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性的思考
济群法师
今天我要和大家讲的题目是关于人性的思考。我们知道一个人在生命中最本质的内涵是人性,人性是与我们每个人关系最为密切的东西,作为一个人最重要的事情是了解自己,正如西方哲学史上有句非常重要的名言"认识你自己"。今天这个世界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现代人对整个世界的了解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拥有世界上各种各样的知识,但唯独缺乏认识我们自己的知识。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世界的改造也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可是我们每个人的人性和两千年前的人并没有什么变化,也就是说人类虽然不断地改造世界,但却缺乏对自己的改造。
我们知道一个人对自己了解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能否取得成就,很重要的是能否给自己准确地定位,一个人如不了解自己,则很难给自己有一个明确的定位。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对每一个人有着太多太多的诱惑,我们不清楚自己真正喜欢什么,只是每天随着广告、媒体、报纸等导向来决定我们的喜欢与不喜欢。另外,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每个人有着各种各样的想法,面对缤纷的世界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这些情绪也在误导着我们,使我们今天喜欢这个,明天又喜欢那个,但真正喜欢的是什么,自己也搞不清楚,有的人可能一辈子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的是什么,自己做什么才是最合适的。还有一个方面,一个人如果能够了解自己,才能找到生命的安身立命之处,那么,我们的生命应安住在什么上呢?有的人可能会把爱情、感情、财富、事业、家庭作为安身立命之处,但这些并不是我们生命最本质的东西,因为这些动西都是会变化的。如果我们的生命不是安住在我们生命的当下,不是安住在我们生命的真正自我上面,而是安住在外界的一些虚幻的不可靠的东西上,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我们就会痛苦不堪。所以,我们只有真正认识自己,才能找到自己生命的真正安身立命之处。
如何认识自己?佛教讲无我并不等于没有自己,只不过告诉我们你所执著的这个我并不代表你自己,你是把不能代表自己的东西当成自己,你无边无际的烦恼由此产生。佛教讲无我,破除我执,也不是讲你不要去认识自己。今天讲人性的思考,主要是帮助大家来认识自己,关于人性的思考,这在中西方的哲学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我今天主要把中西方哲学史上关于人性的几种说法提出来,从佛教的角度作一些分析。
一、关于人性的思想及分析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关于人性的思想主要有两种,一是自然人性;一是理性人性,它们都是建立在人本思想的基础上,否定、反对封建思想而高扬人性。
1、关于人的自然性
所谓人的自然性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表现最强烈的饮食男女、感情欲望、自我保存、自私自利等。启蒙主义的哲学家们认为这种自然情欲是天生的、合理的,是不可以压抑、回避的,人享受这种自然情欲是合理、正常的,而且是应该的。人的幸福与快乐的基层就是享受人的自然情欲,唯有通过自然情欲的享受,人才能活得幸福与快乐。启蒙主义的哲学家对自然人性也有不同的看法,比如理性主义认为人的自然情欲是一种低级的东西,是人与动物共同的东西,而人的理性才是高级的,所以理性主义者是以人的理性作为人的本性,作为人与动物不同的本性。还有一些人本主义哲学家认为,人的本质不仅是自私,爱别人也是人的本性。
