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海(720—814年),福州长乐人,依潮阳西山慧照出家,从衡山法朗受具足戒。后往庐江(今安徽庐江县)浮槎寺阅藏经多年。他听说马祖道一在南康(今江西赣县)开法,即前往参学,与西堂智藏同称入室。他侍奉道一六年,得到印可。道一圆寂后,他初住石门(今江西靖安县),继往新吴(今江西奉新县),住大雄山,岩峦高峻,又称为百丈山。不久,四方禅者奔凑而来,以沩山灵 、黄檗希运为其上首。他传播禅风二十余年而圆寂,有《百丈怀海禅师语录》、《百丈怀海禅师广录》各一卷。
怀海禅学的主要特点是主张众生心性本来圆满成就,只要不被妄想所系缚,就和诸佛无异。他有一段著名的语句:“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戒,但离妄缘,即如如佛。”这些语句显示心性本自寂照与随事即用显体的禅宗心要。他的修行法门就是根据这个思想,他说:“先歇诸缘,休息万事,善与不善、世出世间,一切诸法并皆放却,莫记、莫忆、莫缘、莫念。放舍身心,全令自在。心如木石,口无所辩,心无所行。心地若空,慧日自现,如云开日出。”
怀海的作略,如打、笑、喝、举拂等,和道一相似。他每逢说法下堂,大众已经出去,却呼唤大众,等到大众回过头来,他又问:“是什么
版权所有:金刚经梵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