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梵文网

嘎玛仁波切:为什么要皈依佛陀?

发布时间:2024-08-14 02:19:54作者:金刚经梵文网
嘎玛仁波切:为什么要皈依佛陀?

全世界所有的宗教,都有一个入门仪式,就像基督徒的“洗礼”,佛教徒的“皈依”。皈依,印度人称为“南无”,皈顺依怙的意思;藏族人称为“嘉木卓”,“嘉木”是保佑

。“卓”,是愿意。“我要去皈依”,意思就是“我愿意接受保佑。”那到底谁来保佑我们呢?这就牵涉到我们要向谁求皈依。谁是佛?


大家比较熟悉的是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佛祖,就是释迦牟尼佛,十方诸佛,都是佛宝,都是我们皈依的对境。三宝中的佛宝,是宣扬佛法者。从本体来说,佛宝断除了烦恼、所知二障。从分类来说,佛宝具备四身五智,以及恒常、周遍、任运的利生事业。从功德来说,具备法身和色身的功德。

我们的佛祖——伟大的释迦牟尼佛当然是历史上活生生的,确有其人,成佛前叫乔达摩·悉达多,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母亲是摩耶夫人。依照古代藏区的算法,三千六百多年前,佛祖诞生在古印度。这就比我们现在所讲的佛诞,多了一千年,即接近两千六百年。以南传佛教的方式来算,时间会比较晚。这与古印度的历法不很标准有关系。古印度是把15天算作一个月。目前来讲,全世界公认的是佛诞生至今两千六百年左右。

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位于现在印度与尼泊尔的边界上。英国殖民印度时期,尼泊尔王室协助英国人夺取印度,所以为了奖赏尼泊尔王室,英国殖民者在离开印度的时候,把一小块叫蓝毗尼的地方,割让给了尼泊尔。所以,它现在就变成佛陀的故土了。现在看起来,佛陀诞生的地方是在尼泊尔的土地上,但是他的国家所在地,王宫所在地,还是在印度的土地上。

在古代的印度,妇女要生孩子的时候,要回娘家。佛陀的妈妈要从佛陀父亲的王国离开,回到自己的国家天臂城待产,途经蓝毗尼园休息,在盛开无忧花的树下,生下了佛陀。

后来统一全印度的阿育王,于公元前249年在那里立了一根砂岩石柱,上面用巴利文写得清清楚楚,伟大的佛陀诞生于此地,1896年这根石柱被英国的考古学家发现。蓝毗尼园还出土了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的佛教寺院和佛塔等建筑,说明这里很早就是佛教徒朝拜的圣地。

佛陀作为一名高贵的王子,大家平常羡慕的权力,金钱,财富等所有的一切,他都拥有。但这些并没有让佛陀感到快乐。他离开皇宫,看到老百姓遭遇的生老病死,对于,我从哪儿来,要到哪儿去,为什么生命有各种形态?他非常想找到答案。所以,佛陀放弃王位,离开皇宫,经历整整六年的苦行,越过尼连禅河,于菩提迦耶的菩提树下,在一块巨大的方石上打坐,最终在那儿成佛。

伟大的佛陀发现了一个真理:众生平等。任何生命,本不应有高低贵贱之分,是什么造就了无量众生看起来各不相同,千差万别?是由众生不同业力所决定。

众生带着各自不同的业力,杀生、偷盗、邪淫、恶口、两舌、绮语、妄语、贪婪、嗔恨、邪见、傲慢、疑心、妒忌等等,在六道轮回中不停流转。所有一切的源头,都是众生的无明创造出来的。因为无明,不懂得杀生就会带来短命多病,为身心带来伤害与痛苦。杀生会堕落地狱,偷盗和吝啬会投胎到饿鬼道,就算能投胎做人,也会在经济上陷入匮乏,或在心灵上陷入痛苦之中。

随着大家贪嗔痴嫉妒傲慢疑心病的无限扩张,会给轮回中的自己带来数不清的苦难。如果这个问题没有解决,无明没有破除掉,那么将永远不停地被自己各种情绪牵扯与驱使,成为情绪的奴隶。

人们被情绪带动,会跟随造作不同的业力。一旦造了业,如果好一点的,比如拥有了权力、财富,可能会去分享,这样的分享也会导致你下辈子的福报也比较大,方方面面的条件比较好。但当好的条件享用完了以后,恶业的果报还是会现前。

当悉达多王子觉悟成佛以后发现,人的生命永远都在无常中流逝,不只是人,所有六道众生都是无常的。没有一个人的生命是永恒的,而且在这样无法永恒的生命中,众生都要面对并承受自己从无始以来因为无明造下的业力。这种业力,就像曾经亏欠过一个人,这个人非常生气,时刻找机会准备伤害你。但是,因为你早一步知道了消息,赶紧想办法能还一点是一点,或者跑去非常恳切地讲一些好话,表达忏悔之心,可能就会避免被人打或被人害。

通过这个比喻,我们要好好思维:为什么我们平常要依靠诸佛菩萨的慈悲加持,不停地修行?因为我们亏欠众生很多业债,在这些业力快成熟之前,要赶紧想办法能还多少还多少,这样就算很多时候福报没有马上到来,但是祸患会离我们远去,这是我们面对生命无常的最好方法。修,还有机会出离轮回苦海;不修,只能在轮回苦海无助漂泊。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金刚经梵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