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也讲到自然本性,认为人的自然本性是无私无欲,就像婴儿一样非常朴素而没有任何情欲的污染,相反一个人追求情欲的生活,就会使我们的本性受到迷失,老子讲:“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伤”。
从佛教角度来看,情欲是一种欲望,欲望是一种需求,是生命发出的一种内在需求,这种需求包括生理上的需求和心理上的需求,生命的延续就是处在无尽的需求过程中。佛教讲欲望有五欲和六尘,即财、色、名、食、睡,与色、声、香、味、触、法我们眼睛喜欢看好看的颜色,嘴巴喜欢吃好吃的东西,耳朵喜欢听好听的声音等等;我们对财富的强烈需求,对饮食、男女、名声的强烈需求,作为一个人有许许多多这些自然的需求。这种需求在我们生命延续的过程中,形成一种无穷的冲动,在冲动的过程中,一方面不断地去发泄,一方面不断地去满足。当我们的欲望得到满足就以为是快乐,欲望受到挫折就以为是痛苦,所以我们生活在一种欲望中,所谓的快乐与痛苦其实都建立在欲望的基础上。除了欲望就是情,情是有染浊、执著的意思,有情就是有执著,我们对生命的内在、对面临的境界、对所经历的生活和对追求得到的东西等等都会产生执著,执著也是作为人的一大特点,它是无始以来存在的。另外是人的自我保存、自私自利的特点,这就是我执的表现,我执有两种,一是俱生我执,一是分别我执。俱生我执是无始以来在我们生命中本来存在的自我保存;分别我执是通过对事物分别判断之后,然后觉得这个是我的,那个不是我的。在修行过程中,分别我执要到见道之后才能断,俱生我执所延续的时间还会更长。所以西方启蒙主义哲学家讲的这些自然性的确也是我们生命中一种非常根本的、重要的力量。
人的自然情欲究竟能否代表人性?从佛教角度来说,人的自然情欲这种自我保存、自私自利的特点是和动物所共有的,一切众生都有我执,牛马猪羊、阿猫阿狗都是有我执的,对男女饮食、感情、饮食的执著,一切动物也都有,所以人的自然情欲是和动物所共有的特征,是不可以作为人独有的特征而代表人性。一个人如果一味的张扬、无限的发挥他的自然性,这个人的生活状况、生活境界可能与动物就没有什么区别,可见一个人不能生活在这样的自然情欲的状态中。
人的自然情欲是如何来的?西方启蒙主义哲学家认为人的自然情欲是天生的,佛教也讲人的自然情欲是俱生的,即无始以来在我们生命中就具备了这样的因。但这种因仅仅说明在我们生命延续的过程中有这样非常强大的力量,随着我们的生活,这种自然情欲还会不断地滋长。我们每个人生活在世界上,所表现的自然情欲都是不一样,有的人可能好吃,有的人可能比较懒惰,有的人可能好色,有的人可能喜欢喝酒,有的人可能喜欢睡觉。之所以有这样的不同,是由于每个人的欲望不一样,不一样的原因是在我们无尽的生命延续的过程中,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及追求的东西不一样。喜欢喝酒的人久而久之对酒会有特殊的需求,对酒的欲望就特大;喜欢钱的人一天到晚就想赚钱,他每想一次钱,钱在他生命中的力量就再壮大一次。所以,我们每一种欲望都是每个人自己培养起来的,每个人追求的不同,所培养的欲望也是不一样的。
人的自然情欲是否是罪恶?佛教认为人的自然情欲虽然不是罪恶的,但却能引发罪恶与痛苦。比如人对饮食、睡觉的需求与执著,在家男女合理范围内的性关系,算不上是罪恶与不道德,应该是属于无记的行为,而基督教等宗教认为这种自然情欲是罪恶的。欲望有三性,有善、恶、无记,如你想吃好吃的,条件不具备就会不择手段去赚钱,可能这时候会干坏事;还有可能通过杀生而造下罪恶。所以欲望本身无所谓善与罪恶,但欲望无限扩张之后,就会伤害别人的幸福,这时它才是罪恶的;如果没有伤害别人的利益,那它就不是罪恶。当然,人也有好的欲望,佛法认为有善法欲,比如大家希望来这里参加夏令营,想多作善事等,这都是善的欲望。从佛法修行角度看,性欲对出家人也不是罪恶,在比丘戒律里把人的性欲定为障道法,是指欲望与情感对出家人不是把它当成善与罪恶,而是把它当成障道的因缘,障碍解脱、障碍追求真理、障碍成就智慧,所以出家人要少欲知足。
