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梵文网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教师

发布时间:2023-02-23 15:24:43作者:金刚经梵文网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第一集)

  尊敬的诸位校长、诸位尊敬的教育同仁,大家下午好,Selamat petang。

  我们这三天跟大家交流的课程,好像今天差不多九个多小时,大家有没有算一下?诸位老师们,大家多久没有一天学习九个多小时了?你看,人其实很能够激发潜能。很难得,这两三天写下了我们自己学习的历史。

  人生什么时候在写历史?Anytime,anywhere,都是。写下了历史,有没有感觉到,今天很对得起自己,很对得起亲朋好友,很对得起生命当中的有缘的人?人生心安理得,无愧于人,那是很大的快乐。而且大家要相信自己的潜力,一天可以学这么久,这么用功。

  我们每一天读《弟子规》,最后一句大家记不记得?「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大家有没有感觉,自己念到这一句的时候声音特别大,有没有?为什么?「终于念完了。」是吧?那变成应付了。学习是要恭敬真诚,不可以应付,绝对不是因为这样。因为这句话鼓励了自己,激励了自己,所以声音特别大。透过这三天,证明我们每天学习十个小时没问题。而诸位老师假如从今天开始,一直保持学习的状态,可以每天十个小时,大家想一想,不成圣成贤都很难。是吧?有这样的恒心、毅力,绝对可以「圣与贤,可驯致」。

  当然,看到大家,我是非常亲切。我自己也是小学教员,看到大家又想到,大家现在是休假的时候。我自己还没教书前,因为我的母亲跟父亲都是师专毕业,都是教小学。我的二叔、二婶也是教书的,我的三婶、我的姑姑、我的二姐、我的表姐都是教书的。所以人生很有意思是什么呢?该你做的事,你早晚得做,你就别在那里退缩,别在那里逃了。

  这一生该是要教书,我就要好好的来做,不然绕一大圈,还是得干。而我自己还没教书以前,我看着我们家里的这些长辈,就会觉得,教书真轻松,又有这么多假可以放,还领国家的薪水。可是当我自己教书以后才知道,放假是喘气的。所以有一句话叫「事非经过不知难」。自己没有当过妈妈,哪知道半夜起来好几次是什么滋味;自己没有当过爸爸,怎么知道被太太踢下床去泡牛奶是什么味道。没有真正教过书,尤其教幼儿园、教小学,那时候孩子都还没有自理能力,孩子的安全,孩子的学习,种种的这些压力、责任压在一个老师身上,那不是一个人,也不是两个人,那是几十个人。所以精神的耗损是很大的,放假是调息一下,调和一下身心的状态。

  我自己在带班的时候,我带六年级。我记得有一次大扫除,有一个女孩子爬上窗去,我们那个窗,四个窗户,很高。结果她在我面前就爬上去。因为是四个窗,而且是两层,她就站在第一层,握着第二层的窗说,「老师,拔下来洗。」我说,「不行,太危险了。」我「不行」才讲完不到一秒,她就把窗户拔下来了,她一拔,窗户掉下来了,她跟着也就这样垂下来了。「砰!」那个窗户四片全破,砸在她的身上。

  我就清清楚楚的,在我的一公尺面前看到这整个过程上演。她整个掉来之后震了一下,很大声,所有的同学都呆住了。然后突然这些同学要动的时候,我马上说,「都不要动。」因为一动,可能这些孩子就会被玻璃割到。我赶紧把这个窗移开让她先爬起来,毫发无伤。可能是因为我有让他们读《弟子规》,还有读《阴骘文》,《文昌帝君阴骘文》。要做好事,修阴德,才会善有善报。所以很多人生的体验,没有经历过是很难感受的。

  我记得我母亲也曾经跟我讲过,我母亲教了一辈子的小学,我的舅舅就笑我妈妈。他说,「拜托,妳教书这么多年,怎么没有一个记功嘉奖?得个什么奖,怎么都没有?」我妈妈回了一句话,「小孩都没出事就很好了,还记什么奖?」这个话,我后来自己教书就知道了,平安是最大的福气。可是很有意思,我母亲说,我舅舅问完以后,我妈妈就一直记一大堆奖。所以告诉诸位老师,该是你的奖,跑都跑不掉,迟早它会来,别担心。但是,能平安是真正很大的福气了。

  所以我能体会到诸位老师的放假是很可贵的,应该在家里好好休息,但是还来到这里,真是更不容易了。而且我们同样走在教育的第一线上,我们是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德不孤,必有邻」。所以,大家回来,这里是大家共同的家,这个家不属于某一个人,是所有我们从事教育的同仁,从事文化承传的朋友们共同的家。我们这个家里面所有可以支持大家教学的,支持大家的人生的,大家不要客气,随时回来拿。

  大家在休息时间还来到这里一起共学,很不容易。尤其是中午时间,中午应该是特别适合休息的,结果还得上蔡老师的课。大家要了解,我们曾经在大学学过经济学。经济学说「边际效应」。就是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它的效果最佳,这个要会算。所以一个人最想睡觉的时候一定要睡,效果最佳,最划算。最想睡的时候,你能睡个十五分钟,精神就回来了。所以待会大家不要客气。不过我们还是要有一点默契,大家真的很想睡的时候,一定要,大家这么点头,我会愈讲愈起劲,愈有灵感。但是切记,希望不要左右晃,左右晃一来会影响旁边的人,再来,你左右晃,我的灵感就没了,是吧?你这样晃,就是「不对,不对」。

  所以你看我们老祖宗特别有智慧,读书的时候,书都是直行的,怎么读?愈读愈有悟处。现在改成直行了,而且对眼睛很不好。上下对眼睛好,左右对眼睛可不舒服了。所以很多道理不是现在人说了就一定对。得要是经过时间、空间的考验,才能了解是不是真理。尤其我们教书的人,传道、授业、解惑,要把对的道理告诉学生。

  现代崇尚科学,很多心理学,很多理论。他可能年轻的时候,三十五岁发表了一个心理理论。过了十五年他五十岁了,突然他发表声明,「我以前说的不对,我现在说的对。」结果有一对父母,十五年前买了他的书,结果现在十五年过去了,孩子十六岁了,然后这个心理学家说,「我现在讲的才对,以前不对。」请问这一对父母去找谁讨公道?他孩子已经十六岁了。十五年前,他给他讲的是错误的方法。那诸位老师们,你还要不要买他五十岁的书?假如他七十岁又告诉你,「二十年前我讲错了。」

  但是告诉大家,我们这二十年、三十年在教育的领域里面,小孩子叫做「小白老鼠」。我曾经遇到那个家长,曾经用苏俄的、苏联的教过孩子,后来还用欧洲的,听说最近用美国的。那你说哪一个方法对?但是告诉大家,不管用哪一个方法,现在全世界呈现了一个共通的问题,就是青少年教育失败。代表全世界所谓的主流教育理论都是错误的,大部分是错误的。所以呈现出来大部分甚至可以说,还没有找到一个国家的青少年问题是愈来愈改善。一面倒,愈来愈恶化。

  而我们在台湾,大部分是学美国的教育理论、教育的方法。可是美国不久以前,有一个教育部长,他说美国的教育彻底失败。大家想象一下,美国走在前面,台湾跟在后面。结果跟了三十年,突然美国人回头,「我错了,你回去吧。」那请问,我们找谁?人生努力了这么久,结果是错的。你有没有看到小孩子在那里,「呜呜,怎么办?」哭。小孩子哭的时候找谁?爸爸妈妈。一个民族方向迷失了,找谁?找祖宗。不过早点找比较好,愈晚找,偏得愈厉害,吃的苦头愈多。就好像小孩不听父母的话,他的人生那个弯路就比较大了。

  我曾经听一个故事,给我很多的省思。有一个年轻人,他从事水果买卖,刚好扛着两篮的橘子要到一个新的县城去做生意。结果因为这个县城第一次去,他也不知道路途还有多远,他只知道方向是这样。结果走到半路遇到一个老者走过来,跟他反方向。这个老者刚从那个县城过来,他很高兴。

  因为他心里没底,赶紧请教,「老人家,你是那个县城的人吗?」他说,「是啊,我在那儿长大的。」「请问你,我现在这样走过去,能不能在县城关门前进去呢?」这个老人看看他,从头给他看到尾,又看了他的橘子,就对他说了,「年轻人,你慢慢走,就赶得上了。」说完,这个老人给他点点头,老人家挺有礼貌的,就继续赶他的路了。结果这个年轻人听完,边走边想,「我慢慢走,我走很快都怕赶不上,你还叫我慢慢走。」结果他愈想就愈觉得老人家的话不能听。他就愈走愈快,愈走愈快。

  结果因为走得太快,橘子就翻了。结果一翻了,他还在那里捡橘子捡半天,捡好以后又赶紧赶路,最后那个县门关上了。他很无奈的遥望着那个县门,他没赶上,没进去县城做生意。所以这个老者,其实他是看着整个年轻人的状况去分析的,他是为他设想。所以我们五千年的祖先,他们的智慧都是为我们设想,而且他的设想不是为我们一次考试高分设想,他是为我们整个人生、家庭、事业的美满,甚至是社会民族的安定地去设想,来从事教育的。

  从这个故事,我们再冷静看看,「快一点,快一点」,是这个社会的整个风气,但是大家冷静想想,「快一点」真的把人生经营得更好了吗?首先第一个,快一点,对人的心理会愈来愈浮躁,浮躁的心能不能成就大事呢?所以我们几千年的教育里面,教孩子首先让他能静得下心,他稳重,不轻浮、不急躁。一急躁,做什么事情很容易就做坏了,做错了。所以大家现在在改孩子的考卷,在看孩子的行为,因为急躁犯的错太多太多了。所以首先得调学生急躁的心,稳得下来,才能专心,做事才有条理,他做人做事才有基础。那我们要调孩子的急躁,首先要调谁的急躁?

