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上把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分为“清净的造作”(净业)与“污染的造作”(染业)两种。
“善念”、“恶念”和“无善无恶的念头”通通是属于“污染的造作”。
“心不动念”、“了知境界而不起分别心”(离念灵知),“行善而不执著善相”才是“清净的造作”。换句话说,清净的造作超越了善恶的对待。
这个观念也许诸君不易明白,让我举个简单的譬喻吧:大家都知道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污泥就是恶业,清水就是善业,莲花不但不染污,也不染清水,这才是真正的清净。所以,真正的清净超越染净的对待。真正的善也超越善恶的对待,这超越对待的善,我们姑且叫它“清净”。
为什么要超越善恶呢?因为造恶得苦固然不好,造善执著我在行善也有许多烦恼,譬如心中受了“我啦”、“善啦”、“多少功德啦”这些名相的干扰
版权所有:金刚经梵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