扩张我们的欲望,一方面有可能使我们引发很多人类的罪恶,人类世界之所以有很多罪恶的现实就是和人类欲望无限地扩张有关;另一方面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烦恼,一个人如果欲望太大,就会拼命的追求,要有丰富的物质条件,才能感觉到幸福与快乐;相反一个少欲知足的人,很简单的物质条件他就感觉到开心。从修行的角度来说,这种欲望和情感是属于障道因缘,对情欲不能很好地加以管理,将会对个人乃至社会带来无穷无尽的祸害。今天的社会充满着纵欲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等等,这个物欲横流、充满着情与欲的所谓文明时代,是与十六世纪西方人本思想对人的自然情欲的肯定有关系的。作为一个修学佛法的人,要学会用戒律来管理我们的感情与欲望,感情与欲望的基础是无明,无明是无知,是生命的蒙昧状态,人们这种需求是没有道理的,如果你任意它泛滥,就会给自己带来无穷无尽的祸害。所以我们要持戒,持戒的最大特点是知道此应作、彼不应作,这可以接触、那不可以接触。佛法告诉我们的生活方式是要简朴,一个人只有在简朴的状态下,欲望才会相对少些;相反在丰富的物质刺激下,我们的欲望会不断地膨胀。凡夫最大的特点是心随境起,戒律就是帮助我们远离五欲六尘,不要接触那不可以接触的环境,这样我们的心自然就会清净了。相反如果你去什么夜总会等各中声色场所,你的情欲就得到张扬和发展,所以佛法的戒律就是帮助我们管理好我们的欲望。另外,通过禅定的力量以及树立正确的知见、观念,也可以使我们达到消除欲望的效果,佛教讲的四禅八定是超越欲望基础上的定力,没有禅定的人要想摆脱、超越欲望,那是非常困难的;如果有了禅定的力量,要想超越这种欲望,那就非常容易,欲望就不会起作用。
2、关于人的理性
理性代表我们人对世界一种高级认识能力,佛教讲我们认识世界的六根是认识世界的六种仪器,眼根是看世界的一种仪器;耳根是听声音的一种仪器;意根是六根里最高级的仪器。人的认识作用是人与动物的不同之处,动物没有抽象思维能力。西方理性主义哲学家认为唯有人的理性才能代表人的本性,在西方哲学史上有尊重理性的传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认为理性才是人的本性,亚里斯多德讲“理性比其它东西更加是人”,康德也有类似方面的观点;二是认为人的感性、欲望是低级的,理性才是高级的;三是认为人必须在理性的指导下,才能成为一个幸福、高尚的人。
印顺法师在“佛法概论”里指出,人与动物不同之处有三大特征:第一、人的意识思维能力(即意念)不同于动物,是超越动物之上。第二、人能够反省自己而遵循共同的道德,规范其生活,在"阿含经"中讲惭、愧二法是人和动物所不同的地方,世间有了惭愧,才有人伦、道德;如果没有了惭愧,人与动物恐怕就没有什么区别,惭愧有点像儒家所说的天地良心,也即人的羞耻之心,这种羞耻之心是道德建立与戒律的根本。第三是坚忍性,人的忍耐力是作为人的特性之一,要成就一番事业需要忍耐力。人与动物的能力是各不相同的,动物的某些能力会超过人,比如:老虎跑步、鱼游泳、鸟儿飞翔,人都比不上,但人的智慧超过一切动物,动物是比较愚痴的。佛陀之所以选择以人的身份成佛,是由于人具有抽象思维能力,人生活的环境是有苦有乐,不象天人只有快乐;也不象地狱的众生只有痛苦。人类几千年的生活始终是在逃避痛苦而追求快乐,人总是希望把生活过得好些,于是就不断去认识世界,包括对生命的自我认识,在这个认识的过程中会逐渐接近于真理。佛陀讲真理和自由是属于人间,而不是在天上,更不是在动物里,动物必须修转成人道之后才能修行成佛。所以,人的理性实是作为人的特性之一,从佛法的角度也是这么认为的。
佛教肯定人的理性,认为人的理性有两面性,既可使人通达真理、成就解脱,也可使人犯罪、堕落,而西方哲学只是一味肯定人的理性。在佛法修行里,需要通过人的意识思维能力,通过对世界接触与观察到的很多知识,树立起人生的正见、正思维。正见与正思维是非常重要的,整个佛法的修行不外乎是"八正道",第一即是正见,正见就是正确的认识;第二是正思维,正思维就是对世界作的一种正确的思考。我们修学佛法读诵大乘经典和学习各种宗派的著作,目的就是要树立佛法的正见,树立起人生的正见。佛法的信仰依正见而建立正信,唯有以正见为基础的信仰才能把人导向真理、导向智慧与解脱,相反如果没有正见为基础的信仰可能就会出现狂热、不稳定甚至走向毁灭,信仰必竟是一种感情的力量,需要有理性、正见作为基础。唯识宗认为人对世界的认识是一种遍计所执的状态,我们理性本身是有问题的,我们对世界的判断可能是错误的,而且我们对比又很执著,这些恰恰是我们产生烦恼、流转生死的根源。所以,我们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要对世界重新地思考与认识,有了重新地思考之后才能树立人生的正见。