  台湾有一个广告,可能大家没看过,卖刮胡刀。情景是在军队里面,在军队的厕所里,有一个新上任的军官,这个军官一走进厕所,因为刚刚训完这些他底下的人,还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的状况,就走进厕所。结果刚好有一个老的军官在里面刮胡子,这个新的军官上完厕所,站在旧的军官旁边,还一副趾高气扬的样子。「我今天当官了,好好训他们,给他们个下马威。」结果当这个新的军官在那里洗手的时候,这个旧的军官正在刮胡子,然后就顺口讲了一句话给他,「要刮别人的胡子,先把自己的刮干净。」这是台湾的一个广告,我觉得很有味道。

  这一个社会,最重要、最关键的三种人,也是在我们几千年的文化历史当中,每一个家庭在祭祀祖宗的灵前会摆一个「天地君亲师」的牌子,代表这五种身分是非常尊贵的。君亲师跟天地并列,五个最尊贵的身分,天地君亲师。我们看到,一个社会只要家庭安定了,社会就安定,因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每个细胞都健康了,焉有社会乱的道理呢?所以从家庭的这个单位,父母亲只要以身作则好了,这个家下一代就教好了。所以他尊贵,没有他不行。

  再来,生命得自于父母,一个人的慧命、智慧得自于老师。老师面对可能是几十几百,甚至上千的学生,这个老师有德行,以身作则了,他的思想可能引导几百几千人有正确的思惟。有了正确的思想,他就能有好的命运。改命最重要是改思想,所以这个「师」尊贵在这里。

  再来,所有的团体甚至于以整个国家为单位,这个「君」就是领导者。领导者的决策,领导者的思想正确了,这个团体走对了,这个国家的方向正确了。所以君亲师之所以尊贵,因为它的影响非常大。

  而刚刚我们讲的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身为一个领导者,最重要的一定是身教,以身作则,这个是我们自我很重要的一个要求。刚刚跟大家谈到,急躁、浮躁是现在社会的一个风气。人无形当中都会被影响,好像不急都不行。我们假如留意每天早上,在你的公寓大楼里面,可能都会听到父母在那里「快一点,快一点,慢吞吞的」。每天在那里催,在那种氛围之下,人不快都不行。

  大家去过香港没有?我以前听人家说,「你在香港走路不快不行。」后来我真的去了以后真知道了。你不走,人家在后面推着你走,那人山人海一直推,「快,快,快。」结果我那次去香港,刚好去参加一个课程,结果在车上,那个开车的香港朋友就说了,「我们香港什么都快,就一件事慢,死的时候很慢。」

  大家注意,死得很慢,那是人生最苦的事情。老祖宗说,人生有五福,五个最大的福气:财富、健康、长寿、好善好德,最后一个叫考终命,就是好死。大家注意,好死好超生。一个人命终的时候清清楚楚,他一定去好地方;一个人命终的时候胡里胡涂,还得老年痴呆症,或者是已经中风了,连话都说不出来的时候,那种状态很迷糊,会走到不好的路上去,是吧?

  所以人生有很多事情是要值得思考的。我们为人师的,有没有智慧成就孩子一生的幸福,以至于成就他生生世世的幸福,这要看每一个为师者自己下的功夫。所以韩愈说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我们其实面对现在的社会风气,大家想一想,现在的社会风气假如有一百percent(百分率),请问大家,多少percent(百分率)是错的?这个没统计过,我告诉大家,超过一半,是不?请问,我们的学生判断得出来吗?请问,我们自己判断得出来吗?假如我们判断不出来,怎么帮人解惑?

  有一个研究生,他读书读得实在很痛苦,因为要写论文,抄一大堆人家的东西,愈抄愈觉得心里发虚,又不想这么做,又没办法。结果实在学得很闷,就从图书馆走出来了。结果走出来刚好看到,他在北京师范大学读书,看到有人带着自己家的小狗出来散步,结果他看着那只狗,优游自在,面带微笑,而且身上还穿衣服。现在的狗福分比人还好,诸位老师,你洗过SPA(水疗)没有?有些人还没洗过,那狗还洗SPA(水疗)呢。不叫SPA吗?是。结果这位同学,读书读得都已经快发疯了,突然看到那只狗这么自在,就说,「我怎么活得连条狗都不如?」

  大家想一想,人生追求什么?快乐、幸福。有没有人说,我的人生就是追求痛苦,愈苦愈好,最好是笑不出来?没人要这样去追求人生吧?但是告诉大家一个事实,科学家研究,人在襁褓当中,一两岁的时候,平均一天笑一百七十次。成年以后,有家庭了,有事业了,平均一天笑七次。恭喜大家,今天已经超过平均值了,超过不少了。今天过得很充实、很快乐。大家冷静,随着年龄的增长,代表对人生下的时间,下的精力愈多,得到的结果是只笑七次。请问大家,再下去笑几次?那个笑是这样,从一百七十次一直降下来。那我们的人生假如是笑不出来,那到底我们当父母的、当老师的,是要教给孩子什么人生态度呢?什么人生方向呢?这个值得我们思考。

  告诉大家,我学习老祖宗的中华文化之后,笑容是这样,开始止跌回升,慢慢增加,慢慢增加,这叫恢复正常。愈笑不出来叫不正常。所以这位研究生,他就愈想愈不对劲,奇怪了,我记得那个《论语》打开来第一句话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怎么学到研究所了,很痛苦?他就跑去问他老师,「老师,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怎么我愈学愈苦?」结果他研究所的导师跟他讲,「我跟你一样啊。」

  大家不冷静想一想,这个时代就是去追求痛苦了。结果他不死心,他去找到他们系上一个很受学生欢迎的老师,跑去问他同样的问题,「为什么我愈学愈苦?」结果这个老师斩钉截铁的告诉他,「人生本来就是这样。」人生本来就是要苦,那活着干嘛?

  所以,该是我们冷静下来思考的时候了,不能一天一天都不知道在忙些什么了。到底忙得有没有价值?到底我们的下一代能不能受益?这个得缓下脚步来,想清楚了,下一步才迈得对。人生踏出的脚步大小不是最重要的,方向最重要。方向错了,愈努力离幸福愈远。大家注意,现在的人很努力,很忙,自杀率愈来愈高,有没有?怎么愈努力,最后自杀率愈来愈高?忧郁症愈来愈多?那显然,很多人生重要的方向跟道理还没想清楚,甚至是想不清楚,想不开。

  我曾经听一个故事,也给我很大的启示。有一个人他是砍柴的,结果有一天,因为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都是在砍柴,很辛苦,一天不做,一天就没饭吃了。有一天他觉得身心很疲惫,刚好走到半路,他砍完柴要去卖了。走到半山腰,看到一棵大树,他就过去靠在大树上休息一下。

  你们怎么眼睛没看我?怎么看到梁浩老师去了?难道梁浩老师拿一个毛巾都比我帅吗?那今天我会睡不着觉。所以大家注意,诸位同仁冷静,人生什么时候是考试?随时。《弟子规》有没有过关?你看,「方读此,勿慕彼」,方听蔡老师讲课,勿看梁浩老师,举一反三。所以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专注很重要。人不专注,他很难在读书当中得到很大的益处。所以我们一定要养成孩子专注的习惯,一个人不专注,成不了大器。当然,「要刮别人的胡子,首先要把自己的刮干净。」

  我们自己是不是真正专注了?当老师的真正专注的时候,无形当中都在影响孩子。假如刚好孩子在自习的时候,老师自己捧着一本书在看。砰,打雷了。唰,雨下得很大。这个老师完全不为所动,专注的看书。那个神情可能会深深印在你班上学生的心中,这就是无形的身教。包含当隔壁班的老师走进来的时候,我们那种对他的亲和,接待他的那种恭敬,都会影响孩子。所以人生什么时候是考试?人生什么时候是教育孩子呢?Anytime,anywhere。告诉大家,这两个英文单字,我上台前复习了很多遍,我怕讲不标准。我刚刚讲到哪里了?所以你看,还是要专注,是吧。

  刚刚讲到这个故事,这个樵夫他靠在树上休息。过没多久,他另一个樵夫先生朋友就来了,走走走,看到他在那里休息。「喂,老友,赶紧赶路,不然就卖不出去柴了。走了,走了,快一点。」他对他朋友讲,「你先走吧,我等一下,等我的灵魂跟上了,我再走。」

  现在人忙碌、忙碌,请问,灵魂跟上没有?当我们忙到已经不知道在忙什么的时候,告诉大家,一定要先把灵魂召回来才好。所以人生不能没有静下来的时间。静,才能心定。人的心定下来了,他的思惟才会理智。非常忙乱的状况之下所说的话、所做的事,很容易出状况。其实我们几十年的人生回想一下,很多错误的决定都是在急躁,或是有情绪的时候做出来的。可是问题是,做错决定、说错话,后面再来收拾,要花几倍的时间?反而要花很多时间以外,都不一定能把造成的不好弥补得跟以前一样。

  比方说,情绪的话,骂人了,能不能再回到本来的关系?这不容易。所以人生一定要能伏得住急躁,一定要能伏得住情绪,不能乱发脾气。我们得要有这样的修养,我们的孩子得要有这个修养。不然他的人生,很可能都在收拾自己做错的事情。所以定下来了,思考才理智,才有智慧。而且人生有智慧了,才会愈走愈轻松。人生没有智慧,愈走负担愈大。说错了话,做错了事,做错了决定,就麻烦了。

  孔老夫子告诉我们,「好学近乎知」。一个人很好学,他慢慢的就有智慧。那我们自己把学习摆在什么位置?我们自己又每天花多少时间学习?我们希望孩子好学,那我们自己能不能带头好学?老师一开口就引人入胜,就让学生觉得老师学问很好。这个好学又是从我们的身教当中自自然然带动起来。那我们好学了,有智慧,有智慧的人,思考非常的深远。有一句成语叫「深谋远虑」。

  诸位老师,我们有没有为自己的后代子孙着想?你们怎么无辜的看着我?这个我帮不了忙。大家注意看,我们的文化为什么传五千年不断?因为我们所有的父母,所有的长辈、祖先、祖宗,都念念想着后代。所以文化一直传下来,让我们都能站在这几千年的智慧去经营人生,老祖宗对得起我们。

  可是我们冷静看,确实我们这一两代的人想不到后代。假如想到后代,为什么文化不传?为什么留给他们这样的土壤?农药愈喷愈多。现在的人太自私了,只顾眼前,继续喷农药下去,以后连土地都没了,没得生长五谷杂粮。「管他的,继续喷。」有没有为后代想?请问大家,现在哪一条河川干净?把这脏的水留给谁?留给谁?

  我们这一两代人反常,都没有为最近的儿子、孙子着想。就不知道在忙什么,忙到最后,家庭问题一大堆,社会乱,环境愈来愈糟糕,甚至都已经延伸到地球的生存问题了。再不静下来,到底以后的人会怎么样?下一代会怎么样?

