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梵文网

弟子规解读:谨,生活中必备的教养

发布时间:2025-01-12 02:17:22作者:金刚经梵文网
弟子规解读:谨,生活中必备的教养

《弟子规·谨》这一部分内容非常实用。现在一些人在生活细节上真的少根筋。一位刚认识不久的朋友,来到我家作客,趁我端茶倒水时,也不招呼一下,就到处翻看。打开抽屉看一看,掀开衣柜布帘看一看,甚至跑到厨房里掀开锅盖看一看。遇到喜欢的,还问你能不能送给她。本以为这已经是奇葩一朵了。谁料到奇葩朵朵开,一位号称是学国学的,我们不过是一起散步了几次,她来到我家,也是这个德性。这些人肯定没学《弟子规》,要不,就根本没学懂。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早上早点起,晚上迟点睡,如果为了提升自己,当然应当珍惜时间。但是,如果是玩游戏等损己、损人的事情,你就睡吧,至少危害小一些。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清晨起床后,洗脸、漱口等,洗去一夜的垢晦,身体清净,神清气爽,。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 俱紧切

帽子戴好,纽扣系好,鞋袜穿好,这样给人以良好的精神风貌。

古人戴帽子是表示一种身份。现代人除了保暖、遮阳,几乎不戴帽子。所以这里的“冠必正”可理解为把头发梳理整齐。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帽子、衣服要摆放到固定的位置,不要到处乱甩。有些人家里凌乱得惨不忍睹。有些人说是家里乱,搅得他心乱;实际上是心里乱,才有家里乱。家乱的主人,实在应该好好的反省自己。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衣服干净整洁就可以了,不一定要品牌奢华。衣着要符合自己的职业本分,符合自己的家境。教师就别穿得像一个艺人,平常人家就别打扮得像个贵妇。从衣品可以透视人品,不合适的穿着反而看轻了自己,也被别人看轻。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不挑食,适度饮食,利于养生。这点很多人都知道,却做不到。现在吃货文化正是时尚,无语。

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

酒性浊,饮酒易乱性,不饮最好。酒是佛门五戒之一,酒能障碍人的清净心。

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

作揖、叩拜的礼节现在几乎没有了。礼节是为了表达恭敬心的,不管礼节的形式如何变化,这其中的恭敬心是不变的,它是礼节的魂。

“步从容”:步伐依从“心之容”。心里着急,步伐快急;心中欢喜,步伐轻喜。从走路之步伐,来观察自己的心,把失衡的心调整到平衡的位置,不紧不慢。这才是真正的“步从容”。

“立端正”:心正形正,心灵通达,身体无滞碍,站立时自然就是端正的。气血不通畅之人,很难做到“立端正”,形不正,矫形的同时,先要正心。

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勿践阈”:阈,门槛的意思,出入门不要踩踏门槛。据说古代门槛是身份的象征,踩踏门槛就是踩踏主人的身份。现在家庭基本都没有门槛了,但依然要注意,拜访时不要践踏主人的尊严。此外,现在寺庙、道观等有门槛的场所。依然要入乡随俗,不要随意踩踏门槛。

“勿跛倚”:站立时重心要稳,不要斜着站、倚靠着站。人在疲惫时,站立往往就会“跛倚”式。不要指责,搬张凳子请他坐,也是很温暖的。

“勿箕踞”,蹲坐的时候,不要将两只脚像簸箕一样,向前伸出八字分开。有时候盘腿累了,采取这种“箕踞”坐姿,两腿向前伸一伸,拉拉筋,还是很舒服的。不过,据说这种姿势很不雅观,在比较庄严或者人多的场合,这个动作还是少做为好,一不注意,伸出去的腿容易绊倒人。

“勿摇髀”:坐着的时候不要摇动大腿

。抖腿通常都是因为气血不通畅引起的,抖一抖,可以帮助气血运行。不过抖腿在公众场合还是要注意一下,曾参加一次讲座,前面有一个抖腿的男子,抖得很厉害,后面的人看得脑袋都发晕。

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

不仅揭开门帘要轻缓,开门、关门动作都要轻缓。一是爱惜物命,二是不惊扰他人。

转弯的时候,要留有足够的转弯空间,还要注意不要碰到棱角,以免身体受伤。其实做事、做人都要如此,要给自己充足的回旋空间。

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

拿着空器皿,要像拿着装满东西的器皿一样小心;进到无人的房间,要像进到有人的房间一样对待。不要因为器皿的空或者满,房间的有人、无人,而转变自己应有谨慎。

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一切言动,都要安详;十差九错,只为慌张。遇到难事,不要怕难,迎难而上;遇到易事,不可心生轻视而简略地应付。

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

绝对不要接近喧闹打斗的场所,很容易被灾祸殃及。邪恶怪癖的事绝对不要去打听,知道得越少越好,好奇害死猫啊。

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古代的门,一般指宅院大门。古代的堂,一般是指台阶以上窗户以外的地方。拜访主人,一定要让主人事先知道,不可像空降兵一样,突然就空降下来,让主人完全没有准备。

现在住宅结构和从前不同,若去别人家拜访,只要敲门或者按门铃就可以了。如果去的时候,人家的门是开的,也要先站在门口,敲敲门,等主人回应了,才可以进去。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

记得一次接电话,我没听出是谁的声音,便问:“请问你是谁?”

对方说:“你怎么连我的声音都听不出来了?”我就没好意思接着问了。

和她交谈了几分钟,也不知道交谈了什么,我一直在想:给我打电话的这个人到底是谁呢?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不告而取就是偷。有些人自以为和朋友很熟,所拿物也不是什么稀罕物,便随意拿走,也不告知。要知道物品本身也许不值钱,但拿走了朋友对你的信任,是再多的钱也买不回来的。这种事情做多了,朋友防你,就像防贼一样。

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这里“借人物”,有两种解释,第一种是:借他人之物;第二种是借人、借物。借人帮忙,借物使用。

做人要有信用,借人东西要及时归还。不还、忘了还、不事先招呼而推迟还,都会减损自己的信用,下次再借就难了。推迟还时,要在约定归还之前打招呼,能不能推迟还,要看物品主人的意思。

(图片素材取自互联网)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金刚经梵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