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真堪布仁波切宣讲于2016年9月19日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我们继续讲《亲友书》,今天讲道。什么叫道?趋入涅槃之方法称为道。道有五种: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和无学道。但是无学道不是真正的道,它指的是究竟的佛果。那时已经成佛了,所以不是真正的道。资粮道和加行道都是凡夫地,是相似的道,所以也不是真正的道。真正的道有两个:一是见道,二是修道。
见道是现见诸法的究竟实相,可以说是大空性,也可以说是大光明,讲的都是一种境界。从空分的角度讲是大空性,从明分的角度讲是大光明,这二者是双运的,也是一体的。可以说是亲见诸法的实相,也可以说是现量见。之前都是比量见,不是现量见,到见道的时候才是现量见。也就是说,在见道之前的资粮道和加行道,诸法的究竟实相是通过比量的方式见的;见道的时候则是通过现量的方式见的,这两种方式是不一样的。
我们用比喻来说明,好比一块糖,我们通过研究它的成份,可了知它的味道是甜的,同样,比量见是通过一些正确的理证去研究,从而得出正确无误的结论,但只是知道而已,它和现量见不一样。现量见好比把糖吃了,亲口尝到了糖的甜味。
见道是现见诸法的究竟实相,我们现量见到的第一刹那为见道,第二刹那归于修道,因第二刹那已不是第一次现量见,所以不能说是见道,而是修道了。修道是不断地持续那种状态或见地,修道的整个过程是一地到十地。
资粮道和加行道是凡夫地,那有没有见到诸法的究竟实相呢?有。但那只是比量见,不是现量见,所以不是见道。因为比量见是相似见,实际上不是真正的见,所以属于凡夫地。
当我们的相续中生起了真实无伪的愿行菩提心的时候,开始进入了资粮道。这时在相续中有真实无伪的,不是特意发,而是自然而然就生起的利他菩提心(愿行菩提心)。刚进入资粮道的时候,不一定有那种证悟。进入资粮道之后,就会证悟诸法的究竟实相,但这是比量不是现量。资粮道分小资粮道、中资粮道、大资粮道三个阶段,有三种不同的境界。
资粮道结束后,进入加行道。加行道和我们现在修的大圆满“加行”不一样,二者是两种含义。有的人不明白,认为所修的大圆满前行也称加行,就说自己现在进入加行道了。不能这么说,这是两回事。
进入了加行道,内心的证悟已经很稳固了。在资粮道的时候还不太稳固,但利他菩提心非常坚固,已经达到了不退转的境地。虽然在资粮道也对诸法的究竟实相产生了证悟,但是不太稳固,进入加行道之后就很稳固了。加行道分四个阶段:暖位、顶位、忍位、胜法位。这四个阶段有四种不同的境界,相续中也会产生不同的功德,但都属于加行道。
加行道结束之后,进入了见道。今天大概地讲见道的功德,要详细了知就要学五部大论里的般若论,尤其是学习弥勒菩萨的《现观庄严论》,里面有详细的说明。般若论主要讲的是修道的境界,学习般若论很重要。只有学过般若论,才知道自己的境界到哪里了,自己的修行处于哪个阶段,能如实了知、掌握。
下面讲属于见道的一些功德。
正念择法及精进,心喜轻安及等持,
等舍此七谓觉支,证得涅槃之善资。
这里主要讲了七种功德,这七种功德也叫七觉支,也可以叫七菩提分。七菩提分和七觉支是同一含义。所谓“觉”,是“菩提”的意思,既可以指究竟涅槃,即究竟的佛果,也可以理解为到达涅槃的方法。“支分”也可以指方法。若将菩提理解为究竟的涅槃,在佛的果位上,这些功德也是以究竟圆满的方式存在,以本具的方式存在,可以叫菩提支分。若将菩提理解为能到达彼岸的方法,见道和修道也可以称为菩提,它的支分就是一些分类而已,比如说见道本身。
