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阿姜曼· 布利达陀(Ajahn Mun Bhuridatta),泰国公认的阿罗汉成就者。1870年生于泰国乌汶省。阿姜曼年轻时拥有活泼的心智,在民俗艺术方面表现优异。成为比丘之后,追随森林比丘阿姜扫(Ajahn Sao)修习禅定,并严持戒律。当时,他所在地区的戒律已非常松弛,而禅定的力量更是受到很大怀疑。阿姜曼修行上的巨大成就,成功改变了人们对持戒、禅定的不解,他也因之成为僧团修行的典范。虽然所在寺院地处偏远,但阿姜曼仍成为受全泰国人民敬重的高僧。几乎二十世纪泰国最有成就、最受尊敬的禅师,不是他的弟子,就是受到他的深刻影响。凤凰佛教《般若讲堂》栏目今日刊登法师开示如下。
很少有佛教徒真正有志于涅槃
尊者阿姜曼对凡夫心意的性质太了解了。藉着他心通的能力,他会立刻地终止有害于某人发展的所有游荡思想,他的比丘弟子们都相当了解这一点。其它没有那么严重的思想,他就不会提到。他非常了解要抑制一个凡夫心灵中所有游荡的思想是不可能的。对未开发的心意而言,要处于这种完全控制之下太难了。然而,那些能够经得起他严格训练的人,包括心里的和身体的,在一段时间之后会发现在心意开发中有长足的进步,享有平静和安宁的心意。念住和智慧的开发,让他们对任何所遇到的情况或环境,都有可靠的“免疫力”。
习惯,好的或是坏的,都不是无缘无故形成的。它们是由重复而产生,直到它们成为第二天性。一个罪恶的习惯是难以克服的,因为它对心意有强烈的牵引力。至于好习惯永远给予心意提升的力量,因此那是很重要的。父母要及时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理想的习惯,例如为他们找个有良好习惯的保姆。
就像在军事训练,一个学生被强迫去接受各种操练,直到他能够抵挡得住各种武器为止,在精神上也是一样,一个弟子被训练成完全地免疫于欲望和胁迫的影响力,他的心意在任何纷扰之中都能够很平衡。
这就是完美的安宁,或是解脱,或是涅槃的状态,它在凡夫看来有些单调和枯燥,凄凉而荒芜。一般的说法,涅槃被认为是没有趣味和娱乐的地方,趣味和娱乐则是大多数人们所非常执着的事物。很少佛教徒有志于涅槃,因为它是人们所不能臆测的情况。这不像安宁的观念,它是戒德和心意开发的结果,有些甚至把涅槃描述得像个完全寂静的城镇,没有动物、人类、车子等等的声音,更重要的是没有留下希望或野心。
虽然描述涅槃和涅槃的情况超过了文字和思想的能力,但那是一个被接受的事实,一个有志于涅槃的人,不留下任何希望或野心——那是指物质或世俗的退转(财富、名誉、褒奖、权力等)。这样的一个修行人,追寻从内在安宁和平静中生出的更微妙的快乐,它在苦恼的环境中也能保持着。这远胜于从外在的幸福中所得到的快乐和享受,它是变化的、飞逝的和沉重的
。一个心向涅槃的修行人,接受真理,准备去面对它和承认它,尽管事实上真理有时是不愉快的,而且会伤害他的烦恼或是自我。当走在正道上的时候,他拒绝被错误的欲望所控制,而愿意去矫正他自己,它导向于自证的安宁和喜乐,虽然这样的安宁和喜乐并不会产生大笔世俗的金钱或让他成为百万富翁。他的快乐、安宁和安稳与财富绝无关系,巨大的财富并不是快乐的绝对的保证,尤其是,如果它是用错误的方法得来的;相反的,最后资产成了负债,恩赐成了诅咒。这是智者,尤其是心向涅槃的修行人,所认清而经常记在心里的。
版权所有:金刚经梵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