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是仪则,跟我们中国讲的礼节意思相同。仪是守规矩,有礼,遵守礼节。《大乘义章》第十有这么一段话,「言律仪者,制恶之法,说 名为律。行依律戒,故号律仪。其意谓:所谓为律仪者,防恶止非之法,称为戒律。」这戒律的意思就说出来了,防止你作恶,制止你做 不善的法,这个「非」是不善,佛这些教诲就称之为戒律。「行为依止于戒律,称为律仪
。」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守住戒律的规范 ,决定不能够违背,佛教我们做的,我们应该做,佛教我们不可以做的,我们决定不做,这叫律仪。小乘经裡面的,小乘的戒律多半是制 止,禁止我们作恶,大乘菩萨戒裡面偏重在行善。所以小乘叫止持,大乘叫作持,叫你作,你不作你就犯戒。小乘戒多半是制止,禁止你 杀生,你不杀生,杀生你就破戒了。譬如大乘戒裡头,菩萨不好当!在家菩萨、出家菩萨都一样,你住在这个地方,距离你居住的地方四十里,四十里外有法师在那边讲经说 法,你要不去听就犯戒了。四十里是什么?一天的来回,你走到那裡去把经听完再回来,一天。如果说我们这个四十里,需要四个小时才 走到,回来也四个小时,就听两个钟点经,十个小时。现在从时间算,不能从里数算,那如果你是坐飞机的话,四个小时飞过来,听一部 经再回去,这是菩萨!你要不能这样做法,你就犯菩萨戒。所以菩萨讲作持,要求你要给众生做好样子,你样子做不好的话你就犯戒了。 所以小乘戒好持,大乘戒难持。大乘的止持,就是不准你做的,是论心不论事,不在事相上,譬如杀生,事实上你没有杀,我恨他,我想 杀他,就犯戒了;小乘这个不犯戒,小乘是有行动,结罪,起心动念不管。大乘戒是起心动念,所以大乘比小乘难得多。
文摘恭录—淨土大经解演义(第二九九集)2011/2/23 档名:02-039-0299
版权所有:金刚经梵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