  孔子的智慧影响了两千五百多年的后代。诸位老师们,一讲到孔子,大家应该非常熟悉,孔子是我们这个行业的老祖先。至圣先师。孔子的人生有没有给我们启发?有没有给我们的教育事业很重要的提醒?大家一想到孔老夫子想到什么?你们怎么无辜的看着我,这个问题这么难吗?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而且还有一点,孔子他从事教育,他的后代子孙有没有福气?「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孔子的后代传了两千五百多年,我所认识的,孔子的后代现在是传到八十几代了。正统的传到八十代,就是嫡传的。传到八十代,有一些更多的,可能八十一、八十二都有了。孔子的后代很有福气,而且都向孔老夫子学习。诸位老师,想不想你的家道跟孔子一样?你们都没什么回应,我有点唱不下去了。我了解你们,你们是谦虚,心里澎湃,但是表面很谦退。好,有志气,孔子可以做得到,我也可以做得到。

  大家注意去看所有历代的圣贤,尤其从事教化工作的后代,到现在都兴旺。孟子、曾子都一样,七八十代的都兴旺。但是请教大家,你现在去查一查,哪一个皇帝的后代现在还旺的?哪一个历代福报很大的人还旺的?大家注意,「富不过三代」,这是三十年前的话。大家要有科学发展观,要随时与时俱进,客观观察,请问现在富不过几代?(众答:一代。)真是这样的,一代都过不了。

  大家去看企业界,他很有福,赚很多钱。他儿子呢?「爸,拿两亿来,拿五千万来。」一拿来,一年半,「爸,玩完了,再拿一些来。」真的,他不是自己赚的,他不知道辛苦,花得很轻松,「爸,你都有十亿、二十亿了,这算什么?」所以一个人要了解,「人算不如天算」。什么是天算?你要积德,你要让后代有德,不然钱守不住。告诉大家,财是谁的?五家共有。一个人的钱财,第一个,水灾要你的钱,火灾要你的钱,天灾要你的钱。

  大家看,现在全世界水灾多不多?今年特别多,而且热得半死。科威特那个地方到五十几度,北京,很多大城市超过四十度。奇怪,我看新闻报道,都看不到马来西亚的城市,怎么这个地方反而挺舒服、挺自在的?大家想一想,赤道地方应该是全世界最热的地方,结果现在你们还挺凉爽的,其它地方热死了。大家知不知道为什么?祖宗保佑。大家不知道文化大革命的时候,祖先没地方去,跑马来西亚来了。马来西亚宗祠很多,拜祖先,感谢祖先留下这么好的文化。更重要的是人心善良,现在整个华人世界三代同堂、四代同堂的,马来西亚华人最多。

  所以「作善降之百祥」,这是《书经》说的话,几千年不变。人心善,风调雨顺。「作不善降之百殃」,人心不善,那个地区的灾难就特别多,这都不是偶然的。很多人去研究,发生比较大的灾难,那个地方的人心有问题。现在人面对这些情况,几个人明白问题出在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人这一生没把很多事情搞清楚,真的没有安全感。我会怎么样?我的家会怎么样?这个社会,这个世界以后会怎么样?

  《2012》,你们去看了这部片子没有?看完当天晚上睡不睡得着?照睡是吗?能照睡的人,功夫不一般。因为他明白了、明理了。理得心安,照睡。告诉大家,有福气的人,打仗的时候,枪林弹雨就打不到他;没福的人躲在壕沟,噔,进来了。真的。

  诸位要冷静,人这一生有两个存折。一个是看得到银行的存折,一个是看不到的,行善的存折。行善可以逢凶化吉。有钱,逢了凶,化不了吉。诸位去看,很多很有钱的人,他的亲人得了癌症,他花再多的钱,亲人还是死了。因为那是灾,灾用钱化不掉。所以为什么说人生有两件事一定要及时:行孝要及时,不要留下人生最大的遗憾。行善要及时,等到灾殃来了,你再想做好事,有时候来不及了。

  所以,我们刚刚讲到的,「财为五家共有」。大家看,这些大水灾的地方,等于是他一个家庭几年的甚至几十年的积蓄,在一夕之间全部没了,从头再来。这个就是水灾、火灾的厉害。还有,盗贼要我们的钱。大家有没有接过诈骗集团的电话?有一次,我爸爸接起来,我刚好站在旁边,那个人就说,「爸,我在医院。」我爸说,「我儿子就在旁边。」真的很多人被诈骗集团骗。

  碰到这个,第一个,人要临事不乱,要定下来。第二个,有一些原因是什么呢?自己也有贪心,就被骗了。而且还有一个很根本的原因,一般人不一定思考得到,就是这个社会太奢侈了。结果这些很喜欢花钱的人又不努力,等他没钱了,又想花钱,他就动歪脑筋,不劳而获。我们这个闽南福建话讲的,「想东想西」。这都是动不好的邪念,根源是什么?以前的人怎么都没有这个情况?以前的人节俭,以前的人觉得,我贫穷,我要自己好好努力。他绝对不会去不劳而获,他觉得那种行为是无耻的。可是现在人没有道德观,只要有钱就好了,能赚到钱就是本事,他什么方法都敢用。

  还有,贪官污吏要我们的钱。请问诸位老师,贪官污吏从哪里来的?家庭教出来的,学校教出来的。我是从事小学教育,打开报纸,所有犯罪的行为,我从没有骂过任何人。我只是很专注的看一下,那个凶手是不是我教的。我怕他到警察局去了,「我的小学老师蔡某某没教我这个。」那我就觉得很丢脸了,这个责任没有尽。不只这一个人生会觉得很过意不去,我最怕的是,到时候阎罗王调我去问话,「这个人十恶不赦,听说你带了他好几年,你都没教他做人。」那时候我就百口莫辩。

  诸位同仁,人生每一件事情都应该有应尽的本分。我们在这个民主时代,说坦白话,有一些心态非常需要调整。我们读书的时候,「我们是民主社会,权利、义务要重视。」请问大家,一谈到权利、义务,一般的人先考虑什么?在民主社会,一般的人考虑权利还是义务?

  大家注意去看电视,全部遇到事情,「我的利益,应该先考虑我」,都是「我我我……」然后,最后吵到哪里?法庭。请问大家看电视的时候,有没有看到哪一件犯错的事情,有一个父亲站出来,「我向全社会道歉,是我当父亲没教好,是我的责任」?某一个国家领导人犯罪了、贪污了,他的老师有没有站出来说「我没教好他」?一个都没有站出来。民主社会是重视权利跟义务,怎么「义务」两个字突然噔噔噔噔(一直向下降);「权力」怎么样?噔噔噔噔(一直向下降)制度暂且不谈。整个社会的人心、风气,对吗?而大家想一想,一个人在家庭里面,一个人在团体里面,只强调「你要先尊重我,你要先想到我」,你说这个家有他会安宁吗?这个团体有他会安宁吗?假如这个人的态度是,「我能为我的家做什么?我能为团体做什么?我能为国做什么?」这个家、这个团体,有他就安定。因为他先想到义务,道义、情义、恩义。

  我们今天教出来的孩子自私自利,他走到哪都给人添麻烦。我们教出来的学生重道义,走到哪里,人家都觉得有安全感,觉得有他省很多心,那这就是一个重点。所以孔子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明白做人应该尽的本分跟道义是什么,小人常常只是想着自己的自私自利。

  我们的孩子假如遇到事情都是先想自己,我们当父母、当老师的在培养什么?小人不是犯法的人,小人是没有犯法,却能把父母,把别人气到晕倒的人。这样的人才厉害,这样的人,警察也奈何不了他,他能让他的父母、他的家人生不如死。所以我翻开报纸我都不敢骂任何人,就是这样,我们有责任。

  所以《三字经》等着我们,「养不教,父母过,教不严」,(众答:师之过。)但是告诉大家,孔子尽心了,他的福、他的慧庇荫后代两千五百多年。所以能当老师,你的后代可以享大福。但是我们假如不尽力,你的后代就不好说了。「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为什么?因为我们假如教错了思想观念,误的不是一个人,他错误的思想,往后他为人父、为人母、为人领导,都有可能会误导别人的人生价值观。

  所以人这一生,其实来到了这个世界,来到我们自己的国家,这是一个缘分,几十年的缘分。请问我们要给这一生有缘的亲朋好友跟学生留下些什么?大家想过这个问题没有?大家有没有读过文天祥的一句话,「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丹心」是真心,真诚心。照谁的历史?首先要照自己,不要对不起自己;再来,亲朋好友。让父母觉得这一生养这个女儿,养这个儿子值了,这一生光荣。

  包含也要照我们的教育界。尤其现在师道衰微,我们要了解到,这个世界最重要的是人心,这是最根本的问题。人心好了,这个世界就好了,而影响人心最深远的,就是伦理、道德、因果的教育。而伦理靠什么?靠祠堂、靠孝道、靠祭祀祖先。道德靠孔庙、靠老师的教育、靠师道的承传。因果才能教育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三个传统文化最重要的范畴,其实并不复杂,三个范畴,伦理、道德、因果教育。

  而人学了因果教育,他不敢作恶。这一点很重要,现在在这个社会为什么很多人非常放肆,肆无忌惮?因为他觉得做坏事,反正我死了就没事了。他敢做,他不知道要受果报,所以不能忽略因果教育。因为因果教育,你教育他,他马上敬畏,他有警觉性,他不敢。但是这几十年忽略了这个教育。伦理道德,人懂道理了,他耻于作恶。他学伦理道德,他有羞耻心,耻于作恶。一个是不敢作恶;一个是耻于作恶。但是要建立起他的伦理道德,那不是一天两天的。所以因果教育辅助伦理道德教育,这样才能够让孩子的行为不偏颇掉。

  我们刚刚跟大家谈到很多人生的思考,包含刚刚讲的五家共有,火灾、水灾这些天灾,还有盗贼、贪官,最后一个,不肖子孙。这五个最厉害的还是最后一个。以前的人思考得很深远,他了解到一个家庭最重要的,是要教育好下一代,他把教育排在第一位。从家庭的角度,「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没有好的下一代,这个是最大的错误。没有好的后一代,连祖宗八代统统被他羞辱了。

  家庭是这样,整个国家社会,同样的道理。所以整个国家最重要的是什么?培养好下一代。我们这一代经济再怎么辉煌,结果下一代挥霍,经得起他们花吗?大家注意看,我们其实在年轻的时候,大家要相信我,我也曾经年轻过,我现在已经迈入中年了,以前还是青年人。我记得在青少年的时候,好像特别崇拜欧美的很多价值观,甚至是电影。

  我记得我那个时候初中念书,在我的书桌前贴了一个偶像,贴得很大张,谁的照片呢?席维斯.史特龙,「第一滴血」,大家知道,那个照片还拿着一支冲锋枪,砰砰砰……大家注意,他在那里啪啪啪,一个人倒下来就是一个家庭倒下来。他在那里hero,hero,砰砰砰……这是对的价值观吗?大家注意,我初中的时候就是这样,就顺着他的价值观逞强斗狠。有一次我的左手摔断了,结果摔断以后,因为我们男孩子都逞强斗狠,都比臂力。结果呢?因为我以前都赢他们,他们不是我的对手。看得出来吗?你们要配合一下,不要让我没信心。大家可以回到台湾去打听打听,想当年,我在高中三年级的时候,全班臂力比赛,我是第一名。当我第一名把第二名压下去的时候,我们班主任老师嘴巴张得很大,不相信。

