的大乘佛教之基本,因大乘的宗旨在「自利利他」,我们朝这个宗旨迈进的为菩萨,也就是菩萨行者。

  3  原本菩萨的涵义,是指能发菩提心的有情众生,穷大智慧,向上以求菩提道果,竭大悲心,顺下而普度众生;这上求下化,正说明以菩提心为出发点的行者,不仅是「自利」,同时更讲求「利他」!

  二、 应具戒相

  1 本师世尊,于娑罗双树间将入涅槃时,曾谆谆告诫诸弟子说:「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珍重尊敬波罗提木叉,如暗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大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又说:「戒是正顺解脱之本。」

  2 以戒为师,可得善法,可得解脱生死,这正是「自度」,不可或缺的基础,有了基础,亦即是有了「度他」的条件,古德:「自尚不度,焉论度他?」所以说菩萨行者,必须具备「戒相」。

  3 所谓戒相,即是皈依三宝,奉持五戒,进而六重二十八轻戒的优婆塞,优婆夷在家菩萨相,和出家菩萨的十戒沙弥(尼)相,二百五十戒的比丘相,以及三百四十八戒的比丘尼相,而成为在家出家多种戒相;否则,没有戒相的便不能算是佛弟子,当然更谈不上「菩萨行者」的称谓了。

  三、 发菩提心

  1 菩提即是道,今译为「觉」,所觉何事,就是觉「贪瞋痴」的凡夫心,而悟「戒定慧」的正道心;「发」之一字,是指觉知自性是众生,去发心度脱,自性是佛道,去发心成就,以如虚空之心,而发虚空之愿,行虚空之行,而求证虚空之果,但不着虚空之相,如是发心才是菩提心。

  2 菩提心之因缘,依省庵大师劝发菩提心文中计得十种:A念佛重恩。B念父母恩。C念师长恩。D念施主恩。E念众生恩。F念生死苦,G尊重己灵。H忏悔业障。I求生净土。J思正法久住。

  3 究竟宏愿,不外是:A见众生苦而发「众生无边誓愿度」,B见烦恼重而发「烦恼无尽誓愿断」。C见应修法门而发「法门无量誓愿学」。D见涅槃真理而发「佛道无上誓愿成」的四大悲愿,又名四弘誓愿,这是菩萨行者应有的作为。

  四、 四他胜处法

  1 瑜伽师地论戒品中之四他胜处法,其目的是告诉菩萨行者,当修持善法不着力,而恶法超胜善法,以至毁损菩提心,阻碍菩提行时,四他胜处法是一种巨大的护持力,也可说是增长摄受菩萨的一份广大资粮,更是菩萨行者一套无上法宝。

  2 四他胜处法:A利人心,亦即是说损人利己,誉己毁他之心不可有。B大悲心,菩萨行者要财法两施,更施无畏,也就是说见苦不救之心不可有。C大慈心,舍憎恨、息瞋恚、冤亲平等,才是菩萨的心肠,行者的胜法。D智慧心,谤佛法、邪知见,都非菩萨,破迷立信,拥正黜邪,广弘佛菩萨所说的经论,推崇古德祖师的微言妙理,不可执「法」以诱人,私创邪见而断他人的菩提道心。

  五、 六度四摄

  1 六度即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修行六度,可观察菩萨行者种性,可分辨菩萨行者的善根,更是步向菩萨果位的法门,六度又称六波罗蜜,唐译「波罗蜜」曰「到彼岸」,即是从娑婆极苦的此岸,依法修行,可至涅槃最乐的彼岸。

  2 六度对菩萨行者的重要性:

  A 布施度--通常分为「内外」两种布施,内施是指智慧、身体、生命等,外施是指田园、财产等;菩萨行者如能做到内外兼施,小则广植福田,功德无量,大则可径成佛道。不过,布施法门,须强调说明的是:布施不仅仅是以金钱物质救济众生,应该是牺牲自我,实惠他人的一切行为,如此才称得上是完善的布施

  B 持戒度--依「尸罗」的含义是「止恶行善」,它包括了消极和积极两种意义,并未局限于「止恶」的压制,应了解尚有菩萨精神的「行善」,是属于广泛接触群众的正勤行为。菩萨行者如果戒德庄严,亦如楼房有稳固基础,欲层层上迭,百般运用,必毫无倒塌之忧。

  C 忍辱度--悲悯是忍辱的诀窍,弥勒菩萨偈中有「老拙穿衲袄,淡饭腹中饱,补破好遮寒,万事随缘了。」这是对「己」的忍辱,是一种「看破」的工夫,又说:「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涕唾在面上,随他自干了。」这便是对「他」的忍辱,是一种能「放下」的工夫,菩萨行者,如能「看破」又「放下」,敢说行菩萨道时,一定是「自在」无碍的。

  D 精进度--不懈怠、不放逸、百折不挠,勇往直前,是菩萨行者的「精」神,这种继续不断的正行,全在于一个「精」字;因「行恶」也可继续不断的进展,根本谈不上「精」之一字,「精」是属于纯正的,不偏的,光明的,善意的,向上的。认清了这些,菩萨行者才不会走岔了道路。

  E 禅定度--禅定对菩萨行者是行道时活力的泉源,禅定工夫可以治疗被环境骚扰,以致散漫纷乱的不安之疾,并不是使其「形」如枯木,「心」如顽石、潜隐孤栖,闭门造车的生涯,谓「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以及「繁兴永处那伽定」,才是大乘菩萨所应修持的,活的禅定法门。

