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梵文网

济群法师讲解:布施波罗蜜——无相布施

发布时间:2022-12-17 19:24:42作者:金刚经梵文网整理

布施波罗蜜里面所蕴含的智慧是无穷的,是需要师兄不断的去探索,不断的领悟,平时的时候,也可以看看法师讲解的,下面就来看一下济群法师对于布施波罗蜜的开示吧。

济群法师讲解:布施波罗蜜——无相布施

布施,是佛法和世间的共法,也是各种宗教所提倡的。就佛法修行来说,人天善法提倡布施,声闻解脱道提倡布施,大乘菩萨道更提倡布施。在菩萨所行的六度和四摄中,都是以布施为首。

《金刚经》在讲述发菩提心后,也说到了布施,包括财施、法施和无畏施三种。所谓财施,又有外财和内财两方面。外财,即常见的施舍财物,如社会上的捐钱捐物,就属于外财布施;内财,则是为他人提供服务,甚至布施身体,如做义工或捐赠器官等。所谓法施,则是以知识技能帮助他人,令其掌握生存或发展之道。而最究竟的,是以佛法利益众生。所谓无畏施,就是消除众生的危难和恐惧,如放生、受持不杀生戒等。

从个人修行来说,布施是破除悭贪的有效途径。因为贪是凡夫的本能,贪名利,贪感情,贪觉受,贪世间……总之,贪著身心内外的一切,只是对象和程度有所不同罢了。这种贪是有粘性的,如果不能放下,就会不断为其所扰。现在流行的“断舍离”也是这个原理,通过舍弃各种用品来摆脱对物欲的迷恋。所以说,真正需要舍弃的不是某样物品,也不是某个人或某件事,而是贪著本身。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担心:舍弃贪著是让我们一无所有吗?那还怎么生存呢?其实不然。舍弃贪著只是让我们不被世间一切所困扰,你依然可以拥有,但没有贪恋,没有不舍,也没有任何拥有带来的副作用。

从利益众生来说,通过财布施,可以解除众生的现实困难;通过法布施,可以引导众生走向觉醒;通过无畏施,可以让众生身心安乐,无有恐惧。无论哪一种,都能和众生广结善缘。对于这个自利利他的重要项目,佛陀在《金刚经》中是怎么讲述,又是怎么引导我们修习的呢?

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第四妙行无住分)

《金刚经》第四分为“妙行无住分”,反复提醒我们,在修习菩萨道的过程中,应该不住于相。

“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佛陀对须菩提说:菩萨在修习布施时,不论行财布施、法布施还是无畏施,都要心无所住。这是相对凡夫有所住的布施而言。凡夫在布施时,首先是住于我相,带着我执我见而修布施,觉得我在施舍你,帮助你;其次是住于受施对象,在意接受布施者和我有什么关系;第三是住于所施物品,在意物品的贵贱好坏,总惦记着自己给了些什么。因为这些执著,布施时就会患得患失,或是有高高在上的优越感,或是希望布施后得到某种回报,由此发展出贪、嗔、痴、慢、疑等种种烦恼。

“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怎样才是不住相布施?这就必须具备空性智慧,了知色、声、香、味、触、法六尘都是因缘假相。只有了知其本质,才不会有这样那样的挂碍,不会以施主自居,觉得自己付出了多少,有多么了不起。

“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佛陀对须菩提说:菩萨应该这样不住相布施——不住于我相,不住于众生相,也不住于五欲六尘之相。纯粹是出于慈悲,只要众生需要,就毫不吝惜地给予。同时,这种慈悲是建立在空性基础上的。虽然看到众生的痛苦,但了知痛苦的本质也是空性。既没有施者、受者、所施物的分别,也不被众生的痛苦所转。否则往往会做得很苦恼,很无力。

济群法师讲解:布施波罗蜜——无相布施

“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原因在于,如果菩萨能不住相布施,由此成就的功德福报是难以想象的。这并不是菩萨贪著功德,所以要找到一个功德最大化的方式来修,而是因为成佛需要圆满福慧二资粮。菩萨“为利有情愿成佛”,利他是为了众生,成佛也是为了众生。

“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因为不住相布施的福德之大难以想象,所以经中用比喻加以说明。佛陀问须菩提说:东方的虚空有多大,你可以想象得到吗?

“不也,世尊!”须菩提回答说:世尊!虚空之大是无法想象的。因为虚空是无边无际的,既然没有边际,又怎么能想象得出它究竟有多大呢?

“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佛陀接着问须菩提:那么,南方、西方、北方、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乃至上、下的虚空有多大,你可以想象吗?

“不也,世尊!”须菩提回答说:世尊!这同样是无法想象的。因为虚空无边无际,不论怎么想象,都是无法穷尽的。如果能够穷尽,那就不是无限而是有限了。

“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佛陀告诉须菩提说:如果菩萨能不住相布施,所获得的功德福报之大,也和虚空一样难以想象。原因是什么呢?因为心的本质就是宇宙的本质,是无限的。但心有所住时,就会陷入对现象的执著。以有限之心而行布施,相应的,所成就的功德也是有限的。而菩萨心无所住时,就能摆脱二元对立,既不落入对我的执著,也不落入对法的执著,没有施者、受者、所施物的区别,从而回归无形无相、无边无际的虚空状态。以这样的心布施,成就的功德才是无限的。就像任何一个数字乘以无穷大,结果都是无穷大。

“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最后,佛陀劝勉须菩提说:菩萨就应该这样修习布施啊!所以关键不在于做了什么,而在于以什么样的心来做。因为我们能做的事永远是有限的,但发心可以是无限的。

《金刚经》是一部阐述空性的经典,佛陀所开示的,也是最高的无相布施。从中观的二谛来说,是直接立足于胜义谛。讲度众生,要认识到没有众生可度;讲修布施,也要认识到施者、受者、所施物了不可得。但不能因此偏空,觉得既然如此,做不做有什么区别呢?那就落入断见了,于人于己都没有利益。菩萨虽然知道这一切了不可得,还是积极地广行布施,有求必应。否则就无法利益众生,也无法圆满福慧资粮了。

济群法师讲解:布施波罗蜜——无相布施

通过济群法师对布施波罗蜜的开示,师兄对于布施波罗蜜应该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了,了解了之后,师兄在日常的生活中也要多多布施,从而积累更大的功德。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热门内容

  • 相关专题

  • 月排行榜

版权所有:金刚经梵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