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派建筑古村落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熊珊):徽派建筑是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一个重要流派。徽派建筑主要分布于安徽黄山、江西婺源及浙江金华等地区。这里现存较好的徽派建筑古村落有100多座、古民居8000多处,其中古村落西递村、宏村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徽派建筑的建筑风格与古徽州人文山水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安徽省文物局局长蔡小莉介绍说: “我觉得徽派建筑的特点可以用‘山为骨架、水为血脉、天人合一、淳朴自然’来概括。大部分的徽派建筑都是跟山、林和水和谐一体的,一般都背靠山地,面向水系。在建筑上有统一的风格:黑瓦白墙,飞檐翘角的屋宇,随山形地势高低错落,层叠有序。”
徽派建筑具有广阔深邃独具特色的人文美,建筑上的砖雕、石雕和木雕等都以传统人文故事为依托,表现徽州人追求风调雨顺、家和事兴的美好愿望。蔡小莉说:“徽派建筑是人文与自然景观高度和谐统一的典范,与现代人们追求回归自然、回归传统、回归生态的理念相吻合,对现代审美、陶冶情操、艺术创作、建筑设计等方面具有启示和指导的意义。”
为了更好地保护具有珍贵文化价值的古建筑古民居,安徽积极探索,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古建筑保护格局
。“省文化文物部门对列入文化保护单位的古建筑进行维护、保养和修缮,包括展陈展示和开发利用。住建部对历史文化街区和传统建筑加以保护。安徽省将古建筑保护作为文物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国家古建筑保护样板工程的实施省。”徽派建筑古建筑群
为了保证古建筑保护工作“有法可依”,早在1997年安徽省就出台了《安徽省皖南古民居保护条例》,这是全国第一个关于古民居保护的地方性法规。同时,安徽省加强规划引领,通过规划确定保护项目清单,力求每栋民居实现最佳形式的保护和利用。蔡小莉说:“加强规划引领可以避免千层一面和重复建设。在总体规划基础上,来编制每一个古村落的保护利用规划。明确保护利用的主体、要素和范围。严格控制保护区内的建设活动。保护古建筑古村落的空间的完整性和文化遗存的真实性。古建筑如果不修复就没有办法进行利用,首先要保证这个建筑不会倒。所以要把保护工作做好。”
除了政府的资金投入,安徽省还积极引导社会资本以租赁、承包、联营、股份合作等形式对古建筑进行投资保护利用,并开启“古建筑+”模式,促进古建筑与文化、旅游、体育等业态的融合发展,开拓古建筑利用新领域新空间。蔡小莉说:“如何让文物保护与开发利用相得益彰?一方面,我们对客流量集中的地方采取预约参观制,对客流量进行一定限制;另一方面,我们严格执行相关规定,比如被批为经营场所的古建筑,经营者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提取收入用于古建筑的维修、保养和安全管理。这样,通过经营收入反过来补贴古建筑保护工作。”
为了更好地打造精品品牌,提升徽派古建筑的知名度和经济效益,当地政府每年也会通过展览、文艺演出还有售卖地方产品等形式让徽文化“走出去”,甚至“走出国”,吸引更多的中外人士了解徽派建筑,感受徽文化。
版权所有:金刚经梵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