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梵文网

于晓非:菩提心——大乘佛法修行的根本

发布时间:2023-11-18 02:19:11作者:金刚经梵文网
于晓非:菩提心——大乘佛法修行的根本

于晓非教授

于晓非,1985-2015年任教于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现任净名文化教育公益促进会(筹)名誉会长,喜马拉雅FM2017年度历史人文类十大节目“于晓非《金刚经》导读”主播。

大乘佛法的修行,佛陀讲的第一个重要道理是无我。凡夫与智者之间的区别,首先在于我们凡夫心中执着着常一不变的独立存在的我,因此佛陀告诉我们的修行法门,首要目的是对治我们凡夫心中的我,打破我们凡夫心中的我执。在生活中的每时每刻,只要当下的行为能够淡化、消融心中对我的执着,就算是佛教的修行。如果当下的行为不能淡化、消融心中对我的执着,甚至强化了心中对我的执着,虽然行为本身也许在别人看来似是修行,但严格讲都不是佛教的修行,至多只是方便行,不是究竟行。

三轮体空

大乘佛法修行的具体法门是什么呢?佛陀在经中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大乘佛法修行的核心就是六度,排在第一位的是布施——因为一个人之所以不愿意布施,就是因为心中有我——要通过布施一步步地消融我们心中的我。在现实生活当中,往往一个愿意布施的人总比那些不愿意布施的人,似乎心中的我会淡泊些。

这句话的表达,语气是很弱的,说的是“往往”愿意布施的人,总比不愿意布施的人“似乎”心中的我淡泊些,没有说“一定”,为什么?社会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行为:捐了一笔钱,但是逢人便说:“啊!昨天我捐了一笔钱,去盖了希望小学,我捐了一笔钱给贫困的人买了很多衣服,你看我得了奖状,我得了奖章。”——他要把自己获得的奖章、奖状都挂起来,然后还要站在前面照张相,把照片发到网上去,唯恐天下有一个人不知道他做了这样的好事。以这样的精神状态做了布施,算不算布施?当然,得算布施。但这种布施不是佛教所倡导的布施,佛教把它称为世间法的布施,也叫作有漏的布施。为什么?因为以这样的精神状态行布施时,淡化了心中的我了吗?没有,甚至还强化了心中的我。这种布施不能淡化心中的我,也就不能够引领着我们走向解脱,而这种布施所获得的果报,至多是让行布施的人在未来的生生死死的轮回过程中得个善报,因此这种布施,佛教叫世间法的布施。它虽然是布施,但不是佛教、特别不是大乘佛教所倡导的布施。

什么是大乘佛法所倡导的布施呢?不要忘了前面所讨论的二谛。佛陀的教理,每一段教理的理论本身,都不只是理论,重要的在于指导修行。二谛是指导修行的,是要落实到修行当中的。前面讨论了两重二谛,第二重二谛世俗谛是缘生,胜义谛是性空。那什么是大乘佛法所倡导的布施呢?就是在布施那一当口,首先在胜义谛上要观能布施的人有常一不变的独立存在性吗?没有,无我、空;被布施的人,在胜义谛上要观,有常一不变的独立存在性吗?没有,性空、无自性、无我;布施这件事、布施的物品本身,在胜义谛上要观,有常一不变的独立存在性吗?没有,无我、空。大乘佛法所倡导的布施,就是在布施那一当口,要在胜义谛上观能布施的是空、被布施的是空,布施的过程、布施的物品本身依然还是空。要在这三样东西都是空上行布施,布施了就布施了嘛!心中没丝毫一丁点儿的执着,这是大乘佛法所倡导的布施。

洛阳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

刚才反复强调三样东西,能布施者、被布施者和布施的过程与物品,这三样东西就是能、所和过程。佛教给这三样东西起了一个特殊的名字,叫“三轮”。什么是大乘佛法所倡导的布施呢?就是在布施那一当口,要观三轮的本体是空,在空上行布施,布施了就布施了,不能够有能布施、所布施之想,佛教管这个叫“三轮体空”的布施。这样的布施叫出世间法的布施,也叫无漏的布施。只有在这样的精神状态下的布施,布施的行为才能够淡化我们心中对我的执着。这种布施,形象地讲,就是布施了还得当没布施——这个表达就是从《金刚经》的一个语句中引申出来的。

