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梵文网

于晓非:大乘佛法修行纲领《金刚经》系列导读之十五

发布时间:2023-11-18 02:18:31作者:金刚经梵文网
于晓非:大乘佛法修行纲领《金刚经》系列导读之十五

于晓非,1985-2015年任教于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现任净名文化教育公益促进会(筹)名誉会长,喜马拉雅FM2017年度历史人文类十大节目“于晓非《金刚经》导读”主播。

佛陀用二谛说法,胜义谛上说性空对治常见,但佛陀留了后手,因为佛陀知道,凡夫最初听说不常、没有常,一定会走到常的对立面,“断见”,就是不承认因果的相似相续性,认为只要没有常一不变性、独立存在性,就可以道德无底线、杀人放火抢银行;佛陀说,我用二谛说法,要告诉你,在凡夫境界上,此时此刻世俗谛的缘生性不能破坏。缘生性确保着凡夫境界上的存在虽然是没有常一不变的独立存在性的存在,但是凡夫境界上的存在,因果的相似相续性必须保持。缘生性确保因果的相似相续性,叫“不落断见”,不断。佛陀告诉我们不常不断,既不常也不断,叫“不落二边”。既不常也不断就叫“不二”;因此佛陀的教法是中道,不落两边的中道。

在印度,龙树论师对佛陀二时教法、对般若经做了最权威的阐扬。他的这个传承的见地叫作“中观见”,是不落两边、不二、中道的见解。但是一定要注意,不落两边、不常不断,这是对治,是解构。是因为我们凡夫有常见,所以佛陀说不常;是因为我们凡夫落断见,所以佛陀说不断。不常不断只是对治,解构我们凡夫的常见与断见。在这里,佛陀丝毫没有在常和断之外又建立起来一个叫作“不常不断”的第三种见解——No!不是的。这里没有丝毫的建构的法义,只是对治,只是解构。

于晓非教授

讨论到这儿,四重二谛的前两重二谛讨论完了。要提示的是,后两重二谛也就是第三重二谛跟第四重二谛,法义更精彩!真正体现大乘佛法精神的是后两重二谛。学习必须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所以四重二谛先讨论前两重二谛,后两重二谛放到后边;随着《金刚经》经文逐字逐句的学习讨论,到了适当的时候再引申出后两重二谛。四重二谛先告一段落。

前两重二谛,缘生性空,可以用一个词来表达,佛陀想告诉我们的是“无我”,我们凡夫境界上的一切存在,没有常一不变的独立存在性,无我。无我是佛陀要告诉我们的第一个重要道理,也是前两重二谛表达出来的法义。接下来讨论一个新的问题:怎么修行?

修行的一般定义

佛法不仅仅是说的,更是做的;她不仅仅是理论,更重要的是修持。什么是大乘佛法的修行?念佛是不是修行?当然是修行。参禅打坐是不是修行?当然是修行。磕大头是不是修行?当然是修行。但是如果撇开这些具体的修行方式,能不能从最一般的意义上给大乘佛法的修行下个定义?至少在现在讨论的法义层次上,即无我的法义层次上,给大乘佛法的修行下个最一般意义上的定义:什么是修行?

佛陀说凡夫的特点是执我为实有,而走向解脱的第一步,得要证得我们凡夫境界的存在是无我的,所以什么是大乘佛法的修行?如果做一个最一般意义上的定义,那便是:在当下现实生活中的每时每刻,只要当下的行为导致的结果是能够淡化我们心中对我的执着,就算是修行。如果当下的行为不能够淡化我们心中对我的执着,甚至强化了对我的执着,即便形式上看似是佛教的修行,严格意义上讲,都不是真正的大乘佛法的修行,至多只是方便行,不是究竟行。因为佛陀说要想走向涅槃,走向解脱,必须从有我的凡夫走向无我的智者,所以打破心中的我执,一步步淡化我们心中对我的执着,这就是大乘佛法的修行。这是对大乘佛法修行在纲领上的一个最一般意义的定义。

六波罗蜜

有人说,有没有具体的措施、具体的方法?其实佛陀老人家在经中非常清楚地告诉我们了大乘佛法的修行是什么;大乘佛法的修行,根本重要的修行是六度,即六个波罗蜜,形象地说就是六条船,过河的船。修行六个根本的法门,哪六个法门?就是布施度、持戒度、忍辱度、精进度、禅定度和般若度。这六个修行法门不平等,第六个般若度——般若波罗蜜——是纲领,是统帅,前五度要在第六度般若度的统摄下去修持。佛经里说般若是眼目,是光明,没有第六个般若波罗蜜,没有般若度,前五度为“盲”——般若是光明,没有般若,前五度像瞎子一样。什么是大乘佛法的修行?其实就是在般若的统摄下去修布施,在般若的统摄下去修持戒,在般若的统摄下去修忍辱、精进、禅定,这就是大乘佛法的修行。离开这个,没有修行。

