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来到园中橘子花开,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是峨眉山八大寺院。峨眉山上寺院林立,最盛时全山有寺院100多处,现有寺庙28座,著名的八大寺院是:报国寺、伏虎寺、清音阁、万年寺、洪樁坪、仙峰寺、洗象寺、华藏寺。它们又合称金顶八大寺院。入山第一寺——在峨眉山八大寺庙中,首先应该提到的是报国寺,它位于峨眉山麓,是登山的大门,游峨眉山的起点,号称“入山第一寺”。它又是峨眉山最大的一座寺庙,还是峨眉山佛教协会所在地,峨眉山佛教活动的中心。报国寺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原名会宗堂,取释、道、儒三教合一之意。寺里供奉“三教”在峨眉山的地方代表的牌位:佛教为普贤菩萨;道教是广成子,据说他是李老君的化身,他在峨眉山授过道;儒教的代表是楚狂,楚狂名接舆,和孔子是同时代人,楚王请他去做官,他装疯不去,后来隐居峨眉山。会宗堂的建立,反映出明、清时期儒、释、道有过一段融洽的历史。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皇帝敕名“报国寺”,取佛经上“报四恩”的报国为首之意。
报国寺“佛门三宝”万年寺——万年寺是峨眉山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寺院。相传最早建于东汉末年。当时峨眉山住着位蒲公,有一天,他上山采药,看见有一行鹿的脚印,就顺着足迹来到山顶,忽然听见天上传来阵阵仙乐,抬头一看,只见普贤菩萨骑在六牙白象上,踏着五彩祥云向天上飘然而去。下山以后,蒲公就舍宅为寺,称做初殿。晋时称普贤寺,唐时改名白水寺,宋时再改为白水普贤寺。万年寺的行愿楼上,珍藏着贝叶经、佛牙和御印三件文物,被佛教界尊为“峨眉山佛门三宝”。一宝是梵文贝叶经。万年寺的贝叶经是明朝高僧别传法师从缅甸请回来的,内容是梵文《阿含经》。二宝是迦叶佛牙。南宋初年,有一法师到锡兰(今斯里兰卡)参学,锡兰国君感其心诚,就把佛祖大弟子迦叶的牙齿赐给他。后来,这枚佛牙被带回峨眉山万年寺中珍藏起来
伏虎寺屋顶无落叶——伏虎寺坐落在峨眉山麓伏虎岭下,始建于唐,宋时名神龙堂,因为附近常有虎患,寺僧便建尊胜幢以示镇压,所以得名伏虎寺。一说此寺后山状如伏虎,因而得名虎溪禅林,后来更名伏虎寺。伏虎寺周围都是树林,但屋顶上从来不积存残枝落叶,成为峨眉山的一大奇观。这是怎么回事呢?莫非寺僧勤于打扫?非也。伏虎寺处于群山环抱之中,来自不同方向的气流形成了小旋风,很容易就把屋顶上的残枝落叶卷走。
伏虎寺本文章是由园中橘子花开原创,转载请注意出处。
版权所有:金刚经梵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