如何思考、思维真理呢?佛法认为我们人的思考是有限的、间接的,我们对世界、事情的思考只是停留在名言、概念的基础上,仅靠自己的理性思考是无法通达真理,永远与真理隔着一层。真理是一种无限的,没有任何局限;我们的思维与理性是一种有限的,是人的有限性的表现。人的认识思考之所以有限,是由于我们的认识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而我们的经验是有限的。以这种有限的思考是没有办法使我们与真理相适应,而且人的理性思维能力又常带有错乱性,佛经里常用的一个概念叫虚妄分别,我们凡夫整天都是在虚妄分别中。我们的认识总是带着一个角度、已往的经验、与理性相关的知识去思考世界,而这些知识有很多是与人生没有关系的、有很多是错误的。如果我们的理性思维是建立在错误知识的基础上,那么理性作出的判断有可能就会出现一种错误,所得到的认识也是错误的;如果我们的理性思维是建立在正确知识的基础上,所得到的认识就可能是正确的。所以,理性思维能否正确的去思考问题,往往与我们所获得的知识及知识背景有关系。我们修学佛法即要认识到理性的重要作用,也要认识到理性的局限和不足会给人带来痛苦、烦恼与不安。人犯罪的破坏性超过动物,是由于人有理性,比如人制造原子弹来破坏世界,动物是没法制造的,所以理性不总是正确、健康的。我们要认识理性是双刃剑,有可能把你导向真理、导向解脱,也有可能把你导向毁灭。在佛法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要获得正确的知识,树立正确的理性,唯有学习佛法。佛法的真理是诸佛菩萨亲证宇宙人生的真相,不是以他们的理性所观察到的,而是以他们无限的智慧所观察到的。佛告诉我们的知识肯定是正确的,我们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与思考,就会获得正确的理性与正确的判断,就能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识,有了这种正确的认识之后,我们就有能力导向真理、导向解脱。
二、关于性善与性恶
性善、性恶是中国哲学家对人性的一种思考,传统儒家对人性有两种说法:一是性善,一是性恶。性善认为人性是善的,性恶认为人性是恶的,性善论是孟子的主张,性恶论是荀子的主张。孟子认为人的重要的特点是高于禽兽的一种自觉德性,他认为人性具备天赋的善端,天生就有善的因,这个善端就是恻隐之心、羞耻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四种心如把它扩大发展起来就成为人的四种道德,即仁、义、礼、智,人按照这四种道德去生活,就可以成为尧舜式的圣贤。针对世界有很多坏人、有很多堕落的人,孟子又提出由于人不能守住本心这份善端,才变成跟禽兽没什么区别。孟子在提倡人性是善的同时,也认为人还具备物欲的本然,即自然情欲,孟子将人的善端与自然情欲比喻为"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他认为一个人既要有道德的自觉性,也需要人的自然情欲,两种东西都需要,能兼得最好,如不能兼得就舍生而取义。孟子把人的两种不同属性比喻为大体和小体,体有贵贱、大小,一个人在生命里有不同层次的要求,要求有大有小,道德属于是大体,自然情欲属于是小体。一个人如果张扬道德属性、自觉性,就会成为一个伟大的人;如果无尽张扬自然情欲,就会成为一个禽兽,所以孟子说,人和禽兽极其相似,人不小心就会成为禽兽,一个人吃的饱、喝的好而没有教育,那个人可能成为禽兽。总之,孟子认为人有善端,由此善端说明人性是美的,但人也有自然情欲的需要。荀子、韩非子及西方启蒙主义思想从伦理角度比较倾向人性是恶,由于人性是恶的,社会就要通过法律来规范、管理,建立一个比较有秩序的社会。
佛教如何看待人性的善、恶呢?人性如果是善的,世间就不应有恶人,因为人性都是善的,恶的产生便没有因,没有基础就不应该有恶人。反之人性如果是恶的,世界就不应该有这么多好人。显然,如果人性是善的、恶的,世界的许多现象就无法解释。所以佛法认为人性非善非恶,人性是无记的,有位在家居士写的三字经讲"人之初,性无记。"无记是一种中性,不能计别是善是恶,作为生命的主体阿赖耶识是非善非恶的,是一个中性的仓库,好、坏东西都可以堆在里面去。作为生命的主体如果是善的,那么恶的东西就不会接受,而且恶的现象、恶的行为的产生就会失去思想的基础与依据;同样,作为生命的主体如果是恶的,那么善的东西也就不会接受。一个人必竟会有善行和不善行,大千世界有好人、有坏人,原因是人性是无记的,本身是非善非恶的。
