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明清彩塑
明清时代是五台山佛教的第三个兴盛时期,明清的彩塑,在五台山俯拾皆是,其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殊像寺文殊殿内弘治十二年(1489)塑的 文殊十二尊像 和菩萨顶大雄宝殿的清代彩塑了。殊像寺的文殊骑狻猊像,总高9.87米,其中狻猊3.05米。狻猊四蹄蹬地,昂首竖耳,双目圆睁,张口卷舌,精神抖擞。它的腰腿上呈蓝底白点,颈上长满深绿色的卷毛,脖间佩挂鲜红穗缨。背披锦垫,上置莲辦宝座,辦分上下两层,计108辦,每个辦上还塑有一尊小佛像。文殊右腿盘屈,左脚垂蹬莲花,半跏趺坐其上。文殊头戴五佛冠,身披袈裟,手执如意,相好庄严。眼若青莲。双耳垂肩,面颊丰满,神态自然,康熙谓其 瑞相天然 。身后金色背光,光中还有化佛菩萨。背光上饰有吉祥花卉、珍禽异兽、三层火焰,具有慑人气势,文殊身后有四尊女胁侍,容颜丰腴,素面如玉。文殊右前方为天真活泼的善财童子,左前方为修罗天,文殊左右两侧为天竺佛陀波利、化老人和于阗王
。他们的形态装饰基本上与佛光寺文殊殿中的文殊7尊像差不多,但更精细华丽一些。总之,这组塑像比例适中,造型优美,逼真传神,如出神工。五台山殊像寺文殊菩萨(图片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提供)
菩萨顶大雄宝殿的佛坛上横置着三座束腰须弥座,从左至右结跏趺坐着 横三世佛 。左边的药师佛左手执药钵,右手拿药丸。右边的阿弥陀佛两手结弥陀定印于脐下,掌心置一莲台。中间释迦牟尼作说法印。迦叶、阿难分立左右。三佛后面皆有桃形背光,上塑龙、羊、狮、象、云彩、花卉、金翅乌,显得华丽尊贵。这三尊佛像前还塑着黄教祖师宗喀巴和克主杰 格雷贝桑、贾曹杰 达玛仁钦。宗喀巴头戴桃形尖顶黄帽,身着藏式袈裟,双手作转法轮印,两手各持一枝莲花,花朵开在两肩上.左肩花上置经卷,右肩花上直立宝剑,两腿结跏趺坐于莲台上,低眉垂眼,和蔼慈祥。这两组彩塑中后组比前组的藏传佛教艺术风格鲜明,且比明代彩塑清瘦俊秀,下颌显明,腰细肩宽,装束更加繁华,表现了清代佛像的特点。
五台山殊像寺大殿内罗汉像(图片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提供)
普化寺大雄宝殿内正面的束腰莲台上,结跏趺坐着面目慈祥、衣着华丽的释迦牟尼和迦叶、阿难及其左右文殊、普贤二菩萨。其背面为彩塑阿弥陀佛和观音、大势至二菩萨,名之曰 西方三圣 。表明了该寺是净土宗道场。殿后面的明间,又设板门一道。其左右两侧塑着两尊菩萨像,左为 老 文殊,右为送子观音。老文殊与上述诸寺的文殊形象不同,白须白鬓,着中国老年人的装束,衣着流畅,神态自然,是五台山特殊的一尊老文殊像。它说明文殊菩萨是内证大乘法,外现俗人相,内外相兼,圆满无缺。这就是大乘佛教出世而不离世间的思想表现。另外,在该殿内的左右平台上,还有十八尊彩塑罗汉。这十八尊罗汉,既不是固定的十六罗汉加上迦叶尊者和军屠钵叹尊者,也不是加上达摩多罗和布袋和尚。更不是加上降龙、伏虎二尊者,而是加了摩耶夫人和弥勒二尊者。摩耶夫人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城净饭王的妃子,即释迦牟尼之生母。据佛经记载,她在释尊出生后的第7天逝世。释尊成道之后,曾升到忉利天为她说法,而得阿罗汉果,成为佛教的第一个女罗汉。这就开创了人人本具佛性、女人也可成佛的先河。普化寺根据佛经这一记载,就在此殿中塑造了摩耶夫人的形象。她身体丰腴,柳眉青髻。唇红齿白;衣着轻柔,飘逸潇洒,是一个善良的中国贵夫人的形象。这是五台山现有寺庙中惟一的一尊女罗汉像。
版权所有:金刚经梵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