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梵文网

心态与做事

发布时间:2023-04-15 10:04:12作者:金刚经梵文网

心态与做事

  如果心态不好,带着烦恼去做好事,最后还是变成坏事。因为你带着烦恼去做,在做的当中,就会这里也不满足那里也不满意,结果还是造成矛盾来了。所以心态不良,所做的事都不好。

  人的心态分有善意和恶意。如果心态有善意,那么你做的事就是善事。大家应当时时刻刻反省自己现在的心态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如果是善意的,没有什么理由发脾气,发脾气就不是善意了。

  我们人往往缺少知恩。有时候别人来帮助我们做事,因为来帮助的人也许都会带有他个人的条件和成见,没有理解我们主人的观念,本来是想帮助做好事,结果后而把事情弄坏了。

  如果是有智慧的人,想帮助别人,就先问一下:“今天我来帮助你,到底我怎么帮最好?你把你需要帮助的事情告诉我。”接受帮助的人应当把个人的事情和对方沟通好,达成共识,然后才达到满足满意的结果。去帮助人没有沟通好,接受帮助的人也没有沟通好,两者都有过。要做事,前提是要有沟通,有沟通才能达成共识。

  想要帮助人的菩萨,不要带有个人的条件和成见。真正想帮助人,一定要做到无条件无成见。带有条件,带有成见,那么别人自然不接受。所以我说了一句话:理解万岁。沟通才能互相理解;有互相理解才能达成共识;达成共识以后,才能共住共事。

  父母对子女之爱,师长对学生之爱,应该是无条件无成见的。如果有条件有成见,那不是真爱。真爱,就是要把自己的心讲明白,表达清楚,让对方信心欢喜地接受,才成为父母的真爱,才成为师长的真爱。

  子女和学生对父母、对师长,不应该讲“爱”,而应该是“孝”。孝,也是无条件、无成见的。孝顺就是无条件地接受,无成见地接受。如果个人有意见,你先接受以后,才能解释,应该说:“父母的爱,我全部接受,但是我有一件事需要问父母,如果父母欢喜接受,我就说。我按照你们说的去做,于我们之间也许没有什么障碍,但是到社会,到别人那里,如果别人不接受,那又怎么办呢?现在跟父母商量,如果有障碍怎么排除?”这就是真孝了。

  作为学生也是同样的道理,没有理由带着反对的观念。因为父母给的是生命的养育,师长给的是慧命的增长。如果作为一个学生没有谦虚的接受,你永远找不到智慧的光明,老师也就不愿意再讲了。父母不教是父母的过,子女不孝是子女的过;老师不教是老师之过,学生不孝是学生之过。

  佛教说生命有六道轮回。在家庭,往往有老祖宗投胎做我们的后代,如果我们打后代,那不是打自己的老祖宗吗?请问大家相信这样的道理吗?

  特别是现在人类对生命根本没有尊重,所以青年人要成家的时候,已经怀了小孩,想要就要,不想要就拉倒。那不是把生命当作垃圾吗?如果把生命当垃圾来看,那我们一家人都不应该叫做“人”,应该叫做垃圾桶。如果想成家,第一个念头,应该为了生育后代而成家。

  生命是无价之宝,不能把生命当成垃圾。正因为现在很多人把生命当垃圾了,所以各种各样的灾难爆发得非常多。愿望各家各户对自己的子女教育好,教育他们尊重生命,教育他们成家立业必定站在生育后代而成家,要为老祖宗生一个有用的人才,生一个光宗耀祖的人才,生一个对家庭有用的人才,生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生一个对国家有用的栋梁。子女不懂得成家的道理,完全是父母之过,因为父母没有良好的教育,连父母都不知道生命的重要。

\

  学佛和不学佛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我感觉到很多学佛人都把学佛神秘化了,我看佛所讲的一切经文,佛所讲的道理,完全没有哪个地方是神秘的。佛所讲的道理,就是教育我们:第一、懂得做人的基础;第二、要有成人之道。做人的基础就是说,生命必定要接受教育进化,做一个有礼仪有规矩的人,有礼仪有规矩才能有条件成人之道。成人是到社会去发挥,做人是在家庭上规范。

  《地藏经》介绍地藏王菩萨如何孝顺父母,介绍观世音菩萨慈悲普利十方。地藏王菩萨的孝顺是做人的基础,观世音菩萨的慈悲是成人之道。为什么地藏王菩萨以出家身来孝顺父母?出家表示接受教育,才懂得孝顺父母的大道。在家庭做得到了,你到社会去教育人,才有说服力。

  有些人说:“我念《地藏经》是为了忏悔。”那你忏悔哪方面啊?首先应该是忏悔自己亏了孝道;念观世音菩萨,是念出菩萨的慈悲心,自己要像菩萨一样,无私地奉献生命,普利十方。菩萨的心是善意的,是没有恶意的。学佛人就是要学:心中没有恶意,完全有善意。不学佛就不懂得心中的善意是善根福德。

  有病的同修,你们敢说自己从来没有伤害人?你生病就是你伤害人的果报了,病就是暴露人心中的恶。今天愿望大家共同反省心中的善恶,找出自己善的一面与恶的一面。找到了就是清净的人,找不到永远不得清净。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金刚经梵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