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梵文网

试谈对大乘瑜伽止观的认识及体会——《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

发布时间:2022-12-16 19:43:05作者:金刚经梵文网

  试谈对大乘瑜伽止观的认识及体会

  ——《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

  编辑:释善白

  来源:闽南佛学

  何谓大乘瑜伽止观?大乘者,音译摩诃衍;又作上乘、第一乘。乘即交通工具之意,大乘喻为能将众生从烦恼此岸,载到觉悟之彼岸之教法。大乘者,亦名众生自性清净心。《大乘止观法门释要》云:“所谓大乘,摩诃衍。即是众生自性清净心,依此能起止观法门。”〔1〕瑜伽者,相应义、契合义。此二字并非佛教专有名词,如印度六派哲学中就有瑜伽派,他们认为瑜伽指“梵我合一”。佛教说的瑜伽是指禅定或止观,含有“理行统一”的意思,也就是所修的妙行与悟入的真理是契合无间的。《成唯识论述记》云:

  言瑜伽者,名为相应。此有五义,故不别翻。一与境相应,不违一切法自性故;二与行相应,谓定慧等行相应也;三与理相应,安非安立二谛理也;四与果相应,能得无上菩提果也;五得果既圆,得生救物,赴机就感,药病相应也。此言瑜伽,法相应称,取与理相应,多说唯以禅定为相应。〔2〕

  本经所说瑜伽主要以止观为体,因为瑜伽要通过修习止观才能令妙行和真理相应,所以又叫瑜伽止观。“止”,梵语奢摩他,是止息寂静的意思,其体是定,有令心专注而不散乱的特性。如《般若经》云:“一心不乱”名止,行者若想克制内心万马奔腾般的妄念,唯有修止。正如《遗教经》云:“专制心一处,无事不办。”“观”,梵语毗钵舍那,是审谛观察之义,其体是慧,行者要想解决盘根错节缠缚身心的烦恼,必须运用观慧之力量方可成就。《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云:“善男子,如是菩萨于内止观正修行时,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因此,修学大乘瑜伽止观是能够与真如相应成就佛果。法门无量,入道非一。为何直指止观为入道要门呢?《大乘止观法门释要》云:“行虽万别,止观为要,以止观二门能摄能生一切行故。”《解深密经·胜义谛相品》亦云:“众生为相缚,及为粗重缚,要勤修止观,尔乃得解脱。”〔3〕所以,止观为行者入道要门。

  一、修习止观的方便

\

  《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云:

  尔时,慈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菩萨何依?何住?于大乘中修奢摩他,毗钵舍那?”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当知菩萨法假安立,及不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愿,为依为住于大乘中修奢摩他,毗钵舍那。”〔4〕

  (一)菩萨修习止观以“法假

  安立”为依止法假安立者,即佛所说三藏十二分教;也即是说初学菩萨修习止观要以三藏十二部为依止。本品在知法知义门详细解说法相和义相,目的是令众生透过法相和义相了解诸法实相之理。理明则能起修,因修才能契入实相之理。因此,佛陀慈悲方便施设种种名言概念假名安立接引众生。所以,《解深密经·胜义谛相品》云:“谓诸圣者,以圣智圣见,离名言故,现正等觉。即于如是离言法性,为欲令他现正等觉,故假立名相。” 〔5〕然而,有一类众生不明诸法皆因缘假合而有,无自性故毕竟空。反而,在幻有的依他起法上执为实有法可得,成为遍计所执;故佛陀为破众生执著而说诸法都是“法假安立”。为什么?《华严五教止观》云:“甚深如来藏,而与七俱识。二种摄受生,智者则远离。”〔6〕意思是说众生本具的自性清净如来藏,由于无始以来被无明恶习熏染变成第八阿赖耶识,再由第八识起转前七识和宇宙万有,万有不出于我人能取之心和所取之相。此见相二分还是识体之所现,故可知诸法皆唯识所现,无实体可得。明了此理之人即能远离有无、断常等二边之邪见。也许有人质疑:既然是假名,何要依止?此人还未明了佛说诸法假名安立的目的,此 “假”字是破众生的遍计所执,并非否定诸法缘起依他起性的幻有。《涅槃经》云:“因缘故有,无性故空。”说明诸法由于因缘和合而假有;当体又无自性,故毕竟空。诸法虽性空,但不离缘起之有。离开缘起之有,空性之理无法彰显;离开空,诸法也无法建立。故空有不二,互摄互存,圆融一际。所以,《法华经·方便品二》云:“舍利佛,吾从成佛以来,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广演言教,无数方便引导众生,令离诸著。” 〔7〕因此,佛陀方便借用法假安立,令众生通过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而达实相般若。若人能够作如是思维即得正知见,具足正知见即与法相应。故菩萨修习止观应以“法假安立”为依止而修习止观。

