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塔林的第一感觉是阴森,第二感觉是阴森,第三感觉还是阴森。也许是早已听说这是禅师们的墓地的缘故吧,但这里的确没什么好玩儿的。转了一会儿,同事便坐在塔基上不走了,我只好独自欣赏。
我先看了介绍塔林的牌子。上写:塔林位于寺西三百米处的山脚下,是和尚的坟茔。寺僧人圆寂以后,根据他生前在佛教界的威望和地位,修造墓塔安放骨灰或尸骨于其中,并刻石纪志,以示功德。
塔身皆为奇数层,象征和尚独身修行,最高七层象征七级浮屠。塔林中现有唐、宋、金、元、明、清各代砖石墓塔二百三十多座,是国内最大的塔林。塔型多样,制式不一,是研究砖石建筑和雕刻艺术的绝好园地。
看完我不尽惨然了,原来这里面还有这么多学问。我不由笑起自己的愚来。但我还是没有叫同事,自己开始了绕塔游戏。塔有石砌的,有砖砌的,有方形的,有圆形的,有的单檐,有的叠檐,有的檐套檐形成密檐。颜色也不相同,大多是黑灰色,有的用石灰粉刷成白色,有的像一座小房子,有的似一尊古瓶。
有的方基到顶,有的呈锥形直插云霄。浮雕更是千奇百怪,巧夺天工。方士、仰覆莲、狮子、怪兽、牡丹、匠人、花草、猛禽、八卦图、云盘、纽带等等。
此外,有的塔身上还象征性地刻有花格门和窗直棂。廊、柱、檐、椽、斗拱、阁枋等以示居住之意。每个塔上都有刻字,前面是碑文后面是祷辞。如:“裕公塔”。正面塔额上刻“宣授都僧省少林长老特赐光宗正法大禅师裕公塔”。而“古岩寺塔”的背面则刻有“龟鹤齐”三字。取意:“千年龟、万年鹤”。
塔林中最古老的一座塔是“法玩塔”,建于唐贞元七年(791年),但没有找到。最新的一座倒是很易发现,它位于塔林西部,出檐方形,七层。塔背面刻:永化无道凤舞夔跳勲業弥天不值一笑哑弹指十万八千里岂知人间社火闹。正面石碑上刻:嵩山大少林泽寺二十九代主持惠参禅公行實口。公元一九九六年岁次丙子二月初九日,榖旦。
纵观全塔林之塔,从外形上有圆形喇嘛式和方形出檐式两种,从建筑材料上有石砌和砖砌两种,从用途上看有普通塔和专用塔两种。但他们也有共同的特征,造型奇特、缝合严密、工艺出众、结构坚固。分基座、塔身、塔顶三部分等。
转来转去转到西南角。这儿有几座残塔歪在杂草和树丛中,和其他的塔比起来,尤其显得悲凉。我不由感叹,也许他们是最古的塔吧!他们那歪斜的塔身,不规则的裂缝,不正代表了他们的沧桑吗?
可他们已无从考证。谁又知他们是哪朝哪代的哪位高僧的墓地呢?那么他们的功德岂不也埋没了吗?但转念一想,出家人,不求名利,一心向善,这也正合其意。但他们又为何要建塔留名呢?
是的,世间淡泊名利的人不外乎两种。一种是曾经功成名就的人。他们功名在身,崇尚淡泊名利之境界高远。另一种是想有名利而未得的人。追求而不得,大谈淡泊名利之高雅。前者可气,后者可怜。这些入寺的顿悟者,大概也不出这两种人吧。
比如中国禅宗第五祖弘忍大师,幼贫常随母乞食,后遇道信而拜师。第六祖慧能禅师三岁丧父,靠卖菜养母度日。而牛头宗二世智岩禅师却是隋大业年间的郎将,常随身挂一水囊,屡立战功,后弃仕途而隐居
。可见,名利不可贪多,但也不可不追求。如果世人都像这些僧人一般整日面壁思过,以求悟禅机成佛性,那社会还如何发展。“宁静致远”,这宁静也首先要吃饱穿暖,总不能饿着肚子挨着冻去“致远”吧!
人生在世就要不断的追求不断的创造,让旁人从你身上得到裨益,这才是最美的人生境界。只求清净无为,一心向善,又能为世人带来什么呢?
看着这些黑漆漆的砖石,我已毫无崇拜之意,随之升起的是蔑视和嘲笑。而他们,也似乎颤然欲倾了。而我又仿佛看到成群的灰衣僧人合掌站立在我的面前,口念:罪过,罪过!
是的,罪过。在此改革开放祖国腾飞的年代里,他们退避山林,自称修身养性,却终日碌碌无为。他们怎能不感到罪过呢!而我也胆怯似的逃出塔林,去寻找我的伙伴。
版权所有:金刚经梵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