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书帖》卷唐怀素纸本草书纵28.5厘米横40.3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
素有“颠张狂素,以狂继颠”之称、与张旭齐名的怀素,是唐代大书法家,在唐代书坛享有崇高的地位,在书法史上领一代风骚。流传至今向有定论的怀素书迹,有辽宁省博物馆收藏的《论书帖》,上海博物馆收藏的《苦笋帖》,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自叙帖》及私人所藏《食鱼帖》,仅4件。
怀素,俗姓钱,湖南零陵(一说长沙)人,是唐代著名诗人钱起的侄子。少时,父母双亡,生活困顿,生出家之意,皈衣佛门,改字藏真。修行之外,他最喜欢的就是书法了
《论书帖》与常见的怀素草书大有不同,写得“匀稳熟”,为有章草遗意的佳作。明代著名鉴赏家、收藏家项元汴说:“论书一帖,出规入矩,绝狂怪之形,要其合作处,若契二王,无一笔无来源,不知其肘下有神,皆以狂称之,殆亦非心会者。”可知草书之妙,在于离合收放之间,放之则纵逸,收之则闲雅。
怀素的晚年创作,渐从激越飞扬趋于稳健安雅,运笔结体尤多内蕴。他晚年在四川成都宝园寺撰写经文,后患风痹病去世。如果说,《论书帖》和《自叙帖》偏于狂放的书写特性,大体能够表现怀素中年时代的独特风格的话,那么,《苦笋帖》和《食鱼帖》的逐显平正,则标志了他的中年以后直至晚年的基本风貌。(博文文)
版权所有:金刚经梵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