人性虽然非善非恶,但在我们的生命中蕴藏着善的力量和不善的力量,人的生命既有善端,也有恶端;既有善的种子,也有恶的种子。善的心如惭愧心、无贪、无嗔、无痴;恶的心如贪、嗔、痴、无惭无愧等。每个人的生命在延续的过程中,应该说发展是不一样的,有的人会不断张扬善性、善心;有的人会不断地张扬他的不善心。有的人惭愧心特别强烈,稍微干点坏事就会强烈感到不安;有的人可能坏事干尽,他都觉得一点事也没有,这就是惭愧心在每个人生命中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同样,有的人贪心大,有的人贪心小,贪心也是我们自己培养起来的,我们每贪一次,这个贪的种子就壮大了一次,就给贪的种子浇了一次水,它的力量就强大了一次,不断贪的结果,就会使这个贪的种子成为生命中的主人,这个人就成为贪性人,这个人的性格就以贪为主。反过来,有的人可能有佛法正确的指导,看到什么东西就想到无常,就培养了人性中这种不贪的力量,久而久之,生命中不贪的力量就会越来越强,慢慢这个人就会成为淡泊的性格,成为一个不贪的人,不贪就是这个人人性的特点。有的人可能会慈悲、很有爱心,只要看到一些孤苦伶仃、受苦受难的人,不由的就会发起爱心,当我们在爱别人的时候,其实是张扬我们的爱心,是在培养我们生命中慈悲和爱的力量,时间长了,这个爱心就会成为我们生命中的主宰力量,我们可能就会成为一个慈悲的长者。还有吝啬、喜欢妒嫉、感情丰富的人,都是这样培养起来的,所以世界上的人千差万别。其实每个人现有的人性、性格,不管是善性人,还是不善性人,都是我们无始以来生命的积累。人的生命系统有两个,一个是身体受之于父母,另一个是我们过去生命的延续。一切的过去以现在为归属,无尽的未来以现在为开端,我们无始以来养成的生活经验、性格、所作所为就形成了我们现有的性格,一个人是善性人,还是不善性人,都是自己培养起来的。好人有时也会干坏事,坏人也会干好事,因为一个好人只是说明善的种子在他的生命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但不否定他生命中还有不善的种子,只是这个种子长时间没有产生作用,当遇到特殊的环境时,这个恶的种子也有可能一下子产生作用。如果一个人在他的生命中,这种善性具有绝对的主导作用,不善可能会偶尔为之;反过来,一个人如果把生命中善的力量彻底断除了,这个人才有可能不会干好事。佛教中有:"一阐提"的说法,就是断了善根、生命中毫无善的力量,这种人根本没办法修行,不会去接触佛法,但在"涅磐经"中又提到,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阐提的人也还是可以种善根,只是非常难。
我们看到大千世界每个人善根多少的程度不一样,也就是代表了每个人无始以来所积累的善根种子不一样。我们现有的人性是从我们的心念而来的,我们不断培养什么样的心念,不培养什么样的心念,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你的性格,成为你的人性,就代表你现有生命的素质。所以,生命是一种习惯的积累,也是我们自己无始以来所培养起来的,这就是佛教关于人性性善性恶的认识,也就是人性虽然没有善恶,但在我们生命延续的过程中,会培养成善性人和恶性人的不同。
三、关于宗教的佛性与魔性
原始宗教是多神的信仰,在众多神里有善神和恶神。目前世界流行的宗教里,除了对主宰神的崇拜以外,往往还有魔、魔鬼,神代表一种善的力量,魔代表一种恶的力量。恶的力量能把人引向堕落,就是魔鬼;能把人引向幸福、引向真理,就是神,这是一般宗教的看法。在佛教里也有佛和魔,佛代表慈悲、智慧与解脱,魔代表贪婪、欲望、堕落和执著。在佛教里讲佛性,一般宗教讲神性,除了佛性、神性之外,还有魔性,不管是佛性,还是魔性,都是人性中善的力量和不善的力量这两种不同力量的外化与外在的表现,比如善神就代表我们生命内在中善的力量;恶神代表我们生命中恶的力量,他们没有离开我们的本心。从这个现象来说,恶神是由于恶的力量无限地张扬,善神是由于善的力量无限地张扬。在我们人心中,如果佛性得到了张扬,你就会成为佛;如果魔性得到了张扬,那你就成了魔鬼。所以,佛和魔是我们人性的一种外化,他们都没有离开我们的人心。
1、什么是佛?什么是魔?
