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佛教界的高僧大德曾说过《佛说阿弥陀经》,就是小本的《无量寿经》。我细读《阿弥陀经》真是由衷的感叹,佛在这部篇幅不长的经典里,以通俗易懂的话语,清晰的语言层次,为众生传授了普被三根,利钝兼收,了脱生死轮回的方便易行之法——念佛法门。真称得上旱地惊雷,唤醒沉沦于苦海(中)的无量众生,为他们指明了一条走向无量寿、无量光前景无限美好的坦途,字里行间尽显弥陀慈悲本誓愿海。
在《开经偈》里,有“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几句,念佛法门就是我们末法众生百千万劫难值难遇的无上甚深微妙法,是治愈各种心病的阿伽陀法药,是六道罪苦众生出离的普渡慈航啊!释尊在经的最后语意深长地说:“是故,舍利弗,如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佛不放心啊!因为这样一个六方、乃至十方诸佛舒广长舌相,异口同声赞叹、弘扬的念佛法门,使很多菩萨都成就道业,却很难为业海沉浮的众生所信。
“信为道源功德母”、“唯信能入,惟智能度”。由此可见,信是多么重要的一个环节的啊!信什么呢?首先要打破“佛教是迷信”的偏见,在修学中去扭转自己的错误知见,树立“佛教是佛陀的教育”、“佛学是一门认知宇宙运动总规律及其真相的科学”、“佛法是指导无量众生世出世间生活,令众生离苦得乐,最终出离生死苦海的无上甚深微妙法门”的观念。修学者应坚信佛不是神,而是大彻大悟宇宙真相的觉者。佛与无量众生的心是相通的,佛、心、众生三无差别,是一不是二。佛出兴于世是为什么?惟说弥陀本愿海。为的就是向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救度苦众生,入佛本愿海。佛是实语者、如语者、不妄语者、不诳语者。既然如此,佛没有必要、也不会哄骗众生。有了这个坚“信”的基础,我们学起佛法来才能不断深入。
第一个问题出来了,我们为什么要深入经藏,听高僧大德们讲经说法呢?因为我们要学佛,学着像佛那样去生活、像佛那样有大智慧。智慧如海,唯深入经藏可得之。
接下来的问题是,既然我的心与佛等无有异,佛的智慧,我也有啊!我还学佛法干什么?是的,你的妙明真心与佛无二无别,正如释尊悟道时感叹所说的“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后边的话就是回答我们问题的答案“皆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佛法就是释迦佛给众生留下的破无明,除业障的法药,让我们破除烦恼习气,清除八识田中污秽之物的遮蔽,显现自性本有的光明。
第三个问题是,我们学了佛法,具足信、愿、行这个净土资粮,等到了极乐世界就可以同佛一样无量寿、无量光,就可以过上安乐无忧的生活吗?同修,我们修佛是“不为自己求安乐,旦愿众生得离苦”,修佛要成佛,成佛不是为享乐,而是为度无量众生出苦海。你会问“我行吗”
?我说“怎么不行,你的自性本具如来智慧德相啊!我们的这颗妙明真心,是佛法身的一部分,具足根本智,无所谓“得”,也无所谓“失”。这个自信心要有!“信自”的问题在这里解决了。这两“信”先清除了学佛的初步障碍。释尊说《阿弥陀经》,告诫我们要信受佛语和诸佛所说的是什么呢?“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土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经文起始,佛就把你引导进入另外两信中,信有阿弥陀佛,信有极乐世界,甚至把极乐世界因何而得名都告诉了你。让你知道,阿弥陀佛和极乐世界不是一些人所说的子虚乌有,(是)确实存在。阿弥陀佛是世自在王如来在世时,捐弃王位,睿智高远,阅尽二百一十亿佛土之优劣,发四十八愿心摄受无量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离苦得乐的法藏比丘。佛与净土皆是为酬愿众生,利乐有情出兴于世的。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经历勤苦的修行,以其无量功德所成就的。我们这个世界,生、老、病、死、求不得苦、爱离别苦、怨憎会苦、五阴炽盛苦,说是八苦,实是无量苦啊!这些苦在西方极乐世界没有,因为这些苦都是我们的业力感招而来的。我们到这里,已经具足“四信”了,“信佛”、“信自己能成佛”、“信有阿弥陀佛”、“信有西方极乐世界”。还有一个“信因、信果”。其中念佛法门的修行者不但要信因缘果报,还要信念佛是以因地之心暗合弥陀果地之觉,因为心即佛,佛即心,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修六度法门种的是菩萨因。念佛种的是成佛之因,有因必有果,因果圆成。黄念祖居士说:“我们现在所念这本《阿弥陀经》是姚秦时代罗什大师所译,要求念到一心不乱,唐玄奘大师所译此经中则把这一心不乱译为系念不乱,两译合参,便知罗什大师的‘一心’相当于玄奘大师的‘系念’,就是说一心指专心持念,心不散乱。