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戒(siila)或戒行(siilana)为善良的利己又利他的品行,重视有善良的动机以及美好的成果。持善戒、持不善戒,犯戒、破戒,戒之杂染、戒之净化,皆须「思(cetana)」心所法之审虑、决定,在意识清醒下所为。论藏提出「云何是戒?」《无碍解道》的答案是︰「思(cetanaa)是戒也,心所(cetasika)是戒也,律仪(sa^mvara防护)是戒也,不犯(aviitikkama)是戒也。」《中阿含五支物主经》释尊开示︰「此善戒从何而生?我说彼所从生,当知从心生。」
《四部阿含》说明有种种心态生起持善戒︰
1.从怖苦心持善戒。
2.从畏罪心持善戒。
3.从求福心持善戒。
4.从两利心持善戒。
5.从惭愧心持善戒。
6.从慈悲心持善戒。
7.从自通(attuupanaaika)心持善戒。
8.从菩提心持善戒。
《阿含》所要求的四种戒,是以正念正知 调伏身心,使心性之各部分──知、情、意得以调理,平等地改善人格,具足戒清净,成就戒法身。
关键词:1.戒 2.思 3.心所 4.律仪 5.自通之法 6.《五支物主经》
一、前言──戒从心生
「戒(siila)」或「戒行(siilana)」为善良的利己又利他的品行,重视有善良的动机以及美好的成果。
波斯匿王之工匠五支(pa~ncak’a^nga thapati),有一次在异学园听文祁子(ma.ndikaaputta)说明︰「身体没作恶业,言语没说坏话,无不当的谋生,心中无恶念。若具备此等四事者,我称呼他成就善,是第一善,是无上的人士,获得第一义,是正直的沙门。」[1]
五支面见释尊时,与外道沙门文祁子所谈论者,全部向佛陀报告。世尊听了之后,告诉五支:
物主!如异学沙门文祁子所说,若当尔者,婴孩童子支节柔软,仰向卧眠,亦当成就善、第一善、无上士、得第一义、质直沙门。
物主!婴孩童子尚无身想,况复作身恶业耶!唯能动身。物主!婴孩童子尚无口想,况复恶言耶!唯能得啼。物主!婴孩童子尚无命想,况复行邪命耶!唯有呻吟。物主!婴孩童子尚无念想,况复恶念耶!唯念母乳。物主!若如异学沙门文祁子说者,如是婴孩童子成就善、第一善、无上士,得第一义,质直沙门。
物主!若有四事,我施设彼成就善、第一善,然非无上士,不得第一义,亦非质直沙门。云何为四?身不作恶业,口不恶言,不行邪命,不念恶念。物主!若有此四事,我施设彼成就善、第一善,然非无上士,不得第一义,亦非质直沙门。
物主!身业、口业者,我施设是戒。物主!念者我施设是心所有,与心相随。[2]
此中,释尊开示「戒行」是内心有「意念」,经「心所」思惟抉择之后,内心所有活动,以及透过言谈、举止反应于外者。例如:襁褓婴儿只动转身体,没有作坏事;嘴儿或哭啼或喜笑,没说过坏话;跟人咿哑呻吟,没有邪法谋求活命;内心没有歹念、恶思惟(akusala-samkappa{不善志、不善思惟〈m〉ii261}),祇想念吮吸
--------------------------------------------------------------------------------
[1] 参阅《中.179五支物主经》,《大正》1,720b-7f.
[2] 见《大正》1,720c3f.
母乳。如是,婴儿没有四坏事现行,不能说他有戒行,是无上士,得第一义,是质直的沙门。没有坏行为,不完全等同不作坏事──昏迷、熟睡时,没有坏行为,不能说他在持戒;贪、瞋之境界不现前时,没有杀、盗、淫、妄之反应,不能说他亦在持戒。唯有贪、瞋之境界现前时,经内心思考、抉择、维持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的行为,才是佛陀心目中持戒不犯的清净戒行。
有关戒学──修身、修心,释尊指出︰应当遍知「(a)怎样是(1)不善戒、(2)善戒,(3)善念、(4)不善念。」此等四「(b)从何而生?(c)于何处灭、败坏无余?(d)如何修行灭之?」[3] 明确的答案如下:
物主!(1a)云何不善戒耶?不善身行,不善口、意行,是谓不善戒。
物主!(1b)此不善戒从何而生?我说彼所从生,当知从心生。云何为心?若心有欲、有恚、有痴, 当知不善戒从是心生。
物主!(1c)不善戒何处灭无余?何处败坏无余?多闻圣弟子舍身不善业,修身善业;舍口、意不善 业,修口、意善业。此不善戒灭无余,败坏无余。
物主!(1d)贤圣弟子云何行 灭不善戒?若多闻圣弟子观内身如身……至观觉、心、法如法。贤圣弟 子如是行者,灭不善戒也。
物主!(2a)云何善戒耶?善身业,善口、意业;是谓善戒。
物主!(2b)此善戒从何而生?我说彼所从生,当知从心生。云何为心?若心无欲、(「无欲」原文 有重复,宜删。)无恚、无痴,当知善戒从是心生。
物主!(2c)善戒何处灭无余?何处败坏无余?若多闻圣弟子行戒 不着戒,此善戒灭无余,败坏无余。
物主!(2d)贤圣弟子云何行 灭善戒?若多闻圣弟子观内身如身……至观觉、心、法如法。贤圣弟子 如是行者,灭善戒也。
物主!(3a)云何不善念耶?欲念、恚念、害念,是谓不善念。
物主!(3b)不善念从何而生?我说彼所从生,当知从想生。云何为想?我说想多种、无量种、若干 种行──或欲想,或恚想,或害想。物主!众生因欲界想故,生不善念欲界相应;若有想者,因彼想 故,生不善念欲界相应。物主!众生因恚、害界想故,生不善念恚、害界相应;若有想者,因彼想 故,生不善念恚、害界相应。此不善念从是想生。
--------------------------------------------------------------------------------
[3] 参阅《大正》1,720c-10f.