  告诉大家,我为什么可以第一名?逞强逞出来的。所以运动伤害很多,现在就变这个样子了。真的,人逞强不行,会内伤。所以现在去给人家治疗,这里痛那里也痛。逞强到什么程度呢?左手断了,右手单手伏地挺身,就这样练。为什么?同学会挑衅。「来呀,来呀。」告诉大家,当你生病了,或者当你在底谷的时候,就会明白以前做人成功还是失败。当你手都断了,人家在那里,「来呀,来呀」,就是你以前做人很失败。人家被你欺负很多了,刚好抓到机会了。结果有一次我实在忍不住了,他又再给我,「来呀,来呀。」「来就来,怕什么?」左手断了,绑着绷带,右手跟人家比赛,就这样。结果「开始」,开始是这样,「啊,啊。」大家看懂没有?重来一遍,「啊,啊。」知道什么意思没有?我一出力,才知道原来右手连着左手。一出力那整个筋、肌肉整个拉起来,所以我一开始才知道左手也会痛。所以才「啊」,但是不能输给他,面子挂不住,又「啊」又把它拉回来。所以从那以后,还没下雨,我的左手就有天气预报,「快下雨了,快下雨了。」那个就是人逞强出来的。

  所以,人的心态错误的话,他吃很多苦头。所以像我还没有闻到孔子的教诲这些经典,好面子,得失心很重。说坦白话,我这一生再有钱,再有地位,也不可能幸福。一个人幸不幸福是他的心理素质,这个才是根本。大家想一想,现在得忧郁症的人,烦恼多的人,有钱人多还是没钱的人多?所以基本上就不是说有钱了就快乐幸福了,不是这个逻辑。

  所以老祖宗讲得有道理,「知足常乐,助人为乐。」大家把这两句话反过来,我们看,不知足就不乐,不知足就贫穷。不管他有多少钱就是贫。为什么?因为他贪心。贪的人就有不足的感觉,他当然贫穷。大家看这个「贪」字跟贫字像不像?老祖宗提醒我们,愈贪愈贫。为什么?都跟人家攀比,人比人,气死人。现在太多人卷入这个社会错误的价值观里面,跑不出来。所以我们要很冷静,我们有没有判断力?错误的不跟,对的才去做。社会风气现在很强调什么?虚荣心。很虚华,都在打肿脸充胖子。吃要吃多贵的,穿要穿多好的。有人就说了,「你现在穿那个衣服都退流行了,穿那个出去,笑死人了」。拜托,笑死是他死,又不是你死。现在人思考事情怎么都这么不冷静呢?是吧?

  我有一个长辈很有意思。那时候我读大学,他就说到,他说我以前,结婚以前交女朋友,陪女朋友出去的时候,看她吃东西都吃很少。我心里想,「养个太太不难」。后来娶了老婆以后,他开悟了,「东西很便宜,衣服很贵」。所以每一次跟他太太出去买东西的时候,他太太一看到喜欢的,「买了,买了。」他在旁边说,「麦啦!麦啦!」这个「麦啦」在福建话是「不要啦,不要啦」。告诉大家一个人生很重要的态度,不能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尤其是自己最亲近的人,是吧。

  所以大家要了解,人一有虚荣心,在那里比来比去。自己有虚荣心,每天很痛苦,比这个比那个,心里不平。然后自己有虚荣心以后,身边的人全部都有压力。比方说,太太攀比,这个先生每天都被,「人家都赚多少钱,你才赚这么一点,你真是窝囊。」当他的孩子,「你考这个是什么分数,人家旁边的小明都考几分,你真是差劲。」她的虚荣心会整个压在所有身边人的身上。但是大家注意,是鼓励会激发一个人的潜能还是责备?(众答:鼓励。)对呀。但是问题来了,为什么我们这些很好的心态出不来?因为我们有欲望。因为有了欲望,不能设身处地,都是用自己的方法,情绪出去了。其实都是反效果,适得其反。

  所以老祖宗提醒我们,「欲令智迷,利令智昏。」一个人利欲熏心的时候,都是用情绪计较、要求去对别人。不是真正爱自己的人,那是爱自己的面子,不是爱自己的人。然后,还拿着一支大旗,上面写着Love。我爱你,所以这样对你。那个叫利欲,不叫爱。真的,现在都合理化的借口一大堆。你看现在年轻男女,爱不到了,还杀她,说「因为我太爱她了」。这哪门子的逻辑?这样的事愈来愈多了,都昏头了,利欲熏心,控制的欲望太强了,「你一定要照我这样做」。所以「欲令智迷,利令智昏。」

  这个「爱」字,我们很冷静去看,爱是用心去感受对方,以他能接受的方式去爱护他。从事教育那就变成「因材施教」。那面对我们所有亲朋好友,也都要因材去爱护他,去引导他,去帮助他才对。

  刚刚跟大家讨论到这些思想价值观。我们刚刚也讲到,财为五家共有。而不肖子孙他花得愈凶。我们有没有想到,自己的下一代,包含我们从事教育工作是为整个国家、人民培养下一代的人才,这是我们的一个职责?

  而人其实真正有心了,就能把事情做好,大家相不相信?你们都不相信?(众答:相信。)我们假如都没有相信有心能把事做好,那我们的孩子相不相信?那就更不相信了,无形都在影响。「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所以我们冷静到,这一生不能空过,「留取丹心照汗青」,尤其为整个国家民族的下一代来着想。有这样的心境,就已经在帮自己跟后代培福,因为「福田靠心耕」。

  我们一开始跟大家讲到要停下脚步来思考。而人这一生说实在的,没有什么好贪的,告诉大家,什么东西带得走?连身体都带不走,身外之物那就更不要说了。不管是亲朋好友还是物质,统统带不走。人干嘛几十年去经营一些全部带不走的东西呢?不是白忙一场吗?这个要思考清楚,那人的脑子就愈来愈清楚了。人的脑子不清楚,就是这个也要、那个也要,太多的欲求,每天昏头昏脑的,就想得很杂乱。什么都带不走,不要去贪。

  但有一个问题问到了:求就求得到吗?求就求得到吗?诸位老师,为什么一个人从笑一百七十次会变成笑七次?告诉大家,就是这三个字。你看那个小孩几个月,躺在摇篮,没人去跟他讲话,他自己就笑了。他知足,他没什么欲望,是不是?我们这个随着年纪增长,愈来愈多的欲望,所以笑不出来了。

  人生要愈走愈有智慧,愈走愈轻松,而不是愈走愈沉重。你看那个小孩,一两岁走路还不稳,看到爸爸妈妈,笑开怀,抱着妈妈,「妈!」那就是他最快乐,那是天性,天伦之乐。那不用任何条件,也不用任何要花多少钱,都不用,天性使然的快乐。保持一生,这个人是最幸福的。大家有没有看过一个四五十岁的人,进到门,「娘!」然后就像那个一两岁的孩子一样(依偎着父母)?

  告诉你,假如有这种人,他是世间最幸福的人。人为什么那种感觉没有了?开始贪求很多欲望了。看到妈,笑都笑不出来。「哼,被妈生到了,又不是被那个企业家生到。」你看统统这些欲求出来了,我们被污染得太严重了。真有这样的人。《天下父母》访问的一个导演,那导演很有成就,翟俊杰导演。他六十多岁了,他说他最幸福的就是一进门还能喊一声「娘」。他妈妈九十几岁了,他还觉得那是他人生最幸福的事情。可贵,他没有被欲望给污染。

  告诉大家,求就得得到吗?苦就来了。不求就得不到吗?这两句话想通了,你人生很多烦恼就没了。回去再想想。哪一天开悟了要来找我,请你上来给大家分享一下。其实人一想通了,人不求,该是你的还是你的。人一求,哪怕真是你的,你在得到以前已经苦了老半天了,然后得到以后继续苦,因为你握在手上又怕它没了。所以只要贪求,还没得到也苦,得到以后也苦,这叫自讨苦吃。

  所以人生想了,什么都带不走,别贪。而有没有福呢?福是靠自己耕的,怎么会没福呢?福来了,造福更多的人,助人为乐,你看这样的人生愈来愈充实。所以不要去贪求,贪着这些带不走的,要努力带得走的。什么带得走?智慧带得走;这一生所做的好事带得走。大家有没有觉得,这一生遇到这个人就跟他好得不得?他什么都为你想,没有血缘关系,跟自己的亲姐妹没两样。大家有没有遇过这样的人?这么惨,有吧?(众答:有。)大家知不知道为什么他对你很好?你上辈子跟他结善缘,这辈子连续剧继续演。这是带得走的。让你生生世世的缘分愈来愈好,这是带得走的。更重要的是智慧,假如没有智慧,人生愈有福,灾难愈大。《老子》说的「祸福相倚」。

  大家注意去看,现在全世界缺乏伦理道德教育,政治人物贪赃枉法,干大坏事的多不多?他能当总统,他能当高官,有没有福?能当到宰相,当到一个国家元首,那没有三五代以上的祖宗积德,他坐得上去?像我都坐不上去。真的,那是要有福。但是问题来了,他有福,没德没智慧,造出来的孽,那不知道毁了多少代人。

  所以有福要有慧才好,智慧一定要在福之前。所以当我们有财富了,底下的下一代没智慧,这个家的灾难就来了。就每天在那里担心,他又要给我搞什么名堂出来了。好,要努力带得走的;留,留得下来的。什么留下来了?我们的德行,留在自己的孩子还有学生的心目当中。这个就是最有价值留下来的东西,而且这种留下来的德行,长长久久不会灭。现在人不懂,留一大堆钱,还没有下葬,兄弟姐妹已经告上法院去了。

  《三字经》讲的,「人遗子,金满籯,我教子,惟一经。」要让孩子有智慧、明理,这个最重要。所以这个留下来。整个五千年的历史,大家冷静去看,最有福的帝王,哪一个人还留在人的心中?一个都没有了。唐太宗还不错,他是有德才留的。但是我们看孔夫子、周公,这些教化的圣人,他们的教诲,五千年之后还留在人们的心中,利益了每个家庭,利益了当时的社会。这个就是我们看,人生这一生什么才是最长远的价值?就是留下德行风范。这样的人生,对得起自己,对得起所有亲朋好友,对得起学生,对得起生命当中有缘的人。

  好,那这一节课先跟大家谈到这里,下一节课我们就开始进入《礼记·学记》。好,谢谢大家。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第二集)

  大家好。

  我们刚刚一开始是从卖橘子开始说起的,而这个老人提醒了这个年轻人慢慢走,就走得到了,就赶得上了。所以老者他有人生丰富的经验跟阅历。所以就好像我们从事教育工作,我们懂得恭敬教育界的前辈,珍惜他们的经验,我们非常诚敬的去跟他们请教,他们很多年的经验,甚至几十年的经验,都会很无私的告诉我们,所以一个人最大的福气,就是谦虚接受别人的经验、劝告,所谓「福在受谏」。

  老祖宗把天地万物宇宙人生的道理讲得很透彻,在古书当中有一本书叫《易经》,顾名思义,《易经》它所谈论的重点,在不易、简易、变易。「不易」,这个就已经提醒我们,在这个变动的时代,人们首先要住抓不变的原则,他才能在多变的社会当中,能够保留应有的做人做事,然后可以在这个时代安身立命。

  假如这个社会一直在变,变到我们把不能变的做人做事原则,统统都丢掉的时候,这个人跟社会就会非常混乱。我们看到文革,连父母都批斗,那已经是太偏离轨迹了。所以那个时候那是人间炼狱啊!人间的地狱就是呈现了。所以这个不变的原则,我们掌握到没有?