现在合参两译,知道一心同于系念,所以我们真实发心,老实念佛,绵绵密密,精进不已,以此为因,必得往生极乐的妙果。至于现在达到一心不乱也是可能的,往生时品位就更高了。”我们就以普贤和文殊两大菩萨来说,他们都是念佛得生净土的。普贤发愿偈中说:“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文殊发愿偈是:“愿我命终时,尽除诸障碍,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刹”。这里的五言和七言实质相同,黄念祖老居士告诉我们:“《文殊说般若经》中有‘系念一佛,专称名字,随佛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见过去现在诸佛’。可见念佛功夫难思。上至文殊普贤诸大菩萨,悉皆念佛求生极乐国土,诸上善人下至一切人民,皆因念佛而得往生。皆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又如自身之影,必随自身;空谷回音,必应于响。从因得果,果不离因。念佛之功,功不唐捐。往生之愿,决不虚发。”能这样信,名为信因果。我们具备了六信,又有释尊传授的念佛的易行方便法门,要坚信:信愿具足,老实念佛,必定往生,一生补处成佛。
我们有了深信,依人们的心理就在想,既然极乐世界无有众苦,但受诸乐,那到底是什么样呢?我们为什么说佛是高明的思想家、教育家呢?他老人家知道众生所求、所需、所愿,讲法契机契理,能善巧方便,循循善诱。释尊先从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说起。从“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舍利弗,其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释尊讲得很详尽啊!讲了有四宝周匝围绕的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讲了金沙布地的七宝池,八功德水,以及四宝合成的四边阶道。七宝严饰的楼阁。讲了池中的大如车轮、光艳耀目的各色莲花。还有净土上常作天乐,黄金为地,昼夜六时纷纷飘落的曼陀罗华。清晨,圣众带着妙花供具游历十方,供养诸佛。在这片佛土上有阿弥陀佛为令法音宣流变化的能够说法的白鹤、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这环境、这景色只有西方世界有,足以唤起我们的欣慕和向往的心,以及渴望融入其中的亲切感。九品莲花,四土才是我们这些远离慈母的游子真正的故乡啊!佛像是慈母,儿行千里母担忧,我们有没有常常想念母亲呢?我们末法凡夫沉浮于苦海、泥沼中,往往还以苦作乐,浑然不觉。若我们也像母亲记挂儿女一样,时刻把母亲放在心上,那真是母子相忆,不相违远啊!
佛在经典里多次说明,彼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说完了依报,说正报,表有情世间。阿弥陀佛、观世音、大势至、文殊、普贤、诸上善人等,是极乐的正报。依报是指环境,西方净土的依报是佛菩萨的依报,娑婆世界是凡夫的依报,大家想想,贪、嗔、痴、疑、慢诸毒的凡夫,醉生梦死,追逐的是名、色、财、食、睡,这样的正报所感招的依报是什么样子?可想而知了。所以我们要学佛啊!转依报要从根本转起,破无明,除业障,降伏烦恼习气,用佛法来观照,转变我们的心性,从性起修,全修即性。这样,修行就走对了路头。释尊讲正报,首先讲的就是彼佛何故号阿弥陀。佛在经典里从始至终,自问自答。舍利弗这位智慧第一的弟子也是第一次听到念佛法门这个难值难遇难信之法。但是这些常随佛学的弟子们深信佛的说法。他们没有半点疑惑心,所以他们当下就得法益。释尊讲了阿弥陀的意思就是无量寿、无量光。佛讲法最能随众生心而为利益。众生不是住于生死吗?惧怕生死,佛给我们讲西方净土的众生都与阿弥陀佛一样是无量寿、无量光。佛在经典里讲了西方净土有无量无边的声闻弟子和菩萨,生到极乐国土的众生皆是三不退转,位不退、识不退、念不退。其中很多人一生补处作佛。多到不是算数可以算得来的,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祗说。这里佛第一次殷切地劝有幸听闻到这部经的众生,应当发愿,愿生彼国。这个愿就是厌离娑婆,欣慕极乐。佛话锋一转,为什么呢?“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这些诸上善人指的是谁呢?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等莲池海会佛菩萨、大乘声闻贤圣等西方极乐国土的一切人民。大家看看我们所住的这个娑婆世界是一个什么样的环境,我们所听到的、所见到的是什么事、什么人?这也是凡圣同居土,但这是一个烦恼煎熬的三界火宅,五浊恶世,其苦无量,是个秽土。佛接着又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这些条件和要求对我们念佛人来说都是具备的,我们能在末法时代、五浊恶世得遇佛法,特别是得遇念佛法门这样一个无上深妙法,就说明我们善根深厚,佛缘深厚,过去世礼敬供养过十方诸佛。