不管是基督教,还是伊斯兰教,除了讲到了正统的神之外,都讲到魔鬼撒旦。佛教中也经常出现魔,人有四种魔,即烦恼魔、五阴魔、死魔和天魔。烦恼魔代表人心中的烦恼;五阴魔代表人的五蕴所引发人痛苦的力量;死魔代表人的死亡;天魔是指能坏人善事的天魔外道。魔的定义就是把人引向堕落,障碍人的修行,障碍人接近真理,凡是障碍人接近真理的力量都可以理解为魔。"大智度论"讲"除事相外,一切都是魔"。在我们的生活里,一切都可以成为我们修道的障碍,我们执著什么,就会被什么伤害,你在乎你的家人,就会被你的家人伤害;你在乎感情,就会受到感情伤害,凡是能伤害你的东西,都可以理解为魔。天魔也是佛陀的老朋友,它住在他化自在天,修道人修到一定程度,它担心你摆脱了它的管辖范围,它就要来找你的麻烦。
佛代表我们生命中的觉性,现实中的佛指佛陀,还有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佛教中讲的佛与神教所讲的上帝是不一样的,上帝是唯一的,而佛是每个人都能成佛,人人皆有佛性。佛性与善性、理性的不同之处是,善性、理性讲的是生命中的有限性,而佛性代表生命中的无限性。比如,太空是个无限,太空中的星星或云彩是有限,每个星球消失在太空中,就是从有限进入无限。佛性是无漏的智慧,是超越我们意识思维、理性语言的层面,一个人要开悟是要打破我们整个现有的意识,我们的生命就是建构在这个意识系统上,只有粉碎意识系统之后,才可亲见本性。所以禅宗讲修行要虚空粉碎、大地平沉,把你整个系统彻底打破,然后才见性成佛。所以佛性代表生命中的无限性,我们一旦开发了这种无限性,成就了无限的慈悲、无限的智慧、无限的道德,我们就成佛了。反过来,我们现在生命中表现出来的都是有限性的,我们的布施、爱、善良等等,一切都是有限的,因为我们生活在我们有限的意识状态中,不可能无限。
2、佛与魔的关系
佛和魔代表我们生命中两种不同的力量。在"阿含经"中,佛和魔接触非常频繁,佛陀在菩提树下八相成道时,有一相就是降魔成道,在佛陀快要成佛时,天上的波旬带着魔子魔孙来到菩提树下骚扰佛陀,就用权利、美色、恐惧等手段,希望通过这三种力量使佛陀不要继续修行了。佛陀因修行达到了相当的程度,任凭波旬采用三种力量轮番攻击,都被佛陀征服,佛陀后来成佛了。其实,这中外在的魔也可以理解为,当一个人快要成佛时,你要克服的是内心的三种魔,如对权力的执著、对感情的执著、对美色的执著以及对恐惧的执著。一个人不能超越内心的这三种魔,修行就修不成,就别想成道,更不要想到见性成佛。佛陀降魔成道,降服的不仅是外在的三种魔,更主要降服的是生命内在的三种魔。正是由于降服了内魔,所以才降服了外魔,外魔是心魔的一种外显,外魔没有离开心魔。佛陀成道以后,说法四十九年,足迹遍布印度各个国家,而波旬不会善罢甘休,佛陀每次说法时,波旬都会出现。当佛反对苦行时,魔就告诉人说苦行好;佛陀讲人要离欲,魔就说欲望是如何好;佛讲财富、地位都是无常,魔就会讲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希望以此来惑乱佛陀及众生。但佛陀是伟大的成就者,佛陀对魔的这种表现通常有两方面的反应。一是佛陀以正知知道那是魔,魔一般不是以正常、特定的形象出现,而是千变万化,有时化成婆罗门,有时化成青少年等等,魔每次出现佛陀都会知道,甚至和魔说我知道你是魔。二是佛陀不会随着魔去,就像每个人有放逸、烦恼的念头,这就代表我们生命中的魔性。