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梵文网

印海法师:《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 21

发布时间:2024-07-18 02:19:39作者:金刚经梵文网
印海法师:《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 21

《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21)

◎ 印海 著

烦恼很多,最重要,具有力的是贪欲、瞋恚、愚痴三毒,此三烦恼为一切烦恼根本。吾人修十善业,身三、口四,如前文所说,已经表现出来之身业,口业,但主要能发动此身、口二业的原动力是内心的三种烦恼,如杀生中有贪、瞋、痴三毒的等分。偷盗由贪、痴二烦恼促成,邪淫由贪爱烦恼的推动。口业中恶口、有瞋、痴成分,两舌有贪、痴的成分,妄语和绮语有贪、痴的成分。所以身、口二业的犯罪,内心的三毒应是罪根。菩萨发心受戒,除去身、口二业保持清净不犯,主要是能够降伏心内的贪、瞋、痴。不贪、不瞋才能修慈悲法门,不痴才能随智慧行。菩萨的心戒,不但不使身口二业违犯以上七种不善行,而能使内心清净,充满悲智,则十善业道之行自然容易修持了

十善功德是人天法门,将来弥勒下生,轮王治世,人民多以十善为业,则世界和平,国界安宁,人民幸福自在。今兜率内院,天女手执乐器所咏法音,必先以此十善而教化,希望上生的天众,听闻法音而修真实行,当来随弥勒下生,于龙华树下而悟道。

诸种天乐中除了歌咏十善功德法音外,并有四弘誓愿法门。四种大愿为三世菩萨,大、小菩萨所共发的通愿,欲想成佛,无不从四方面勤修。一愿未离苦者离苦,亦即“众生无边誓愿度”,以自己作为桥梁,为船舶,使一切众生皆能得度苦海,未度苦谛者令度。二愿未得乐者愿得乐,亦即“烦恼无尽誓愿断”,众生有苦是果,其因是从烦恼而来,菩萨以智慧找出众苦之因是在烦恼,故发愿要断除众生烦恼的集谛,使未解脱者能得解脱,解脱了烦恼系缚,则能获得究竟妙乐。三愿未发菩提心,断恶修善者,愿早发心断恶修善。菩萨不但自己发广大菩提心愿,上求下化,亦愿一切众生皆能上求下化,上求下化必需具有种种方便,所以“法门无量誓愿学”。勤学灭苦之道,八圣道支,或持八种斋戒等皆能断恶修善,直往佛道。第四愿未成佛早得成佛,即“佛道无上誓愿成”,菩萨希求早成佛道度尽恒沙众生。但是以地藏菩萨大愿说,宁可众生先成佛而后成佛。“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表示菩萨,深愿如大海,弘誓似虚空。四大愿是发菩提心之理想,为大乘行门总枢纽,离此则无菩萨行可修,离此亦无法上求与下化。弥勒净土以直趋大乘佛道而先依人天法门为阶梯,所以说十善后,即示四弘誓愿,表示依人天法门进趋大乘。

十善,四弘誓愿之妙音,使令听者皆能发无上道心,此无上道心即成佛之心。成佛为无上之道路,为九法界众生之尊,故称无上。即发大乘心,如何发大乘心,必有种种内因外缘。依法印经说有种种因缘:一众生接收诸佛教化,佛以善巧智慧,说三乘是方便,大乘是究竟,佛道遥远,但行远必自迩,只要发心正确,终得有成。二眼见佛法行将欲灭,此不忍圣教衰亦能激发菩萨悲心,发心欲使正法久住,牺牲一切在所不惜!三于苦恼众生中心起大悲,不忍众生苦,故能上求佛道。四因受菩萨教化,亦能发上求菩提之心,如释尊因受文殊师利菩萨教化而发心修学大乘,故菩萨是诸佛之母。此诸天子天女,凡生兜率陀天内院众生,也因受菩萨教化而能发上求佛道之心。

时诸垣中有八色璃渠,一一渠有五百亿宝珠而用合成。

牢度跋提大神发愿建造善法堂第一座宫殿大愿已经完成,此下第二大神又造垣墙,诸垣墙有七种严饰:第一是八色水渠溪流,八色是指青、黄、赤、白、红、紫、碧、绿。弥勒菩萨于因位中能修八种清净律仪,果位中感召垣园之水渠亦有八色具足。第二此中每一垣坝,并非泥土、砖石、钢铁所成,而是由种种宝珠综合所成,所以无比庄严美妙。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金刚经梵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