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颠倒的真理——佛学四谛之苦谛
春华秋实,我们在这个祥安和谐的时节,和大家陶冶在释迦经典的佛学宝藏中,我和大家一样感到温暖、自在。充满法喜的日子真好
! 一、生苦:
胎儿出生,皮肉细嫩,在接触和适应外界的过程中,充满痛苦。妈妈的母体温暖如春,悠然自得。一旦离开苦难便开始了。
二、老苦:
人到老年,发白脱落、牙齿老化、嚼食困难、耳聋背驼、行走艰难,倍感痛苦。无论是风光了一生还是穷困潦倒一辈子都难逃老之将近,何尝有苦尽甘来?
三、病苦:
人要患各种疾病,造成肉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这个苦是道不尽,说不完的。
四、死苦:
人将临死,对死亡充满恐惧,弥恋现世的生活,感到痛苦。谁也躲避了的苦。
五、怨憎会苦:
与自己所讨厌的人不得已而相会、结合。对自己憎恶的环境想脱离而又脱离不了。不想遇到的事偏偏又遇到,令人苦恼不堪。
六、爱别离苦:
与自己相爱的人别离,与自己所喜欢的人或环境分开也是痛苦的。劳燕分飞,人各一方,自古就是个说不完,道不尽的苦。
七、求不得苦:
自己想做的事做不成,自己想追求的事或人得不到,精神上感到痛苦。这样的苦谁也躲不开。
八、五盛荫苦:
人生就是苦,人生是诸苦的集合体。处处都是个苦,怎一个“苦”字了得啊。
八苦无所不包,无所不扩。生命的现象呈现著迁流变化的情形,叫做“诸行无常”。因为无常,所以没有一件事物不会毁坏,也没有永远的欢乐,当我们拥有的事物毁坏时,当欢乐远离悲伤来临时,自因沮丧、失望而痛苦,所以“无常故苦”,故依照苦的性质划分了上面的八苦。
种种的苦,像一条无形的锁练,紧紧的缠绕著身心,令人烦恼、无助、陷入无法自拔的痛苦深渊。
佛学蕴含的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这是佛法真正的核心思想,也是真实不虚的如来本意。把苦摆出来叫世人去观想,去思索,去找寻脱离苦海的慈航。
需要强调的是:佛学有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承认人自身的伟大,从人本身去寻求真知,正是这种以人为本的思想,才使佛学几千年来生生不息,菩提之花开遍全世界。
版权所有:金刚经梵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