深妙禅偈,第一句就是有大福德者始念佛。善根福德有了,因缘是什么?我们念佛人与佛的缘深厚久远,与念佛法门有缘啊!佛对舍利弗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善男子、善女人是什么样的人?是修净业三福的人、修十善业的人。你有幸听到了阿弥陀佛的万德洪名,并执持名号,这就是善根、福德、因缘具足。念佛法门是靠自力与佛力的结合,往生净土的。你念佛时就是佛念你时。你信愿不足,信心不足,不念佛,或者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懒惰懈怠,佛干着急啊,接引不走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最关键的问题是临命终时能不能万缘放下,提起念佛的正念,这一点要做到着实不容易,这与平时念佛有很大关系。平时没有真为了脱生死轮回而念佛的心,关键时刻满脑子都是颠倒梦想,儿女情长,是很难提起正念的。人到那个时候所面临的考验是很大的。气息奄奄,四大分散,六神无主,我们能把握得住吗?在病中,我们还难以提起念佛的念头啊!我在这方面有切身的感受,腿摔伤后刚做完手术,打着石膏躺在病床上,发着烧,昏沉沉的。一个大病房八个病人,加上家属就像赶庙会。环境加病痛,提起念佛的正念是真的不容易。
佛能不能以大法力将众生救出苦海呢?能!在《妙法莲华经》里,大长者看到自己的儿子们在火宅中嘻戏。火宅中到处是毒虫、蛇兽,火宅且随时有坍塌的危险,大长者以大威神力是不难将儿子们救出来的,但是如果他们意识不到火宅危难来临,会贪着玩乐,就是走出,还会去而复返的。因此才用羊车、牛车、鹿车及其珠宝来诱导儿子出离。这是佛知道我们这个世界的众生妄想、分别、执着太重,救度众生要从觉悟众生开始做起。我的亲属中,有一位长辈,她是个质朴、厚道的农村妇女,我曾跟她说起西方极乐世界的好处,她听了,很高兴,常念“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那年去世后,就因为心里还有挂碍,惦记着两个儿子,当时没有往生。这挂碍、这颠倒梦想厉害不厉害?现在有一种本愿念佛的法门宣扬“你只要愿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不念佛,佛也会念着你,到时候来接你”。这是谬论啊!是在误导众生。最近,我看到了一篇刊登在佛教刊物上的文章,有这么一段话是这样的“平时常能听到‘万缘放下,一心念佛’。设身一想,真没胆量来承当。就造作心来讲,是怕苦才念佛,若能够主动放下万缘,我一定先放下了‘念佛’。越苦越念佛,实在是因为了知佛可给转苦为乐。更何况苦缘现前,更多的现象是可能念不出佛来——管他呢?往生是阿弥陀佛做成的,能念就念,真不能念,慈父也在念我们”。大家听出味道来了吧?万缘放下就是到了关键时刻,这时候他一定先放下念佛。这不是把众生往三恶道上引吗?他认为怕苦才念佛,因为阿弥陀佛能转苦为乐,把自力的作用抛到一边去了。更为荒谬的是,他认为往生是阿弥陀佛做成的,佛有这个誓愿就行了,我这里能念就念,真念不了,佛也会念着我们。不错,佛时刻在怋念着众生,佛念你,你不念佛,能得救度吗?这是魔说,不是佛说。这样的文章能刊登在佛教刊物上,我真是感到遗憾。
《佛说阿弥陀经》中说“执持名号”,“执”是什么?不是不让执着吗?对,佛号是法,现在让我们以一念代万念。执到什么时候?入了念佛三昧,那时“没有能念佛的我,也没有我可念的佛”了。一句“阿弥陀佛”具足戒定慧,涵括着佛的无量功德和大慈悲、大智慧、大愿力,一句阿弥陀佛就是念了十方佛,因为阿弥陀佛就是佛的法身、报身和化身,三身具足了。黄念祖居士解释:“现在的道场就是希望在这几天之内把水少开,这就是尅期取证。经中所说的一日,是指二十四小时。所以在道场内要一心念佛,出道场回到家中仍应一心念佛。不要回家就看电视等,心就乱了。家务尽量安排好,可以在七日之内,下至只是一日,专心持念。”那么,如果念佛没有达到一心不乱,能不能往生呢?印光大师在他老人家的《文钞》和《菁华录》里明确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未达一心也能往生。能否往生关键在信愿,莲品高低要看念佛功夫。
释尊他老人家太慈悲了,“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在这里,佛第二次殷切地对众生说,如果有众生听到西方极乐世界有这样大的真实利益,真的要发愿求生到那里去了。释迦牟尼佛赞叹、弘扬阿弥陀佛的无量功德和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六方恒河沙数诸佛也在各自的佛国,出广长舌相。佛是实语者、如语者、不妄语者、不诳语者,佛的舌相可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诸佛同在殷切万分地教诲无量众生“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这里的信是称赞是六方诸佛劝诫众生而说的,劝众生应当深信、受持、称扬、赞叹不可思议功德。