第一,念觉支。不忘失所缘的正念。在见道的时候,时时不会忘失所缘。与凡夫不一样,凡夫有时候很有正见,很精进,但是遇到一些对境或事情的时候,就开始忘失正念,即开始懈怠了,但是到了见道,也可以说成为了登地菩萨,就不会有这种情况,已经时时不忘失所缘了。这时修练的已经很成熟了,自然不会忘失所缘。虽然不能说一直在那种入定的状态,但出定的时候也是如此,比如说,将诸法视为如幻如梦,以这种觉知去面对,会保持这种觉悟的状态,跟凡夫不一样。
第二,择法觉支,可以说是智慧。麦彭仁波切讲:辨别诸法的智慧,就是智慧的意思。可以说,这是一种辨别的能力,即对一切法都有辨别的能力,无论是从本体上还是显现上,都有分辨的能力,都不会迷惑。他已经证悟了人无我和法无我,也可以说证悟了大空性。这个空性周遍于一切法当中,这样了知空性。
大空性不是一个单空,是与显现双运的,所以叫大空性,远离了一切戏论。“戏论“指边。远离了一切边,叫大空性。与显现不双运,这样的空叫单空,不能叫大空性。大空性是与显现双运的,远离了一切边。
刚才已经讲过,这时是现量见不是比量见,不是部分而是周遍的。凡夫地时虽然也会证悟这种大空性,但是跟登地菩萨不一样,因为他们所见是比量,不是现量;不是周遍的,只是部分的。这有很大的差别。
第三,精进觉支。麦彭仁波切讲,精进取舍的正勤。精进是指希求正法的心特别强烈,可以说法喜充满。凡夫的法喜是偶尔的,时而有时而无,时而特别精进、特别有信心,时而特别懈怠。但登地菩萨不会有时而松时而紧的现象,可以说是持之以恒、自然的,不会有变化。
修到登地菩萨的时候,自然就会法喜充满。我们现在有时候很勉强,有时候上早晚课,有时候不上,懈怠还无惭愧之心。有的人稍有惭愧之心,不敢缺课,但是很勉强,这样还不能说是精进。到了登地位时,不是这样的,世间的任何一种喜悦都无法与他的法喜相比,这种法喜是一种极大的享受,欲罢不能——即使不让他精进他也会精进。
我们现在感受不到那种真正的法喜——有时候精进,有时候不精进;有时候状态好,有时候状态差。这也是正常的,我们一定要坚持再坚持,这样修练也能到达这种境界。那时水到渠成,不退转了,自然就精进了。
第四,喜觉支。这是舒心悦意的真喜,不是普通的喜悦。
第五,轻安觉支。身心堪能、自在。我们坐时间长了不舒服,坐姿不对无法进入状态。但一地菩萨(登地菩萨)就不会这样,身心自在了,就不会有不舒服或无法进入状态的情况。
对凡夫来说,姿态是很重要的。我们讲毗卢七座,这些都很重要。若没有这种窍诀,身体没有调整适度,就无法进入状态,无法入定。
登地菩萨就没有这种情况,他是自然而然的。他有入定和出定的差别,有这两种不同的状态、不同的阶段,但是他与我们不一样,随时会入定,随时会安住,该出定时出定。对凡夫初学者来说,环境、姿态等助缘都很重要,登地菩萨就不需要这些了,对他来说无所谓,所以叫轻安。身心堪能、自在,随时都可以轻松入定与出定。
第六,定觉支,指心一缘安住之等持(禅定)。禅定指心不散乱,也可以说不动摇,心专注于一境(一个缘),不会出现散乱的状态。
第七,舍觉支,指远离沉掉之等持,也可以理解为内心寂静、平等。登地时不会有爱恨、自他的分别念,是完全平等的。
凡夫有分别,有爱有恨,有我有他,有好有坏等等分别。分别都是错觉,实际上,好和坏不是实实在在存在,是变化的。这个变化不是指相续的变化,而是指刹那的变化。这种变化跟空性差不多。刹那变化是在相上讲的,不能说是空性;若是在体上,就是空性。刹那变化再进一步思维就是体了,相上没有,体就是空性了。刹那怎么变化?就不存在了。如果刹那不存在,那么刹那变化也不会存在。刹那当中怎么变?变不是刹那,刹那不会变。不变的有没有?没有。也可以说是无常的、虚假的、无实有的、空性的,都是在讲诸法的实相、真理。这些实际上不存在,都是一种错觉,我们不明白,都当真了,执着了,就恋恋不舍。我们执着好和坏,我和他,然后就生起了贪心和嗔心;有贪心和嗔心,其他烦恼就会乘虚而入,就变成了烦恼的奴隶,不自由了。
好和坏也一样,其实哪有绝对的好或坏。好也会变成坏,坏也会变成好。一个觉悟的人如同看电影、看戏一样,什么角色都有,都在表演。佛菩萨也会演,他知道自己在演这个角色,不会进入这个角色,不会当真,但他演得很认真。