  (二)菩萨修习止观以“不舍

  菩提心”为依住 菩提心,全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又作无上正真道意、无上道心。简单而言即:“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菩提道次第略论释》卷十一记载:阿底峡尊者曾经向大者云:“欲速成佛,当于何学?”答曰:“当于菩提心而学也。” 〔8〕可见,菩提心乃是入道之门。《劝发菩提心文》云:

  尝闻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苟不发广大心,立坚固愿,则纵经尘劫。依然还在轮回,虽有修行,总是徒劳辛苦。〔9〕

  说明修习止观者应发菩提心,因为菩提心是修学佛道的增上缘。若人能发无上菩提心,如有良师益友互相提携,无有懈怠;若人能发无上菩提心,就如勇士手持利剑,斩烦恼丝,无有所碍;若人能发无上菩提心,如同龙王布洒最殊胜甘露法雨,普润一切众生。《大乘止观法门释要》云:“昔有罗汉,蓄一沙弥,沙弥忍发大心,师即让令前行。故知一念发心,实超二乘境界。”可见,初发心菩萨一念菩提心的功德等至佛果功德。修习止观者若能常发菩提心,福德殊胜无比。如《菩提道次第略论》卷十一云:“发心无间,虽作少福,亦能出生无量果故,为胜福田,及为一切世间所依止,犹如大地。” 〔10〕如果忘失菩提心,则离佛道远矣!《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所以,修习止观者要以“不舍菩提心”为依止。

  (三)菩萨修习止观以“四种

  所缘境事”为所依何谓四种所缘境事?

\

  一者有分别影像所缘境事:谓如有止观行者,对于由见闻正法所得来的,或由教授教诫所得来的,或由见闻其他以及分别所得来的所知事的同分影像。在止观的实践中,给予仔细地观察拣择,普遍地分别寻求,极普遍地分别伺察。但这所拣择所伺察的同分影像,不是他本身有真实的自相,而是能缘心上所变现的一种状态。如修习出入息观:念于内息,系念善学,念于外息,系念善学。出息长时知 “我出息长”;或者出息短时知“我出息短”。 如是观察推度以前见闻所得来的,或由教授教诫所得来的数息观,现在于坐上所修的法并非法义本身真实的自相,只是能缘心上所变现的一种状态,这就是“观”的有分别影像所缘境事。

  二者无分别影像所缘境事:谓止观的行者,对于如前(修习出入息观)所取的影像相,虽不再加以观察拣择等,但对所缘的影像相,却能以奢摩他的实践,来寂静其内心的躁动。使心安住于呼吸上不再作其他之缘,令心安住,这就是“止”的无分别影像所缘境事。

  三者事边际缘境事有二:1.尽所有性:从诸法广度而讲,一切诸法皆不出蕴、处、界三科。比如一切法不出色心二法,色心二法又含摄于五蕴中;此三科即是尽所有性;2.如所有性:从诸法深度而言,指一切法的真实性。如苦、空、无常等法都是如所有性。

  四者所作成办所缘境事:指已断二障,证我法二空,得二种转依的佛果,此唯有佛才能所作成办。

  以上四种所缘境事能遍行一切,有分别影像所缘境事偏于止,无分别影像所缘境事偏于观,事边际缘境事是遍行一切真实事的,所作成办所缘境事是遍因果相属诸事的。前二种止观所缘境事在加行位就可得,而事边际所缘境事要见道 (初地)才可证得。

  二、如何修习瑜伽止观

  (一)“闻思修”入三摩地

  《解深密经》云: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如我为诸菩萨所说法假安立,所谓契经、应颂、记别、讽颂、自说因缘、譬喻、本事、本生、方广、希法、论议,菩萨于此善听善受。言善通利、意善寻思、见善通达,即于如是善思维法,独处空闲作意思维,复即于此能思维心,内心相续,作意思维,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轻安及心轻安,是名奢摩他,如是菩萨能求奢摩他。 〔11〕

