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 SRI DHAMMANANDA/文
释印海 张大卿 /译
佛法是什么?这一问题使很多人模糊困惑。人们常问:佛教是哲学呢?宗教呢?或是一种生活方式?简单说:佛教既广大且精深,再巧妙也不能归纳于一狭窄的范畴。当然,佛法包括了哲学、宗教或生活方式,可是佛法却不是限囿于以上范畴之内。
以某些范畴或标签来归类佛法,就好像宗教使用招牌来告诉人们,他们的宗教正在传什么法。假使我们用佛法来比拟药房,将会更清楚。我们都知道药房的招牌不能治疗一个人的病;假使药品是有效的,你就用它来治病,你不用去管它招牌上说得怎样。同样的,如果佛法是有效的,就利用它,不管它用什么招牌或标签,决不可将佛法硬塞进任何一个简单的范畴或任何招牌的框框中。
不同的人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环境里,对佛法必然有不同的归类和解释。某些人认为,佛法只是一大堆迷信的仪式;或者是可以获得短期利益的方便工具,是一个古时候流行的玩意。另外一些人却认为,佛法仅是对知识分子有意义的思想体系,是科学的发明。但对虔诚热切的佛教徒来说,佛法则是他整个的生命,值得他倾其所有来完成的生命大事。
一些知识分子把佛法看成是印度环境下的产物,或者认为是印度宗教的另一种产品。然而,佛法并不是这样,佛法就是圣谛,它是到达实在的智性的途径。佛陀体悟到世间的困扰,并不是单纯来自于知识性或理性的过程,而是来自于心智的发展和净化。知性的立足点使人联想到科学的态度, 终于促使佛陀成为古往今来、 独一无二的宗教导师。当然,达磨(法)的曙光在印度出现,有其当时智性探究和伦理性建设的社会条件。数百年来的宗教和哲学发展,孕育了印度本土丰饶的知识土壤,在这种肥沃条件下,达磨的种子才得以诞生。同时代的希腊、中国、埃及和巴比伦,虽然各有其思想宝藏,但都比不上当时印度圣哲的水准。思想启蒙的胚芽犹如长了翅膀的种子,从世界各地数不清的遥远时空,一齐飞到印度的东北角来生长和发展。这个独特的胚芽在佛陀的人身上获 得了完整的表达。
透过这个启蒙的经验,佛陀不再使用教条性的信念或神秘来做为教诫。他采用一种有效的、你我都可以证实的经验来说明佛法。他用最正确的字眼,给佛法下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定义,那就是圣谛。我们要记住:佛陀不是从学理上教导我们,他是从他的了解、他的开悟,以及他在圣谛上的实证成就上教诫我们。
佛法开始于二千五百年前的乔达摩佛陀身上,当佛陀介绍他的教诫时,他并不想要仅仅解释生命和世界,而是要指出他所发现的圣谛是在彰显正确而实际的解脱之道。
佛陀的原始教诫,包括宇宙、 人生真谛。 然而,佛陀的原始教诫(常称为法或佛语)和宗教用来吸引人们接近他们的教诫有着大大的不同。当佛陀灭度后数百年,佛弟子们开始将老师的教诫组织成为宗教。他们掺入了很多奇迹、神秘、算命、符咒、护身符、坛场、祈禳以及各种仪规,这些并不能在原来的佛陀教诫之内找到。当这些外来宗教的信仰和修持介绍到佛教中来时,很多人疏忽了原始佛教中最重要的修持:自律、自制、道德的陶冶和心灵的进展。人们不去修持佛陀原来的教诫,反而花费了更多的精力去向神灵追求守护和寻求财富及好运。渐渐地,人们开始对原始佛教不生兴趣,变得一味地只想从观星宿、黑魔或病难中摆脱掉恶运和晦气。在这种情况下,宗教的修炼与信仰就局限于一般世俗的追求了。即使到现今,很多人还相信他们能够通过外在力量免除他们的种种困难。只要人们仍然攀缘于这种信仰,他们就不会培养坚毅意志、智慧与智能,以及其他的有关资质
版权所有:金刚经梵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