我们总是分别执着。高,我们就喜欢;低,我们就讨厌。高贵之人,我们就接近;低贱之人,我们就远离,甚至诋毁。实际上就是分别执着。但是登地菩萨不会有这种状况,无论入定或出定,内心都是寂静平等的。
这七种功德——成佛、趋入涅槃的方法,在凡夫地也有。在此处讲的是属于见道的功德。那是不是只有见道的时候有,其他的时候就没有?不是,其他时候也有,但是见道的时候,这些功德较之以前不同,是天壤之别。开始是凡夫地,从见道开始是圣者地。为什么在这里强调这点?见道也可以说初次,刚开始进入那种圣者境界,所以讲了七种功德——七种法。
这七种功德也可以这样分:法抉择——辨别诸法的智慧,是菩提之本体分;正念是菩提之自性支;精进支,就是菩提之出离支。为什么叫出离支?通过精进可以提高境界,比如说一地到二地,二地到三地,三地到四地,四地到五地……这叫出离支。喜觉支是菩提之功德支;剩余三支——轻安觉支、识觉支、定觉支,是菩提之无烦恼支。
还有一种分法:一地到七地菩萨叫不清净地。因为他们还有细微的烦恼,但没有粗大的烦恼。按格鲁派的观点,一地时烦恼障就彻底断掉了。但按自宗的观点,一地到七地还有烦恼,但很细微,不会影响什么;八地到十地叫清净地,因为这时烦恼障已经彻底断掉了,只剩下了所知障,但这个所知障也是很细微的,粗大的所知障之前已经断掉了。按这种观点,一地到七地有粗大的所知障和细微的烦恼障,到三清净地时,只剩下了细微的所知障。
七菩提支是获得涅槃的真正的善资。刚才讲了,从见道开始,一地到十地,是获得究竟菩提果直接的因,然后讲了登地菩萨的七种功德或成佛的方法。
当知无慧无禅定,无有禅定亦无慧,
何者定慧兼有之,轮回海成蹄迹水。
这里强调智慧和禅定要双运、一体。六祖慧能的《六祖坛经》里也讲过,定慧一体不二。定是智慧的体,慧是禅定的作用,二者是一体的。刚开始的时候,二者不是一体的,从戒中生定,定中生慧,是有次第的。最后,戒定慧三学都是一体的。这里强调禅定和智慧,寂止和胜观一定要双运,缺一不可。
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里也讲过,你们刚学完,应该知道这个道理,戒离不开定,定离不开慧,慧也离不开定。六祖慧能也是这样讲的,禅定是智慧之体,智慧是禅定之作用。也可以这样说,但在究竟上禅和定是一体的,定慧一体,无二无别。
在此处,主要强调二者不能分开,要双运。所谓双运,可以理解为真正的双运——一体。称谓“双运”,好象是两个法似的,其实是一体的。刚开始的时候,是相似的双运,二者相互不能离开。修禅定不能离开智慧,修智慧不能离开禅定;寂止不能离开胜观,胜观不能离开寂止,寂止和胜观双运。这个问题很重要的。
现在有些人修禅定只是静坐,并不明白诸法的真相真理,也不闻思修,相续中也没有产生智慧。通过闻慧、思慧和修慧,才能产生智慧。
有的人不闻法,却认为自己闻法了。看过书,看过光盘……这不算闻法。以前的老祖师们、大德们,十年、二十年间一直在闻法、思维。而我们只是偶尔看看书、听听课,这根本谈不上闻法。闻法要持之以恒,天天闻法,时时闻法,直到你的相续中真正产生了闻慧,才可以轻松一点,但是还要不断地思维啊,最后才会产生真正的智慧。闻慧和思慧都只是一些基础的、特别浅的智慧;修慧才可以说是有点真正的智慧,但是也分很多层次。
这样闻思修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才会产生智慧。只在一百天里听一听,虽然也能产生很浅薄的智慧,但这个智慧起不到任何作用。
参加百日共修的人里,有些可能根基比较好,产生的智慧也比较多;有些人根基没那么好,虽然百日共修期间很精进,相续中也能产生一些智慧,但是回到家里,一遇到事情还是不管用,因为没有坚持修炼的缘故。闻思修是长期的,持之以恒的,最后才会产生智慧。