  首先,修习止观者应从闻思修入手,应如何闻思修呢?闻法应具五种条件:一者善听:是恭敬地听闻正法,正当闻法时,内心绝对的远离骄慢、轻蔑、怯弱、散乱以及种种杂染的过失;二者善受:是对所听教法中所诠的意义,能够无倒领受,受持不忘;三者言善通利:“通”是了达,“利”是无滞,就是对佛所说的名句文等,能够善巧无碍地通达,并作随顺正行,随顺解脱地为他宣意说,名为言善通利;四者意善寻思:是对如所听闻,如所通达的诸法义理,能刻意地善巧寻思;五者见善通达:简单而言就是对所闻所思的十二分教法义能如实了知。其次,善思维法,即行人对于所闻所受持究竟法义,以无颠倒的正见,独处空闲作如法思维。为何独处空闲?初学者散心成习,心如猿马,终日攀缘外境,难以安心,故应远诸愦闹。思维所闻所持的法义,以能思维心思维所思维的法义,内心相续前心后心,心心不断,安住于境。比如数息观,令心系念于呼吸之间,念念清楚,知出息、入息,知出息长或入息长,知出息短或入息短,数数修习。在此过程中,难免会有失念或掉举等杂念相续夹入,应当下觉知妄念,即是正念。久而久之,令心安住,久久修习可以引发身心轻安,这就是菩萨能求奢摩他。本经云:

  彼由获得身心轻安为所依故,即于如所善思维法内三摩地所行影像,观察胜解舍离心相,即于如是三摩地影像所知义中,能正思择、最极思择、周偏寻思、周偏伺察;若忍、若乐、若慧、若见、若观,如是菩萨能善毗钵舍。 〔12〕

  “三摩地”译为等持,亦名定;通定心位与散心位,在此简别散位,故名内三摩地。由于修习止引发身心轻安为所依,观照力量则增胜,能生起对所行影像,作深深的观察,生起殊胜的理解而舍离心相。观察、胜解、舍离三者是能缘心的三个过程。就如数息观,让呼吸自然出入,如实观照,不需要用自我的意识去掌控呼吸,也不要暗示或想象,很轻松自然即是观察;对于出息或入息,了了分明,相续无有间断即得胜解。呼吸慢慢从粗到细,最后达到不念作意(不需要特意系念于所缘境上),而是远离所缘的心相,这就是舍离心相。当身心轻安时,行者正观内三摩地所行的影像就能达到正思择、最极思择、周遍寻思、周遍伺察。由此获得对法的坚信认识,此名为若忍。由于坚信此法能得解脱,故能生起对善法的好乐,此名为若乐。对善法之好乐又能作深度的推度观察,乃至极微细的伺察,这是若慧、若见、若观,也是菩萨能善毗钵舍那。可见,菩萨依止闻思修成就止观。

  为何我们现在修习不见成就呢?究其根源是:对法不坚信,不坚信故,不能行持;不能行持,则不得法乐;不得法乐,自然不好乐佛法;因此,法不入心而与五欲乐相应。《涅槃无名论》云:“何者,众生所以久流转生死者,皆由著欲故也。著欲止于心,即无复于生死。” 〔13〕如今虽有少许好乐习禅者,也如强良马,修强良禅,色身虽在座上,心却常系五欲之乐。《杂阿含经》云:

  世尊告洗陀迦旃延:当修真实禅,莫习强良禅,如强良马,系槽枥上,彼马不念,我所应作,所不应作,但念谷草。如是,丈夫于贪欲缠多所修习故,彼以贪欲心思维,于出离道不如实知,心常驰骋,随贪欲缠而求正受;瞋恚,睡眠,掉悔,疑多修习故,于出离道不如实知,以疑盖心思维,以求正受。 〔14〕

  所以,止观难以修成,故菩萨修习止观先远离五欲。如何远离五欲呢?佛陀告诉我们应当严持净戒。《佛遗教经解》云:

  戒是正解脱之本,故名波罗提木义。因依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是故比丘,当持净戒,勿令毁缺。若人能持净戒,是则能有善法,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当知,戒为第一安稳功德住处。 〔15〕

  因为,戒能防非止恶,是成佛的根本。慈舟法师说:“戒为杀贼之先锋,以戒制惑业始成定慧。戒为防非之城郭,无城则持戒良民失所故。”〔16〕戒能帮助行者防护六根,少著五欲,减少修行上的恶缘,增加善缘,从而令身心日趣达到安详。所以,修习止观菩萨应持净戒远离五欲,才能达到定慧双修。