如果出一道考题,说大乘佛法修行的六大根本法门是什么、六波罗蜜是什么,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项内容都答对了,但是次序没答对,这道题不给满分,为什么?因为大乘六度的这个顺序就是修行的次第。是我们凡夫入门修行的次第,日后作为见道之后的登地菩萨,这六度的顺序依然是修行的次序。这六度,佛陀把哪一度摆在第一位了?把布施摆在第一位了。经常有朋友来问我:“我皈依了,是佛教徒了,该怎么修行?”我说如果你是在大乘佛法受皈依,那么大乘佛法的修行你看一看,六个波罗蜜中哪个波罗蜜排第一?布施排第一。所以大乘佛法修行首先修什么?修布施。

四布施

佛教所说的布施,比我们老百姓所理解的布施,内容要宽泛些。一般老百姓理解的布施,是在别人生活遇到困难的时候向别人施与钱财。这是一种布施,佛教管这种布施叫“财布施”。

佛教还有别的布施,比如说无畏布施。布施也不一定非要拿钱,当别人生活遇到极端困难,心理上有着巨大的恐惧,去安慰他,消除他内心的恐惧,也是一种布施。比如说有人炒股票加杠杆爆仓了,有人玩期货爆仓了,而且是借钱炒期货爆仓了,生活很困苦,他到楼顶上准备自杀,这时候把他拉回来,做他思想工作,给他生活的勇气,他不自杀了,重新开始生活,这是布施,无畏布施。比如说有个姑娘晚上回家走夜路害怕,你送她回去,给她走夜路的勇气,也是无畏布施。这是第二种布施。

莫高窟254窟北魏 萨埵太子舍身饲虎图

还有第三种布施,身命布施,用自己的身体、生命去做布施。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过去做菩萨时,往昔多生累劫的相似相续的生命历程中——注意是相似相续,没有常一不变——佛陀在过去相似相续的某一生,看到老虎妈妈带着老虎儿子,大雪封山,没有饭吃,要饿死了,在那一生,佛陀很勇敢地走上悬崖,纵身一跳,摔到虎群里:“虎们吃吧!”舍身饲虎。这是布施,这是修行。大家想一想,从悬崖跳下去舍身饲虎,心中如果还有我,跳得下去吗?也许跳之前心中还残留着一丝丝的我,这么纵身一跳,估计心中这点我也荡涤了。舍身饲虎,这是修行。有人说,这个目前做不到;那无偿献血,也是身命布施。比如说立个遗嘱,死了以后献器官,能用的都拿去用,用不了的送医学院,让学生解剖研究,提高医术救死扶伤,也是身命布施。这是第三种布施

第四种布施叫法布施,就是给别人、给众生讲佛法,传扬佛陀的教法。在佛经中,佛陀极度赞叹法布施,为什么呢?因为前三种布施只是解决着被布施人现世的肉身生命问题,而法布施解决的是被布施人的法身慧命问题。前三种布施只能让人在生命的轮回过程中轮回得更好些,而法布施是令众生跳出轮回走向解脱。所以法布施与前三种布施是有质的差别,不是量的差别。因此佛陀在很多经典里,包括在《金刚经》里,都极度赞叹法布施。

大乘六度,佛陀把布施放到了第一位,有没有点儿道理啊?为什么把布施放到了修行的第一位?其实原因很简单。一个人为什么不愿意布施?不就是心中有我执嘛!“这个钱是我挣的,得我享受,得给我的妻儿老小享受,给你,不可能!”一个人不愿意布施,是因为心中的我执很重,而佛陀把布施放到了大乘佛法修行的第一位,其实就是直截了当地对治我们心中的我执。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可以发现,一个愿意布施的人往往就比不愿意布施的人,心中的我似乎是淡泊些吧!佛陀把布施放到大乘佛法修行的第一位,就是对治我们心中的我,就是让我们从一个有着很强我执的凡夫渐渐走向无我的智者境界。

本文由净名精舍根据喜马拉雅FM“于晓非《金刚经》导读”第015讲整理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金刚经梵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