也许有些人心里会产生这种疑惑:“要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我哪有那么多的时间啊?”其实只是自己不用功而已,若是用功,随时都可以闻思修。如果有时间,可以看看书,听听法;若没有时间,就思维呗;当心里想或去做其他的事情时,思维也有些困难,这时可以修啊,即把佛法落实到生活和工作中,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去体会,去感受。闻思修可以兼顾,能听闻的时候听闻,能思维的时候思维,能修行的时候修行,这才叫精进。但是我们不精进,所以对我们来说很困难,这是我们自己的问题。
只有这样闻思修,才会产生智慧。现在社会上有很多这样的人,尤其是汉地,汉传佛教受禅宗的影响特别深,所以大家都特别重视禅修,特别爱打坐、静修。但若是没有一定的基础,没有一定的证悟,这样去打坐、静修是很危险的。
有些人悠闲了,没有什么事情可做了,就像追求“心灵鸡汤”似的,也会偶尔坐一会儿,放松一下,但下座后又烦恼、造业了,这是虚度光阴。还有些人想成神仙,可能下的功夫很深,每天用三四个小时,甚至五六个小时打坐;有的人认为通过打坐、静修就可以证悟见性,“不是说定中生慧吗?我有禅定就可以产生智慧……”虽然这个发心不错,但这是错误的,是不可能的。因为你的禅定离开了智慧,寂止离开了胜观。做为一个佛子,一个修持佛法的人,寂止和胜观不应该分开,否则不可能成就。
有些人会下功夫修练,但这是很危险的,一旦进入了一些状态,容易走火入魔。社会上有人骂学佛人“走火入魔”,确实是这样,因为出现的一些境界不是佛法里讲的境界。当你的心真正定下来了,不散乱的时候,就会出现各种境界,这些境界虽然不是佛菩萨的境界,但也不是普通的境界。也会出现一些神通,若是保持那种状态,也会出现乐觉受、明觉受等,但这是很危险的。
比如明觉受出现了,会看到很多平时看不到的东西,地下的、房子外面的、山后面的,看得清清楚楚;乐觉受,内心的喜悦非常强大,世间的任何喜悦都无法与之相比;无分别觉受,自己没有念头了,念头生不起来了,没有任何分别念了。其实,这只是一种无分别觉受,不是觉悟的状态。不是永远没有念头,而是暂时没有了,但是他会执着这些觉受,很难出来。有些人会出现神通,然后就玩神通,把自己变成了神,变成了鬼。多危险啊!疯疯颠颠,就不正常了。有的人进入那种状态之后就不愿意出来,会频繁地进出,这样会越陷越深。若是平时善事做得多、修得好,来世可能投生到长寿天;若是平时造业多、修得不好,来世就会投生饿鬼道、旁生道,是很危险的。
还有些人只听闻,只看书、反复学,最后满腹经纶,经论倒背如流,讲起来滔滔不绝,但是不实修,不打坐,这样也没有用。也许相续中生起了一些智慧,但是没有禅定也不行。
所以,禅定和智慧是要兼顾的。最初的时候,禅定不能离开智慧,智慧不能离开禅定,寂止要双修;最后,禅定即是智慧,智慧即是禅定,止观双运,是一体的了。在此处重点强调这个。
麦彭仁波切讲过:应当清楚地认识到,无有辨别万法的智慧,也就无有殊胜解脱之因的禅定,因为需要入定于以智慧所证悟的意义中之故。若无有智慧,也许能产生世间的禅定,但殊胜解脱之因的禅定不会有的。没有禅定,也同样不会有真实解脱道的智慧,即不会有能让你解脱,让你走向菩提的究竟解脱的智慧,也许相续中可能会产生一些浅薄的智慧,但这跟解脱无关,不可能获得究竟的佛果。
禅定和智慧要双运,因为从入定心中如是了达真实意(智慧),如果任何一个补特伽罗(凡夫修行人),禅定和智慧、寂止和胜观圆融双运,兼而有之,这样,漫无边际的轮回大海也容易渐渐地干涸,像牛蹄迹的水洼一样,很少很少,最后彻底没有了。若补特伽罗(凡夫修行人)有止观双运这种力量,能使轮回大海干涸,能逐渐解脱,获得佛果。若是没有止观双运的修行,不可能获得解脱,不可能获得究竟的佛果。
所谓十四无记法,世间日亲所言说,
于此等法莫思索,依之非令心寂灭。
佛在世时,有些外道给佛提了十四个问题,但佛当时没有回答。佛为什么不回答呢?《中观四百论》里讲,“佛知应说不应说,应做不应做。”佛有智慧,他知道该说或不该说,该做或不该做。