  (二)了知止观的种类

  本经列举止观的种类有多种,本文依“闻思修”略说止观各有三类:一者有相毗钵舍那,“相”指有分别影像境。也就是我们平时(散心位)所听闻受持的诸法,或者是教授教诫所得的诸法,加予作意思维,此思维只是暂时的,也不是很深刻地思维,故名“有相毗钵舍那”。如果对这些教理作如理观察思维达到内心无有间断,即可得“止”,这就是“随有相毗钵舍那的奢摩他”。二者寻求毗钵舍那,对于彼法彼义未能善解,为了了达彼法彼义进一步作意观察审谛思维。假如单独对法不理解,就在观中以闻所成慧的寻伺心,推度观照曾经所闻所持的教法以求获得理解。假如单对义不理解,在观中以思修所成的二慧功用,推求教授教诫以期对之获得认识,故名“寻求毗钵舍那”。若能如理思维,令心相续则引发“随寻求毗钵舍那的奢摩他”。三者伺察毗钵舍那,以修所成慧遍于一切法义已经善解,为求于彼善巧证得极解脱的关系,更加微细审谛思维,故名“伺察毗钵舍那”。由此胜解能力,解决蒙蔽真理的惑障而得解脱,由此能引发“随伺察毗钵舍那的奢摩他”。总之,行者了知止观的种类,就能清楚自己修行的位次,更好地加功用行。

  (三)善知止观的关系及

  单复修法止与观的关系是非一非异的,修止的所缘境是无间心,(见分心)修观它的所缘境是相分境,故说两者非一。但又不能说两者是一个东西,相分境是依见分心而生起,故观的所缘境(相分境)不离止的“能缘心”;而止的所缘境就是观的所缘境的“能缘心”故说二者非异。二者是一体二用,止不离观,观不离止,止中有观,观中有止,止观不二,互摄互融。行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烦恼习性轻重而先修止或修观,或者止观等修。菩萨单修止,对治散乱心增长定力。行者修法时,常常出现心安住不了修法境上,而是游虑于过去或未来可爱境上,此现象称为掉举。可以用两种方法对治:一者可厌法作意思维,了知此可爱之境皆是我人第六意识虚妄计度,唯识所变非实有,妄相自然消失正念提起;二者,诸可厌法无间心作意思维,如果妄念还多,可以先放下当前所修法,继续修可厌法,令心无有间断,则能折伏妄想。单修观,对治昏沉,慧力增胜。有时,由于行者自心太向内摄,失去攀缘的力量所导致自心昏昧。有时,也会因行人睡眠不足所导致。也有两种方法:一者可欣法作意思维,如“观佛相好” 、“观十二因缘”等等,令心举起;二者可欣法无间心作意思维,和修止第二种方法一样,继续修习可欣法令心无有间断,令心举起,或者实在不行就要下座径行(不过此方法也不宜常用,否则会养成坏习,每次修到此就想下座,应进一步克服它)。止观双修,当止观双修把掉举与昏沉二烦恼伏住,身心会处于安详的状态,此时无须再作意除障或过于精进,只要令心自然任运即可,这就是舍相。如果此时还特意除障,反而会引起内心散乱。如念佛,散心时可以大声念佛号令摄其心,当心安住时就无须再大声唱念了。

  (四) 何地“通达”止观及“得”止观

  菩萨于初极喜地通达总法止观,因为此地已断烦恼障,入见道位,以无漏智缘总真如,能所双亡,心境一如故名通达。菩萨于第三发光地“得”总法止观,因此第三地是“定地”,从定发观,观行纯熟,故名“得”。菩萨能得总法止观有五个条件:一者集总修,就是集所有大乘教法,作总相的观察。一法如此、法法皆如,比如观诸法皆因缘和合假有、无有自性,毕竟空故。二者无相修,就是离名离相的一真法界,无一法可得,作如是观:诸法实相是非言语所能诠释、非心思所寻伺,唯有实证才可了知。三者无功用行,就是不加作意,就能任运而修。四者炽盛修,更加精进令无功用行,不断增胜。五者无喜足修,不以无功用行的增胜而生满足,应以无所住心而修。

  由此五因能成办五果:一者于思维时,刹那融销一切粗重所依;二者离种种想、得乐法乐;三者,解了十方无差别相无量法光;四者,所作成满相应净分无分别相,恒现在前;五者,为令法身得成满故,摄受后后转胜妙因。初学菩萨修习止观未通达或未得总法止观,此过程本经称之为随顺奢摩他胜解相应作意及随顺毗钵舍那胜解相应作意。行人也不要泄气,应继续精进,功夫自然成熟。