物主!(3c)不善念何处灭无余?何处败坏无余?若多闻圣弟子离欲、离恶不善之法,有觉、有观, 离生喜乐,得初禅成就游;此不善念灭无余,败坏无余。
物主!(3d)贤圣弟子云何行灭不善念?若多闻圣弟子观内身如身……至观觉、心、法如法。贤圣弟 子如是行者,灭不善念也。
物主!(4a)云何善念耶?无欲念、无恚念、无害念,是谓善念。
物主!(4b)善念从何而生?我说彼所从生,当知从想生。云何为想?我说想多种、无量种、若干种行──或无欲想,或无恚想,或无害想。物主!众生因无欲界想故,生善念无欲界相应。若有想者因彼想故,生善念无欲界相应。物主!众生因无恚、无害界故,生善念无恚、无害界相应。若有想者,因彼想故,生善念无恚(「慈」误植)、无害界相应,此善念从是想生。
物主!(4c)善念何处灭无余?何处败坏无余?若多闻圣弟子乐灭、苦灭,喜忧本已灭,不苦不乐,
舍念清净,得第四禅成就游。此善念灭无余,败坏无余。
物主!(4d)贤圣弟子云何行灭善念?若多闻圣弟子观内身如身……至观觉、心、法如法。贤圣弟子如是行者,灭善念也。[4]
释尊开示︰不善戒(邪戒、戒禁取)、善戒(正戒)皆属众生身、口、意三行,起心动念、言谈、举止。有邪见、邪念(指不正思惟的邪志、邪念),所生身、口、意三行是恶,则为不善戒。与此正相反,具有正见、正志所生三行是善,则为善戒。
此不善戒所从生,当知从心生;倘若内心有贪欲、有瞋恚、有愚痴,导致身、口、意三恶行,产生恶戒。善戒所从生,当知亦从心生;设若内心舍断贪欲、瞋恚、愚痴,导致身、口、意三善行,生成善戒。
不善戒、善戒悉皆于身、口、意,从因缘生;因此也可以,于身、口、意,由因缘消灭三恶业;修习舍离三不善业而无戒禁取──行戒而不着戒。「念」由接触「界」,依「想」由因缘所生;所以不善念、有漏善念,由于修习四禅那,不接触五盖,镇伏杂想、杂念,使不善念、有漏善念不动。
多闻圣弟子修习四念处为首,由「法念处」操作「七觉支」,[5] 可以消灭诸不善戒、不善念,消除有漏、有取的善戒、善念,充实无漏、不取的身、口、意三妙
--------------------------------------------------------------------------------
[4] 见《大正》1,721a2f.
[5] 参阅《中.98念处经》,《大正》1,584b3f.
行。能否如是与法相应,释尊说此条件︰
物主!若多闻圣弟子:
(a)以慧观(1)不善戒 知如真,(2)从生不善戒知如真,(3)此不善戒灭无余、败坏无余 知如真以慧观,贤圣弟子如是行者,灭不善戒 知如真。
(b)以慧观(1)善戒 知如真,(2)从生善戒 知如真,(3)此善戒灭无余、败坏无余 知如真以慧观,(4)贤圣弟子如是行者,灭善戒 知如真。
(c)以慧观
(1)不善念 知如真,(2)从生不善念 知如真,(3)此不善念灭无余、败坏无余 知如真以慧观,(4)贤圣弟子如是行者,灭不善念 知如真。
(d)以慧观(1)善念 知如真,(2)从生善念 知如真,(3)此善念灭无余、败坏无余 知如真以慧观,(4)贤圣弟子如是行者,灭善念知如真。[6]
唯有开法眼,以慧观知如真,[7] 相应于苦、集、灭、道四谛现观──对不善戒、善戒,不善念、善念以及此等四「事」之「集」、「灭」、「道」皆能如实知、见──具足正见等八支圣道,才能圆满善行,成贤、成圣。因此,释尊最后说出所以然︰
所以者何?因正见故生正志,因正志故生正语,因正语故生正业,因正业故生正命,因正命故生正方便,因正方便故生正念,因正念故生正定;贤圣弟子心如是定已,便解脱一切淫、怒、痴。物主!贤圣弟子如是正心解脱已,便知一切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 知如真。是谓学见迹 成就八支,漏尽阿罗诃 成就十支。
物主!云何学见迹成就八支?谓学正见……至学正定,是谓学见迹 成就八支。
物主!云何漏尽阿罗诃 成就十支?谓无学正见……至无学正智,是漏尽阿罗诃 成就十支。
物主!若有十支,我施设彼成就善、第一善、无上士、得第一义、质直沙门。[8]
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内正思惟,法随法行等「四预流支」,成就正信──于
--------------------------------------------------------------------------------
[6] 见《大正》1,721b-9f.
