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梵文网

佛学与现代心理学的交汇,心理学家承认禅修可以治疗心理疾病

发布时间:2024-01-06 02:16:21作者:金刚经梵文网
佛学与现代心理学的交汇,心理学家承认禅修可以治疗心理疾病

一般人都知道学佛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这本来对人的心理有有益的引导,在解脱上,关键就是“自净其意”了,这个是内学的关键。不是向外,而是向内。佛学中对于心理的描述和解释并不是通过纯理论得出,但也不是通过实验验证得出,而是通过向内自我观察,通过禅定内观而得出的。要验证,就必需自己通过修行方能印证。

而心理学是早期从哲学脱颖而出。早期的心理学通过论证,通过实验等方式来确认一些假设和理论是否成立。后来的行为观察,心理和社会建设角度等等,到现在结合了脑神经科学来相互启发并印证或推翻假设。比较为人所知的弗莱伊德,其论学当年受到东方学的影响,尤其是当时盛行学术圈东方学圈子的佛教,提出了潜意识的一套理论说法(虽然他这个理论和观点因为方法上的缺点很被现在的心理学家们诟病,心理治疗师方面他老人家的说法却还是被现代化后存受到普遍接受的)。后来虽然原始论调基本被否定也加上不能科学测试研究,但是在其他的领域里面启发了很多目前的探究,如“幽灵肢体”现象,一些心理暗示的运作等等,或者在脑神经作为潜意识的角度上有我们察觉不了的脑细胞带出的活动,对於记忆研究上,或者基因遗传导致的心理状况偏向性等等的研究启发,都可以追溯到这个原来只是说说儿时情况,恋母杀父,性力之类的东西的偏见理论。

目前,对於身体器官接触外界,如眼耳鼻口身激发脑神经活动传达讯号,在语言视觉等区域的组织和运用,达成意义,再有我们原始部份的脑部对於身体肢体活动,记忆,原始对於快乐享受的追求,我们前大脑对於自我控制的调节等等,再加上一些因为我们进化中为了生存而产生或者保留的本能变相导致的错误反应,都在论证著佛法中「六入,十二处,十八界」

。其中认知心理学以及精神科学也间接证明了「色受想行识」五蕴的组成。

佛教心理学在一些西方大学也有开授课程,从介绍佛法名相理论以及相对应心理学观点。广被接受的源自於内观禅修、止观禅修和慈悲观由二十多年发展出的正念禅修或者在香港被政府官方翻译为【静观】,已经被科学认证对於心理疾病和健康起到很好的效果。大脑活动测量科技的进步,也将以往只能靠自我报告的方式的主观性撇除,能更好的测量禅修人士的客观脑部生理变化。在这些基础上,也发展出了规范化的【静观降压】和【静观认知治疗】(等等心理干预方式并被证实效果不亚於药物和其他心理治疗,甚至【接受与承诺疗法】和【辩证行为疗法】的其中关键部份也是涉及【静观】禅修方式。这是心理学最直接跟佛法的交汇点。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金刚经梵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