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学与修行
前篇我们聊了“正信和迷信”相悖的两种修学佛教文化的问题,如何“修学和修行”佛陀精髓的话题似乎也要说上几句了。
修学,这个词不是佛学“专属”,修学即治学。【史记 儒林列传】:“以修学著书为事。”就是最早的“修学”释义。
佛学的修学意义,是指积累智慧的全部过程。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这样的话, “每当科学爬到一个顶峰时,才发现宗教已经在上面了”。这绝对不是恭维之语,我们常说佛学是“不二法,一即是二,二即是一”。
或者可以这样表述,科学与宗教只是人们认识宇宙、人生真相的不同途径而已。
如此说来,佛学文化的修学要旨就是“累加”智慧的“导航仪”。
释伽摩尼彰显着清净、慈悲的智慧。礼拜诸佛菩萨是在修练我们对众生的谦卑恭敬之心。而诸佛菩萨之名号则是时刻在提醒我们自性里面本具的各种德性。
佛学文化浩如烟海,如何获取佛学要素从而掌握和运用好佛学要旨呢?大抵有这样几个要素,皈依、发心、戒律、正见和止观。
关于这方面的理论,以后我们慢慢分享。
菩萨道的修行目标是圆满佛陀智慧、慈悲的品质,从而解除惑业,得大自在。由此修行目标,就锁定了抵达目标的必要条件。
修学和修行相辅相成,互为表里。修学是学习的过程;修行是践行所学所得的过程。
在通常辞书中对“修行”一词有段很长话语的解释——
“自我意识的客观存在为了实现自主进化这一目的而主动对自身施加的一系列约束的总称”。
佛学文化里的“修行”,虽然脱胎于上面的理论,也有它自己的观点。
佛学认为:人生是苦,而这个苦是可以解脱的,这个解脱的过程就叫修行。修行是一条道路,一条通往人类内心最深远处的道路。而在这条道路的尽头,我们就可以找到一种智慧,这种智慧能够让我们了解到生命的真谛,使我们的生命自动达成充满了喜悦的圆满状态。
修行意味着使自己成为能够在人间如意行走而不被任何现象困惑的个体,这需要非常多的正确心灵知识,绝非只是一些充满了怪力乱神或者是无法提出充分证据的学说而已。
修行是一种最纯净的心灵活动,那是一个使我们的心境越来越清澈的过程,如果在修行的过程之中你觉得你的思想越来越单纯,心情安稳许多,同时安全感也增加许多,但却没什么境界的话,那么这个过程就是正确的修行。
理论联系实际,佛法讲的修行(修是修正,行是行为),就是把自己错误的行为修正喽。
佛学,把无量的行为归纳为三大类:
一、是身体所造作的身业行为。
二、是言语所造作的口业行为。
三、是起心动念,意业行为。
行为无论有多少总不出这三个范围,所以叫“三业行为”。思想错误了、见解错误了、说话说错了、动作做错了,这叫错误的行为;把一切错误修正过来,才是修行。
三业行为的修正,是要以心为主,禅宗讲:“修行要从根本修”。什么是根本呢?“心”是根本,起心动念是根本。心正,我们的言行一定正;心不正,就是想学也学不像,很容易被人看破,所以要从心地修起。
修行,就是修心
。佛学文化的科学性就表现在这里,它告诉我们,修心的重要性。因为,心态有时是走在观念之前的。比如,看到不喜欢的人不用经过思考,直觉就会讨厌。这种近乎本能的抗拒,就是心态在直接产生作用。改变这一状况,也需要从观念契入。因为心态并不是凭空而有,而是由往昔业缘所致,由无始无明所致,也是无自性的。所以要修行,要修心。
修行,同时也是累计资粮的过程。修行佛学的人,须以身、语、意三门来积聚资粮。
以“身”而言,做礼拜、绕佛塔、供养圣地…等等,或帮助建寺造塔,给予劳力、财物上的支助,以及对父母、有恩于我们的人提供种种帮助等等,都是以“身”来积聚资粮的方法。语”是指持咒、诵经以及说美善的话语等。
不管做了以上什么样的善行,其根本还系于我们的心态,也就是“意”。我们必须具备清净的心,如果自心不净,带着瞋怒和自傲的心去持咒、念经,虽则力量还是有的,但无法积聚资粮,因为心中充满烦恼之故。至于做礼拜、绕佛塔等,如果心不清净,情况也是一样。
这就是为什么龙树菩萨说——
“如果心存慈悲,要成佛、成菩萨就很容易了。"
这句话证明了心态是积聚所有资粮的根本,也是修学和修行的根本。
版权所有:金刚经梵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