什么不可思议功德呢?我理解这里有两层深义。一是六方、乃至十方诸佛都同声称扬、赞叹、弘扬念佛法门,善男子、善女人只要深信、切愿、力行,如法修持。临命终时,万缘放下,远离颠倒梦想,提起念佛求生净土的正念,即可得阿弥陀佛与其圣众的垂慈接引,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功德无量,功德不可思议。二是释迦牟尼佛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觉悟群萌,为世间一切有情众生,宣说这个难信之法。这个功德是满虚空,遍法界的,它的不可思议处,恰恰就在众生难信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可蒙佛接引,到极乐世界去的情况下,给众生宣说了这个普被三根,利钝兼收的易行、方便法门。这样的功德能够救度多少众生离轮回苦海,登智慧彼岸啊!念佛法门在释迦佛在世时,弘扬开来都那样难,在末法时代,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更甚于当年的情况下,众生障重福薄,也就更加难信。何为五浊呢?劫浊,在这大劫中,成、住、坏、空、刀、兵、水、火、饥荒、疾疫等灾难重重。见浊,世人知见不正,不奉正道,种种邪见,浑浊自性。烦恼浊,贪、嗔、痴、疑、慢五毒,扰乱心思,遮蔽自性。众生浊,所有众生,都是身心不净,沉沦苦海,求脱无日。命浊,因果并劣,寿命短暂,一息不来,便成后世。在这样的五浊恶世,如果不持名念佛,带业横出三界,决不能得度。如果不持名念佛,即凡夫心是佛心之行,决不能得度。如果不持名念佛,欣求极乐,厌离苦海之行,决不能得度。如果不一心念佛,即得往生,不费时劫,不劳勤苦之行,决不能得度。当我们凭着信愿,持念一声阿弥陀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可以转劫浊为清净海会;转见浊为无量光;转烦恼浊为常寂光;转众生浊为莲花化生;转命浊为无量寿。
佛在讲法时惟恐与会众听不明白,又自问自答,舍利弗,于汝意云何。何故名为一切诸佛所护念经。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于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这里,闻是经,是指听到《阿弥陀经》这部十方诸佛一口赞叹、弘扬的经典。一要能信受,二要能依法行持,十方诸佛都会护持加被的,念佛者是不会退转于无上正等正觉的,一定能够修行不退成佛。到这里,我们该坚信不疑了,这部经,我们要做到信以能读、读以能诵、诵以能持,广为人说,信愿具足,老实念佛。念佛贵在老实,这“老实”是指不加杂、不起这山望着那山高的念头,不懈怠、行愿等持,一向专念。黄念祖老居士勉励学人,“老实念佛,念念中暗契无住生心,念来念去,念到事一心,见思惑任运脱落,便是进一步的明理。若到理一心,破一分无明,显一分法身,便是真实的明理。打破全部四十二品无明,明显本具的如来智慧德相,便成正觉。”并告诉我们:“初机学人,必须从明理生信处入手,信心既深,必发切愿,愿心恳切,必起正行。正行专一,自易纯熟,功夫纯正,无有夹杂,功力殊胜,速消业力,业净功纯,妄想自然不生,妄想执着全空,本有佛性朗现,这就是全部修持的过程。”
释迦牟尼佛在这部经典的后面,又第三次慈悲地嘱咐与会者,这当然也是对我们说的“是故舍利弗,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舍利弗,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是故舍利弗,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每当我读诵到这里,由衷地感念佛恩,体恤佛心,佛一而再,再而三地嘱咐众生要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又一次次地教化众生应当发愿生彼国土。真是慈悲到了极处,如果我们到这时还有什么怀疑之处,还不能够如法修行的话,怎么对得起释尊和十方诸佛的殷切期望呢?那不是善根、福德、因缘不具足之外,就是业障深重之故了。释迦佛在这部经的最后,再次由衷地感叹:“舍利弗,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让我们依佛的教导,信愿具足,精进修行,真为了脱生死而老实念佛.藕益大师在《佛说阿弥陀经要解》中说得很清楚,释迦牟尼佛在五浊恶世所得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法是什么?就是念佛法门。只有信愿具足,老实念佛,我们才能得度,成就道业,同入弥陀的本誓愿海。
以上是我读诵《佛说阿弥陀经》的点滴感受,敬请同修们指正。
版权所有:金刚经梵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