[7] 参考「……如是平等慧如实观」,《大正》2,5a-4相当于“……evam etam yathaabhuuta^m sammaa-ppa~n~naya passati(……如是,
如实地以正慧观它。)”〈s〉iii. 1367f. 之意译。
[8] 见《大正》1,721c4f.
佛、法、僧、圣戒不坏净,见三宝以及无漏戒学之功德,具有圣、出世间八正道之正见。以智导情,开发出离诸漏之正志,再依正见及正志开导一系列次第展转而起之圣、出世间正语、正业、正命、正念、正定,具足八支中道行的成分;此时,属「有学」的「无漏戒学」。须陀洹果以上之学人,次第得四沙门道智、四沙门果智,终于具足「十正行」,[9] 完成无学正见、无学正志、无学正语、无学正业、无学正命、无学正念、无学正定、无学正解脱、无学正智。诸漏尽,心解脱、慧解脱的阿罗汉才是佛陀所称呼的「成就善的人」、「第一善者」、「无上士」、「得第一义者」、「质直沙门」。
二、思是戒
《清净道论》于解释「戒」时,引用《无碍解道》:
ki^m siilan ti(云何为戒耶?)cetanaa siila^m,(思是戒,)cetasika^m siila^m,(心所是戒,)sa^mvaro siilam,(律仪是戒,)aviitikkamo siilam.(不犯是戒也。)[10]
论师根据释尊之法说开演法义,道出︰有意思、有意图、有目的之行为 是戒;通过心所抉择,合乎戒条之活动 是戒;以律则规范,防护不作恶而行善是戒;提醒自己,不犯罪过 是戒。
(一) 意思是戒
《杂.1039经;a.10,176 cunda(淳陀)经》︰
有人不杀生,离杀生,舍刀杖;惭愧,悲念一切众生。不偷盗,远离偷盗;与者取,不与不取,净心不贪。离于邪淫,若父母护,……乃至授一花鬘者,悉不强干 起于邪淫。离于妄语,审谛实说。远离两舌,不传此向彼,传彼向此,共相破坏;离者令和,和者随喜。远离恶口,不刚强;多人乐其说。离于坏语,谛说、时说、实说、义说、法说、见说。离于贪欲,不于他财、他众具作己有想,而生贪着。离于阇恚,不作是念︰挝打缚杀,为作众难。正见成就不颠倒见︰有施、有说、报有福(有斋),有善恶行果报,有此世,有父母、有众生生,有世阿罗汉于此世、他世现法自知作证︰我
--------------------------------------------------------------------------------
[9] 参阅《长.11十上经》,《大正》1,57a-11f.
[10] 见〈pts〉i. 44-5.
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11]
如上,引述十善业道(dasa kusala-kamma-pathaa)经文中,身之三种净行、语之四种净行──「不杀生、离杀生(paa^nqtipaatam pahaaya{舍断杀生已}paa^nqtipaataa pa.tivirato{从杀生已远离}),……〔不坏语、〕离于坏语等。不作恶行之「pahaaya(舍断已)〔ger.〕」、离恶行之「pa.tivirata(已远离)〔pp.〕」,此等动作之遂行,皆经「意思(cetanaa)」审虑、决定之后发动。意之净行中,离于贪欲(anabhijjhalu{不起贪伺者}anabhijjhitaa(已不贪伺者),离于瞋恚(avyaapanna-citto{心不瞋恚者}appadu.t.tha-mana-sa^nkappo{无憎恶之思惟者}),正见成就不颠倒见(sammaa-di.t.thiko hoti{〔策励自己〕成为正见者、}avipariitadassano{不颠倒见者}),同前七种净行,亦经「意思」审虑、决定之后发动;特别是成就正见、成就不颠倒见,为尽己之义务。上述「十善戒」实已具备「止持」之责任,以及「作持」之义务。止恶、行善,是有「意思」的品德良行。
(二) 心所是戒
从古及今,印度有宗教徒,以戒禁取见认为︰圣河之水可以洗涤罪业 使心清净。如《中.93水净梵志经》中,妙好首梵志[12] 向佛陀建议︰
梵志语世尊曰︰「瞿昙!可诣多水河浴!」世尊问曰︰「梵志!若诣多水河浴者,彼得何等?」梵志答曰︰「瞿昙!彼多水河者此是世间斋洁之相、度相、福相。瞿昙!若诣多水河浴者,彼则净除于一切恶。」尔时,世尊为彼梵志而说颂曰︰
妙好首梵志,若入多水河; 是愚常游戏,不能净黑业。
好首何往泉?何义多水河? 人作不善业,清水何所益?