我们现在没有这种智慧,所以无法把握。虽然我们是好心,是为了他人,但是不该说的时候说了,没有真正的利益众生,也没办法圆满自己,所以智慧是很重要的。很多人只是说“我的心是好的,我的发心动机是善的。”不能这么说。我虽然经常跟大家讲:心善一切善,动机善一切都是善。但这个“善”是不离智慧的。我是给大家讲佛法的时候这样讲的,佛法不离智慧,所以大家不能有偏颇。有些人没有明白这个道理,说:“我是好心,我的动机是善的。”但为什么结果给自他都带来了烦恼呢?所以,没有智慧的善还不是善。佛法是不离智慧的,这里讲的“善”跟普通的善不一样,这个善不能离开究竟的智慧,这样才是纯善,才是真正的善。
佛有智慧,所以知道该做或不该做,该说或不该说,他能把握适度,能掌握实际情况。佛是很有智慧的,知道众生的根基和意乐在哪里。在利益众生的时候,他观察众生的根基和意乐,会给他讲相应的法,即符合他的根基和意乐的法。
佛在世时,有些外道问了佛陀一些问题,但是他们不是真心想知道这些道理,只是抱着考验的心态。佛法里讲法器,若不是法器,给他们讲还不如不讲,给他们答复还不如不答复。当时他们不仅发心不善,心态不好,他们的邪见也特别重。他们觉得:神我、主物等是恒存的,世界是他们造的。在这种情况下,佛即使回答了也起不到任何作用。其一,他们不是法器;其二,给他们答复也没有意义,即使佛给他们正确的答复,他们也不会接受,还会否定。所以佛就不回答。
外道共问了十四个问题:一、自我和世间是常有,还是无常有?既是常有也是无常有?既不是常有也不是无常有?这四个问题是前际四边。自我和世间是有边,还是无边?既是有边也是无边?既是非有边还是非无边?这是后际四边。佛陀涅槃之后,继续显现,还是不显现?既是显现又是不显现?既是非显现还是非不显现?这是涅槃四边。身体和生命是一体,还是多体?这是两个问题。一共问了十四个问题,也叫十四种无记法。
对这十四个问题,佛没有答复。为什么不答复?在究竟实相上,这些都是不存在的。不存在的,你说是常有,还是无常有?有时候我们讲“不是无常的,是恒常的”,这就是一种表达的方式而已,其实是远离了有边与无边,远离了有常与无常,远离了显现与不显现,远离了一体与多体的。因为有与无、常与无常等都是相对法
。相对法是我们见闻觉知的范畴,也可以说是我们眼耳鼻舌身意的范畴,都是不究竟的。这些都是分别的,都是相对的。若是分别的,就是假立的;若是相对的,也是假立的。所谓假立的,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在究竟的本体上,诸法都是不存在的。我们讲“现空双运”,迷乱的现象是不存在的,但究竟的大光明是存在的,这也是远离有边与无边,远离常有与非常有,远离有常与无常,远离一体与多体……远离一切边的。若是佛给他们这样讲,他们肯定不接受,既然没什么可讲的,佛就不回答这十四个问题。在此处为什么讲这个内容?意思是提醒我们不要有这些邪见,不要有这些分别念。依这些分别念和邪见,不可能获得解脱与涅槃,所以要远离这些。
外道、世间普通凡夫都有很多分别念。但是我们做为修行人,要远离这些分别念或邪见,才能获得究竟的涅槃,才能获得究竟的解脱。
此福已得一切智 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 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 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 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 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版权所有:金刚经梵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