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与苦原是相互对待而安立的。人们因苦而追求快乐,试问谁不希望离苦得乐?可是世人所追求的乐,以佛法来看其实都是苦。世人所感受的,不外是依于身、心顺益之事。一般人所追求的快乐,大部份离不开财富、名誉、地位、健康、家庭和睦(事业、婚姻、感情、家庭)、五欲之乐(财、色、名、食、睡)等,就好像上文所说四小王的愿望一样。佛法认为这些快乐都是暂短的、不真实的,况且当一个人沉迷于五欲之乐时,身、口、意三业往往不循正理、正道,一举一动都是起惑造业,如是便种下了未来的苦果。所以,佛法所讲的真正快乐,如经中所说:寂灭为乐或涅槃第一乐。
但如何才能达到这第一乐的涅槃境界?正如《大庄严论》中云:无病第一利,知足第一富,善友第一亲,涅槃第一乐。
无病第一利,利是利益,什么叫真实的利益?没有病。
知足第一富,世间人追求富贵,什么是富?知足是富。过去佛弟子三衣一钵,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所以说第一富是知足。
善友第一亲,诸佛菩萨就是我们的善友。
涅槃第一乐,涅槃的意思,根据玄奘大师的翻就是圆寂,也就是功德圆满,清净寂灭,这是第一乐。
《地藏经》中佛说的,常生人天,受胜妙乐,这个胜妙乐,决不是世间五欲六尘之乐,决不是世间名闻利养之乐;世间种种之乐,在佛法里面称之为坏苦,不是真乐。胜妙乐才是真正之乐。如果我们能够明白其中的真义,果能回头、觉悟、认真的修行、学习,最后定能将一切烦恼灭尽,到达涅槃的妙境,那是一种不被系缚、寂静、清凉、自在的快乐,此时“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也就是将苦痛的根本彻底消除,证为涅槃之乐。
当然了,涅槃之乐,是离欲法、是出世法。然而在世间法里,什么是真正的快乐
?怎样才是喜悦的人生?而世间人认为人生最快乐的事又是什么?一次,孔子去泰山旅游,在半路上遇到一位老先生自弹自唱,神情十分愉快。
孔子颇为讶异,便问老先生:你为何这么快乐呢?
老先生回答:我怎能不快乐呢?人为万物之灵,我幸运能出生为人而不是禽兽,这是我第一件乐事。在这个时代男尊女卑,地位相差很远,我又能生为男人,这是第二件乐事。人的寿命长短不一,我没夭折,而活到九十岁,这是第三件乐事。
孔子又问:你有三件乐事,可是我看你衣物简陋,就知道你生活贫困,难道你一点都不担忧吗?
老先生笑着说:哈哈!钱财是身外之物,贫穷也是一件平常的事,只要淡泊明志,身心安泰,消遥自在,贫穷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孔子再说:你年纪这么大了,不怕死之将至吗?
老先生回答: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死亡只是人生暂时的终点,好像坐车到了终站就要下车,我心无牵挂,有什么事让我害怕呢?
说完,老先生又继续弹他的琴。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所谓知足常乐,多贪则忧。知足者贫贱亦乐,不知足者富贵亦忧。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心宽必然自在,放下自得安乐。
版权所有:金刚经梵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