净者无垢秽,净者常说戒; 净者清白业,常得清净行。
若汝不杀生、常不与不取, 真谛不妄语,常正念正知;
梵志如是学,一切众生安。 梵志何还家,家泉无所净;
梵志汝当学 净洗以善法。 何须弊恶水,但去身体垢。
梵志白佛曰︰「我亦作是念, 净洗以善法,何须弊恶水。」[13]
--------------------------------------------------------------------------------
[11] 见《大正》2,271c-8f.
[12] 参阅《m.7》作︰「sundarikabharadvaja」〈m〉i. 3911.
[13] 见《大正》1,575a-7f.
释尊在《水净梵志经》中说明︰唯有以持戒、修习四无量心等善法,净洗内心垢秽及恶业;一般之清水乃至传说中之圣河之水,祇能除去身体表面之污垢而已。在此之前,世尊遥见水净梵志来;因水净梵志故,告诉诸比丘︰
若有二十一秽污于心者,必至恶处,生地狱中。
云何二十一秽?(1)邪见心秽、非法欲心秽、恶贪心秽、邪法心秽、贪心秽、恚心秽、睡眠心秽、调(掉)悔心秽、疑惑心秽、瞋缠心秽、不语结心秽、悭心秽、嫉心秽、欺诳心秽、谀谄心秽、无祖心秽、无愧心秽、慢心秽、大慢心秽、憍▓[心*敖]?心秽、(21)放逸心秽。[14]
此等二十一种污秽心性,导致恶念、恶业,持不善戒、污戒、破戒等等;于后出论典归属不善「心所有法」之中,包括「大不善地法」「大烦恼地法」「小烦恼地法」「不定地地法」。[15] 《清净道论》说︰
cetasika^m siilam naama(所谓「心所是戒。」)paa.natipaataadhaihi viramantassa virti〔-cetasika〕.(指 杀生等{十恶业行}正在远离者之离〔心所〕也。)[16]
生活中提起正念、正知,觉察到邪见心秽等等,了知已便舍断彼等心秽;尚须充实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四等心。如是,具足慈悲心维持戒行清净,才能「洗浴内心」,所谓「净洗以善法」。[17]
(三) 律仪是戒
samvara由sa^m-√vrr衍生,本义︰正闭,引义︰防护,古译︰律仪。「律仪」指以戒律来规范行为。「防护」指 防止作十恶,护持行十善。《清净道论》指出「以五种防护(pa~ncavidhena samvaro)」了解律仪之意义︰
paatimokkha-samvaro(所谓 波罗提木叉律仪、)sati-samvaro(念律仪、)naanna-samvaro(智律仪、)khanti-sa^mvaro(忍律仪、)viriya-sa^mvaro ti.(精进
--------------------------------------------------------------------------------
[14] 见《大正》1,575a-5f.
[15] 参阅《阿毘达磨俱舍论 卷四》,《大正》29,20af.
[16] 参阅〈vm〉73f. 又,水野弘元译注︰《清净道论 一》p.15 注︰「离(virati)︰所谓离之心所者,指正语、正业、正命。然
而,在此场合包含相应于此等(正行)之其它诸心所。
[17] 参阅《大正》1,575c,576a.
律仪也。)[18]
今以北传经、论来左证说明︰
1.【波罗提木叉律仪】
《杂.925经》:
贤士夫住于正戒,波罗提木叉律仪,威仪行处具足;见微细罪,能生怖畏,受持学戒;是名 丈夫于正法律第一之德。[19]
圣弟子当了知佛陀施设一一戒条之用心,由于戒随念(siilanussati),对无漏戒学具足正见、正志,依一一戒条为律则,防护身、心,甚至众学法等微细罪亦戒慎恐惧地遵守,不违犯任何戒律。如是,即于日常生活中,修身、修德,培养戒法身。
2.【念律仪∕(六)根律仪】
《杂.279经》:
多闻圣弟子眼见色,不取色相,不取随形好,任其眼根之所趣向,常住律仪,世间贪、爱、恶不善法不漏其心,能生律仪,善护眼根;耳、鼻、舌、身、意根,亦复如是。如是六根善调伏、善关闭、善守护、善执持、善修习,于未来世必受乐报。
俗语︰「六根门头 好修行!」于日常生活、宗教修持中,随时、随地在动用眼等六官。[20] 六官能增上一连串之生理作用、心理作用、身心互动的作用,因此名曰︰「六根」;内六根为外六境(六尘)进入内心之门户,故名曰︰「六根门」。[21] 六官也是烦恼漏,泄入(身心中毒)、漏出(污染环境)之处;[22] 于六内入处意解无我、无我所,亦可作证沙门果。[23] 如是,六根防护可以净化戒行乃至成就五分法身。
3.【智律仪】:
《瑜伽师地论》引义品之偈︰
--------------------------------------------------------------------------------
[18] 见〈vm〉711f.