  而这个不变的原则当中,我们如何掌握它的纲领来学习,「简易」。因为五千年历史长河,留下来很多瑰宝。大家有没有听过清朝编了一本书,叫《四库全书》。这一本书总共有一千五百本,每一本这么大,这么厚,一千五百本,必须用卡车装。一个人从出生就能看得懂华文,到他一百岁死了还没看完。你看这一套书多么丰富。那我们读不读得了?可能很难,读不了。所以它浩如烟海,这文化宝藏太多了,但是我们可以掌握它的纲领来学习。

  纲领在哪里?我们刚刚讲到的,伦理道德因果、五伦八德,这个就是掌握纲领。大家有没有记忆当中,那个端午节粽子,一捆,二三十颗,从哪里一抓,全部抓起来?从那个线头,抓起来。就好像提一个衣服,叫「提纲挈领」,你从那个衣领,这个衣服就拉起来了。掌握纲领是学习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掌握纲领,学习就有效益、效率。

  再来是「变易」。整个变的轨迹在哪里?而《易经》里面它用六十四卦,把这些人生的道理彰显出来。其中还有家人卦,怎么经营家庭。而这六十四卦当中,它每一卦有六个爻。每一卦,比方说,谦卦,地山卦。这个坤卦是坤六断,上面,地天称为谦卦。而它这一个卦象有六个爻。下三,上三,六个爻。每一爻都有它阐述的人生道理。

  大家先看这一个卦象。地在上,山在下,请问山高还是地高?当然是山高。可是山高,它还能屈于地下,代表什么?它谦退,而六十四卦,这是六十四卦的其中一卦,谦卦。而六十四卦里面,整个六个爻全部吉祥的,只有这一卦。有的卦是吉多凶少,有的是凶多吉少。而这一卦是全部都是吉祥,逢凶化吉。所以一个人谦退的时候,真正遇到一些不好的缘分了,他也不会出事。他不会跟人摩擦,不会跟人冲突。

  好,所以,谦卦,能接受别人的劝,这个福气是最大的。《弟子规》里面有一段话--事实上我们深入《弟子规》的每一句,对于孩子心性的影响,事实上都是一辈子的。《弟子规》第一句,「父母呼」。请问一个人「父母呼」,统统拖拖拉拉了,他这一生还有成就吗?他不可能了,他拖拉了,尤其是对父母都不恭敬,那这个人绝对无福。

  我们刚刚讲到福田心耕,福气第一个,恩田。一个人对于对他有恩的人,都能够饮水思源,知恩报恩,这个人有福。最根源的是念父母恩。父母养育、教育我们,他都能视而不见,他怎么可能会懂得感恩呢?知恩报恩的人,福气愈来愈大。

  还有是敬田。尊重长者、尊重有德之人,甚至他尊重五千年的圣哲人,这个人也有福,他人生少走很多弯路了;而且他对人对事对物都恭敬,他做事稳当;他对东西爱惜,他不会奢侈,他不会糟蹋东西。这个都是敬。糟蹋东西的人,福气很快就用光了。

  大家注意看,现在欧美有多少国家濒临破产。怎么来的?偏离了不变的做人道理,勤俭持家,绝对没有消费持家,信用卡持家。你看那个大学还没毕业,信用卡唰唰唰好几张。挺厉害的,第一张快刷爆了,换第二张;第二张快刷爆了,换第三张。聪明不要用在这种地方啊!迟早给它刷爆的。而且他已经变成欲望的奴隶啦。我们看所有那些德行统统从哪来?从知恩报恩的心、从恭敬的心,这些美德就自然万德彰显啊!

  人的性德,无穷的宝藏,开的那支钥匙是什么?就是孝敬。只要我们的孩子的孝敬心深深扎在他的心里,这个孩子学业你不用担心,他的家庭、事业你也不用担心。这样的人离我们不远啊,我们上一代的父母,生活困苦,可是他们从小非常有孝心,赶紧努力读书赚钱,让父母早点过上好日子。请问他们读书谁操心?他们成家立业谁操心?我从我自己父辈看到了,他们的家庭事业从不让我的爷爷奶奶操到心,因为他有孝敬的心,他有道义的心。

  很多事情,把它拉回来根本的人心,他的心性,很多问题就很容易解决了。我们现在看到太多的家庭社会现象,那个叫枝末。枝末为什么会有种种不好的现象出现?因为它的根出问题了。把这个根养好了,慢慢那个叶子、花果就会改善。可是假如看着这些现象,这些叶子,然后在那里唉声叹气,还是改变不了问题,得从根改起。

  刚好那一天,有个记者,中国报记者,她就问到,她说,「这个时代是功利的时代。」诸位老师们,社会风气是功利,我们要不要功利?Hello?这个问题这么困难吗?对啊,我们刚刚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社会的洪流,我们能不能判断哪些不能跟、哪些可以跟?甚至于是社会的状况,哪些需要扭转乾坤?不然继续下去,人都不像人了,沉沦啦。这两个字在全世界现在都在探讨,人性不能再沉沦了。

  诸位同仁,谁来扭转?Hello?这个时候,谁有这种气概、胸襟去承担这个时代责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你看孟子讲的,「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这个大时代扭转整个社会的败象,恢复伦理道德教育,所有参与的人是谁,这个我不管,绝对不能少一个人。幸好你们没有说「蔡老师」,不然我就更瘦了。「自己」。为什么?自己好了,跟你有缘的人就慢慢好了。为什么?孔子讲的,「君子之德风」,德行就像春天柔柔的风,一吹出去了,最近的人感觉最深刻,就能够感动他们。为什么?因为所有的人都符合《三字经》讲的,「人之初,性本善」,但是他的本性要遇到好的榜样,他的善才能起来。

  所以告诉大家,我初中的时侯遇到席维斯史特龙,你就知道我荒废了多少年。逞强斗狠,然后跟人家比成绩。人家考得比我好,非常生气,但是又不敢表现出来,还得要装着,「哎哟,恭喜啦。」这个叫虚伪。这种心态都在折福,所以我会长成这个样子不是没有原因的。那是十五到二十年前造的孽。不过大家要对我有信心,我再好好努力,再过个五年十年,我也可以像弥勒菩萨一样。你们要给我鼓励一下嘛!

  这个也是提醒我们,要改造命运,要从根本改造,要改造相貌,也要从根本改造,就不会本末倒置。相貌怎么改?相由心生,绝对不是自己在那里拉耳朵拉半天把它拉长,那会拉伤耳朵的。所以明理很重要,不会白费精神、体力。从这个根本,心上去改。

  所以刚刚我们讲到的,确实,明白这些道理,人都有善心,但是他的善心要遇到一个好的缘分,他的善就慢慢冒出来了。之前接触这个电影,都是暴力、色情、逞强、见不得人好、自我为中心,我才是英雄,别人不能是英雄,嫉妒心都出来了。所以看到别人好,嫉妒。看到别人考得比我差呢?你们怎么知道?你们有干过吗?看到同学比我考得差,很高兴,然后,还拿着自己的考卷在他前面晃两下,「哎哟,我都没怎么读,不小心就考得比你还好。」你看,人家考不好已经很难过了,还踹他一脚,这叫落井下石。

  真的,人假如在不知不觉的功利跟竞争当中,心性在堕落,自己没察觉。后来我开始接触传统文化,接触孔子、孟子,经典这些教诲,哇,这些心态都在折福啊,赶紧转变心态。很有意思哦,心态一转,命运就转。有一句话讲,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离去。而且《易经》当中告诉我们,「方以类聚,物以群分」,人的一念善心,他所招感来的磁场,招感来的人群就完全不一样。

  一个人贪财、贪色、纵欲,他感来什么朋友?酒肉朋友,能怪谁?一个人以天下兴亡为己任,「我一定要把传统文化在我们这一代把它承传下去」,一个人有这样的心境,很多以天下国家为胸怀的、有智慧的人,会走到他的生命来,这个就是感应,磁场的相吸。人生这个道理一点都不复杂。所以有一句话叫「龙交龙,凤交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你们没听过吗?这个都是阐明了人生的道理。

  而我的老师,释净空老教授,他在十几岁的时候,因为自己失学,八年抗战失学,他觉得古圣先贤这些教诲太好了,读书非常的受益,当他自己失学了,他觉得很痛苦,所以他十几岁,好像十五岁左右,就在那里思考,怎么让天下的人都能学到圣贤书?十几岁啊,我的老师就在思考这个问题了。所以为什么他老人家能够在二十几岁,这么年轻的年龄,遇到了在台湾最有德行风范的三个老师?告诉大家是不是偶然?台湾有几百千万人,为什么是他老人家遇到这样好的老师呢?所以人生没有一件事情是偶然的,都是自己的心去招感来的。

  所以从我自己的人生,我自己没有接受好的教化,就像《三字经》讲的「人不学,不知义」,就像《礼记o学记》讲的「人不学,不知道」,不懂道理啊!所以跟同学之间反而是嫉妒、反而是取笑别人。结果懂了以后,心境才能转。

  我之前心境还没转,都不顺。去考大学联考,睡不着觉,吃了两颗镇定剂。结果还没考,吃了两颗镇定剂还是没睡着。还没有进考场,遇到我同学的妈妈,她说--因为我太紧张了,考试很紧张,得失心太重,我们全家陪我去考试。所以一个人紧张,全家跟着累;一个人放得下,全家都轻松。自己的心理素质很重要。结果还没进考场,我的同学他妈妈就说,「啊呀,礼旭,你真幸运,两个妹妹陪你考试。」我是两个姐姐啦,她说两个妹妹,代表我看起来很老。还没进考场,信心受到重大的打击。但是告诉大家为什么看起来老?「忧能使人老」。患得患失,得失心,每天都在担忧,放不下。那个是我还没学以前。

  我记得大学一年级,跟另外一个学校的同学,大家一起聚餐、聚会。结果我就问他们,第一次见面,「你看我像哪一年生的?」他们很认真看着我,猜说,六十七年,一九六七。我是一九七三啊,他给我猜一九六七。结果我:「你再仔细看一下,你再猜,再猜一次。」哦,他也很不简单,他很配合,又很认真的看着我:「难道我猜得太年轻了吗?」所以告诉大家,人最好不要自取其辱。明明长得就老,还要去问人家看起来像哪一年生的,是吧?好,诸位老师,你们看我现在像哪一年?好,所以当大家能放得下得失心,慢慢的就会愈来愈年轻了。相由心生,这个很重要。

