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于北魏延兴二年(472年)的玄中寺是净土宗发源地之一,位于山西交城县的石壁山上。著名高僧昙鸾曾在此讲经著述。随后道绰、善导大师相继在此住持开法。净土信仰对东亚佛教界影响极大,日本佛教徒一大半是净土信仰者,玄中寺也成为日本佛教界的祖庭。
玄中寺与山势融为一体,在唐朝具有很高的地位。唐太宗李世民曾施舍“众宝名珍”,重修寺宇,并赐名“石壁永宁寺”。宋朝时,玄中寺成为律宗道场,建立“甘露义坛”,同西都长安的灵威坛、东城洛阳的会善坛并称为全国“三大戒坛”。
阿弥陀佛是净土宗的主要信仰对象,被认为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能接引念佛人往“西方净土”,故又称“接引佛”。因此玄中寺的大雄宝殿不象其他寺院一般供奉释迦牟尼佛,而是独奉阿弥陀佛像。
大雄宝殿西侧的祖师堂供奉着昙鸾、道绰、善导三位法师的画像。这三幅画像是由日本净土宗高僧们绘制。日本一位高僧菅原惠庆甚至将三个孙女分别起名为玄子、中子、寺子,以表达对玄中寺的崇敬与向往。圆寂前还叮嘱家人一定要将他的灵骨送往玄中寺安放。
绕过大雄宝殿沿石阶而上,便是被誉为“西方圣境”的七佛殿。净土宗是以“往生西方极乐净土”为目的的宗派,因此如果在寺庙里看到这四个字,便可断定为净土宗寺庙。
殿内并排供奉着释迦牟尼等七尊泥塑镀金佛像,分别为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佛、拘楼孙佛、拘那含佛、迦叶佛和释迦牟尼佛。前六位佛都是释迦牟尼的老师,说明本师释迦牟尼佛所教化世间的经典,也是来源自博采众家之长后,才有的智慧结晶。
玄中寺还有一绝,就是僧人喂养的野生国家一级保护禽类褐马鸡。据说宋时龙潭禅师夜间诵读《华严经》,突有鸠鸽二鸟飞至寺中听经不去,忽一日鸠鸽坠地而死。与此同时,村里荣氏生下一对孪生子。后来荣氏二子随龙潭禅师人释门,终成正果,人称“鸠鸽二师”。
寺内藏有的48通历代碑碣也是宝贵的亮点
。其中最为罕见的是一块八思巴文圣旨碑,刻于元至元八年(1271年),正面是八思巴文,阴面是汉字正书。内容主要是蒙古皇帝对宗教护佑,免除佛僧、基督徒、道士租税等。在玄中寺东南的龙首峰顶,还有一座高约12米的宋代秋容白塔昂然屹立,白塔为楼阁式三层砖塔,有凹窝可攀援而上终达塔顶。秋容白塔地势险峻,是历史上僧侣及附近百姓躲避兵燹之所,自古便有“石壁秋容”之称,为交城十景之一。
版权所有:金刚经梵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