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居住在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群比丘在讨论「幸福是什么?」的问题。有人认为拥有财富和荣耀就是幸福;有人则认为满足感官乐趣才是幸福;也有人认为品尝美食才是幸福。
正当他们讨论的很热烈时,佛陀来了。佛陀告诉大家说:「比丘们!你们所说的那些喜乐无法使人解脱轮回生死之苦。在这世间上,幸
福快乐的来源是:佛陀降临世间,有机会听闻奥妙佛法以及僧众们和谐相处。」对于幸福的探寻,是一个让人深思但又无从定义的话题。每个人的生存标准不同,价值观也不同。我们每日起早贪黑的忙碌,或许有人为了生存、有人为了更多的财富、有人为了稳固在社会中的地位、有人为了名誉背后的虚荣、有人为了获取内心中追求的一种莫名依赖感等等。种种的忙碌让我们以为,在对于既定目标追逐的过程中不断的自我鼓励,等待最终结果的时候即是幸福。
或许这是一种抽象笼统的表述。那就微缩至一个个世间看似幸福的瞬间。一个新生儿的诞生;一家人期盼孩子学有所成后收到理想院校录取通知书;苦读之后求职成功;努力奋斗后的升职加薪;一对相恋已经的情侣步入婚姻的殿堂;相依为命的夫妇期盼佳节来临时儿孙归来欢聚一堂;久病痊愈开始健康面对新的生活;从挫折中挑战自我振奋精神后迈出新的一步等等,这些或许可以定义为属于每个人的幸福。
有人喜欢粗茶淡饭的平淡,有人喜欢鲍鱼龙虾的奢侈,但是世间的一切无论如何去追逐和定位,终归是不究竟的。缘聚时可以促成一个看似满意的结局,然而世事变迁后的无常即是缘灭散尽的常态。我们过分注重前者而忽视后者。所以对于我们给予幸福的定义,终归还是小乐之后的大苦。
佛陀说:「世间的喜乐无法脱离轮回之苦」!此话很真切也很现实。轮回中的一切只是短暂的聚合,悲喜交加的一幕幕重演只是让我们处于轮回中的角色有所微调而已。我们过分执著于生而畏惧结束,患得患失的心理在哪怕获得一丝幸福的甜蜜后也会相伴惆怅。如果我们有缘分和福报听闻佛陀所传授的「苦、集、灭、道」,以及对于轮回之苦的详述,慢慢渗透生活点滴中对于无常的理解之后,内心从容淡定面对一切时,无大喜无大悲的中庸之态或许是另一个高度的幸福。
试着重新去体味和理解生活中的点滴,将佛法教理的无常观渗入衣、食、住、行的每一刻、每一个对境,无所谓好与坏,初始无法坦然,渐渐对治内心起起落落后归于平静的成长,这种收获是一种不骄不躁的雅致,因为当我们在寻找未知的自己时,那种邂逅是惊喜而又熟悉的获得。对于世间一切盲目追逐后的幸福定义是狭隘的,此种假象只是下一个轮回的因而已。
有轮回就必定有痛苦。如果重新定义幸福,那或许是当佛陀降临在这个世间,告知我们轮回之苦的真相,我们有缘听闻,依靠正行福德具足的清净僧团传法教授,依理修行,乘佛法之舟,游离苦海而到达了脱生死自在而能大乐无苦的究竟彼岸。
版权所有:金刚经梵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