  而我接触传统文化之后,这个得失心放下了,该是我的就是我的嘛,要顺从天道。什么是天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你就都下好的种子了,之后不就收成了嘛,哪有那么多患得患失呢?结果每天在那里想,我要有果实、我要有果实,结果都不种种子,那个叫作梦嘛。

  人生其实可以搞得很简单的,不要搞得太复杂了。有没有哪一个农夫,今天去播种,然后他回去就「快一点吧,快一点吧」,有没有这样的农夫?你有遇过啊?那个快得忧郁症的农夫。一般的农夫,他很清楚这个天然的轨迹。所以孟子有一句成语叫「揠苗助长」,嫌那个稻子长太慢了,把它拉一拉,拉一拉,结果隔天全枯死了。人生不要急于求成,会适得其反。所以人明道理了,每天欢欢喜喜,好好去播种,好好去种善因,就得善果。

  结果这个心境一转,很有意思哦,怎么考试怎么顺,我就很顺利考上台湾的师资班。师资班是大学毕业去补一年教育学分,之后当小学老师。

  我那个时候为什么去考呢?因为我出社会之后,我也很努力。我曾经去做销售人员。那天气很热,我西装笔挺,然后到处跑。那时候我是销售一些课程。结果我销售这些课程,幸好我有好的家教,我看到这些所谓很成功的人,赚很多钱的人,他们也挺照顾我的(可能我看起来还挺可爱的,你们不相信啊,我小时候都当过花童),所以,因为其实我做事情还是很努力的,然后因为从小我们是三代同堂,家族也很团结,所以一到团体里面,我们也很恭敬、很主动去付出,这一些团体的领导人,都挺疼我的。可是我到他们家去,看到他赚那么多钱,结果孩子吃饭都爬到桌上去,我觉得这不是我要的成功。在人前这么风光,人后一塌糊涂,这个已经本末倒置了。

\

  所以我想也是老天爷慈爱,让我们去看到这一些事情,来省思人生。包含这个课程花它三万四万块钱,在马来西亚叫三千四千块钱,换算成台币,花了这么多钱去上这个人讲课。结果上完以后,第一个,上课的人,人生不一定能得很大的利益。而且上课太贵了,回去还跟她先生吵架。因为花了钱,最后她先生知道说,「妳花那么多钱干什么!」而这一些学问又不一定找到人生的根本问题。而讲课的人,还最后离婚,台上跟台下又不一样。我说,哇,那这些要思考,去做这种销售人员,假如这个产品不能让人真正得力,我们赚这个钱有什么益处?

  后来我在这个商业转了一圈,都感觉,「利」这个东西,一定要跟「道义」相配合,只有利没有义,这个利是短暂的。就好像很多人做销售,亲朋好友统统都销售完了,也没有做好服务工作,最后他的事业慢慢就下来了。而服务工作是什么?服务工作就是道义。这个才是各行各业最重要的本质啊!结果现在这个社会功利太严重了,考虑事情都是「这个行业能赚多少钱?」反而忘了每一个行业最重要的本质。

  刚刚一开始跟大家沟通到,「现在社会是功利」,我们跟不跟着功利走?大家思考一个问题,一个人功利、自我、自私自利,请问这个人在家庭,他会是个好儿子吗?他会让这个家更团结吗?不会。所以你要功利的孩子干什么?再来,这个人到了社会团体,他都是功利,什么事都先考虑自己,不考虑团体,不考虑大局,不考虑别人。(台下响起手机铃声)好,现在要讲的是重点,知道吗?Understand?老祖宗在考试,看大家可不可以方听蔡老师讲课,不要听手机响。所以今天这一句就延伸很多意思。好,其实社会当中很多人云亦云的道理,只要你一静下来,绝对想得明明白白。

  所以我记得几年前在大陆,刚好那时候有一本书叫作《要把孩子教成狼还是教成羊?》诸位老师,要把孩子教成狼还是教成羊?(答:人!)哇,我看到天边的曙光,「国家将兴,必有祯祥」,我们国家民族要兴旺了,从刚刚诸位两百位老师的回答当中,我已经感觉到了。是吧?是啊!父母、老师是明白人,就能把下一代带明白了。

  那我们想一想。还有家长说了一个逻辑,他说,「他在外面是狼,回来是羊。」我怕有时候他孩子一下子转不过弯来,变成家里是狼,外面羊,是不是?你看那个变脸的人有时候变错了。

  所以我们要了解,教育是长他的善心。人的心有孝敬了,他在一切处都是孝敬;人的心是自私自利了,他对谁都是自私自利啊!这是自然之理啊。所以不能跟错了人生的方向。「君子喻于义」,要教他仁义、道义、情义,「小人喻于利」,不能把功利教给孩子。

  大家思考一个问题,一个孩子很有情义,每一个老师给他上课,他都很恭敬去听,然后只要老师有什么需要,不用跟他叫,他马上就来赶紧帮老师的忙,这么有情义的孩子,你说他福报大不大?老师疼谁?疼受教的人啊。

  我那个时候带班的时候,我们班的男同学还说,「老师你都疼女生,不疼男生。」老师不能偏心,这是真的,但是老师被误会的时候,要「人不知而不愠」,人家误会你,不要难过。我就跟这几个男生讲:「你说我对女生比较好,现在都下课了,我陪谁啊?不就陪你们嘛!」

  因为刚好他们几个是四大天王,在学校都名列有榜的。结果,因为那个时候,我把他们留下来,然后把其中一个算是比较有孝心的,有孝心的人,特别讲道义,我就把那个孩子先挑出来,然后让他当班长。结果他一当班长,他有责任心,行为改变很快。结果后面那三个就扯他后腿,所以我把他们留下来了,然后我就跟他们讲:「你们还说有道义?最好的朋友,他当班上的班长,你们不帮他还扯他后腿,你还有道义?正义正义,义一定跟正合在一起才叫义。你们居然还干出这种事情来,你们不是正义之人。」就跟他们谈这个道理。

  结果谈着谈着,孩子也比较信任了。所以规劝孩子,教育他、教训他,走的时候他还要高兴才行,他欢喜接受你的教诲。假如是教完以后,你气得半死,他也噘着嘴巴走,那就跟他结怨仇了。这一生不要再跟任何人结怨仇了。但是你的爱心跟你的苦口婆心,慢慢他就懂了,「日久见人心」。结果聊着聊着,他也放心了,也欢喜了,然后就跳出来,「老师,你对女生比较好」。你跟他关系好了,他什么心里话就跟你讲了。

  但是,孩子们觉得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他觉得对着他笑就是好,教训他就是不好,那不是这个逻辑。所以后来我跟他讲,「你看我现在留下来,是为谁留下来?我花时间,花最多的在谁身上啊?」他们想一想,嗯,也有道理。

  所以,为什么孔子把「人不知而不愠」摆在第一位?很有味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你一心一意为孩子,为家人,他还不理解你,还怨你,这个时候你还能够处之泰然,依然奉献你的爱。哇,真君子,不简单。

  所以谁是君子?妈妈、父母是君子,老师是君子。你看我们整个成长过程当中,父母一心一意为我们好,常常还要接受我们情绪的发泄。有没有哪一个爸爸妈妈,这个孩子情绪发泄完,然后对孩子说「我跟你一刀两断,我不理你了」,有没有?所以父母真君子,所有我们的不对,不往心里去,依然这么爱我们。当老师的也是这样,这个才是君子之风。

  而且这个时代,因为两三代人缺乏伦理道理教育,所以今天我们重视恢复伦理道德教育,一般的人不一定能理解。甚至于会摸摸你的额头,「你有没有发烧?现在都什么时代啦,你别吃饱撑着了。」

  所以人生有好的见识,有举世的人都不知道、都不懂的见识,才能有举世都不做,而我独去做的志气。现在这个社会最需要什么?

  很多企业家,我们关系很好,他说,「我这些企业家的朋友,穷得只剩钱而已。」所以这个时代人心空虚,完全没有方向,堕落了。这个时代,物质不缺乏,心灵,现在是最空虚的,最需要教育、最需要教化。所以大家看,真正觉悟的人,做教育工作。佛陀做了四十九年的教育工作,孔子一辈子教育,穆罕默德做了二十七年的教育工作,耶稣基督是四年。因为他们都看到这个社会最缺乏的,而且是能根本解决问题的。

  大家看,现在很多问题都很重视,但是他有没有认知到怎么根本去解决?大家想一想,环保问题喊了多少年?是变好了还是更严重?更严重。离婚率愈来愈高,很多政府,很多措施,统统投入婚前给他教育一下,效果有没有更好?那个数字还是在攀升。

  所以就跟治病一样,不找到病根,下很多药也不一定有效。所以,教化最重要,人心的改善是现在的当务之急。有了这样的认知,有了这样的志气,才能有所有的人都达不到的人生胸怀跟境界,「才能有人所不到而我独到的境界」。

  这个境界,我曾经在马来西亚遇到沈慕羽老先生,他就契入这个境界。老人家那时候应该是九十三还是九十四岁的时候,我刚好有幸去拜见沈老。沈老一进门,跟我们一开始就讲,因为他知道我是教书的,小学老师。他说,「教书是最没有钱途的行业」,老人家很幽默,「但是教书这个行业,却关键到整个文化的承传问题。」钱没有可以再赚,文化断层了,这个民族,这个人类,会快速沉沦,甚至到禽兽不如。

  所以教师所从事的这个工作,对整个人类的灵魂,影响太深远。可能这么说大家不一定还能强烈的感觉。我们从这三十年来看,非常的明显。第一翻开报纸,杀父害母的例子太多了。这个在五千年历史都没有发生过的,一个朝代有一个杀父害母的,就已经是惊天动地了,现在是遍地都是,一段时间就能看得到。所以才一代人不传伦理道德,一下就掉下来了,吓死人!

  大家想一想,三十年前,什么是孝子?孝顺父母叫孝子。三十年后,什么叫孝子?孝顺儿子,孝顺女儿。孝道颠倒了。请问大家,现在做寿,给谁做寿?孩子哦。他有这么多寿给你做?为什么长者要做寿?因为他德高望重,因为他为家庭社会奉献了一生,值得感恩他的付出。一个孩子才一岁、才两岁,请问他对家庭社会有什么贡献?那就把他的福赶紧花一花,那他以后有什么福?

