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的生活无非是金钱,感情,每天都在人我是非,衣食住行里翻滚。生活佛法化就是除了金钱,爱情以外在生活里还要增加一些慈悲,结缘,惜福的观念,甚至于明理,忍辱的佛法。所以生活里有了佛法,懂得慈悲,忍耐,惜福,结缘,比拥有金钱,爱情更为充实。
忧虑来自内心,一切的烦恼都来源于自身。人生路上会遭遇到许多不幸,挫折,失败,打击,痛苦,孤独等,当你放下这一切时,心灵就会得到解脱,该放不放,必是大患。同时放下不等于放弃,只有懂得衡量事物间的利弊得失,不过于强求自己,不过于委屈自己。一味地追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但会迷失自我,也会徒增烦恼。可见放下是为了更好地选择。人的心胸和心灵是不断撑大的,是不断地被现实中的不如意撑大的,是不断地被受人不公正撑大的,是不断地在一次次焦虑中撑大的,是不断地在一次次走投无路中撑大的。所以发生了什么事情都不要怕,它只是一个人的心灵和心胸被撑大的过程,它没有极限,它只会越来越大。
心静,与环境无关,只与自己的心境有关。“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踏实地走好自己脚下的路,用一颗从容的心去看沿途的风景,才是生活的真谛。人生短暂,不要把所有的关系都考虑得那么复杂,包容一些对错,善意理解别人的不同意见,因为简单的人生才能感知生命的意义和内涵。
版权所有:金刚经梵文网