[19] 见《大正》2,235c7f.
[20] 参阅《杂.279经》,《大正》2,76b.
[21] 参阅《杂.225经》,《大正》2,64a.
[22] 参阅《杂.636经》,《大正》2,176b.
[23] 参阅《杂.276经》,《大正》2,74b.
世间诸流漏,是漏念能止;我说能防护,由慧故能堰。[24]
明确地说道︰般若慧能使外来烦恼不泄入,自己也不会污染环境;如此,能于生活当中,净化身心,而不再形成烦恼泄漏。换句话说︰没有般若慧,难得戒行究竟清净。
4.【忍律仪】:
《中.10 漏尽经》:
云何有漏从忍断耶?比丘!精进断恶不善,修善法故,常有起想,专心精勤;身体、皮肉、筋骨、血髓皆令干竭 不舍精进,要得所求,乃舍精进。比丘!复当堪忍饥渴、寒热、蚊虻蝇蚤虱,风日所逼,恶声捶扙,亦能忍之。身遇诸病,极为苦痛,至命欲绝,诸不可乐,皆能堪忍。若不忍者,则生烦恼、忧戚;忍则不生烦恼、忧戚,是谓有漏从忍断也。[25]
多生业习,有些烦恼漏单靠理智明了、情感爱好,无有坚强意志力的忍耐,无法排除漏习。因此,经中说明有些烦恼漏是由忍功夫所舍断,若不忍者,则生烦恼、忧戚;忍则不生烦恼、忧戚。
5.【勤律仪】:
《杂.877经》:
云何律仪断(samvara-ppadhaana{律仪勤})? 未起恶不善法不起,生欲、方便、精勤、摄受,是名律仪断。[26]
以「四正勤」之要领,使现行之恶业立即停止,使恶因潜势力不动;使现行之善业继续不断,使善因潜势力发动,结成果实。这需要「正方便」──种种有效、有用的方法,发勤策励,精进不放逸──才能达成终极目标。
五种律仪,缺一不可;犹如材质与形体完美均衡、中心轴安定的陀螺,施上旋转力,倘若无阻力存在,即可以定点转动不停。如是,以念律仪为螺顶,依「正念、正知」维持人性──知、情、意的平衡发展,并开发念根、念力。以智律仪为螺体正三分之一成分,依「正见、正志(正思惟)」开发慧根、慧力。以波罗提木叉律仪为螺体正三分之一成分,依「正语、正业、正命」于日常生活中加强信根、信力。以忍律仪为螺体正三分之一成分,依「正定」于宗教生活中加强定根、定力。勤律仪为螺
--------------------------------------------------------------------------------
[24] 见《大正》30,386b-11f. 参阅《经集》v. 1035〈sn〉1985f.
[25] 见《大正》1,432c5f.
[26] 见《大正》2,221a-4f.
心,依「正方便(正精进)」改善、充实「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支圣道」乃至三十七菩提分法的修习,完满三无漏学。
(四)(思已)不犯是戒
《增一.16品第9经》:
梵志问曰︰「云何名之为戒?」阿那律曰︰「不作众恶,不犯非法。」[27]
所谓︰「不作众恶,不犯非法。」并不是说 没有诸恶行、没有非法行、没有邪行而已;指 本来会造作、违犯之众恶、非法,由五种律仪而今使之不作、不犯。
《长.22 种德经》:
种德婆罗门白佛言︰「云何为戒?」佛言:「……具足戒律,舍杀不杀,……乃至心法四禅现得欢乐。所以者何?斯由精勤,专念不忘,乐独闲居之所得也。婆罗门!是为具戒。」[28]
《种德经》指出︰由于日常生活中 以戒修身,具足戒清净;于宗教生活中 以止观修心,三三昧、四禅那具足住;如是精勤,具念不忘,贯彻于生活中,谓之「具戒」。[29] 相当于发展中佛教所谓︰「三聚净戒」──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
三、八心持戒
戒是思、戒是心所、戒是防护、戒是思后不犯,都跟内心有关系。必须有持戒的见解、持戒使心情愉悦、贯彻持戒的意志力,都在自己的心所中发生。释尊《五支物主经》开示「戒从心生」,除此之外,早期经藏里面,记录了种种不同的心态、动机而使人发心持戒。如下:
?(一) 怖苦心
例如《中.203晡利多经》所说︰
多闻圣弟子作是思惟──杀者必受恶报,现世及后世,若我杀者,便当自害,亦诬谤他;天及诸智梵行者道说我戒,诸方悉当闻我恶名;身坏命终,必至恶
--------------------------------------------------------------------------------
[27] 见《大正》2,581a-13f.
[28] 见《大正》1,96b-9f.
[29] 参阅《大正》1,96b.