  三、如何遣除诸相及诸障

  (一)遣除诸相

  首先,总说“真如作意”遣除法相及义相。何谓真如作意?本经云:“善男子,由真如作意除遣法相及义相,若于其名及名自性无所得时,亦不观彼所依之相,如是除遣。”〔17〕要知道法相义相皆是如来施设方便,为令众生悟入诸法实相而法假安立。若人不知,反而在幻化的依他起法上起执著便成遍计所执性。若能于幻化的依他起法上了知诸法因缘所生,唯识所现皆是虚妄而不执著,即是圆成实性。唯识宗认为遍计所执性是无的,而幻化的依他起性是有的。《不真空论》说:“诸法假号不真、譬如幻化人,非无幻化人,幻化人非真人也。”〔18〕所以,行人应了知诸法名相并不能诠表事物的本身,名相只是第六意识的虚妄分别计度而有,并非真实有故不可得,是名真如作意。

  其次,别说“空”来遣除十种难除相。一者了知法义故,有种种文字相,一切法空对治。这是众生对“法假安立”执为实有,故如来法空破之(前面“法假安立”已详细说明)。二者了知安立真如义故,有生灭住异性,相续随转相,由相空与无先后空对治。《中论》云:“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名无生。”所以,诸法本无生,无生故无灭,无灭故无住,无异等相,即为相空破之。诸法看似有生灭先后次序,实则无有先后次序。《中论》云:“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故以般若智慧观照诸法无有生灭相续随转相可得。三者了知能取义故,有二相:第一,有顾恋身相以内空对治;众生执著五蕴假合的色身为常一的实我即为我执,从而引发我所我见等烦恼。而不知“我”是由色(物质)心(精神)二法组成,既然是二法组成,就不能说是常一的实体,因此“我”也是因缘和合的假我,身相也是无常法故不可顾恋;第二,既然“我”都是因缘假和合而有,那么我所拥有一切也皆是因缘法,并非实有,无所得故,没有什么可值得傲慢,离“我慢相”;四者了知所取义故,有顾恋财相以外空对治;能取之心不可得,所取之相(财色名食睡等五欲法)也不可得;五者了知受用义,男女承事资具相应故,有内安乐相和外净妙相;既然了知我的能取之心不可得,所取之相(男女承事资具等相)也不可得,哪来内安乐相,更无外在的净妙相可得,一切法自性本空,假名幻有;六者了知建立义故有无量相,由大空对治;“建立”指有情所依住的器世界,了知一切诸法虽有无量差别相,无非四大组成。因缘法皆是虚妄,毕竟空故;七者了知无色故,有内静寂解脱相,由有为空对治。无色指四无色定即: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这些定还未究竟,还在三界内并未真正解脱,行者不应以少为足执此解脱相,应以无所住心继续修习;八者了知相真如义故,有补特伽罗无我相,法无我相,若唯识相,及胜义相,由此毕竟空,无性空,无性自性空,及胜义空破之。《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故真如实相是无一少法可得;九者了知清净真如义,有无为相、无变异相、由无为空、无变异空对治;无为法是相对有为法而言,无变异法也是相对变异法而立,既然是对待法,即是因缘法,因缘故无自性,毕竟空,故此二相也不可执;十者即于彼相对治空性,作意思维故,有空性相,由空空对治。行者修习止观连能空一切相的“空”执也要远离,住而无住,无住而住,修而无修,无修而修,这才是大乘空义。本经云:“善男子,若于依他起相及圆成实相中,一切品类杂染清净遍计执相,毕竟远离性,反于此中都无所得,如是名为于大乘中总空性相。”〔19〕

  以上不仅是一空对治一相,而且一空也能对治一切相,行者能除此十相,则能解脱杂染缚相,圆满佛果。

  (二)远离十五种障

  首先,五系者:一者顾恋身财,爱恋身体和贪财是修止的两大障碍。世间没有一个人不爱自己的身体,每天除了给它吃穿洗漱外,照顾得比谁都勤劳。有些人为享受五欲之乐,而为聚集大量钱财奔波劳命,哪能静下心来修习佛法。修道之人应别于俗人,如今俗气未泯,好乐五欲,恋着色身,实在不该。修习奢摩他应远离五欲才能成就。二者于诸圣教不得随欲,对佛陀的教法不能正确理解或缺乏理解,会障碍观的修习。三者乐相杂住及于少喜足,假如行人喜欢热闹,不堪寂寞,心向外攀缘,不得安住,这叫乐相杂住相。因此,初学者修习止观应尽量远离热闹处择空闲处修行。行人不应以少许成就而倍感自豪,心满意足,应以无所得心而进趣菩提。所以,行者修习止观应离五系。