  F 智慧度--世间法的智慧是指时空上的一切学问知识,而佛陀所说的智慧是追究真理,获得真理,去贯通万法;使其如何能适合众生的病症,而行治疗,而得解脱,使其如何能运行诸缘境,去慎重的分析,而获得可靠无误的结果,较之世间法是超越的、无上的、是真探讨人生问题,从根本上得到结论的一种智慧,这种智慧的运用与求得的方法,是从「博闻」、「思惟」与「修行」,在「事理圆融」的态度下完成的。

  3 四摄法:四种摄取化导众生的方法,A以布施的方法,针对众生的需求而使其起亲近之心,如沐春风,和慈悲救苦,感召诱导下,使其信奉三宝,日长月久而终成佛道。B以爱语的方法化导众生,如父兄般慈悲的善诱,如师友般挚爱的勉励,使其去恶向善,而信奉三宝,终成佛道,C以利行的方法,「利他」的「行为」运用财力智力去援助,拥护,使其生出感慨之心,体会菩萨行者的伟大,进而信奉三宝,而终成佛道。D以同事的方法,于人与人之间,去接近、去度化,虽无观音大士随类而化的能为,但六度中的智慧度,如果发挥出来,观察缘境,把握机会,深入广泛平等的作为,何愁不能达到目的。

  六、 菩萨行愿

  1 发菩提心,修菩萨行,行菩萨道,这是大乘佛弟子,所应成办的行为,肯定的讲是一种无可旁贷的职责;无论在家二众,出家二众,都应该认识清楚,身体力行,否则,便是羊头,不是菩萨。

  2 在佛陀的金刚座前,愿在家出家的菩萨们,未发心者今发,已发心者增长,已增长者使其相续;大家共修共行,以期凡佛弟子,皆是文殊,普贤,观音,地藏诸菩萨一样的愿心与愿力,而共证菩萨摩诃萨的无上道果!

  七、念佛意义

  一、  为何念佛

\

  念佛和银行存钱一样,银行存钱是活着时的财富,念佛是死后的财富。如果您打算死了以后,要去西方极乐世界的话,您就念「南无阿弥陀佛」;那末,您的「念佛」财富就在西方极乐世界。那些财富不但可以做为去西方极乐世界的旅费,而且,也是在去西方极乐世界的资粮。

  二、  念佛的可靠性?

  念佛是不是可靠?可靠的成份有多少?这是一个未学佛,初学佛,已学佛的人所困扰的问题,其实问题很简单;前面说过念佛和银行存钱一样,而念佛比国家银行存钱更可靠,其可靠的成份是百分之一百。这样说有什么根据呢?是谁说出来的呢?其根据是「佛说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等,这些法典是佛教的教主,本师释迦牟尼佛亲口所说出来的!

  三、  可以念别的佛号吗?

  任何佛菩萨的名号都可以念,不过,通常是这样的情形:

  1 念阿弥陀佛--依据佛陀所最为推许与赞颂的是:四方极乐国土阿弥陀佛,念此佛名号;可以带业往生,永不退堕。

  2 念观世音菩萨--此菩萨的宏愿是:救苦救难,普遍示现,寻声济助,不分彼此,的确是千处祈求千处应。

  3 念地藏王菩萨--业障太重,是由于前世或多世造下的恶因太多,所以,今生发生的苦难不断,正是恶果的报应:念此菩萨名号,可以减轻业障,化重业为轻报,化轻业而为微报,业报完了,成道的日子也就到了。

  八、念佛法要

  一、 一行三昧:

  1 意念--意就是思想,排除一切善的、恶的妄想分别,于思想中保持正念;也就是说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萦回意念之中。

  2 口念--有时间谈论是非,有时间乐道晦淫,有时间造诸口业;何不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声声称念。

  3 身念--行、住、坐、卧四威仪中,念念正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永远与我同在。

  二、 声声弥陀:

  1 默念--不出声,微微的开闭两眼,在心里默默而能清晰地念佛名号。

  2 轻声--只有自己能听到的念佛声,一字一句,不快也不慢,显得安详愉悦。

  3 朗诵--精神勃勃,快乐朗声,像读一篇抒情文,像念一首爽心悦意的诗歌。

  三、 算术弥陀:

  1 数珠--念佛一声,数珠一粒,六字如珠,我声如线;慢慢地,把一句句的「南无阿弥陀佛」串起来。

  2 工作--一锄一弥陀,一剪一弥陀,一步一弥陀,一划一弥陀,无论甚么工作,只要不是需要思想的时候,一举手,一投足,与佛号连成一气。

  3 病时--失眠时一心念佛,疼痛时一心念佛,哀苦时一心念佛,忧愁时一心念佛,怒恨时一心念佛;如是,即是心境平安,思绪宁静。

  四、 随缘称念:

  1 善境--行善前,行善时,行善后,一句弥陀;善声善意念,善行为,功德更加圆满。

  2 恶境--行恶前,行恶时,行恶后,一句弥陀;恶意念,恶行为,恶境当像日出冰消。

  3 净不净境--净境可以念出声,随心所欲,不受拘束;不净境不可以念出声,在心底里提出此念。

  五、 无分时地:

  1 无时限--何时念佛?念多少?这些都不是问题,时刻都可以念佛,念一句比不念好,念百句千万句自有其功德,不要执着,不要计较,发自内心,将来聚积起来就是财富。

  2 无地界--只要是您所行止的地方,便可以佛在嘴上,佛在心里,与佛名号共存亡。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金刚经梵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