处,生地狱中。如是杀者受此恶报,现世及后世;我今宁可依离杀、断杀耶!──便依离杀、断杀;如是,多闻圣弟子依离杀、断杀也。……[30]
故意造作杀生等恶业者,必受此恶报,现世受报,或者是后世受。我害怕承受恶报,因此,现在宁可远离杀生、舍断杀生而维持不杀生之善行。一般人不只佛教徒,都有这样的心态。有些凡夫,内心尚存造作杀生等恶业的动机,可是也担心造恶业 必受苦报;为了回避承受苦果,而发心严格守持不杀生等十戒。
(二) 畏罪心
所谓「罪」或「过失」,指 非善的行为,如《中.214鞞诃提(衣)经》所说︰
拘萨罗王波斯匿问曰︰「阿难!云何不善身行耶?」尊者阿难答曰:「大王!谓身行有罪。」[31]
「畏罪心」就是害怕种下恶因,成为有罪的身份;不只担心难熬苦刑,而不敢做坏事。有些人就是这样,恐惧身行有罪、有过,而持戒不犯。
如《杂.637经》要求弟子︰
出家已,住于静处;摄受波罗提木叉律仪,〔威仪、〕行处具足,于细微罪生大怖畏,受持学戒;离杀、断杀,不乐杀生,……乃至一切业迹如前说。[32]
释尊所说「六随念」中,「戒随念」要求根据戒条,戒慎恐惧地持戒清净;甚至,面对「众学法」等戒条,也要提起忧患意识不要违反,不犯微细罪。倘若你认为小小戒,芝麻小过一椿,无所畏。有一次,难免有第二次……乃至十次重犯微细罪也无所畏。逐渐地犯上「提舍尼」轻罪……犯「波逸提」中罪……犯「僧残法」重罪亦无所畏,乃至造作「波罗夷」极重罪,无所畏亦成为贯性而不自知,终于丧失僧命无余。
我们要持戒清净,连众学法的微细罪,也要戒慎恐惧,小心面对它。所谓「微细罪」「小小戒」大部分是要提升出家二众之威仪,使在家二众尊敬僧宝,就行、住、坐、卧四威仪规范,要求大家遵守。依戒律,不是故意而犯众学法,根本没有罪责,只要自己内心提醒不要重犯即可。故意犯众学法,也只要自己向任一人表白,忏悔一番就可以复归清净了。但是,不要因为「众学法」无罪责,或者忏悔一下就可以净
--------------------------------------------------------------------------------
[30] 见《大正》1,773b7f. 参阅相当经《m.54 potaliya sutta》。
[31] 见《大正》1,798a-4f.
[32] 见《大正》2,176b-8f.
化的;所以犯了再犯,犯了再忏悔,忏悔后再犯都无所畏,需要心存「畏罪心」。
(三) 求福心
各种宗教徒都想过好日子,心存求福。有些人持戒,实际上是为了求福。如某些宗派,严格要求教徒「吃素」;徒众入教之初,内心实际上很想吃肉、食荤,但是不敢吃一口。为什么?一旦吃了,天庭上名单会拆下来,来生不能上天去。所以为了求福、上天享福,他不得不持素,持不杀生戒。所以「求福」也可以说是大部份的宗教要求他们的信徒,严守净戒,目的是要换取生天的身份的证明。也可说一般的宗教只是为求福在持戒,也担心堕落到炼狱受苦;怖苦、求福,这两种心态是古今一般宗教教徒,特别是初学者具备的心态。
异学外道以特殊的宗教仪式求神明赐福,如《杂.1040经》所示︰
时,有异婆罗门于十五日,洗头已,受斋法,被新长鬘白?,手执生草,来诣佛所;与世尊面相问讯慰劳已,退坐一面。尔时,佛告婆罗门︰「汝洗头、被新长鬘白?,是谁家法?」婆罗门白佛︰「瞿昙!是学舍法。」佛告婆罗门︰「云何婆罗门舍法?」婆罗门白佛言:「瞿昙!如是十五日,洗头受持法斋,着新净长鬘白?,手执生草,随力所能 布施作福。瞿昙!是名婆罗门修行舍行。」佛告婆罗门︰「贤圣法、律所行舍行异于此也。」[33]
佛世婆罗门徒,如上述︰有某一位婆罗门,在阴历的十五日,洗头、洗澡,为了受持斋法,要穿着新衣。割了一些生草铺设在地面,在草座上向天神朝拜,祈求他们的神明「舍法(paccoroha.ni)」。所谓「舍法」指舍福、降福的宗教仪式,求神明的手放开,把手中掌握的福,放下来给信徒接到。所以施行「舍法」实际上就是求福;是人们请求神明「舍福」。婆罗门徒进行「舍法」之斋戒沐浴,并不能得福;其实所以得福,是「随能力布施,在斋戒的日子要布施,甚至一切时日能布施作福。这才是婆罗门徒求得福报的正确方法。换话说,婆罗门徒求福的方法,后半段是正确的,前半的宗教行为能求得福报是有待商榷的。以佛法说,不是拜神明、求神明,我们才得到福报;是我们行善布施,结善缘自然就会有福报回应。佛陀不认同婆罗门的作法,最后说︰「贤圣法、律所行舍行异于此也。」婆罗门于是请教佛陀︰
婆罗门白佛︰「瞿昙!云何为贤圣法、律所行舍行?」
佛告婆罗门︰「谓 离杀生,不乐杀生,如前『清净分广说』。依于不杀,舍
--------------------------------------------------------------------------------
[33] 见《大正》2,272a11f.