在佛法修行里面,正知的力量非常重要,当烦恼的力量出现的时候,正知的力量使我们知道那是魔性,知道就不会随着它去。每次魔出现之后,佛陀知道它是魔,魔就觉得很失败、不成功,魔每次就非常烦恼、沮丧,有时狼狈不堪地跑掉了。在现实中的表现,佛以正知、禅定、智慧的力量,魔显示放逸之音,佛都不随着转,就达到了降魔的效果。同样,人心有两个层面,如有贪、有不贪,有放逸、有不放逸,有正知、有无知。我们的心始终有两种不同的力量,我们每天的心念都是在不同的状态里不断地增上,当我们起贪心时,就没有正知,心就跟着跑掉了;相反,我们心中有佛,就会保持一种正知,用智慧来观照心中魔性的出现,心不跟着它走,这就是在降魔,自己达到了降魔的效果。佛陀在修行时始终和魔在斗争,我们每个人修行时,心中的魔性和佛性也时常在斗争,一般我们常常被魔战胜了。
在“瑜伽菩萨戒”里,把人的犯戒叫做他分处,意思是我们在犯戒时,我们被烦恼战胜了,也可以说我们的心已经被我们生命中内在的烦恼、魔性给战胜了。如果我们持戒,不随这些五欲六尘、不好情绪跑,而能保持一份觉知,我们就战胜了魔,我们的心就是佛,是佛的心在产生作用,而不是魔的心在产生作用。人在成长过程中,如果无限张扬我们的魔性,我们将来就会成为魔;如果无限张扬我们的佛性,我们就会成为佛。是成佛还是成魔,主要取决于张扬了我们生命中那种力量,魔性代表了放逸、恐惧、贪婪、嗔恨、执著,当我们执著时,就被魔给捆住了,一个人修行没有解脱,就会生活在魔的境界里,我们的心态就是魔性的表现。我们学佛修行就是要战胜魔性,开发我们的佛性。
课堂提问
问:请问法师佛经里讲要广发慈悲心,这与分清善和恶的提法有什么样的关系?
答:发慈悲心、明辨善恶,这是学佛的基础,学佛要从分别、执著入手,要有分别、执著,分别就是明辨是非、善恶,要明辨大是大非。如果是非都不辨,则根本没有办法修行,尤其是刚开始学佛。每个人都生活在不健康的习惯之中,如有的人好吃,有的人好喝,有的人喜欢放逸,学佛以后,如果对佛法没有一定的执著,不认真地对待,也就修不起来,所以开始学佛,这些心态都是需要的。所谓不思善、不思恶,那是一个人在进入了见道时候所处的特别状态,是超越我们人的相对境界,是超越善与恶的层面,而不是平常处理事情时,是非、善恶都不辨。
问:法师你刚讲了有三种魔,我想请问你关于恐惧的问题,就是要破除恐惧是否一定通过禅定的办法?
答:在"阿含经"中,佛陀有这样的开示,对那些恐惧的人,佛陀教他们念佛,你心里想着佛、智慧、光明、功德,就可以帮助你除去恐惧,这是一个最简单的方法。
问:网上有人问佛教如何看待人性与社会性?
答:人的社会性也很符合佛教的缘起观,我们的人性是我们无始以来习惯的积累,每一种习惯的养成是与社会有关系的,是与我们生活的各种环境有关系的。佛法认为社会性只是一种缘,而我们的人性的积累是无始以来所形成的。北方有句话叫"三岁看到老",一个人到了三岁的时候,就会显示其本性,但是人性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随着后天在社会上的生活而改变。所以,社会性能影响到人性,但不能说社会性完全决定了人的一切。我们不能否定后天的教育、社会的影响,但也应承认人的先天生命素质的基点不一样,生命的起点不一样是由于各自无始以来的积累是不同的,而不象自然主义人性学家所说人性的起点是一样的。
问:法师讲要张扬我们心中的佛性,请问能张扬的那个性是佛性,还是魔性?