  大家注意去看,现在的小孩子长得浓眉大眼,耳垂很大的,愈来愈少。把他的福都折掉了。请问大家,一出门,要出去玩,先问谁?先问父母还是先问小孩?现在什么事都不问老人,先问小孩。连老人做寿,去哪里吃饭,先问小孩。然后给老人祝寿,结果是小孩在那里玩得翻天覆地,然后两个老人在那里打瞌睡。陪孩子,倒了。孝,没了。

  恭敬,我们刚刚说的,打开人明德性德的宝藏,要靠孝敬。恭敬长者,我们看,在家里的很多细节。吃饭时间谁叫谁吃饭?三十年前,我叫我爷爷奶奶吃饭。那个声音传过去,「阿公,吃饭啦」,所有的邻居听到了都很欢喜,天伦之乐。爷爷奶奶请回来坐好了,饭盛好,请爷爷奶奶先吃。「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诸位老师,不要小看《弟子规》的经句,每一句都攸关孩子人生心性对不对。你不教他恭敬,他学到的就是傲慢、自我。吃东西他先想自己,不想别人,麻烦了,心量太小。结果三十年前有教是这样,三十年后没教,现在是爷爷奶奶叫孙子吃饭。然后叫回来了,还不行,还得喂他。喂他一口,他还跑三十公尺,你还得追过去,再喂他一口。所以爷爷奶奶现在照顾小孩,还得要练马拉松赛跑。

  包含《弟子规》里面讲的,「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那是接待长者、客人很自然恭敬的态度。我记得只要叔叔阿姨来了,「阿姨好!」赶紧倒一杯茶,「阿姨妳先喝,我赶紧去通知我妈下来」,都是这样接待客人的。结果现在?阿姨叔叔进来了,小孩子看电视,(转头)「呵呵」,连起身都不起身了。

  大家想一想,这样的少爷到公司行号去上班,谁伺候他?那老板要不要用那个要人伺候的员工?你得考虑你的小孩、你的学生,以后一辈子能不能经营好他的人生事业。假如连伺候别人都不会了,他以后能有什么大成就?他只是笑一下,连站都没站起来。

  结果有一个家长就说了,他能对你笑,就不错了。有没有道理?听起来有道理,根本没道理!这个时代就是这样沉沦下去的。胡里胡涂,似是而非,不能变的你不能变啊!「年轻人有年轻人的想法,我们管不了啦。」这种话能不能讲?不能讲。第一个,长辈听到了,「好了,别管了。」第二个,晚辈听到了,「对,你们就是不能管我们。」那还得了?

  以前,不认识的人,身为长者都懂得教训他。为什么?这些孩子都是社会未来的栋梁,都有责任啊。孩子在路上做错事,邻里的长辈教训他,父母知道了,拿着礼物去感谢人家,「谢谢你教训我儿子」,回来,再教训一顿。现在呢?「要你管!」那完蛋了,孩子犯错了,你还这么强势,那你的孩子学到什么?无法无天。最后谁管?法律管他了,警察管他了。到时候这个父母在那里唉声叹气的,就没用了。

  所以身为长辈,都有教育晚辈。尤其当叔叔当伯伯,所有的晚辈统统是同气连枝,连在我们的父母、连在我们的祖宗,都有责任啊。结果现在的风气变成什么?连自己的侄儿都不教,外甥都不教。这不是很妥当。都有责任啊。社会的正气太缺乏了。正确的态度缺乏了,反而错误的,哇,像蚕食一样,一直包围着正确的。所以我们要杀出重围,这个社会太缺乏正气了,浩然正气太缺乏了。错误的人在那里讲话特别大声,对的人不敢讲话。

  而我们思考一个问题,今天假如这一代,对长辈笑一笑就不错了,这一代是这么教了,请问大家,再下一代是什么样子?再过三十年,叔叔进门,走到小孩面前:小朋友好,要不要喝水?告诉大家,现在不是三十年以后了,现在已经有这个端详了。现在是爷爷奶奶给孙子端茶倒水。大家注意,一代人不传就可以掉到这样。

  所以为什么孔子那个时候传道,他不能够去把道德下降?孔子那时候下降了,再下一代再下降,那八十代降到哪里?孔子的坚持是非常有智慧的。做人的道理是亘古不能乱变的,才能真正长孩子的良善、良知。

  而我们冷静去看,现在的孩子不学伦理道德,他欲望非常强。要东西,要不到,出手打父母。这个不是跟禽兽一样,这个是禽兽都怎么?不如了。三十年不传,都可以做出禽兽不如的行为出来。乌鸦都知道反哺,羔羊都知道跪乳。所以假如我们真的不传,往后再下一代,不可想象。

  所以,我们既然来到这个世间,了解到这些情况,人生有一个态度:看到的事,不是偶然,就是上天告诉我,从这一件事当中,看到我这一生的责任在哪里,我的使命在哪里。人生很多经历,都在启发自己。

  所以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你看这一些教诲都是古圣先贤教我们的。这体会之后,心境一转,命运都转。帮助太大了,只要一句都能转变命运。所以我们感激老祖先。为什么刚刚说「福在受谏」?接受老祖宗的智慧,我们是站在五千年的智慧的高度去经营人生。五千年的经验、五千年的方法,来教育我们的下一代。

  而《弟子规》当中讲的,「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前一句说「闻过怒,闻誉乐」,喜欢听拍马屁,好听的,「损友来」,真的,一个人不能听别人的忠言、谏言,他这一生也是毁了。所以《弟子规》每一句都是他人生成败的重要心态。

  大家体会一下,每一句让孩子形成的正确的心境,就是他幸福的根源;假如这个心境没有升起来,他学到的就是错误的心态。他孝道没学,他就自私;他道义没学,他就没责任感;他礼貌没学,他就傲慢奢侈;他智慧没学,他就没有定力,他就非常悠悠放任;他诚信没有学,他就应付,他就欺骗。

  这个我们很冷静哦。刚刚讲的就是仁、义、礼、智、信,这叫「五常」。做人的常道没教了。所以很多人说,「我今天没有进步也没有退步」,有没有可能?告诉大家,「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可能没有进步,没有退步。该教孩子对的不教了,坏的他就染上了。什么时候染的,父母老师都不知道。

  而我们看,我曾经在大学,跟这些孩子们交流,我说:请问你们是大学的时候德行好,还是小学的时候德行好?结果孩子回答得很直接:小学。他们多读了十几年的书,可是却德行一直下降。为什么?「根」没有找到,到「末」去了。本末倒置,当然结果是让人失望的。

  孔子又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这句话在《论语》的第二句。这个都是重要关键。所以,整部《礼记o学记》在谈什么?本在哪里。一定要找到。根本建立了,就好像一棵树的树根扎牢了,它自自然然能吸收养分,开花结果。德行的根基不牢,接触社会全部被污染;根基牢了,接触社会全部明明白白,不受影响,他有判断力。什么道生了?学问之道、家道、事业之道,就能生了。

  而我们刚刚讲的,「知命」,我们知不知道自己这一生,怎么成就自己的慧命、智慧?因为智慧不增长,人是在往下堕的,「不进则退」。所以这些大学生也讲实话,反而德行是一直在堕、在掉的。可是我们几千年来接受古圣先贤教育,德行应该是怎么样?往上升,而不是往下。接受教育,应该是不断往上。

  我们看,孔子有三千弟子,这些弟子假如没有接触到孔老夫子,他的人生一不一样?绝对不一样。子路,大家知道吧?子路武艺高强,当时候第一次见孔子的时候,他的头上是插着雄鸡毛的羽毛,他的腰上是野猪的猪皮。那个很粗犷。等他接受完孔子的教诲,他是一个国家非常好的大臣。教化!读书贵在变化气质。子路的修养很好,他是七十二贤之一,他从一个粗人,能够变成一个贤人,那没有夫子的教诲,不可能。

  所以一个人知不知道怎么成就自己的慧命?当下能珍惜五千年老祖宗的教诲,这个慧命就有基础了。我们了不了解我们自己这一生,对家族的使命是什么?对我们国家的使命是什么?包含对我们教育界现在最重要的使命是什么?

  五千年来,最受到社会尊重的行业,其中有两个,特别明显,就是医生跟老师。医生医人家的命,老师救人的慧命。所以孩子们、学生们都觉得一生没有老师的教诲,不可能这样,一辈子感老师的恩。而且自己有成就以后,还常常回来看望老师的家人,供养老师的家人,这就是师道。这个是太可贵的道了。

  所以医生有医道,老师有师道,商业有商道。每一个行业都有它正确的道,偏离了,都是这个社会最大的危难。因为社会不尊重老师,孩子就不受教,下一代就毁了。而今天我们要让孩子尊重老师,在这个时代,不要去要求任何人了,谁都没学啊。是吧?一个孩子说:这些道理,我爸没有教,找我爸。去找他爸了。他爸一听:爷爷也没教我,找爷爷去。跑去找爷爷。爷爷说:你曾祖父也没教我。三个人站在坟墓前面,很无奈。

  所以这个时代,别怪任何人了,谁都是受害者。就像《礼记?学记》讲的,「人不学,不知道」。我们想,他都这么大了,连这个都不懂。他大是身体大嘛,大家不要搞混了这个逻辑。他没学他就是不懂嘛。大家冷静去看,您结婚之前或者结完婚之后,您有去上过如何夫妻相处和谐的,请举手。哇,我太佩服你们了,这么样你也敢结婚。再来,你生孩子以前有去学过如何教育孩子的,举手。哇,这样你也敢生,我实在非常,very、very佩服大家。我们在扮演每一个角色,在每一个行业,请问我们知道它的道在哪里吗?都没学,能做好吗?

  所以,这些问题思考完了,再想到《礼记o学记》的一句话,「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最重要的是哪一件事?教育啊,不然家庭社会要大乱了。建立国家,领导人民,教育为先。现在的社会风气叫:建国君民,赚钱为先,经济为先。这个叫舍本逐末。《大学》告诉我们,「德者,本也;财者,末也」,结果现在全部去追钱,忘了根了。所以会层出不穷的问题,那是忘了根本,教育为先。「建国君民」哦。「建」家,「君」孩子,这个「君」是领导的意思,也是「教学为先」哦。你今天是企业界的人,建立企业,领导员工,什么为先?教育啊。没有抓到这个重点,家庭、企业团体、社会,烦恼的事会愈来愈多,因为没有了本、没有了根。

  好,所以我们刚刚讲到的,别去怪任何人了,这个文化这几代忽略掉了,我们把它承担起来,从我们这一代开始传下去。所以,社会大众他也没学过尊重老师,我们也没办法去要求他。但是假如我们真正提升自己的德行,「人之初,性本善」,自然学生跟家长就会尊重我们,「自重而后人重,自敬而后人敬」。自己能重视自己的德行,尊重自己的品德,尊重自己的工作,自然就赢得他人的尊重了。所以很多重视伦理道德教育的老师们,特别受到他的孩子、他的学生,以至于家长的敬重。

  因为这个时代,假如要求别人,自己就生烦恼了。要求了,就求不得的苦了。而且说实在的,当我们把精神放在要求他人,或者是责怪他人的时候,第一个,会浪费很多的精力跟时间。浪费了这些精力跟时间,更没有工夫好好提升自己。一个人每天抱怨这个,抱怨那个,有没有时间提升自己?很难。

  所以这个时代,别人对不对不是最重要的,我自己先做对,我自己先尽本分。说实在的,只有做对的人,他才有发言权。自己没有把自己家庭、社会的本分做好,我们一讲别人,人家边听边想,你五十步还笑我百步,你也好不到哪里去。

  所以「正己化人」,正了己,才能感化别人。而且这个化是润物细无声,是自然的,不是要求来的,春风化雨。孔子也提醒我们,「正己而不求于人」,才不会人家埋怨我们。人为什么怨?他不服气嘛。你都不好,还要求我,你凭什么?人家的怨就来了。我们只要求自己,不要求别人,人家佩服、惭愧、感动啊。孔子这些话,都是人生的至理。

  所以这几天我们一起交流了,诸位老师们,大家可不要回去,对妳先生说,「我跟你讲,我可是培训过三天,从今天开始家里的这些事,教育孩子的事,统统要听我的。」很多社会大众听课,一下课,都跑来找我:哦,蔡老师,刚刚这一堂课,我儿子最需要听,我先生最需要听,我太太最需要听,我那个弟弟最需要听,早知道就硬把他拉来听。所以他一听,所有的人都需要听,就一个人不需要听。你说我们这个心态,谁能服气?