离杀生,……」[34]
所谓「贤圣法律所行的舍行」指佛教所实行的得福、增福的方法。是跟婆罗门教「婆罗门修行舍行」不同。佛陀所教导的「贤圣法律所行的舍行」,即实践「十善业道」──「不杀生、离杀生……不偷盗、远离偷盗……离于邪淫……离于妄语……远离两舌……远离恶口……离于坏(绮)语……离于贪欲……离于瞋恚……正见成就不颠倒见……」。修习十善业道,从内心开发不贪、不瞋、不痴的能力,影响到身体不杀、盗、淫,言语不妄语、两舌、恶口、绮语等等。用这样十善业道来改善人格,精进人际关系。不只是内心没有贪、瞋、痴而已,心中具有不贪、不瞋,以及慈爱、忍辱,所以会关心他人,照顾别人,施财、施法、施无畏与人。这些善行,法尔如是,会带来福报。所以福报不是用求的,是用造福田而获得。
持戒也是造福田,不只是布施纔能造福田。因为我们都把戒行太狭隘化,一切善行都是戒行;所以布施也是戒行,忍辱也是戒行;都可以改善人生,增进福慧。
(四) 两利心
但为个人自己怖苦、畏罪、求福而持戒,如此心态并不高尚,高明者 晓得持戒是为利益别人,也得到己利,双方都得到利益,所以必须要持戒。如《杂.619经》所示︰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过去世时有缘幢伎师,肩上竖幢,语弟子言:『汝等于幢上,下向护我,我亦护汝;迭相护持,游行嬉戏,多得财利。』
时,伎弟子语伎师言:『不如所言;但当各各自爱护,游行嬉戏,多得财利,身得无为安隐而下。』伎师答言:『如汝所言,各自爱护。』
(佛曰︰)然其此义亦如我说︰『己自护时即是护他,他自护时亦是护己。心自亲近修习随护作证,是名自护护他。
云何护他自护?不恐怖他、不违他、不害他,慈心哀彼,是名护他自护。
是故,比丘当如是学︰自护者修四念处,护他者亦修四念处!』」[35]
这里提到的,不恐怖他、不违他、不害他、慈心哀彼,是名护他自护。修四念处
--------------------------------------------------------------------------------
[34] 「清净分广说」,指 本篇论文(页38)「二、?意思是戒」所引用《杂.1039经》经文。
[35] 见《大正》2,173b6f.
也是护他自护,自护护他,而修四念处的先决条件就是要持戒。[36] 这样看来,能持戒又修习四念处,才能达到两利。所以我们为了两利,不只是为自己,也为一切有情都得到利益,不得不持戒,而不是为了得福。持戒修身为基础,进一步以四念处为首,操作七觉支来修心、修慧,随缘修福慧;善护己、善待人,不但利己、不但利人,终归自他俱利。众善奉行,善业善报,因果森严。
(五) 惭愧心
「惭愧心」与下述「慈悲心」是良心的连动。
(六) 慈悲心
五戒、十善业道皆以「护生」为本,其人无良知、良心,即不能持戒护生。「无良知」则不能分别善、恶,「无良心」则不存惭愧与慈悲。内心「无惭、无愧」则失掉改过迁善的动机。[37] 心里「无慈、不悲」则于众生受苦或求乐麻木不仁,根本不护生──拔苦、与乐。所以释尊在《中.187说智经》不杀生戒──护生第一戒,开章明义而作如是说︰
诸贤!我离杀,断杀,弃舍刀扙,有惭有愧,有慈悲心,饶益一切乃至?虫;我于杀生净除其心。……[38]
对一切众生,乃至小至蝼蚁,有惭愧心、有慈悲心,纔能实质的持戒、护生而不犯戒。《别杂.131经》将慈、悲、喜、舍四等心与五戒之杀、盗、淫、妄对谈,表示无慈、悲、喜、舍之心,不能维持不犯性戒。[39]
(七) 恕心
良知与良心互动之下产生同理心(empathy),相当于儒家仁恕之心,能与人角
--------------------------------------------------------------------------------
[36] 《杂.624经》:「佛告讪低迦︰『汝当先净其戒,直其见,具足三业,然后 修四念处。』」《大正》2,175a5f.
[37] 《长.2游行经》:「知惭,耻于己阙;知愧,羞为恶行。」《大正》1,11c15f.「阙」指 欠缺善心、善行。
[38] 见《大正》1,733a-3f.
参阅《m.112 chabbisodhana sutta》:「lajji((是一位))羞耻、)dayapanno(实践怜愍、)sabba-panabhuta-hitanukampi vihasim.
(利益、同情一切生物的人而过日。)」〈m〉iii. 33-14f.