  其次,五盖者:一者掉举和恶作是障碍修止,掉举令心躁动为相,恶作是对做过的事总感讨厌后悔不圆满,心总是停留在悔意当中不能快乐;二者昏沉睡眠及疑是障碍修观,昏沉是令心沉没不明了,睡眠是令心昧略不清楚,疑是令心犹豫不决,因此,难以修观;三者贪欲和瞋恚是障碍修习止观,贪心重的人,每天在财色等五欲中打转,哪有心思修止观。若瞋心重者,俗话说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内心被瞋火煎熬谁还能坐得住,是故行人应远离五盖。

  最后,五种散动:一者作意散动,简单说菩萨不发大心,只为自己求安乐的作意就是作意散动;二者外心散动,好乐五欲,心向外攀缘就是外心散动;三者内心散动,指内在的心念或上或下而不得安定,如昏沉或欲界贪著等都是内心散动;四者相散动,本经云:“若依外相,于内等持所行诸相,作意思维是名相散动。”外相指先见闻觉知所以认识的色等事相,于内等持所行诸相,修止观时,不能明了现前所缘境,令心不得安住,就是相散动;五者粗重散动,指定中作意粗重是我见我慢的种子,当修习止观有点轻安觉受时,就认为自己很了不起,生起我慢之心,障碍修止观,这就是粗重散动。

  以上十五种心是菩萨修习止观所应远离的心相,才能成就止观。

  (三)断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

  菩萨行者于四加行中“世第一位”精进勇猛修习止观,远离恶趣烦恼业生杂染障,证得初欢喜地。菩萨继续修习,远离微细误犯之业现行障,证得第二离垢地。于此地修习止观得胜定,远离五欲境界的贪爱,引发妙慧证得第三发光地。又远离对第三地上所得的胜定之心和所得的大法总持之心的贪著,证得第四焰慧地。菩萨继续加功用行,远离生死涅槃一向背趣障,证得法界生死涅槃无差别性,即是第五难胜地。第六现前地菩萨,观缘起毕竟空,通达十二因缘的染净差别相皆平等;证得无染净的法界。第七远行地菩萨,已远离对如来种种教法微细的取相现行,入于纯无相观,通达如来一切法门皆无差别。第八不动地菩萨,已远离有功用行和有相不得自在障,能够无功用行,随心所欲化现一切身相及国土。第九善慧地菩萨,已远离一切善巧言辞不得自在障,证得四无碍智。第十法云地菩萨,已远离不得圆满法身证得障,得一切神通作业总持定门,证得无量无边妙功德法所庄严的法身。如来地,已远离极微细最极微细烦恼障及所知障,究竟证得无著无碍一切智见,依于所作成满所缘,建立最极清净法身。故本经云:“于法假立,瑜伽中,若行放逸失大义,依止此法,及瑜伽,若正修行得大觉。”〔20〕可见,瑜伽止观实乃入道要门,菩萨行者依此修行则能转染成净,成就佛果。本经亦云:“善男子,一切声闻及如来等,所有世间及出世间一切善法,当知皆是此奢摩他,毗钵舍那所得之果。”

  结 语

  《分别瑜伽品》通过慈氏菩萨和佛陀的一问一答形式,逐层深入地解析唯识修学方法及次第,以止观为方便契入唯识实相之理。让行者依此次第能实践佛法,平静心湖,从而成等正觉。从中可以得知,佛法修学次第尽在闻思修三慧与戒定慧三学。《楞严经》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华严经》云:“戒为无上菩提本,应当具足持净戒。”任何经论皆是佛陀应众生之病执而开演,经论内容一定具有除病执的方法及次第。唯有我等凡愚未能了知,纵然了知,也未必深信,犹如穷子虽身系摩尼宝珠,却不知自己本是富者,甘愿流浪三界,穷苦不堪。同时也告诉我们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唯一心所现,应反观修,莫向外求。如《华严经》云: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虽然,初发心菩萨修习止观是需要依次第而入;但是,若能了知万法唯在一心中得,则能善用其心,依法行持,运用止观,恢复心性本来具足寂照功能。《大乘止观法门释要卷》云:“止则不随妄想,而一相永净。观则不滞空寂,而妙用恒兴。顿了诸法,触处皆通,可谓成菩提于弹指。” 〔21〕所以如果行者离止观,而别谈寂照,如此心行与骑牛觅牛有何区别?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金刚经梵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