  真的,我曾经看到一个长者,拿了一本我们在香港讲的四十集的,依照中华传统文化纲领讲的一个课程,他把它印成书,这么厚。他看了好多遍,翻得都有点烂了。他拿来给我看,你看我这么用功。结果他每一段下面还有眉批。我就一看,哦,他看完一段道理就说,「媳妇要看」,再看一段,「太太要看」。所有的人都要看,只有一个人不用看。经典是药,人吃这个药的心态不对,它会变毒药。这个心才能让这个药效发挥作用。

  所以我以前读经典读错了,所以没受用。因为《论语》里面,君子跟小人谈得最多,句子很多,「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都是反省自己,小人都是责怪别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都是这一些道理对照的。结果我读的时候,心态错了,一读到「君子」,我就想,君子君子;一读到「小人」,小人小人。读了老半天,受益不了。反而愈读,从老师变成另外一个行业,叫警察,专门「哎哟,错了错了!」那麻烦了,心态不对了。一转过来,「君子」,就想到别人的优点;「小人」,就看到自己的问题。心境一转,整个效果就转了。

  所以诸位老师回去不可以跟妳先生拍桌子说要听你的,不然以后吉隆坡我也不敢来了。因为我怕有一天走在路上,突然有一个很壮的男人跑过来:你是不是蔡某某?我看他这么凶,我说:我是他弟弟。好汉不吃眼前亏。结果他说:他只有两个姐姐,没有弟弟。哇,他还把我调查得这么清楚。假如我们不要求自己,都是要求家里的人,他们对传统文化会很反感,甚至会找我出气。我已经够瘦弱的了,经不起摧残,大家手下留情。

  所以我们了解到了其实「正己」,然后才能「化人」,这个都是知道根本是什么,都是知道人生的先后不能颠倒,先要求自己,后感动别人,而不是先要求别人。所以我们刚刚讲到「知命」,整个教育界的现况,由我们身上把师道的光辉让它散发出来,重振师道的尊严。这是教育界。

  包含我们知不知道我们这一生对民族的使命是什么?我们炎黄子孙、中华儿女,这一个时代应有的责任,就是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因为有了这些道理,他才明理。人心转了,他才可能有太平。

  我自己教了几年书,发现,孩子不是一代不如一代,我教书那几年,我发现是一年不如一年。哇,掉得好快!所以,我那个时候就开始跟着我的师长学习,才了解到中华传统文化太重要了。所以从那个时候学习,也跟很多大众交流,发现,只要是有用伦理道德教育的孩子,不管在家庭还是学校,他的德行是往上升的。

  今天早上我们听了王琦老师的课程,他的班级的学生是愈来愈好。所以人是可以教得好的,是我们有没有教他。而且王琦老师那个是从根把他拉起来。德行一好,「亲所好,力为具」,我不能让父母担心我的课业,成绩突飞猛进。他们去年考试,本来不赞成的老师都讲了一句话,因为成绩一出来,太好了,那个不怎么支持的老师都说,孔子显灵了。有保佑啊。

  但是大家要了解,这个时代,说实在的,人都挺傲慢的。为什么傲慢?《弟子规》告诉我们,「不力行,但学文」。我们学了非常多的知识跟技能,可是德行不一定有提升。但德行没提升,自己也不知道,还觉得自己懂很多,甚至还瞧不起父母,我知道的我父母都不知道,傲慢。甚至还骂祖宗的这些文化,否定。所以这个时代因为知识上升,德行没有跟上,会膨胀自己!

  大家注意去看,很多年轻人,青少年,大学生,你跟他谈人生未来,他给你讲得一套一套的。结果你到他的房间里面去,跟猪窝差不多。真的,都是谈得好像很有胸怀,然后生活一塌糊涂。为什么?统统只是知识的积累而已,都是逞言语之快,没有真正落到自己的心地,落到自己的生活的点滴当中去提升自己。那统统学到的是记问之学,纸上谈兵。

  所以因为知识爆炸,大家每天在吸收了,知识一多了,反而瞧不起别人了。所以这个时代要让别人能认同,除非做出榜样出来,不然,很难让人家相信伦理道德的重要。松花江中学做起来了,东北,他们说到,现在是「松花江效应」,就是他们学校做出来的成果,已经影响到整个东北的学校。去年邀请吕杰校长跟王琦老师,到了大庆,黑龙江大庆,向一万多个老师讲《弟子规》的课。他假如没有做出成绩来,人家还不一定请他。

  所以我的师长,当时候因为参加了十次联合国和平会议,结果他把五千年长治久安的这些智慧,伦理道德教育,告诉所有从事和平工作的人。结果讲完了,这些几十年从事和平工作的人,专家,对着老人家说,「你讲的这些中华文化很好,可是是理想,做不到。」所以现在很多危机,有一个根本危机。什么危机?信心危机。人连信心都没了,不相信这些五千年的智慧是对的。

  所以我们华人社会,尤其在海峡两岸,为什么吃那么多的苦?因为丧失民族自信心,走的路都是错误的,搞得整个社会家庭很乱。这个就是没信心造成的。所以现在这个整个世界人心,要恢复信心。你看现在很多人结婚,还没结婚就怕离婚,有没有?还没做什么事情,就先害怕在那里等。

  所以,我的师长,在两千零五年底,在他的故乡,安徽庐江,才成立了一个庐江文化教育中心。然后在那里,向四万八千老百姓让他们学习《弟子规》,整个社会风气开始转变。所以这样的成果呈现了,才让大陆,甚至海外的华人,一起来参与的时候,他看到了,确实人是可以教得好的。他信心建立了,现在在大陆很多地方在推展。

  包含我们马来西亚很可贵的,全国校长职工会,扛起了一个教育界的使命,希望下一代的孩子都有德行的根基,都能珍惜老祖宗五千年的智慧。这个不简单啊!更佩服的,所有我们马来西亚小学的老师们,都积极的在参与、在承担起这个责任。所以人的这一念善心,那个力量是非常强的。大家看,王琦老师对学生的这一颗爱心,是一颗种子,现在已经开花结果,长出了好多果实,又呈现很多种子继续种,受他影响的人愈来愈多。

  而我们马来西亚华人,对文化很珍惜,而且我们的首相,他也对这个认知很高。他今年的卫塞节,还主动的到佛教的寺庙,去庆祝佛陀诞辰。等于是他作出示范,让马来西亚宗教团结、种族团结、文化能兴盛起来。他说要让马来西亚成为和谐国家的示范、宗教和平的示范。领导人有这个认知,我们教育界的又首先来做,这个地方有福了。所以,为什么马来西亚现在不热,反而有点凉?这个是我一直在观察研究的。

  所以,这一生我们来到这个世间,看到的这些事情,我们不回避,我们把它承担起来,这一生没有空过。因为孔子说,要见义勇为。七零年代有一个哲学家叫汤恩比教授,他是全世界公认的大学问家,他讲了一句话。他说,「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已经说得很重了,「解决」,「二十一世纪社会问题」,「只有两种学说:孔孟学说跟大乘佛法」。而这两种,就是中华文化最重要的三个主流:儒、道、释的教育。

  这句话大家听过没有?你们刚刚不是听过了吗?听过没有?有。你们的内心有没有什么改变?这很重要哦。我们要教给孩子是悟性,不是说这一句话我背得出来。那叫知识。这一句话感动了我们,这一句话让我感悟了,心境提升了,这个叫智慧。是知识还是智能,就在一个心境有没有悟,有没有感悟。

  今天假如我们是用心去听这一句话,而不是只记这一句话,用心去体会,那这句话是告诉我们,能救二十一世纪是靠谁?Hello?孔孟学说在哪里?中华文化在哪里?那我们华人责无旁贷啊。

  而且告诉大家,全世界的公用的语言是英文,是吧?国际语言。大家想一个问题,你现在全世界哪个国家出现状况,这个世界都乱。现在是地球村,不能只想自己。所以让全世界的人,懂得孝道,懂得仁爱,很多问题就解了。那谁去教育这些听得懂英文的国家?I can't speak English.这个我办不到。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全世界哪一个地方的华人最适合把中华文化用英文弘传到全世界?Understand? 哦,大家知道这个时代的责任没有?你教的孩子以后就要有这个胸怀,为世界着想。这个地球、这个世界已经是千疮百孔,假如地球的人,教育出来的都不为这个地球想,它迟早走向灭亡。

  好,时间快到了,请翻开《礼记o学记》。告诉大家,第一句话讲,「发虑宪,求善良」。一个人,这个「发」就是去做事情,他很有思虑,而且这个思虑,「宪」,就是都是遵从正确的法度去思考。这就不简单,现在人都是意气用事多,他能思考都是顺着这些道理去思考,去做事情。而且都是找来善良的人,担任重要的工作。这样的人,人家会觉得佩服他,「足以謏闻」,就是很有名声,人家佩服他的行为。「不足以动众」,还不能够感动人、感动大众。

  但是,「就贤体远」,能够去礼敬这些有贤德的人,体谅远方,甚至不同国家的人,这样的胸怀,可以感动人,「足以动众」,但「未足以化民」,还不能够教化、感化人民。

  所以「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君子如果真的要教化人民,转变风俗,一定要靠教学才做得到。其实这一段话,我们就了解,「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个已经找到教育的重要,一定要转变人心才行。

  我们看下一段讲的,「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他不知道道理,所以他的行为才会偏颇。所以下一句话讲的,「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一个国家领导人,他很清楚,或者一个家庭的家长他很清楚,教育是最重要的。

  刚好我们古文课,下个礼拜开始讲《礼记o学记》,欢迎大家一起来参与这个课。假如大家没时间来,我们这个《礼记o学记》讲完,那个光盘提供大家参考。好不好?

  最后,欢迎大家常回家看看,OK?谢谢,谢谢大家!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金刚经梵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