福德与智慧

有人会想,佛教所倡导的布施是布施了还得当没布施,那我压根儿就不布施不就完了吗?不可以。不要忘了二谛。佛陀给我们凡夫说法为什么用二谛的模式?刚才讲布施了还得当没布施,也就是在布施那一当口要观能布施的、被布施的和布施的过程是空,在空上行布施,因此布施了还得当没布施,这是胜义谛性空的要求。但是要注意,在凡夫境界上,此时此刻世俗谛不能丢,世俗谛的缘生性不能丢,在布施那一当口,在世俗谛上,有能布施者,但能布施者不是常一不变的,而是相似相续的有。

修行大乘佛法的人,首先在世俗谛上,当见到生活遇到困难的人,一定会在心中生起一股悲心。在悲心的驱使下,世俗谛的要求是他必须得去布施。为什么?大乘佛法修行的根本是智慧,佛陀认为我们凡夫之所以轮回于生死不能解脱,就在于无明、糊涂,因此佛陀给出的引领着我们趋向涅槃的解决方案,根本是打破无明见真实。在大乘佛法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词叫“bodhi”,音译为“菩提”,意译为“觉”。大乘佛法修行的过程就是不断地觉的过程,就是觉的心不断生起与修为的过程。这个觉的心,在大乘佛法里叫“菩提心”,大乘佛法的修行根本是菩提心。

菩提心的法义很深,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上去解读菩提心。从目前讨论的教理层次上,可以把菩提心分成两个方面。首先在世俗谛上,一个修行大乘佛法的人看到有众生遇到困苦时,世俗谛要求必须得布施,因为只有在切实的布施行为底下,才会增长福德。大乘佛法修行的根本是智慧,但是佛教里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把智慧比喻成一条鱼,而这条鱼如果要不死,养育它的是水,鱼不能离开水。大乘佛法认为,什么是养育智慧的鱼的水呢

?这个水就是福德。一个修行大乘佛法的人,每当见到众生有苦难的时候,世俗谛要求他,在他内在的悲心的驱使下,必须有个切实的布施行为,因为只有在切实的布施行为底下,才能增长福德,而福德是养育智慧的鱼的水。没有福德的水,智慧的鱼会干枯死的,这是世俗谛的要求,那么在胜义谛上,性空、无我。作为一个修行大乘佛法的人,在切实的布施行为发生的那一当口,在胜义谛上要观:哇!能布施的是空,被布施的是空,布施的过程依然是空——在空上行布施,布施了还得当没布施。

世俗谛菩提心和胜义谛菩提心

世俗谛的要求是,一个修行大乘佛法的人,凡见众生有苦难,必须得帮。这个必须得帮的心,就叫作世俗谛菩提心。但一个修行大乘佛法的人,在出手帮助一个苦难众生的时候,他在胜义谛上一定要观:能帮的是空,被帮的是空,帮的过程依然还是空,在空上帮,帮了还得当没帮;这个帮了还得当没帮的心,就叫作胜义谛菩提心。帮了还得当没帮,能不能因此不帮?不可以,世俗谛要求我们必须得帮,这叫世俗谛菩提心。因此大乘佛法修行,对于我们凡夫来讲,就是世俗谛菩提心与胜义谛菩提心的不二。一个修行大乘佛法的人,凡见众生有苦难,他必须生起帮的心,这个心是悲心的驱使,帮的过程增长着福德。在胜义谛上,在空上帮,帮了还得当没帮,增长着智慧。因此佛陀给我们指引的修行法门,就是“悲智双运,福慧双修”。悲和福是世俗谛菩提心的要求,智慧是胜义谛菩提心的要求。

有人说这重境界太高了,我做得到吗?佛陀说你做得到。佛陀说我们凡夫其实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无明所障,见不到世界的真实,因此造业、轮回。但是佛陀说我们是有可能走向解脱的,为什么?因为我们每个无明所障的凡夫,普遍又具有着可以打破无明、亲证真实的能力,即般若。因此在世俗谛上凡见众生有苦难就生起悲心去帮助众生,而在胜义谛上帮了还可以当没帮,这重境界我们凡夫做得到吗?佛陀说一定能做到。为什么?我们把心中的般若、把我们众生内心本具的那种能够打破无明亲证真实的能力调动起来,当把般若调动起来后,我们就能够做到帮了众生还可以当没帮,在空上帮众生,淡化、消融心中的我。做到这一点,就是大乘佛法给我们指引的修行法门,即在般若的统摄下去布施;这是出世间法的布施,无漏的布施,大乘佛法所倡导的布施。

本文由净名精舍根据喜马拉雅FM“于晓非《金刚经》导读”第016讲整理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金刚经梵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