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说法之人,开口“缘法”,闭口“因缘”,将过去、现在、将来三世之有情流转,都归于一个“缘”字。事物待缘而起,一切知法因缘而生。
《法华经·方便品》说:“佛种从缘起。”《维摩经·佛国品》道:“深入缘起,断诸邪见。”华严宗的教理,即以缘起为主。各种教派,解释略有不同。
幻境小乘教称“业感缘起”。大义是:惑、业、苦三道辗转,因果相续。“惑”是一种心病,“业”是身之恶;身之恶是因,而感生死之果。所以称之为“业感缘起”。比如有人见钱眼红,这是“惑”;因此而谋财害命,拔刀杀人,这是“业”;杀人抵命,判刑伏法,自食其果,这是“苦”。如此三道辗转,护为因果,生死轮回,就是一具缘起。
大乘始教称“赖耶缘起”。“赖耶”是藏种子之义。有情之万法,皆为自此藏识所执持的种子现行者。所以说“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因而可得三法:一、本有种子。二、本有种子遇缘现行法。三、现行法新熏种子。这三法辗转,同时为因果。这犹如秤的一时高低,就是一具缘起。
大乘终教称“如来藏缘起”,又叫“真如缘起”。真如是一味平等、无始无终、不增不减的实体,为染净之缘所驱使,产生种种执法。其实体有“真如门”、“生灭门”二种意思。以“真如门”的缘故,是一味平等之体;以“生灭门”的缘故,由染缘而现六道,由净缘而出四圣。由此而生三法:一、真如之体。二、生灭之相。三、因缘之用。真如之体为因,因缘之用为缘,生灭之相为果。三者互相融通,就是一具缘起
圆教称“法界缘起”。法界的事法,没有孤独彼此无联系的。以一法成一切法,以一切法起一法。无论有为无为、色心依正、过去未来,尽是一具缘起。
大殿中的佛像佛教认为,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眼前未报,不等于将来不报;今生未报,不等于来世不报。佛经有“通论三世”之说:众生造业,其报有三:一是现报,今生即受报应。二是生报,后身再受报应。三是后报,二三生之后才受报应。
所以说,如果今世为善而得祸,是因为前生造的恶业;如果今世造恶而得福,是因为前生行的善事。福中有祸,祸中有福。苦乐能移,灾祥互出。造恶者不会不报,要等到他恶贯满盈;修善者不会不应,要等到他善果圆成。
鹿野苑据说秀水有个屠潘奇,多行不义,为非作歹,多人财物,淫人妻女,稍不如意,怨骂神佛。有一天忽然死去,过了一夜又苏醒了。他让妻子召集众人,对大家说:“阎王说死者受报,生者不知;受者虽然痛苦,作恶者仍然气焰嚣张。现在让我活过来再受罪,以此告诉万众。”讲到这里,他便拿刀自割生殖器说:“这是宣淫报。”自剜双目说:“这是瞋视仙佛、父母及众生报。”自截手说:“这是屠宰生灵报。”剖腹掏心说:“这是阴险残忍报。”割断舌头说:“这是恶毒诅咒报。”众人见他这副模样,无不惊惧。残喘六日,体无完肤而死。这真是自作自受,罪有应得。
传说崇明有个黄永爵,相面的都说他今生无子,而且只能活到六十岁。有一次一条南洋商船,遇大风翻了船,黄永爵急忙拿出银两,请渔民救起了十三人。后来又遇到相士,惊奇地对他说:“您满面阴鸷纹,必有盛德,不仅有子,而且能登大魁,自己也一定长寿。”后来他果然生了儿子,又中了康熙己未会魁,活到九十多岁善终这真是善有善报,天公不负善人。
涅槃佛像识得因果报应者,即是通晓缘起妙义的高人。
《缘起圣道经》说,释迦牟尼坐于菩提树下,观十二因缘流转还灭的道理,从而成了正觉者。
传灯版权所有:金刚经梵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