答:当我们随着妄心,在亡失的状态下所产生的作用,有可能导致魔性的张扬,如果我们以正知的力量,就可能导致佛性的张扬。我们现在能够张扬佛性与魔性的性,只是一念知的力量,这个知的力量与佛性、魔性都有关系,说不上它就是佛性,或者就是魔性,它可能既没有离开佛性,也没有离开魔性,都会产生作用。当它与魔性相应的时候,就属于魔性的作用;当它与佛性相应的时候,就属于佛性的作用,不能单纯把它说成是魔性,还是佛性。
问:人的善根是不同的,人的福报也是不同的,请问法师用什么样的方法使大家同得法益、共登极乐?
答:就像天上下雨一样,不论什么样的草木都可以一样得到灌溉,无论是大树,还是小草,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得到补给。佛法的弘扬也是这样的,佛法讲契机契理,我们创造条件对不同根性的众生,要用不同的方法。佛法有四万八千法门,应机摄教就是体现对不同根性的众生,提供不同的佛法,提供他们能够接受的佛法。
问:法师你刚才讲性欲对出家人是一种罪恶,在"楞严经"中也讲修行第一要断除淫欲,对此我有些不理解,请法师给予开示。
答:佛经里讲善和恶有一个很具体的定义,是以伤害到别人来定义,是从个人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来定义。现在所谓善恶的标准,很多人是从伤害到别人的利益就是罪恶;如果没有伤害到别人的利益就不是罪恶。佛经里讲淫欲为障道法,这是在戒律里提出来的。从有情流转生死的角度来说,固然也可以把它理解为恶,但出家人的目的是要追求解脱,淫欲能障碍解脱,这种障碍力量可能比恶的力量还大。你干了一件坏事可能是暂时的,但淫欲的障碍却有无穷无尽的作用。众生无明为父、贪爱为母,众生在慢长的岁月里流转生死、无有了期。一个人干好事、干坏事的果报可能是一时的,但你对淫欲、感情的执著,所构成的障碍作用可能是非常长远的。所以佛经里把它定为障道法,主要是从修道的角度来认识的。
问:法师讲佛法认为人性是无记的,但在天台宗里讲性即善恶论,请问如何看待这个观点?
答:性即善恶这是从非常深的层次来说的,我们讲人性非善非恶,但并不否认人性有善的力量和恶的力量。性即善恶论并不就是说性是善、是恶,只是说人性有善的力量和恶的力量,张扬了善的力量就会成为一个善人;张扬了恶性成为一个恶人,我觉得这不矛盾。天台宗特殊的说法是佛不断性恶,凡人不断性善,有种子在但不起作用,成佛了性里还有恶的种子,这种恶的种子主要用在度众生,和恶的众生在一起时需要有这些力量,这个问题也是不矛盾的。
问:请问法师如何看见轮回?
答:轮回从现实中就可以看得到,现实中也是充满着轮回,如:水变成水蒸汽,散发到天上变成云彩,云彩下雨后又结成水,水结成冰,冰又变成水,水又变成水蒸汽,这就是轮回。自然界的各种植物都在轮回,生命也是这样的。我们知道自然界中物质是不灭的,人这么复杂的生命现象怎么可能死了就没有?轮回涉及到前生后世的事情,一般人还没有能力看到、感觉得到。现代科学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有90%的物质是不可见的,我们所见的只是10%。这个问题讲起来要比较长的时间,我可以举出几十条来证明轮回,在此就不多说。
问:一个网友提出如何处理学佛与做生意赚钱?
答:这也是我们最近关注的一个问题,我们办了一本杂志叫"人世间",下期关注的对象就是透视财富,做生意赚钱要用正当的手段,即正命,不是不可以赚钱,而是要在戒律、法律的范围去赚钱。学佛的人不是一定要赚钱,或者一定不要赚钱,主要看你的发心,如果你的出离心较重,生活应尽量简单些,不要想到去作赚钱的事业,因为财富越多就会有越多的执著,牵挂的多,自然影响到修行。如果没有出离心,只是想作一般的佛教徒,你可以去赚钱,对家庭尽好责任与义务。如果你要当一个大菩萨,要利益无量众生,你也可以去赚钱。可不可以去赚钱,主要看你的发心,但不论你发什么样的心,只要你去赚钱,就要用正命的手段。
版权所有:金刚经梵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