[39] 《别杂.131经》:「夫行慈者所得功德 如大地土,杀生之罪 如爪上土;悲之功德 如大地土,偷盗之罪如爪上土;喜之功德如大
地土,邪淫之罪 如爪上土;舍之功德如大地土,妄语之罪 如爪上土。」《大正》2,425c1f.
色互换,动用情感与理智来对待他人。与众生相处时,行为之正确、得当与否,有时很难判断;此时,应用释尊教导的「自通之法」,则很容易地抉择正确、正当的行为,善巧地待人、处事、接物。如《杂.1044经》所示︰
尔时,世尊告婆罗门长者︰「我当为说自通之法。谛听!善思!何等自通之法?谓圣弟子作如是学︰我作是念──若有欲杀我者,我所不喜;我若所不喜,他亦如是,云何杀彼?作是觉已,受不杀生,不乐杀生。如上说……我若不喜人盗于我,他亦不喜我,云何盗他?是故,持不盗戒,不乐于盗。如上说……我既不喜人侵我妻,他亦不喜,我今云何侵人妻妇?是故,受持不他淫戒。如上说……我尚不喜为人所欺,他亦如是,云何欺他?是故受持不妄语戒。如上说……我尚不喜他人离(间)我亲友,他亦如是,我今云何离(间)他亲友?是故,不行两舌。……我尚不喜人加袋言,他亦如是,云何于他而起骂辱?是故,于他不行恶口。如上说……我尚不喜人作绮语,他亦如是,云何于他而作绮语?是故,于他不行绮饰(语)。」[40]
所谓「自通之法」相当于「attpanaaika dhamma pariyaaya(涉己法门)」〈s〉v. 353-15之意译。句义分解如是︰atta(自己)upa-(接近)√nii(引导)dhamma(正法)pariyaaya(理趣)。合起来说即是︰顺情合理地引导自己抉择正确、正当的方法对待他人,所依据的是──发扬同情心、同理心,仁心、恕心,设身处地,将(己)心比(他)心。你认为他人这样对待你是好、是不好,把自己的身份跟对方替换一下,想一想,自然就会理解如此行为可行、如此行为不可行,这些该做、这些不应做。「自通」我们可说「推己及人」,「自通」也可以说是「推人及己」。可是,先「推人及己」──他人如是待己,我可接受、我喜欢、我会快乐;然后,「推己及人」──我即以如是事待他,使之能接受、使人喜欢、使人高兴。反之,你不想怎么样被人加害,你就不该加害于人;你想得到别人如何照顾,你就要如是照顾别人。这是现在流行eq,强调训练,不只是同情心而已,还要有同理心。
(八) 菩提心
中、外,古、今,宗教徒、非教徒,人们悉皆强调要有善根、有信根,能解脱有情的惑、业、苦。佛法所说「究竟的善」是「涅槃」,「正信」是「于(涅槃)法不
--------------------------------------------------------------------------------
[40] 见《大正》2,27313f.
坏净」,「究竟解脱」是「自作证无余取涅槃」;以上,不开法眼,不清净圣慧眼,心无「三菩提(sambodhi正觉)」是无法达成。「一行道」分两阶段,由「四预流支」通过「世、俗八正道」之修习,开法眼具足正信,从此有「菩提心(圣、出世正见)」「出离心(圣、出世正志)」,实践「圣、出世间八支道」,作证「三菩提」、「究竟涅槃」。未见道之前,内凡之位,切实严持禁戒,维持良好的品行;「见道」之后,成为贤圣,纔有无漏戒学之修习,能逐渐充实「戒法身」。《长.22种德经》所说,即属菩提心、出离心推动的「无漏戒学」与「无漏慧学」。
佛言:「善哉!善哉!如汝(种德婆罗门)所说︰有戒则有慧,有慧则有戒;戒能净慧,慧能净戒。种德!如人洗手,左右相须,左能净右,右能净左。此亦如是,有慧则有戒,有戒则有慧;戒能净慧,慧能净戒。婆罗门!戒慧具者,我说名比丘。」[41]
先前「七心」[42] 具足之下,开发「菩提心」,以正觉之心为眼目,次第学习「三无漏学」[43] 完满「圣、出世间八支道」──此道名 清净道、解脱道、菩提道乃至佛道。[44]
有幸能拜读 圣严法师成名之作《戒律学纲要》,[45] 受到启发,注意到早期佛法「经藏」中有关戒学之教授、教诫,些许心得行文呈献,以为祝寿!尚祈 师父斧政!
--------------------------------------------------------------------------------
[41] 见《大正》1,96b-14f.
[42] 指 怖苦心、畏罪心、求福心、两利心、惭愧心、慈悲心、恕心等七心。
[43] 指 无漏戒学、无漏心学、无漏慧学。
[44] 参阅拙著:《阿含要略》「从释尊传来 超凡成圣的一乘道(ekqyana-magga)」(台北:东初出版社 民国88年 修订版第二刷
p.21.
[45] 法鼓文化出版社 智能海系列.
版权所有:金刚经梵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