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古之圣贤,与我同为丈夫,彼何以百世可师?我何以一身瓦裂?耽染尘情,私行不义,谓人不知,傲然无愧,将日沦于禽兽而不自知矣,世之可羞可耻者,莫大乎此。
耻心如何发呢?就是要常当观上座,切莫学下流,时时跟圣贤比较。不必比庸流,要比圣贤,比他们的行为和成就,心里就会惭愧。想我们同那些大圣先贤一样,同样是人,正如佛在经典里也常常教导我们一样,诸佛菩萨跟我们原来都是同样做凡夫。为什么他们能够成佛、成菩萨,成圣、成贤,而我们不能?以这个标准来观察,我们的羞耻心就发出来了。一定要做比较,不比较,就不知道还有更高尚的行为、更殊胜的果位。能从果上比、从因上比、从行为和心态上比,就知道自己和圣贤的差距还很远很远。
想一想,古代的圣贤和我同样是大丈夫。圣贤利用人身成就了无量功德,成为千百世后人师法的榜样,孔夫子传到现在两千五百年,本师释迦牟尼佛传到现在将近三千年。全世界有许许多多人尊敬他们,接受他们的教诲向他们学习,而我为什么要以人身造恶,让自己一身瓦裂呢?“瓦裂”,就像一个陶瓷破碎了,一文不值。以人身造恶业,毁坏自己,使自己下恶趣。同为人身,圣贤成就了果位,我却自甘堕落。为什么?因为我们“耽染尘情,私行不义,谓人不知,傲然无愧”。“耽”是过分的快乐,“染”是染污;世间人耽染在七情六欲当中,却不知道这个情欲是不真的。
圣贤的发心、行为那么伟大,而我只是耽着欲望,有一点享受就沾沾自喜。
“私行不义”,就是暗地里做非法的事,做不应该做的事情。“不义”就是不应该做的。无论是对人、对事、对物,一定要想到:我应不应该做?说话,要想到:这个话我应不应该说?真正讲求修养的人就会懂得,也会很谨慎。“谓人不知”,以为别人不知。古人说:“若欲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掩藏再密,终有败露的一天,哪会有人不知的事情
?“傲然无愧”,“傲”是傲慢;“无愧”是没有惭愧心,就是不在乎。“愧”是舆论的制裁。外面人来批评你,你不在乎,“无愧”就是不在乎,就是我们常讲的“脸皮厚”。
这样的行为,“将日沦于禽兽而不自知矣”,一天天的沦为禽兽,自己还不知道。
这一句话,我们要细心去看。“禽兽”是三恶道,它的意思是:你必定沦于三恶道,你自己还不觉察。佛在经上常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中国难生,善知识难遇。”我们失掉人身,来生再得人身这个比例很小。得人身的条件是什么?佛经里讲的五戒十善,儒家讲的伦常道德、五伦十义,你都能够做得没有欠缺,来生一定得人身。我们这一生能得人身,是过去生中我们的五戒十善修得很好,这一生才得的果报。
那么禽兽和人的差别是什么呢?禽兽不知道依法修行,人有智慧,会觉悟修行。法和欲相反,法是对治私欲的,自己日日修法,会成为圣贤;日日舍离正法,追求五欲,会沦为禽兽。
“世之可羞可耻者,莫大乎此”,世间最羞耻的事是自甘堕落沦为禽兽。世上没有比这样更耻辱的事。这个意思就是说,那些圣贤人原本跟我们是一样的凡夫,他们成圣、成贤,成菩萨、成佛;而我们的思想、见解、言行都不善,我们的前途将来是畜生、饿鬼、地狱。果报相差悬殊太大了。我们跟他们比,那真是可羞可耻!唯有明白了道理,才能把自己的境界向上提升,现前过诸佛菩萨的生活,将来入诸佛菩萨的境界,我们学佛真正的目标在此地。我们这个身体现在还在,要把这个身体用好,为人民服务、为国家服务、为众生服务。在《了凡四训》里,就是改过修善、积功累德,为大众做个榜样。
文章选自中国佛学院广行法师编著《可为》
版权所有:金刚经梵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